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亦需用工”,启功先生说这是错的,为什么?

豫见书法

可以肯定地说,赵孟頫没错,是启功不对!启功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倡导他创造的"结字黄金分割律"这一书法理念。



赵孟頫原话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而用笔则千古不易。这话通俗化来理解就是,书法强调用笔和笔法技巧为上,而且结体也要花费功夫,结构随着时代变化审美趣味而变化,笔法千古传承不变。
赵孟頫行书作品

能够日书万字,被称为"炫技之神"的赵孟頫强调用笔的重要性,源于他对魏晋二王书风的深刻理解与实践。我们往上看到唐代的孙过庭,研究他的书法及理论也会发现,他对用笔与书法点画的微妙变化,也有不少论述。

由此可见,赵孟頫是对的,错的是启功。

而启功否定赵孟頫,其实是为了倡导他创造的启功体的结字黄金分割律。

启功书法点划撇捺变化较小,用笔单调,只能用看上去隽秀飘逸的结字掩盖其不足,这是一大特点也是启功体为人诟病的地方!


布谷视界

不请自来哦!

结构和用笔,是书家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就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观点不同,学书的道路就不同成就和贡献也就不同了。

其中两个书法家说法就是这样相对的,一位是古人赵孟頫。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而用笔则千古不易。这里的书法以用笔为上 。这是他在《兰亭十三跋》中有一句话,突出了用笔为首要任务,他说这个话也是在当时的书法背景提出来的,


赵孟頫反对宋以来的“尚意”书风,他不满苏轼所提倡的“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和黄庭坚“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的主张。赵孟頫大举复古主义,标榜学书“当则古,无徒取于今人”,要求在追求书法的个性时,要不忘古法。

同样的道理,启功先生为了学习书法也是深入古典,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叫做“黄金分割率”。就是他提出的与古人想反的观念——结构为重。

启功曾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苦练用笔,一笔一笔地琢磨,临帖临得分毫不差。但写出来的字平看还可以,挂起来就没神了。经过反复推敲,他发现问题出在字的“结构”上。

但是呢,我觉的,偏旁部首,上下左右的关系,如果都非常固定,那么字又就会显得机械化,缺少飘逸灵动或者豪放奔腾的气势。




只能说启功的书法是他独创的字体,既有深厚传统,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书法界评论他的作品:“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它渊雅而具古韵,饶有书卷气息;它隽永而兼洒脱,使观者觉得很有余味。因为这是从学问中来,从诗境中来的结果。”所以他的字就像他的人一样,文字彬彬。

我觉得不管两位书法家观点是否相冲,他们都是深入古籍,学好正统后,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提出和验证自己书法新观点的大师。

后人不要拘与他们观点的对和错,要学就要学习他们对书法的求真和创新精神!


桔香姑娘

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亦须用功”,实在兰亭十三跋中所讲。

而启功谈此观点时,并没有说是错的,而是不全同意。

启功原文如下

赵松雪云“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窃谓其不然,试从法帖中翦某字,如“八”“人”“二”“三”等,复分翦其点画,信手掷于案上,观之宁复cheng字。又取薄纸覆于帖上,以铅笔划出某字每笔中心一线,仍能不失字势,其理讵不昭昭然哉。

启功说,他从法帖中把单字的单个笔画剪下来,然后在扔在桌子上。

就不成字了。

(意思是,单个点画的笔法一点不差,但是拆开,没有了结构,就不是字)

然后又说拿薄纸画中心线。

这个也比较好理解,看个图大家就能明白。

这就是每个字,每一笔的中线。

相信这种字帖大家都看过,初学必备。

中间的箭头就是笔画的中线,代表的是“锋中心”


启功的意思就是说随便找一个字,把他的字的中线画出来,仍然有字势,说明结构很重要。

(意思就是,启功认为字势,字的结构,比用笔的细节更重要)

这种方法俗称单钩,就是古人摹帖的一种方法,还有双钩,双钩是比较常用的。

单钩很难。

只画中间一条线。


到这也就看明白了,启功认为,用笔没有结构重要。

只有结构准,字才能好看。


就这观点,我个人的看法,觉得启功说的很对。

因为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犯过只重笔法不重结构的错,所以用笔有灵性,但是结构不准。

我以为结构是顺笔势而生的,只有用笔对了,结构不用着重。

后来觉得这条路不对,决定着重学习结构。

这是我初学时犯过的错误。


启功认为只要结构好,笔法粗一点细一点没关系。

这一点也有道理。

因为看古人的字,并不是每个字的笔法都很精彩,很清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碑刻帖

比如张迁碑

碑刻的结构,就是比笔法要准。

但是依然不耽误成为学习的范本。


启功是这个观点。


而赵孟頫呢?

