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評重新定義“洗稿”拒不認錯,打擊洗稿亟待完善法律機制

騰訊旗下的興趣內容基金(TOPIC)領投差評消息傳出後,讓曾經多次被指責洗稿的後者成為科技自媒體圈的眾矢之的。面對各界的批評,騰訊方面表示將重啟盡職調查,如屬實將考慮撤回投資。

事件中的另一個主角差評則火力全開反駁外界的質疑,連續發出六篇文章為自己辯護。結果引來更多的批評,過程大家應該都知道。但事情突然迴轉,今天凌晨差評推送了一篇疑似道歉和解的文章,這個“變臉”有些快,只怕大洋彼岸的川普也自愧不如。

差评重新定义“洗稿”拒不认错,打击洗稿亟待完善法律机制

這一次差評自己終於被自媒體圈集體差評了

重新定義“洗稿”,不是道歉而是“TO BE BETTER”

差評今天凌晨推送的這篇文章很有意思,充分地反映了差評團隊的水平和立場。

看起來好像是一篇道歉的文章,但通篇都小心翼翼地設法迴避外界的質疑和問題,以維護自己的品牌形象,可謂是用心良苦。

與羅永浩前不久重新定義了“重新定義”一樣,差評這次則重新定義了“洗稿”,那就是將洗稿這個不雅的稱呼改為高大上的“線上採編”,將自己的洗稿文章美化為了“整合綜述”。差評既沒有承認以往的洗稿行為,更沒有為此道歉,當然也不必要承諾今後不再洗稿,線上採編和整合綜述類的內容還是接著做的。

差评重新定义“洗稿”拒不认错,打击洗稿亟待完善法律机制

我憑自己本事洗的稿,憑什麼要道歉?

挾粉自重,差評毫不在意自媒體圈的看法

此前,差評曾推出了6篇文章反駁外界對其洗稿的批評,態度之強硬讓人吃驚。當時業界對此的看法有兩種:一是認為差評公關應對失誤所致;二是認為差評無法承擔“承認洗稿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擔心會導致嚇走投資人今後難以融資、失去粉絲的支持業務下降,所以在公眾面前選擇硬抗到底。

不過,也有一部分提出了另一種觀點,認為差評強硬反駁是在故意事件營銷,以擴大影響從中吸粉獲利。

差評不是純粹的科技自媒體,而是做得還不錯的內容電商。它在選品、種草營銷上非常有心得、能力超強,遠勝於其科技評論內容生產能力。這一點甚至得到了很多批評它的科技自媒體的認可。近年來差評在黑店、淘寶等電商平臺連獲大獎,據說月流水早就達到了數百萬,近來或突破千萬元大關,曾經在黑市創下了16小時GMV破百萬的記錄,靠的就是數十萬粉絲的支持。

差评重新定义“洗稿”拒不认错,打击洗稿亟待完善法律机制

差評更像一家內容電商公司,而且表現不俗

因此,與其說差評粉絲是科技評論文章的讀者,不如說他們是追逐時尚潮貨的年輕電商用戶群體。而據說騰訊基金看中差評的價值主要就在於其內容電商能力,而這塊恰恰是騰訊所欠缺的部分。

洗稿風波看似對它不利,其實不然,把事件搞大能擴大其品牌知名度的影響,知道的人越多,對其未來的運營越有好處。這與當年王自如輸給老羅卻提高知名度、帶動業務上升如出一轍。

作為強調洞察人性運營的新媒體,差評顯然知曉其中的利害關係,不願錯過這百年難得一遇的拉新大好機會。因此,我認為差評故意事件營銷擴大影響的概率要大得多。

更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反映《TO BE BETTER》這篇所謂道歉文章在打開的歷史消息中不可見。於是我也關注了此號(之前只聽過它洗稿的傳聞,但從來沒關注過,應該不在它的黑名單中),發現的確沒有今天凌晨的最新文章,第一條仍是上次推送的《5000人的朋友圈是有侷限的》那篇文章。

差评重新定义“洗稿”拒不认错,打击洗稿亟待完善法律机制

《TO BE BETTER》疑似未公開推送給所有用戶

也就是說,至於包括科技自媒體在內的“同行”其他人的看法,差評或本來就不在意和理會。

為什麼自媒體只噴和撕卻不起訴差評呢?

這次科技自媒體群起批評差評只是長期以來被壓抑的一次集中爆發,同時有一定的偶然因素,比如領投方恰好是騰訊的內容基金,被投資對象則是曾經多次捲入洗稿風波的差評,這兩個對象換成其他人可能結果都不太一樣。當然差評的挑釁死硬態度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比如我其實本來不想寫,結果被今早他們的“道歉文”感動了寫了本文。

2、法律相對滯後,贏得訴訟的概率低:之前因為洗稿事件霍炬憤而起訴,索賠1元只為討個說法。結果一審敗訴,霍炬不服上訴,二審仍然敗訴。與法院的判決相反,自媒體和業內普遍認為差評文章是顯然的洗稿,因為素材、內容和行文結構都一致。國內法律體系雖然不是判例法,但典型案例的判決方式同樣會對今後類似案件的判決產生重要的影響。

差评重新定义“洗稿”拒不认错,打击洗稿亟待完善法律机制

洗稿抄襲猖獗,有待於法律機制的完善

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光靠內容平臺的改進還是遠遠不夠的。一來內容平臺難以解決跨平臺的保護問題,特別對打時空差的洗稿行為無能為力;二來平臺不具備執法權,內部處罰的力度不足以起到震懾。因此,內容創作保護無法脫離現有的知識產權大環境,保障知識產權還需要完善相關法律和機制。

我的幾個建議,可能不是很成熟請大家補充完善:

不管差評基於何種原因考慮而強行收尾,但我覺得關於內容創作保護的討論不能到此為止,應該督促各方拿出真正的行動來。否則這次科技自媒體集體批評差評之後,留下的仍是一地雞毛,什麼也沒有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