总是什么事情都往坏处想,还总是不开心,该怎么办?

喋喋喋喋以喋喋碟

您好,我是暖心理咨询师杨湛德,很高兴为您解答。从您的表述来看,您开始对于自己的问题很焦虑了,很希望能尽快把自己这样的问题解决。

其次,您现在的状态除了抑郁症的可能,也有可能是因为您最近的确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以至于您的兴致并不高,心境持续低落,也就是说这也有可能并不是因为抑郁症。而您需要做的是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影响自己情绪的问题,比如和亲朋好友交流询问,和咨询师进行咨询等方式尝试解决。

问题永远都只是问题,而影响我们的是用怎么样的态度去面对问题。如果我们只是在靠猜去面对问题,即使刚开始的问题并不严重,到后来也会让原本不严重的问题变得成严重的问题。我们只有抱着去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态度,我们才会更好去通过合适方式尽快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释梦师杨湛德


暖心理

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认知:糟糕化倾向。任何事情在还没有发生时或者在发展的过程中,最先想到的是不好的结局。合理的认知是,客观中立平和理性地看待人事物遵循事物内在的发展规律,不忧前不恐后。


事态的发生和发展有两种因素: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地震、空难、海啸等等属于不可控因素,既然是不可控的,忧前恐后没有意义,这种低概率事件发生时再面对。可控因素,比如迟到,必须考虑堵车等等因素,提前充裕的时间出门。比如健康,生活作息饮食规律、适当运动、不过劳不过逸。凡是可控的因素,可以提前尽量做好,但也不能保证万事无忧。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是,等事情发生了再面对,不必预支焦虑。


当问题发生时,还有一个归因问题:内归因和外归因。客观中立平和理性地看待,属于自身的责任不推责,不属于自身的责任不揽责。你凡事揽责就会对自己有太多的否定,就会抑郁了。


1、情绪低落;持续的不开心的心境

2、兴趣减退;做什么都没有兴趣,以前感兴趣的事情也没有了兴致,天空一片灰色

3、意志力减退;不想做事,什么都不想做,起床很困难

4、感知或反应比较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

5、睡眠障碍;早醒或嗜睡

6、有自杀倾向;




青音约

掌握技巧,然后练习练习,再练习。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改变负性的想法,当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如果总是习惯于往坏处想,题主也一定是焦虑或者经常情绪不好的。下面就简单一种简单的方法。

这种方法叫现实检验,挑战自己的负面思维模式。回顾一下上一次你控制不住往坏处想的时候,有多少是事实,有多少是自己的推测呢?如果只是让这些负面想法云集盘旋在你的脑海中,那你将永远无法知道自己想法的真实性有多少,所以尽可能计划去检验自己的想法,只有现实检验之后,才能让你清楚地看到思维模式中的缺陷所在。比如你不小心弄坏了你朋友的东西,你也不敢和他说明情况,自己会很快背负起矛盾、纠结、内疚的心理,“朋友一定会恨死我了”,“朋友不会再相信我了”,“我做得很糟糕”。在这些想法出现的时候,告诉自己,停下来,计划一下,怎么去验证这些想法。可以是直接问询朋友他是不是对此很生气,一起和他讨论补救的方法。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现实检验的结果都会转向积极的一面,也有可能,现实的结果和你糟糕的想法一样。这一方法的核心是教会你打破总是沉浸在自己负面情绪中的惯用模式,你需要利用现实行动的力量来稀释这一强劲的负面力量,哪怕只是一开始的一次、两次的现实检验,也总比完全忽略现实要好。一种模式的形成,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积累的,而改变一种模式,只能依靠不断的练习,你可以通过每天的思维日记来帮助自己练习,比如记录每天负面思维的内容和后果,并记录下你是否运用了现实检验的技巧,如果运用了,那么又有哪些改变。


鹈鹕心理夯小七



同样的一件事情都有两面性,可以乐观,也可以悲愁。

记得有一个故事:

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卖布鞋。

天一下雨,老奶奶就发愁说:“哎!下雨了,我小儿子的布鞋还怎么卖呀!”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老奶奶还是发愁说:“哎!看这个大晴天,哪还会有人来买我大儿子的伞呀!”

就这样,老奶奶一天到晚老是愁眉不展,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一位禅师看到老奶奶一天天愁眉苦脸,便对她说:“老奶奶,你真是好福气呀!一到下雨天,你大儿子的雨伞就卖得特别好,天一晴,你小儿子布鞋特别畅销,这样不管天晴还是下雨,您两个儿子都有生意做,真让人羡慕呀!”

老奶奶一想,也对!从此以后,老奶奶就不再发愁了。整天乐呵呵的。


生活固然没有完美,但一直盯着缺陷就会让自己更失望。

凡事不要太苛责自己,人都有不足,但也有闪光点。

太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会非常敏感,或许别人并没挑剔或责备,而有心的我们自己听了却闷闷不乐,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还是自己太差不能达到别人的要求,或许对方是看不起我,故意找我毛病等等,诸如此类想法层出不穷 ,越想越糟糕,越想越伤心,也就无法走出重复恶性循环自责这个怪圈!

