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說的醜書是醜在結字還是醜在章法?

四小齋主人

昏鴉飛過書法藝術的天空……以楷書的結字和章法去要求草書那所有的草書皆為醜,越符合草書精神特點的怕是越“醜”呢。

篆隸楷行草都有著不盡相同的結字特點,從間架上講草書更符合篆隸的特徵。結字即字形結構,字形線條之間的組合關係。我們書法藝術對世界視覺藝術最偉大的貢獻就是正負空間的審美關係,我們講計白當黑。

楷書的結字嚴謹,草書的結字自由灑脫。前者法度中正,後者法度自成,各盡其美。

楷書忌僵、忌膩。橫平豎直只是對初學者的基本要求,“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充分說明了楷書變化見微知著,平直易求險絕難得。

草書忌浮,忌油。結字法度雖然千變萬化但是總有約定俗成的規律可尋,不習古篆隸很難琢磨透其中奧妙,一般草書大家皆善篆刻。

章法佈局上草書和楷書大相徑庭,根本不是一種審美角度,經營上更強調密不透風疏可通車之對比美感。

結字是局部,章法是整體。草書更講究整體美感,更強調視覺上的衝擊力。

書法結字有跡可循,有法可依,卻不是一成不變的死理,活學活用方為上法。

書法之法非律法之法,法乃梵語,能持者即法,法是自我修煉獲得覺悟的途徑,昏鴉總說法無定法,悟無高下才是習藝之道!
王鏞書法取法古隸,結字清晰,章法渾然天成,此種佈局沒有精深的美學修為怎麼能取?認為醜的那是個人審美基本素養和格局出現問題了。

其實對於王鏞昏鴉也不是特別喜愛,總覺得有些刻意,但是足以為吾師,為眾師!
這是昏鴉的最愛!不少人說是“醜書”


,我第一次見原作是在眾多書法展示中看到的,他真的是“跳出來”的,不容選擇地撞進眼裡,直見心性,天人合一是不容琢磨的高下立見!

書法要看原作,要看什麼場合,什麼樣的表現方法,要看語言形式。書法審美任重道遠,愛者自重。


疾飛昏鴉

其實大傢伙嘴裡中的醜書是醜在結構還是章法,亦或者是筆法?

其實是都存在的,每個人對其理解和取捨不一樣,所以側重點不一樣,表現力和傳達感覺就有所不同。

筆法,結構,章法,這三者如果都同時表現的很好,那就是一張比較不錯的書法作品,如果這三者放大其中一或兩點,就會成為大家口中所說的醜書。

我們來舉個例子。

比如大家所說的醜書盟主,王鏞的字。

結構是有出處的,章法是和諧的,只不過用筆太過粗糙,而且用墨很枯,這種筆法,古人是少見的,這是典型的碑學筆法,今人常用,而且加以放大,就會造成很醜的感覺。


可以理解為王鏞選擇保留了結構和章法,選擇放大用筆的變化。

我們再來看這張作品,章法是非常漂亮的,很有古人的手札味,也有很濃的書卷氣。

但是看起來就是很醜,為什麼呢?還是因為用筆太過粗糙,大家很難接受這種用筆,至於結構也只是小小的變化,並無不妥。

同樣在看這些隸書的作品一樣是用筆很追求變化,有乾溼濃淡,有粗糙有細緻,而且參雜楷書行書的筆意筆法。

章法和結構都保持傳統。

也就是說明王的主要風格是選擇放大筆法,增強用筆的變化,和線條表現力,保留傳統章法和結構。

其實公正一點說,王鏞的字真醜嗎?如果把這些用筆都寫實多一點,虛少一點,真的還是醜書嗎?