认为笔法为上,结构需用功。

也就是说,赵孟頫临帖,可能会多喜欢墨迹,少写碑帖。

因为赵孟頫小楷也是学王献之真迹洛神十三行来的。

自己辛辛苦苦攒了十三行洛神赋真迹,于是刻在了玉上。


此二人的立场,都有道理,肯定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也很好分析。

赵孟頫有钱啊,朝中官不小,虽然当官当得憋屈,但是他的才学冠绝一时,而且朋友多。

所以见到的真迹很多。

古人是少有见到真迹的。

有人能见一行两行,就能名世。

所以赵孟頫多强调用笔。

其中用笔的细节,才是决定神采的地方。

这点碑刻是看不出的。

所以,赵孟頫说的,以他那个时代,有错吗?

当然没错。


古人学字,都是碑刻开始,而且考功名之必备,所以结构肯定不差。

所以书法高度的决定性问题就到了用笔上。


而启功的观点是建立在今人的基础上。

启功的时代,影印本已经烂大街了,何况我们今天。

学书法看墨迹是非常容易的。

笔法已经不再有古代“秘不示人”的神秘性了

每个人都买得起兰亭影印本。

所以学书的成本低,而且普及性广。


但是也产生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贪多嚼不烂

谁的字都能看了,成本低了,自然因为太便宜,就没人重视。

所以练字三心二意,跟我一样。

学了几十本帖,只注重笔法,没能注重把结构养成。

所以,越学越砸。


所以启功说,结构更重要。

也没错。

因为今人多用硬笔。

硬笔书法,就是如单钩一样,学结构,至于笔法,没办法如毛笔那样精细。

这个看今人高手的硬笔书法就能看出来。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

二人说的都是对的,只不过时代背景不同。


今人要加以区别。



以上是一些个人意见,如同意,请点下关注谢谢。


梁宇航

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有一句话,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而用笔则千古不易。这里的书法以用笔为上 ,强调了书法用笔的重要性,可以讲相较而言用笔是凌驾于结字之上,学会了用笔,也就掌握了学书的关键。


而前书协主席启功先生,则与赵孟頫持完全相反意见,认为书法重在结字,用笔次之。都是书法前贤大家,如此完全相悖的论调,让人丈二和尚,不知所措。那么,孰是孰非呢?

鄙人以为,熟练的运笔技巧写出来的字让人耐人寻味,线条的质量高低决定书法作品的优劣,而结构的不同,显现出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千人千面,流派纷呈,都是结字的差异。


再漂亮的字,没有遒劲的线条为基凋,经不住细按,也是白搭。而丰富线条表现出来的书法,即使在结构上略有欠缺,所谓笔力劲而字自工,(有书家表达的宁拙勿妍,宁丑勿媚也是重线条,而结构次之)也不失为好作品。

赵孟頫与启功在书法上的成就不言自明,相信赵孟頫所言更有权威性。

本人也是书法爱好者,下附临写,敬请指正,谢谢!


旭日余辉4

这句话是元代的著名书法家赵孟頫说的,“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亦需用功”,其实我是赞同这一句话的,赵孟頫强调了用笔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并没有忽略字的结构,这一点从赵孟頫的书法就能看的出来。

但我们平时在写字的时候,无论结字还是用笔都要注重,二者缺一不可,也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用笔没有结构则不能成字,只有结构没有用笔则成了毫无生气的打印体。

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好的用笔能够自然的生发出好的结构,好的结构又为好的用笔提供了一个展现方式。

赵孟頫书《兰亭序》

我们最为书法学习者,要想练好书法,就要二者同时并重,不可只偏废一方。

历史上好的书法作品,都是用笔和结构俱佳的。至于启功先生为什么说赵孟頫是错的,这和气功一直强调结构有关系,他本身是更注重结构的。

你觉得用笔和结构哪一个重要,欢迎留言评论。

码字辛苦,


不二斋

赵孟頫强调的是,书法的笔法作用,大于结构的作用。

而同为皇族后裔的启功先生,认为书法的结构,大于笔法的作用。他认为,只要书法的轨迹合乎法度,字就写的好看。

其实,书法的笔法和结构,都很重要。只是书法功力不同、学书背景不同的人,对两个要素重要性的排序不同。



赵孟頫的书法,笔法变换自如,方圆结合,侧锋用笔,中锋行笔,相得益彰。既有骨力,又很妍美。

启功先生的字,笔法比着赵孟頫不太丰富。侧重于结构取胜。重心位于每个字的黄金分割点上。为了显示结构的重要性,有些笔画的搭配,显得有些夸张。


其控笔的能力,离赵孟頫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亲爱的书友,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豫见书法

我的理解是赵孟頫和启功先生的论断都有道理,但都不全面才引发争论。


我想或许正因为赵孟頫说的“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亦需用工”只是谈及书法的两个方面,所以启功才认为赵孟頫的论断是错的。如果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这问题,论断都有所偏颇。书法技法或者说书法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其中任何一个内容有所偏识,都可能是不完善的。

