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延参法师?

剑飞啊剑飞

感恩佛法,感恩法师,感恩法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大众了解佛法,了解佛的教诲。

佛教的目的是普度众生,并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宗教,佛有八万四千法门,每一种都是针对不同群体而说的,或活泼或严肃,或高深或浅显,不同受众方便说法。

佛门历史上也并不是大家以为的那样以清净为主,僧人修行需要斩断尘缘,以清净为主,但佛教要普度众生就肯定要想方设法来吸引大众。

在古代的寺庙唱戏杂耍什么的都是很平常的事,我们今天说的庙会这个词,就是古时候传下来的,庙会跟庙是分不开的,有人的地方肯定很热闹,僧人也不是高高在上,肯定要抛头露面给大众讲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浅显易懂的佛法。

延参法师非常好,说话风趣幽默,上电视做节目等,并非违法佛教教规,而是为了普度众生的必要做法。

最后希望延参法师越来越有名气,让更多的人接受法师。


昭烈名臣

我特别感恩网友朋友提到这个问题,我就是特别不待见这个人,学识浅薄,做事愚蠢,关键还没颜值,我提醒过这个人,时光匆匆,要多祝福,多珍惜,颜值不行,但心地要善.


延参法师

参延法师就是有的二,很有幽默而且是一个很喜欢自黑的和尚,颠覆了我对和尚这个职业的三观。

很多人可能对于和尚这个职业还停留在大唐盛世,像唐三藏这样的人物,五观很正,左一句阿尼陀佛,右一句善哉善哉。但像参延法师这种异类出现的时候,能理解的人感觉这个和尚有点二,而且是个段子手,黑了自己,抬高了别人。总是笑嘻嘻的。


大家理解的和尚,大都深居寺庙,不拋头露面,而参延法师,不仅上综艺节目,而且还是很频繁的上各种场合,很多就认为他这个和尚不好好念经,还这么高调,这还是法师吗?




如果我们看过济公的故事,他有一句至理的名言:“酒肉穿肠过,佛祖留心中。"或者,这就是对佛的最大理解。据说,参延法师大部分写书获得的稿费,出场费都用于慈善事业,我想,但你在批评参延法师的时候,你又能否做到他这样?我认为,参延法师,对于佛,更是一种深悟的理解。


落笔成蝶

延参法师

延参法师,字明超,号糊涂山人,当代著名法师,2012年因为一句“绳命如此的精彩”走红网络,因其诙谐的话语和正能量的输出一直以来受到大家的关注。网上对他的评价有很多,这里说说我的感受。

首先,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好青年,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马克思主义,所以也是一个无神论者,虽然不信神,但是对神也是充满了敬意的。

延参法师,作为一个僧人,他在佛法上的造诣颇深,并且一直宣传的是正能量,也做了很多的公益,因为在网络上大火,这也让我们对僧人有了一个新的了解。并且对佛教也起到了宣传佛教文化的作用。

延参法师,作为一个僧人,突然大火以后,现在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网红,甚至参加了很多综艺节目,虽然我不懂佛法,但是佛家不是讲究六根清净,看破红尘的吗?为什么现在的出家人手机用着,汽车开着,节目做着。一个又一个的网红法师,网红道士的出现,不知道是不是违背了佛家的宗旨。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不懂佛法,在现在这个末法时代,法师们需要通过网络来宣传佛法,佛法也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不懂佛法,在现在这个末法时代,法师们需要大隐隐于市来保持自己的六根清净。


当然可能有些是假和尚,为了利益骗吃骗喝,我们也无从分辨。


末法时代,万事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篇问答不求赞,大家自行散去吧。


胖哥游戏说

我觉得他更像个职业僧人,穿僧人的衣服,吃僧人的饭,遵守僧人的纪律,却没有一颗僧人的心。您这颗纷纷扰扰无处安放的心啊!

善心,他的出发点并无恶意,劝人向善,经常用各种毒鸡汤教化受众,无奈,禅意浮于流表,争辩大于意境。

功名心,一个僧人的意义是什么?每天一些专业摄影的小徒弟跟着,拍拍照,留留言,发发圈,头条一下,圈粉,提高知名度,为的是什么?功名利禄四个字可解也!

凡心,一个人嘴里什么出现的次数最多,不论是自嘲还是真心,那说明他最在乎这个东西。颜值,我的天啊,没错,就是颜值。大师把他长挂嘴边,别说你不在乎啊,我不信哦!凡心未了,我说得对吗?

是非心,对于一些大可以一笑了之的事情,大师一定要反驳,对于一些求知的问题,大师巧妙回避,这是技巧,但使用这些技巧的,正是您那可是是非非的心啊!

综上所述,他只是一个披着僧人外衣的作家,一个哗众取宠的策划,一个追逐名利的商人,一个抱怨颜值的怨僧!大师,说得有点儿狠了,不过,爱之切,恨之痛啊!迷途知返,善莫大焉!