這個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這種碑學的用筆很多人還都不能接受,所以都以為王鏞是醜術,而接受的人覺得王鏞水平很高,這一點其實並沒有矛盾,主要是用筆能接受與否的問題。

再來看看亂書,王冬齡。

之所以成為亂書,還是因為亂,這也就決定了它的章法是被人詬病的地方。

通篇來看,如果大家只看結構,會發現它的結構都非常準確,幾乎每個字都能讓大家認識。也就是說,字法非常嚴謹。
但是從用筆和章法來說,確實很醜。

也就是說王冬齡是選擇保留了結構,誇張了章法和筆法,這種通篇給人很亂的感覺,就被稱醜書。

其實還有一點原因就是王冬齡寫的字很大,很快,篇幅很長,通常都是牆壁大小,章法擁擠。

我們再來看一下沃興華,這種比較有意思了。在結構上誇張,在章法上也作出對比變化,雖然有出處,但是都更誇張表現出來,用筆就更別說了。

沃興華之所以爭議更大,是因為他有很深的傳統功力,但是他寫的作品,章法筆法字法都非常誇張,雖然整體作品都保留了一種和諧的狀態,有一種藝術美。

但是從傳統書法的審美觀來看,是背道而馳的。所以爭議非常大,罵名更多。

如論結構,用筆,章法,沃興華的傳統功底非常深,筆筆有出處,字字有出處。

但是他選擇了三部分都誇張,所以被更多人詬病。


其實曾翔的字,大家也以為是醜書,無外乎兩點,第一寫的字如圖上這樣大家可能不知出處。第二就是他寫的吼書。

他圖上這幅字,選擇用碑的筆法和墨色變化去表現楊維楨的風格。

這幅字選擇了誇大筆法變化,保留章法和結構,只不過大多數人不瞭解楊維楨,所以以為這個字無出處,非常醜。

其實如果這樣去看醜書的話,就容易多了,知道醜在哪兒,哪兒不好看,哪兒不能接受。

其實個人在看國展的時候,尤其是以前看國展的時候,我覺得他們的作品章法形式非常豐富。

但是就結構來說,可能選擇用二王矛盾對比的方法去放大處理一個字,寫的很難讓大家接受,或者把某一家結字風格放大處理,形成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再有就是用筆上,以前我認為國展的用筆非常單一,幾乎都是偏鋒。

看徐若冰,李雙陽的作品的時候,感覺用筆非常單調。

當然那個時候有這種的看法,肯定是因為我不懂。因為我也只是從面上去看,沒有從裡看。

我只看到了線條很薄很弱,用偏鋒很難受,很醜。但是沒有看到他們運筆時動作的變化,用鋒的變化。

等到能夠看到這些的時候,就不再覺得他們的字醜了。而是驚歎於他們對技法的表現能力。

以上說的二人還都是帖學草書書家。

至於王鏞曾翔,沃興華一路走碑學路線筆法的,是被更多人詬病的。

這個確實沒辦法,自從康有為開始到現在,這種筆法從來是受人詬病頗多的。尤其現在是注重藝術表達,注重視覺衝擊,對於章法和部分字結構的放大處理,更引得世人詬病。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風格,合理看待就好了。總要比一些不臨貼走江湖寫雜耍的大師要強。

如果大家喜歡比較傳統的作品,比較工整的作品,也就沒必要去看這些現代流行風格書法作品,否則改不了現狀還惹得自己氣大傷身,不值得。

所謂的醜書呢,其實就是在傳統的基礎上,把部分放大增強視覺衝擊力,並且用西方美學概念整體看待一件作品,而不是從單字來看。

比如王鏞,他的字在增強視覺衝擊的同時,保留了傳統書卷氣和神韻。

拋開美醜來說就從技術角度出發,這一點幾乎很少有人能做到。

大家都說王鏞的字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確實他對普通書法愛好者並沒有什麼影響,而且多數愛好者學王的話,也只是死路一條。

關鍵是他技術層面的高度,雖然未必要學王鏞的字,但是他的這種思路對一部分人有幫助。

所以個人認為,他們字醜不醜,跟我沒啥關係。他們身上有對書法的理解和經驗,這是值得參考的。至於字來說,還是古人為妙,並不用學今人。


梁宇航

醜書已經成為當代書壇的一個焦點話題,一方面各位醜書大咖紛紛據理力爭,似乎不把醜書推廣為當代書壇的主流書風誓不罷休;另一方面,廣大書法愛好者群起而攻之,將醜書逼到了一個相當尷尬的境地。孰是孰非?可能真的要交給時間去評判了。


