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苦闷忧愁多,只因未读苏东坡

01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三字经》中的苏老泉,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


他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28岁有了儿子苏轼,苏轼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博览群书,发奋学习。

1057年,20岁的苏轼和18岁的苏辙进京赶考。

这一年科考的主考官是大文豪欧阳修, 欧阳修判卷时发现了一篇妙文,内心既称赞又折服,即刻想把此卷判为第一名。

他忽起闪念:"这么好的文笔,只有我徒弟曾巩能达到,我把曾巩判为第一,唯恐别人说我徇私舞弊啊 。"于是笔尖一动,将此卷判为"第二"。谁知解封后一看,此文作者竟然是苏轼。

由此,苏轼开始了他的宦海生涯,苏轼为官40年,竟被贬谪流放了33年。

最高时,他做过中央部长、皇帝秘书,

最低时,他做过县处级民兵副团长。

心里苦闷忧愁多,只因未读苏东坡


02

朝廷之上,派系林立,当时最核心的就是新党和旧党之争。

王安石是新党的代表,坚持变法。

司马光是旧党的代表,想要持旧。

苏轼在这二者之间从不站队,坚持是"谁对同意谁"。一开始新党得势,大力推进改革,苏轼直言上书,指出了改革冒进的一些弊端。

遭到了新党的打压,苏轼就被贬谪流放。

旧党看到苏轼以前被新党打压,以为苏轼是自己人,一路保荐苏轼,从八品直至正三品。

哪知苏轼升官后,反而站出来批评旧党:希望保留新党的诸多利民制度。

新旧两党水火不容,不可能取长补短,这下又得罪了旧党。

新党看他像旧党,旧党看他像新党。

两大势力憋了劲的挑苏轼毛病。


03

1079年,42岁的苏轼调任湖州知州。再给皇上的奏章中写了"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当时皇上也是"革新派",看了苏轼"不想新进"的话,很是生气,新党一众趁机搜集了苏轼的各种诗句,加以曲解歪译,说他隐含讥讽、抨击新法、抨击皇上。

这就是"乌台诗案"的开端,受此牵连的文官多达数百人。苏轼也被抓到南京,下了大狱。

当时的皇帝神宗本来极爱苏轼的诗词,可他偏要来一个"杀一儆百",拿苏轼开刀,以正变法决心。

苏轼眼看就要命丧黄泉了,

这时,他最大的粉丝曹太后站了出来。曹太后叫来神宗,讲了一个故事:

"那年,你父皇高兴地对本宫说,今日我选了两个宰相之才:苏轼和苏辙。我老了,用不着他们了,我要把他俩留给我的子孙用。如今你非但不重用苏轼,还要杀他。你怎么对得起死去的仁宗皇帝啊!"

神宗说:"那我就放了苏轼吧。"

大难不死的他被神宗贬谪到湖北黄州,任职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黄州民兵副团长。

虽然被贬,不废“潇洒”,苏轼在这里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生活家”。

心里苦闷忧愁多,只因未读苏东坡


04

苏轼拖家带口20多人到黄州上任,可是团练副使工资实在太低了。这一家人都养活不起啊,

于是他就去求见黄州太守想办法,太守大手一挥:"那我把东门土坡50亩荒地给你吧!"

苏轼带着一家人,开始了垦荒种粮大生产,这片坡地虽然贫瘠,但足够大,种上粮蔬,勉强解决一家温饱。

苏轼万分感慨这片城东门外的土坡,

于是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号——东坡居士。


05

人这一生,与其羁绊于名缰利锁,不如在心里修篱种菊。

第二年,朋友劝苏东坡:

"这片地太贫瘠了,种什么收成都不好。

离这不远的沙湖,有块稻田要出售。

卖得也不贵,你可以去买下来。"

心里苦闷忧愁多,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东坡觉得这建议不错,便和朋友们欣然前往。

哪知走到半路,突然天降大雨。

朋友们东奔西窜,狼狈地找地躲雨。

苏东坡却悠哉游哉,一边走路一边吟诗。

回家后,他就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把苏东坡悟到的超然,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虽然风雨交加,

但那影响不了我,我信步归去,

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晴朗。

如此洒脱自在的苏东坡,

一举成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

心里苦闷忧愁多,只因未读苏东坡


07

在散文方面,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在诗歌方面,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在词作方面,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在书法方面,他被尊为"宋四家"之首;

在绘画方面,他是文人画开创者之一。

虽然仕途不顺,生活艰苦,苏轼反而在不顺中,品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一蓑烟雨任平生。自己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成亦欣然,败亦不馁。

人之所以强大,是我们都有一种自我改善,自我成长的过程,一时的不顺不会将我们打垮,反而会更成就我们,忧愁苦闷之时,不妨想想苏东坡,找找千古名士的超然心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