我们想象力是很大,重复力量也很大,那些让自己难以忘记伤心的事亦如滴水穿石、聚沙成塔,一点一点积累,形成内心负能量,慢慢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能做到完美,对这个世界也失望,看不到温暖与光明。

所以我们心里不能总是去想问题、想烦恼,越想越走不出来,本来一个小问题也会演变成大问题。“恩欲报,怨欲忘”,心中要一直积累好的东西。

多往好处想,把负面言语变成正面情绪,把批评当成鞭策,把责备当成激励,把自己认为的虚意逢迎当成友好与鼓励。



也不要与别人相比,每个人都有自己优势,亦如狮子的勇猛,岩羊的灵巧。各自生存环境不同。

狮子与岩羊相比,我们首先会想到狮子的威力,狮子是强者,而岩羊是弱者。

但是把狮子放在岩羊每天快速游走在悬崖峭壁之间,狮子不一定比岩羊更迅速灵巧攀爬绝壁生存下来。动物如此,人亦如此。

我在《贤二机器僧》看到一段话,分享给各位:

我们不需要与别人相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没必要羡慕别人的富裕,也许您比他更自由。

没必要羡慕别人的权势,也许你比他过的更踏实。

没必要羡慕别人的美貌,也许您比他有内涵。

没必要羡慕别人的才华,也许你比他更勤奋、用心。

不去羡慕别人

也不去随波逐流

只是守住自己的善良

发挥最好的自己

活出专属于您的精彩


加入关注后,可以机器僧说说自己的心事,也可查看历史消息,从中学到很多如何调解自我的办法。(附贤二机器僧头像一张,以便查询)

最后以《贤二机器僧》里一段话为结束语:

每个人的内心和身体都有长处和不足,

不管自己的条件怎么样,

都要先接受自己,

不要怨恨、嫌弃自己。

不要老是看到自己缺乏的,

要多关注自己拥有的,多想自己要做的。

当你不再畏惧外在的目光,

外在就会为你让路。

与其耗用珍贵的时光去回味被伤害的感觉,

不如时时去温习、感恩生命中

一切正向的话语和信息,

并且逐渐养成习惯,

慢慢就能远离记忆中的任何伤害。

祝您快乐!

也祝每一位的您吉祥如意!


菩提之心的光辉

问题产生的原因

1,核心原因,闲的蛋疼。

2,个人对生活欲求不满,渴望更好的生活,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3,精神创伤,曾经有一次失败的情况对自己内心造成深深的打击。

4,生活环境,幼年生活环境,闭塞阴影,缺乏沟通情况较多,

5,其他原因。

以上原因按照程度,从低到高,自己对照。


解决方法

1,核心根治,自我治愈,生活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用积极的方式看问题,改变消极看事情的的态度,大多数人喜欢消极看事情,是因为他觉得消极看事情就是一种谦虚,谦虚使人进步,但是谦虚不等于消极看事物,赶紧扭转这个思想,谦虚是对外的态度,自身还会积极向上。

2,幸福也是一种马太效应,想改变生活赶紧从沙发上滚起来!请务必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事,做好这件事之后,还有件重要的事:一定要夸自己,在自己内心给自己最大的肯定,鼓励自己做更多的事,更大的事,更重要的事,你会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无法自拔。

3,不要在意他人的说法,如果你在做事情过程中,遭受别人质疑,嘲笑,否定,请一定在在心里对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嗤之以鼻,因为你做了他们不想做的事,你和他们一样,有这同一种“消极的病”但是他们自己不去改变,却妄想拉下努力改变你。就让那些声音去说吧,能躲就躲,不能躲就用你的笑声震慑他们,“劳资要你管我做什么!”,你要做的是一门心思去努力,因为上流社会的人们根本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他们遇到问题会抱团解决,遇到朋友成功都衷心喝彩。说白了圈子很重要。

4,当你的中间阶级再到上流社会的过渡,你会发现底层社会和上流社会的人们并没有这样类似病态的问题,有句古话说的好,满杯水从不晃,半杯水晃的天翻,当然,一滴水没有的底层社会根本晃不起来。你能认识到自己有这个问题,在对你人生过度的进阶方面还是积极的。

5,技巧方面,孩子没事多读书,没事多对着镜子笑笑,没事多夸夸自己,做擅长的时,做有条理的人。。


终结,完。


爱笑的稻草人

抑郁和焦虑是伴随而来的,有抑郁必有焦虑,主要是看以哪个为重,从你的描述中我觉得焦虑的成分更多一些。因为焦虑症的特征就是,多疑,多虑,没有目标的担心,害怕,遇事往最坏处想。不过好在你已经开始服药了,已经正确的迈出了第一步,随后要强迫自己走出去,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坚持工作,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追追电视剧,跟朋友出去逛逛街,让注意力转移出去,可以选择与家人在一起待一段时间,或者同他们出去做一次长途旅行,心情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好起来的,心情好了,病情也就随之好起来了。


lianxiaoqingqing

说明一下,有抑郁情绪并不代表就是得了抑郁症。

是否得抑郁症,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诊断,不要自己觉得是就是,觉得不是就不是。