王冬齡書法

至於醜書是醜在結字還是章法,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問題。醜書最開始叫流行書風,完全顛覆了傳統書法的審美習慣,深受日本前衛書風的影響,弱化了漢字於書法的作用,參雜一些西方構成藝術的理念,以視覺衝擊為主要目的。無論是結字還是章法,都與傳統書法的審美要求相去甚遠。當然,醜書也並非都是一種風格,理念也並不完全相同。


王鏞書法

相對來說,王鏞先生的醜書還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一些傳統審美的概念,雖然極力效仿一些古代磚文瓦當的民間書法,倒也不失古樸稚拙的美感,還是有相當藝術底蘊的;沃興華的理論知識最為豐富,醜書風格卻最接近日本前衛書風。非常注重視覺衝擊的展覽體;另外還有曾翔的“吼書”和王冬齡的“亂書”等等,對於大眾來說,也只能當成行為藝術來欣賞了。

沃興華書法

都說存在就有道理,醜書幾乎與書法家協會同時現身當代書壇,雙雙飽受詬病。醜書如過街老鼠,一露面便人人喊打;要求取締書協的聲音更是此起彼伏。我到現在也沒弄明白,這些東西存在的道理到底在哪裡?

當然,這也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驚龍軒

可以肯定地說,醜在發心。時間會證明一切,會證明為了藝術而藝術,為了視覺、審美而“書法”是錯的,更不用說為了一點“金戈戈”而用盡手段了——初心不對,結果會對嗎?

書勢自造時代。到底是不同的書法選擇了相應的時代,還是不同的時代選擇了相應的書法?——絕對值得思考。

梁啟超說,“個性的表現,各種美術都可以……但是表現得最親切、最真實,莫如寫字。”

漢字之美,書法之美,這裡面隱含著的中華民族文化內涵,以及對我們民族品質的塑造,對我個人而言都是新鮮和感興趣的。

中國書法本來就是以漢字為載體的一種反映生命本體的文化。書法從萌生時起,都是兼具實用和審美於一體的,如果離開了漢字所承載的傳情達意,書法必然變質。

因為漢字的承載性、書寫性,書寫內容往往就決定了書寫形式;書寫的動機和目的,往往也會決定書寫的品質;更因為毛筆的寫意性、瞬間性和唯一性,再加上紙墨環境的差異性,作者的個人修養、文化底蘊就成了書法的靈魂。

明代王紱在《論書》中雲:“書之為技,末之末也,胸無數百卷書,不能作筆。”古代留存的書法經典幾乎全為書寫者自作,書法與文辭相得益彰,融為一體。我們寫的漢字,每個字都具有基本的意義和品質,這是造字的時候,已經確定了的。雖然在不斷地演變之中,但是無論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都有自己的規律和法度,包括結字、筆法、章法等方面,這些規律和法度是書法的基本特徵。

而現代的一些書法家,想否認和淡化漢字與生俱來的承載性和實用功能,認為古人書法理論裡的奇趣、險峻就是變形,就是“視覺衝擊”和“個性”,於是書法的取法開始變化,這種對形式感、視覺感的過分強調,其實是完全損害了書法的核心精神,使現代的書法丟掉了格調和品質。

書法和文學是不可分的,他們一向被看作是正人心、化風俗的重要途徑。書法和詩文一樣是表達真性情的,但沒有二三十年背後的訓練,沒有板凳不坐十年冷的精神,沒有忍得住孤獨、寂寞的功夫,沒有閉門覓句,哪來的對客揮毫?

可如今,整個社會充滿了浮躁之情,大家似乎都“等不及”,這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從上到下,從下到上的一種普遍心態。

這種心態在書法上,尤其明顯。大概稍稍學過幾天書法的人都知道,不管自己怎麼用功,有些山是永遠也翻不過去的,所以有些“聰明人”,乾脆自立山頭,一改“書寫”是為內容服務的實質,不再依“法”行事,開始走捷徑似的誇張。誇張的原因,說到底還是源於內心和古人相比的自卑。

他們打著個性、藝術和創新的旗子,拿到了話語權,從概念上繞了路,以視覺和審美為託詞,丟棄傳統,篡改理論,簡化難度,抬高門檻,既忽悠了百姓,又賺來了金錢,同時也自立了門戶。

