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貨上頭條”走進貴州雷山縣 科技扶貧助推農產品銷量增長50倍

“山貨上頭條”走進貴州雷山縣 科技扶貧助推農產品銷量增長50倍

雷山縣人民政府縣長袁剛(右)與三農創作者“歡子TV”一起直播推廣農產品

這樣的成績只是開始。1月18日、19日、20日,今日頭條扶貧公益項目“山貨上頭條”聯合友成基金會,落地國務院扶貧辦定點扶貧縣——貴州雷山縣。推介4種農產品:短嘴黑毛豬臘肉、魚醬酸、銀球茶、青錢柳。

雷山縣的縣長、副縣長、宣傳部長等黨政幹部,和今日頭條上的三農“網絡紅人”一起,通過在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的直播,向用戶推介雷山特色農產品,並引導用戶到雷山網店購物。

當下,伴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於綠色食品的消費需求日益高漲。與此同時,許多貧困地區種植的綠色食品和農產品卻因為信息不對稱,缺乏好的銷售渠道,養在深閨人未識,經常遭遇滯銷或虧損,無法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今日頭條是國內最大的短視頻內容分發平臺,同時擁有豐富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推薦技術,能夠幫信息找到需要它的用戶。一端是日益上升的需求方,一端是急需精準流量宣傳的貧困地區,連起兩端,釋放的能量不可小覷。廣西靈山縣的農村媳婦甘有琴就是例子。

甘有琴過去一直在城市務工,一個偶然的機會,家人將她在農村做飯的視頻上傳到今日頭條旗下的西瓜視頻上,結果播放量很高。甘有琴乾脆以“巧婦9妹”為名,做起了農村自媒體。

去年西瓜視頻上線了邊看邊買功能,甘有琴試著賣起了村裡的桔子,不到一個星期賣出了8萬斤,20天賣出了90萬元。甘有琴由一個普通農村媳婦,變為了帶動全村脫貧致富的能人。

為了讓雷山當地群眾能夠持續利用新媒體銷售農產品,政府和友成基金會選擇了100名貧困戶,今日頭條從北京派專門的新媒體運營專家“授人以漁”,手把手教他們利用新媒體傳播本地農特產品。

科技為扶貧賦能,雷山縣縣長袁剛說,今日頭條為扶貧工作帶來了新思路。

“我們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扶貧需求與市場的精準匹配。充分發揮了粉絲經濟的優勢,未來我們希望用戶人人參與、全民扶貧。”今日頭條“山貨上頭條”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今日頭條是國內最大的流量平臺之一。“山貨上頭條”通過流量傾斜,解決了電商流量的入口問題,探索了扶貧的新路徑。“只要是國家級貧困縣、省級貧困縣、重大自然災害受災地區,都可以來報名參與,經過項目組審核通過後,即可排期落地。”上述負責人表示,該項目正在建立農產品標的數據庫,目前優質農產品數量不多,期待更多的優質農產品加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