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的人脈關係,並不是多了就好

人脈不是你認識了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認可你;不是你被多少人吹捧,而是有多少人在背後稱讚你。

聰明人明白,朋友圈貴在精簡乾淨,不必把太多無關的人請進生命裡,浪費自己的時間。

1

顧梅在一家公司做危機公關,經常參加公司的各種對外活動。

每次回來,她都會炫下她又認識了誰誰誰,說那個人很厲害,不是誰都有機會認識的。

“厲害”的人,加了一批又一批,可是,卻不見她常與人聯繫。

某次,公司碰上了一點麻煩,她處理不及時,採取的措施也不如人意,導致事態加重。領導責令她三天內要拿出處理方案,把問題解決,否則就自動辭職。

眼圈紅腫的她,一回到座位就開始拿出手機聯繫以前認識的大佬們,希望能得到別人的指點和幫助,結果打了很久都只有一兩個接通,而且人家也沒有明確表示願意幫忙,藉口自己忙就匆忙掛掉了。

掛斷電話後,她整個人癱坐在椅子上。

同事好心安慰她,她也不回話,只是嘟囔了一句:原來我誰也不認識,他們也不認識我。

自以為認識的人多,但關鍵時刻才發現都是無效的人脈。

你自己不夠優秀,不夠努力維護好這段關係,怎麼可能求得到人家的幫助?

越是厲害的人,越是優秀的人,他們的朋友圈就越精簡,對於這種“無事不聯繫,有事登三寶殿”的人,他們早已經忘了你是誰?

至於沒把你刪除,可能是他們太忙了,一時忘記了。

2

村裡做木材生意的張叔,是我比較佩服的一個人。

按理說,他們做生意的最關心的就是人脈,因為這意味著好辦事,財源廣。

但是張叔不這麼認為,所以,他很少參加生意圈裡的不必要的應酬。

曾經有人問他:“你天天躲在家,不多認識幾個人,以後有麻煩了,到哪臨時找人幫忙吶?”

張叔也是耿直,說自己就不願意像某些人一樣,為了所謂的人緣人脈,刻意去結交朋友,攀附關係,每天虛情假意的賠笑聊天,多難受,還不如多與老朋友走動走動。

人家聽他這麼說,覺得他太古板了,還讓張嬸多勸勸他。

張叔的生意雖一直不溫不火的做著,卻也不用愁啥。

後來,接的一個單子,貨款付了,供貨商那邊卻出了問題,不能及時供貨,張叔不得不另找貨源,人家知道你急,價格自然抬高好幾倍。

可是,前段時間買了新房後,一下子根本就拿不出那麼多貨款錢。

好在,找了好幾個朋友幫忙,這難關才算過了。

張叔的朋友確實不多,但都是與他關係密切的朋友,只要有困難,告訴對方一聲,能幫的自然不在話下;就算自己力所不能及,也會幫忙想想辦法。

朋友靠譜,一個能頂十個。

聰明人懂得取捨,不會為了十個虛的而放棄一個真的,卻會為了一個真的而捨棄十個虛的。

3

交朋友,不是靠笑臉去迎逢虛假的情誼,而是為了以真心換真心。

對於無關緊要的人,沒必要在乎;對於志同道合的朋友,待之以誠心。

生命太短暫,朋友圈越乾淨越好,省得那些烏七八糟的人影響了自己的心情。

用力留住那些值得請進生命裡的人就很好。

其他的權當沒看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