他們往往以為,古人看不出的,我可以看出;古人不注意的,我能夠注意。所以常常抬出古人所公認的不重要的人物來大吹大擂,而於古人所公認為重要的,反而對之漠然——只要對自己有利。

有些人,對已知的技巧,故意用西方理論來闡釋,視覺線條,幾何物理,幾乎用遍,只信他人,不信自己;有些人,對後起之秀,以年齡和職位炫耀,肆意評議,冷嘲熱諷;有些人,人云亦云,理論上說的都對,可實際上自己做不來,或者總有些地方是錯的;還有些人,“藝高膽大”,舉辦展會,貼彩找金,圖名謀利,不斷“創新”,使得書法藝術逐漸成為雜耍……

書法崩壞,妄語狂飛,肆意翻案,是誰之過?

好在還有老百姓。大多數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傳統在民間,老百姓們幾乎都知道:學書之道,“三天不寫手生”,全靠堅持不懈;學問之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能吹;在規矩中下苦功夫,提升自己的整體水平,才是正道。

藝本於真,真善美是所有藝術的根基,老百姓們也知道;老百姓們還知道,欲速則不達——大雅君子一直是討厭和忌諱速成的。

是的,你可以古拙,可以質樸,但是不可以沒有功夫,沒有美感。總拿那些非經典的古人字跡來為自己的醜辯解,看似有個性,其實暴露了利慾薰心的惡俗和審美能力的低下,產生的只能是留下千古罵名的文化垃圾。

中國書法現在是什麼樣子呢?孔子說“遊於藝”,而現在,書法成了一種專業。在網絡上經常能看到,學了幾年就出來吹牛的“專業名人”,這本身就是笑話——寫得好不好,自己去西安碑林看一下就知道了。

如今的“書法”,帽子是日本的“書道”,身子是西方的“視覺”,只有兩隻腳是中國傳統的“人本”。書法的三個要素,真、善、美,已經變成“髒”、“亂”、“差”,“假”、“惡”、“醜”了。

書勢自定時代。一個所謂的書法家,提筆不能為文,回家不做學問,不能“撰”,只會“錄” ,滿紙錯字,在我看來,連抄書匠都不配。

“德有餘者,其藝必精。藝本於德,無為而名。惟藝之務,德則不至。茍極其精,世不之貴。汝書不美,自視不善。”這是方孝孺的話,也算是對“書法”的另一種具體解釋了,大家可以體會一番。


史介鴻

當代書法有三大危害:一是江湖瞎寫書法。二是田楷。三是醜書。

其中田楷的危害最大。剛剛有個網友喜滋滋告訴我:田楷(硬筆字)已經殺進校園了,有8千萬學生、成年人學習田楷。

我說:“那將是中國書法歷史上最大的災難,是對歷代書法的一次掃蕩性毀滅”,

八千萬人都學習死板工整沒有一點點藝術性的印刷體田楷,都否認抹殺別的書法,去詆譭行書、草書、漢隸,那不是摧毀傳統文化是什麼?國家提倡“百家爭鳴”,你為了賺錢壟斷市場,排斥歷代優秀書法。與漢奸有什麼區別?

危害第二大的“醜書”,首先我說明一下,像王鏞那種不是醜書。是傳統高古書法。是山嶽病梅之美,是松竹古藤之美,是閒雲野鶴之美。是大鈍大美。

現在的醜書與其說“醜”不如說“亂”,胡亂不清,鬍子連著辮子,辨不清有幾個字。是惡搞,是變態,是自殘。

由於這種“醜亂”書法都是名家寫的,有不小的影響力。危害很大。

這些學術權威學這種垃圾字,不僅僅是想跳樑小醜那樣跳一下,更妄想引導書法的走向,危害性非常大。


危害較小的是江湖書法,一般是民間書法愛好者寫著玩的,自娛自樂,影響力不大。


字畫娛樂圈

書為心畫!醜書說穿了不在結字,也不在章法,而在於內心對功利的渴望達到扭曲的程度...