我们常说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是这个道理。何况,由于不同的人,对书法学习的起步不同,悟性有高低急缓的差别等原因,会造成学习书法过程中的进步或理解的差异,以“用笔”和“结字”两个方面来说,可能有的人对用笔技法理解的好且深刻,对结体方面可能理解的总是不得法不入门。有的人却相反,对结构方面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对用笔技法却迟迟不得其门径。这种情况包括学习笔画也一样,有的人总是写不好捺画,不知如何处理捺画的收笔,总是写不饱满。而有的人则是撇画写不好,收笔处不能将笔力送到位。有的人笔画软,有的人笔画僵硬过度等等,不同的书法学习者一个阶段面临的困难总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不能简单的对用笔和结构厚此薄非。



再说,还有一个情况与老师的教育方式和初学书法的的理论有关系,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一是先入之见,也就是第一印象,由于第一印象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厚此薄非的情况。在书法上就是我开始练习的是用笔技法,一切关注点都在用笔上,不是特别重视结体,就会出现类似的认识观点。

二是理论问题。首先接受的理论指导有所偏颇,而不是循序渐进。也可能导致认识的不全面。

三是我们自身在学习书法过程中,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认识,也能造成认识的偏颇和不完整,不客观系统。

以上之是个人的望文生义的理解,不一定正确,如有益同道,幸甚之至!


翰墨书道

启功说结体重要 他举了个栗子 说如果用王羲之的笔法写一个字 然后把这个字拆开成一个个笔画 还要扔到地上 再看 每个笔画都很好 但却不成字 相反 笔法不好 结体没毛病 无论如何 它还是个字啊 由此可见 结体比笔法重要 以上基本是他的原话 呵呵 这逻辑 对不对自己判断吧 他老人家发明一个写字的黄金律 他确实更重视结体 其实他的笔法有大缺陷 如果古人有十种笔法 他可能就掌握了三四种 还经常把字写成钢笔字的效果 现在的好多大师都不通笔法 周慧珺 卢中南 欧阳中石。。。。看他们用笔使人目瞪口呆 真可谓奇观


手机用户55461194624

其实书法练到一定地步之后,到底是用笔为上,还是结构为上,已然不重要了。因为用笔和结构同为书法的基本功,这两者本就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



当然,就书法理论来说,一定要把用笔和结构分一个主次也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学习书法的师承不同,接受的习书理念也不同,自然对用笔和结体的侧重也很可能不一样。就书法成就来说,赵孟頫无疑是顶尖大师级水准,而启功先生虽然堪称当代书坛泰斗,与赵孟頫相比,差距是非常明显的。站在这个角度来说,似乎赵孟頫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但是,启功先生素来以治学严谨著称,当然也不会随意挑战赵孟頫业已得到公认的书法理论。孰是孰非?也只能看我们自己去理解和体会了。

就我个人而言,觉得还是赵孟頫的理念更有道理。因为我们随便翻看一下书法史,包括颜真卿等书法大师在内,无不费尽心机学习前人的笔法。只要稍有书法功底,对法帖上书法结构还是基本能有直观的感觉,要临得形似并非难事;但是,除非你有过人的天赋,否则要想轻易理解法帖中的精妙笔法绝非易事。

中国美院书法博导于钟华在《百家讲坛》讲书法时,抛出了一个“书法靠秘传”的观点。尽管这个观点引发了很大争议,也并非全无道理。所谓的秘传,绝对不是针对结体来说的。因为理解能力稍强或具备一定书法功底的人,只要用心揣摩,理解结构还是不太难的。之所以一般人难得其精髓,就是因为无法通过直观的感觉理解到用笔的精妙。这就是圈内常说的“名家指点”的重要性。


启功先生之所以突出结体的重要性,应该更多的是从书法的实用角度出发的。因为一件书法作品,只要结构没太大问题,笔法不够精妙也影响不大。如果连结构都不过关,问题就会很直观的暴露出来,那是根本无法欣赏的。而一般书家与大师的差距,恰恰就在于笔法的精妙。其实很多精妙笔法的失传,也是书法水准日趋衰微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站在艺术的高度来说,赵孟頫“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的观点显然更有说服力。


惊龙轩

1首先,赵孟頫说的这句话是他在兰亭十三拔中提到的观点,赵孟頫主要强调的是用笔的重要性。结构和笔法比起来,赵孟頫认为笔法更重要些,因为“用笔千古不易”。


2启功先生对于二者的观点正好跟赵孟頫的相左,启功先生认为结构比笔法更重要一些。二者在这个观点上是存在分歧的。因为笔墨当随时代,字的结构是根据每个时代或者某个时期人的审美改变而改变的。首先,书法是要服务当代的。

3如果字的结构安排很合理,笔画之间穿插得当,即便是某个笔画写的不规范或者写错了,我认为对于全字而言,影响不大。毕竟点画是叶子,而真正的主体是结构。从这一点上启功认为赵孟頫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