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1871年到1945年德國的外交關係和外交政策?

薛小落

1.1871年—1890年俾斯麥擔任德國首相期間,德國採取靈活的外交政策,遊走於其他歐洲強國之間;

2.1890年—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當政期間,奉行強硬的外交政策,與英國進行爭霸,並參與動第一次世界大戰;

3.1918年-1933年,魏瑪共和國時期,作為戰敗國,德國對外軟弱;

4.1933年-1939年,希特勒上臺後,對外採取遊走在蘇聯與西方國家之間的兩面派外交政策;

5.1939年-1945年,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採取征服歐洲的法西斯主義外交政策。

1871年—1890年俾斯麥擔任德國首相期間,德國採取靈活的外交政策,遊走於其他歐洲強國之間

俾斯麥曾說,“一個大國唯一健全的基礎,這一點正是它大大地有別於小國的,就是國家利己主義,而不是浪漫主義。為一個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業去打仗,對一個大國來說是不相稱的。”德國統一以後,俾斯麥繼續執行自己的靈活外交政策,積極拉攏英國、俄羅斯、奧匈帝國,集中力量對付法國,並鼓勵法國發展海外殖民地,轉移其在歐洲的注意力。

1890年—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當政期間,奉行強硬的外交政策,與英國進行爭霸,並參與動第一次世界大戰

威廉二世成為德皇以後,不滿俾斯麥大權在握,於1890年將其罷黜,自己掌管國家大權。年輕的威廉二世,沒有老辣的俾斯麥手段高明。為了與英國爭霸,威廉二世大肆發展軍備,拉攏意大利、奧匈帝國,組成同盟國集團。德國由此不僅得罪了英國與法國,也將與奧匈帝國爭奪巴爾幹半島的俄羅斯推向英法得懷抱。威廉二世時代,德國的外交由八面玲瓏變成了兩面樹敵。最終導致德國在世界第一次大戰中失敗,威廉二世逃亡荷蘭,最終死於荷蘭。

1918年-1933年,魏瑪共和國時期,作為戰敗國,德國對外軟弱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德意志第二帝國滅亡,德國成立魏瑪共和國。魏瑪共和國對內無力發展經濟,導致民不聊生;對外軟弱,讓戰敗後的德國雪上加霜。

1933年-1939年,希特勒上臺後,對外採取遊走在蘇聯與西方國家之間的兩面派外交政策;

由於1929年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大爆發,德國經濟瀕臨崩潰,希特勒趁此機會,1933年當選為德國總理,開啟德意志第三帝國。希特勒一面迷惑英國與法國,使其相信德國是對付蘇聯的利器;一面與蘇聯私下聯繫,在一些國家問題上取得斯大林同意。1938年,希特勒與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簽訂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協定》,取得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德臺地區;1939年,德國與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達成瓜分柏林的默契。

1939年-1945年,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採取征服歐洲的法西斯主義外交政策。

1939年,德國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五個星期內,德軍就打敗了波蘭。隨後,德軍又輕易的打敗了號稱世界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並制定“海獅計劃”進攻英國。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希特勒再次犯了威廉二世的錯誤,他拋棄了兩面討好的外交政策,採取兩面出擊。1941年,在攻打英國受挫後,希特勒制定“巴巴羅薩計劃”,集中550大軍進攻蘇聯。結局大家都已經知道,德國再次失敗。

總結:德國在俾斯麥和希特勒前期都採取靈活的外交政策,拉一派打一派,取得不俗的成績;在威廉二世和希特勒採取強硬對外政策以後,兩面受敵,均告失敗。德國的經驗與教訓,值得我們今天思考。


美國觀察室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共分為4個階段

一.俾斯麥時期。

在俾斯麥時期,德國外交的目標實際上是維持現狀。

奧地利在普奧戰爭被打敗之後。普魯士並沒有從奧地利帝國割讓任何的領土,為德意志帝國消弭與奧地利之間的矛盾結成德奧同盟奠定了基礎。實際上德國在歐洲找不到一個比奧匈帝國更可靠的盟友了——容克地主忌憚俄國,害怕俄國的農產品衝擊他們的經濟基礎;意大利戰五渣,英國不會向任何歐陸上的國家承擔義務,法國是世仇。同時奧匈帝國也希望德意志帝國在巴爾幹問題上對其提供支持。在沒有什麼特別的矛盾的情況下,德奧同盟自然是水到渠成。

在1871年的普法戰爭之中,在普魯士軍隊的要求下,德意志帝國從法國獲得了阿爾薩斯-洛林,這樣就在外交上徹底得罪了法國。在法國復仇情緒高漲的情況下,俾斯麥的外交重點是孤立法國。在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以一票的微弱優勢通過時,法國極有可能出現波旁王朝復辟的情況——甚至只要波旁王朝的尚博爾伯爵同意使用三色旗為國旗就允許波旁王朝復辟。波旁王朝作為長期以來教皇的支持者,法國君主制復辟的可能引發了將教皇趕進梵蒂岡的意大利的恐懼,俾斯麥利用了意大利的這種恐懼促成了德意奧三國同盟。

對於法國,俾斯麥認為讓法國失去結盟能力最好的方法是保護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防止法國復辟,同時儘可能的緩和法德關係。對於俄國這個龐然大物來說,德國乃至是整個歐洲都對其有三分懼怕,俾斯麥對俄國的政策也只能依靠梅特涅留下的“正統”思想來拉攏或是說盡可能的淡化同俄國的矛盾,同時儘可能讓俄國疏遠法國,這也是德奧俄三皇同盟以及之後的再保險條約存在的意義。

二.威廉時期

在威廉時期其實德國的外交政策就是沒有政策,威廉時期德國的外交政策並沒有一個特別重要的領導人(俾斯麥時代是俾斯麥,魏瑪共和國是施特雷澤曼,納粹德國當然是元首)。掌管德國外交的領導人既不是荷爾施泰因,也不是比洛,也不是威廉皇帝,但是這些人都發揮了自己的影響。

三.魏瑪共和國

魏瑪共和國建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的基礎上,戰勝國將苛刻的《凡爾賽和約》加在了德國頭上。德國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軍隊被限制在十萬人,而鉅額賠款又使魏瑪共和國的經濟不堪重負。而魏瑪共和國的外交的目標就是儘可能的擺脫《凡爾賽和約》加在德國身上的枷鎖,恢復自身的大國地位。

實際上凡爾賽體系最大的問題不在於對德國的盤剝,而是在於創造了一個碎片化的東歐。碎片化的東歐造成的問題則是無法形成一個能有效阻止德國或者俄國擴張的勢力,一旦德國和俄國從戰爭中恢復,未來瓜分東歐的《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協定》自然是呼之欲出。

四.納粹德國

納粹德國的外交政策是徹頭徹尾的流氓外交,其本質上就只有一個目標——“爭取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間”更露骨的說法是“我們要用德國的劍為德國的犁奪取土地!”。

當然,為達到自身的目的,納粹德國也不是沒有放出煙幕彈而掩蓋自己的目的。比如,納粹德國與波蘭在1934年簽署了《德波互不侵犯條約》與波蘭達成諒解;在慕尼黑會議上,希特勒宣稱“蘇臺德蘭是德國最後的領土要求”可是僅僅五個月後,德國便聯合波蘭匈牙利瓜分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和蘇聯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