我也獻“醜”兩幅,歡迎批判


翱任

對於醜書,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我們平時認為的醜書一般就是指的結構醜,也就是字形比較難難看,很多用筆好的作品也被列入醜書的行列。

其實我在沒有練習書法之前也這樣認為,喜歡標準的真楷書,我們平時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也是這種書體,但是書法需要做一些藝術化的處理,這樣沒有學過書法的朋友就很難理解了。比如米芾或者黃庭堅的書法,就很少人能看懂。

不過我理解的醜書,不僅僅是結構醜、章法醜、用筆醜,就連書寫的方式看著都醜。

章法醜就是亂,滿紙雲煙,不知所云,沒有一點書法的雅緻,隨意的打亂章法、過度的誇張變形,把毛筆用到底部,用筆桿搓。

書寫方式醜,這個大家經常在網上看到圖片,書寫的姿勢五花八門,有倒立式、雙手左右開弓式、鼻子嘴巴腳多管齊下式、大吼大叫式、下體式、還有用舌頭書寫的,真是無奇不有。


不二齋

流行書風的追求者,一般來說都是有非常深厚的傳統功力的。我們在網上可以查詢到曾翔臨摹米芾書,王鏞寫的蘭亭序,沃興華寫的楷書烈女傳,其實都寫的氣象正大,維妙維肖,就筆法,章法來講,非但不醜,反而非常傳神。


本來是位大美女,故意搔首弄姿,塗脂抹紅,故作醜態,那麼他們的醜書到醜在什麼地方,是結字醜?還是章法醜?

用筆千古不易,結字因時而異,筆法是功夫,從臨摹中慢慢積累而來,筆墨技巧,有便有,沒有也強求不來,以上幾位醜書家,筆法精良,這個勿用置疑。

醜書家們,為了推陳出新,標新立異,故意誇張了字形的形態,加大了筆畫的濃炎,粗細,的對比,突出奇與正的矛盾衝突。章法上大力造勢,劍走偏鋒,或大幅宏篇鉅製,或線條分割,或雜亂無序,給人以壓迫感,視覺衝擊,看慣傳統書法的人都會引起不適感。



醜書家們的醜書在結構與章法上都會有醜態,只是各有各的醜,歷史上的醜,東施效顰,醜書的醜有西施效東施的味道,醜自醜,本質還是不錯的。


本人也是書法愛好者,下附臨寫,請指正。謝謝!


旭日餘輝4

所謂的“醜書”,大多醜在字的結構上,也有的是既醜在結字上,也醜在章法上。

啟功大師是一貫的堅決地反對醜書亂書的!但當下人就是不聽話,還以能寫醜書亂書為榮。

對於醜書亂書,做為一個書者,應予以包容為好,不要動不動就拿醜書亂書“說事”。人家喜歡寫醜書亂書,就讓他寫去吧,沒人能管得了的。

下圖這張所謂的“字”,不但醜在結字上,而且還醜在章法上。仔細看看,還真不是個東西!

下圖是什麼玩意?

唉!無語啦!

任它橫行去吧!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涵化宇宙,包容萬物。

沒法子,對醜書亂書,只能包容。

看來,漢字書寫該“立法”了。


中州耕牛堂主

事實上,我至今也不知道什麼是醜書 。

但是我知道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表現。

兒童期的天真無邪,青少年期的朦朧與好奇,青年期的對異性騷動與精力旺盛……這一切都是成長中的自然現象。

我們通常從字體中,能推斷出各年齡段的字體。其中因為天真無邪的兒童體特徵最為強烈,成年人不但幾乎一眼就能辯別齣兒童寫的字,而且也不會感到奇怪的。

相反,假如一個兒童寫出了成年人才能寫出的成熟字體,大家可能會與我一樣而感到吃驚吧?吃驚的原因無非就是不符合兒童的天性了。

說到天性,我想起了金庸筆下的老玩童周伯通。讀者都蠻喜歡周伯通這個老玩童的,包括我自己也是。原因無它,玩性重是周伯通的天性而已,老玩童的一舉一動都是自然行為,不是裝逼行為。

我在問自己,天真~是能學會的嗎?!

讀者們可能會告訴我答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