根据题主的描述,首先有一点:总是什么事情都往坏处想。这一点来说,如果说要让你控制,你肯定也知道需要控制自己不要什么事都往坏处想,但问题是很多时候你控制不了或者不知道该怎么控制。

那么,该怎么做才更好呢?我的建议是,想完坏处之后,不要停,继续想,但只想好处。

老子曾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任何事物都是两极甚至多极的。有好的一面,也会有坏的一面。在你无法自主控制你自己把事情都往坏处想时,你可以不必勉强自己不去想,但要记住,想完坏处之后,再多想一点:往好处想。如果你能做这么一个补充,我想,这对你本身而言,反而更有好处。我们做事时,如果能做好两手准备,做坏了,该怎么处理;做好了,又该怎么保持。那对你为人处世,是不是更有好处?



就好比,你早上上班因为排队买早餐,迟到了。你可能就会想到坏处:这个月的全勤奖没了。这可能几乎是你下意识就想到的,是被动的,是很难控制的。如果你单单想到这,那无疑这件事就是这么糟糕的了;但如果你自己主动去补充想一下,这个月你能一直坚持吃早餐,饮食规律,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这就不是全勤奖那几百块能换来的!这样主动补充一想,加上早餐的美味,你还会那么低落吗?

所以,在坏处之后,你要想到好处;在被动之后,你要主动补充。在这两者之间互动下,这哪里还总是坏处?

再有一点,总往坏处想了之后,还总是不开心。这点来说,就想前面说的,当你补充完好处的想法之后,就算不会马上开心,起码不会心情那么低落了。接下来,你可以自己去寻点开心,比如:可以去找点笑话、段子来看,或者去找点比较有趣的书来看等等;也可以去做点事发泄出来,比如去唱歌,去跑步等等;还可以去找一件自己喜欢或者自己需要做的事来做(比如听歌),把身心都投入进去,那么至少你可以摆脱之前困着自己的牢笼。这些都是可以舒缓你的情绪并能让你在其中得到乐趣的。



综上所述,你首先应该做的是,强制自己在被动想完一件事的坏处之后,主动去补充同一件事的好处;再者动起来,去做你点你喜欢做、需要做、可以做的事,不要让自己总是沉闷、无聊。

最后希望你能早日改善这种被动的窘境,活出你自己的美。


巷里捌号

阿弥陀佛!网友好!

你要做到控制自己的意念,转心转念,因为心现识变,遇上好事坏事都往好处想,相由心生,境虽心转!转烦恼为菩堤!念佛,用心念,专注一心念,就能止住乱心乱相!不冶自愈!阿弥陀佛王老师敬网上!


神仙姐姐王老师

我们的心灵,原本是清清静静,圆圆明明,由如出生的婴孩,有无穷的潜能,来的这个世界上,他必竟还小。这个世界上有美丒,善恶,阴晴,圆缺,得失,烦恼和娱悦,使我们不知所措,无所是从,迷失那是难免的,但是他必竟会长大,当他领悟了生活的真谛的时候, 他就会知道如何去面对生活了。其实自己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一定不能被现实生活主宰我们的心灵世界!而心灵世界的定理是,你往心灵里装什么,你过的实际生活就是什么样子!一定是这样,你装烦恼,你就会得到烦恼。装痛苦,就会得到痛苦。反之,你装娱悦,就会得到娱悦。你装光明,也一定会得到光明。因此,世间的任何事物都不具有决定的意义,问题是看你自己怎么看。如信,你就换个心情看看。如果老是生活在痛苦之中,一定会情况越来越严重。


caoxiaopeng

我曾经真实帮住过一个女孩从这种状态里走出来,先简单讲一下经过。

那个女孩比我小两岁,朋友介绍我们认识的,小时候因为家庭生活环境的原因,她长大之后就喜欢吧所有的事情都想的很坏,慢慢就导致自己内心极度压抑、黑暗。朋友也很少,平时没事就待在家里,哪也不去。白天工作的时候看不出来什么,表面上像正常人一样,但其实内心是非常封闭的。

于是我建议她培养一个自己的爱好
,比如乐器、画画。顺便推荐了两本比较正能量的书给她看,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和《人性的优点》,建议她先看《人性的弱点》每天看一小节,然后告诉她反正闲着也没事干,看看书也不错。如果可以多出去转转,别老闷在家里……

没想到她别的什么都没听进去,就是看书这件事听进去,刚开始没什么,但看的多了就会开始慢慢思考,慢慢的也就推翻了自己原先对事物的一些看法。也就慢慢的变得开朗了,后来我总结了一下,人碰到这种情况是难免的,但是只要能够想办法让自己生活在正能量里,每天都有希望就可以很快治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