天马行空2018188

“一个不发红包的群主,不是好群主”

因为这个小视频我认识了法师!而且在进入头条后就首先关注了法师!

法师是个很辛苦的人,几乎每天全国来回跑,布法全国,而且时刻不忘记发送动态,劝慰开导众人!看了法师自谦的发文,称自己“学识浅薄,做事愚蠢,关键还没颜值”

哈哈这是否定否定就是肯定!这也就是嘻哈之间的自赞!哈哈!幽默的法师!

法师不但是佛法精深,更是才学博深,书画有绝,心理学有也造诣,更是热心公益!

记得去年刚刚关注法师的时候,那是2017年9月17日,法师发了一个动态!一轮红日下,素裹的修行人沉思!

红日垂廓心正中,

裹素袈裟无杂尘。

延经读法讲常理,

参禅布道游四方。


杜陵闲人

延参法师在佛教界是有一定知名度的。 不过他之所以被引起极大的注意是因为他在网络上频频出现。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1.绝大部分人并不了解佛教。越是不了解的人,越以为自己了解,所以对佛教指指点点,对出家人也评头论足。真正对佛教有一部分了解的,才知道佛法无边,比如佛经浩如烟海,一辈子都看不完。一个人,终生只能修习一种或几种法门,只能研究几部佛典。

2.我们用世俗的眼光看待别人,往往就是佛家讲的“着相”:延参法师在很多地方和网络上进行直播弘法,有的人认为他是为了出名,有的人认为他是弘法利生,有的人认为他是借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给人们普及佛学知识,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论者的心中是什么样子,他看到的人就是什么样子。因为他是以自己的心态去揣度他人。


3.任何事物都是与时俱进的。僧人也如此。
很多人固执地认为僧人不应该用手机,其实那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偏见和落后。他们还认为分人,就应该永远的隐居在山林中,不应该抛头露面。那么试问,佛法怎么来传播呢?


4.延参法师所发布的内容和他的讲座都是非常正能量的,他的开示给人解开了很多人生的疑惑。这比他隐居山林所做的贡献要大得多。我们不应该只通过表面来对别人的行为方式指指点点。他一不违法,二不犯罪,给人排忧解难,以幽默的方式带给人快乐。僧人也是人,他们也是性格迥异的,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千佛一面。


丽人离

什么样的人是真僧人?延参法师就是个真僧人。

什么样的人是佛弟子?延参法师就是个佛弟子。

什么样的人是修行人?延参法师就是个修行人。

修行不在于外在的形式,佛弟子也不在于外在的形象。

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也就是说,如果要了解一个人,那么只需要先了解他做事的动机,再观察一下说话或做事的细节,最后体察他最终的目的是什么,那就可以完全清楚了。

我们看延参法师参加各种活动、各种讲座、各种言语,看其言行,无非都是在传递各种正能量、传播佛法,他的心是很正很朴实的,虽然外在的诱惑非常多,但是他都能够安处他的本心里,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们表面上看法师参加各种活动好像很网红,可为什么没想到他这样的话基本上整天都生活在大众的眼光里,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这么辛苦到底是为了啥?

所以啊,不了解的话不要随便下评判,要透过现象去看其本质。


大道之光

现在的僧人,只不过是一个职业,怎么吸睛怎么来,怎么吸金怎么来。

自从再度开放信仰自由,这和尚尼姑已经不禁嫁娶了,可以自由结婚生小尼姑小和尚。正应了金庸先生小说中那一句:和尚不睡尼姑,哪来的小和尚?

这些个戒律清规没有了,所谓遁入空门潜心向佛便成了一个拿来哄人的幌子。看一个斋堂的对联,大家就知道这和高念经,真的是有囗无心的:



连个对联都能挂反了,不会是斋堂里酒肉太香,迫不及待敷衍了事,急着进去大快朵颐吧?

其实整个宗教职业从业人士本就如此,延参只不过是恰好成网红了,便有人关注其一言一行而已。要我说,因为有了大众的关注,延参同志的个人生活是受到了严重影响的。宗教只是法师的职业,我们却拿佛门中人的戒律来比对他的日常生活,能不对其造成严重影响吗?

也许正是不堪其扰,法师最近抛头露脸少了一些。不再吃个水果(或许是化妆成水果的肉食蛋品?)也来张自拍发个头条了。


小市民的茶余饭后

延参法师,挺幽默的一个出家人,说他有大智慧也不为过。每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都没有错。



很多人看到他把自己宣传的很好,就不是好和尚。我恰恰认为相反,我倒是觉是因为大师已经看破红尘,甚至了悟人性,知道普通人如何更容易接收他人,大师只是用了最简单的办法宣传自己。

任何一个宗教,包括佛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宣传自己的教派和教义,大师是用自己的方式在宣传佛法。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使用互联网,宗教为什么不能呢,宗教在人类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应该与时俱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