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该如何预防猩红热侵袭小孩?

FDGHHFHGAH

最近,天气湿热,夏天以强势之姿宣告自己的到来。细菌、病毒等坏家伙蠢蠢欲动,伺机作乱。此时正值猩红热等多种传染病流行高发期,不慎就可能中招,特别是有小孩的家庭尤其要注意。

这是一种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人群普遍易感,其中3—8岁孩子更容易被侵袭。托幼机构和小学等集体单位可能会出现聚集性甚至爆发疫情。每年11—3月,4—6月高发,各地略有不同。如果你家孩子出现以下症状时请警惕!

主要症状

突然出现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软腭充血水肿等症状,发病12—36小时内常出现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继而皮肤脱屑。

最开始,主要表现是发热、咽痛,很容易和感冒混淆。大家可以而看看有没有起红疹,呈猩红色,一般就能判断是不是得了猩红热。

还可以看看孩子的舌头,是否呈红色和凹凸状,很像草莓,这就是“草莓舌”。

怎样传播的?

患者及咽部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食物、玩具、受惊、衣物等传播。

如何预防?

请大家确保自己和家人、孩子能做到以下这几点:

1. 让孩子拥有充足、高质量睡眠,均衡饮食,加强户外锻炼。

2. 多注意个人卫生,比如勤洗手、勤换衣物等。

3. 保持环境卫生,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

4. 咳嗽或打喷嚏时掩住口鼻,并处理好口鼻分泌物。

5. 避免和他人共用个人物品、比如毛巾、餐具等。

6. 高发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到人流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育儿网

春夏交替时节,空气湿度大,温度适宜,恰好是溶血性链球菌的黄金生长期,很多幼儿容易感染,患上猩红热。目前,全国各地一些学校和托幼机构中也有猩红热聚集性疫情发生。一起来了解一下怎样识别和预防猩红热吧!

猩红热是一种什么病?

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尤以2~8岁居多。猩红热的传染性非常强,通常在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期,传染性最强。

可能伤心伤肾还伤关节

猩红热的致病菌伤害人体手段多样。细菌本身及其产生的毒素、蛋白酶会引起身体产生化脓性、中毒性和变态反应性(2~3周出现)病变综合征。

感染性病变

扁桃体化脓、中耳炎、乳突炎、颈淋巴结炎、蜂窝织炎。

变态反应性病变

急性肾小球炎、风湿热/风湿病瓣膜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

中毒性病变

全身毒血症状、猩红热样皮疹、脏器充血膨胀。

猩红热是如何传播的?

猩红热为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容易实现,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

患猩红热的宝宝如果与正常人接触,就会通过飞沫直接传染他人。然而,最重要的传染源是被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非猩红热患者,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或其他呼吸道有链球菌感染但未发病的带菌者等。因此,在幼儿园常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即有的宝宝患了上感冒后,很快就患上了猩红热,或是家里爸爸、妈妈患了扁桃体炎、咽炎等疾病,使宝宝感染上猩红热。不过,宝宝患猩红热后,通常可获得终身免疫,仅有极少数的宝宝由于感染细菌类型的不同而发生第二次猩红热。

猩红热有哪些表现?

猩红热病情轻重可因机体反应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大部分表现为轻症病人。典型病人临床症状有以下四期:

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12天,一般为2-5天,此期细菌在鼻咽部繁殖。

前驱期:为1天左右,表现为突然畏寒,发热38℃-40℃,头痛、恶心、呕吐、咽痛、扁桃体红肿,局部有灰尘白色点片状渗出物,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年龄小的婴幼儿起病时可发生惊厥或谵妄。

出疹期:大多在发病12-36小时内出现皮疹,个别可延缓到2天以后。

猩红热需要住院吗?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吃稀软、清淡食物,多喝水。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卫生,预防继发感染,年长儿可用生理盐水漱口。

3.高热可用较小剂量退热剂,或用物理降温等方法。

如何来护理猩红热患儿?

发热护理

急性期患儿需绝对卧床休息2~3 周以预防并发症, 给以恰当物理降温, 可头部冷敷、温水擦浴或遵医嘱服用解热退烧药, 忌用冷水或酒精擦浴。

口腔护理

保持患儿口腔清洁是很重要的, 既有利于杀灭咽部的细菌, 又可预防继发感染, 能自理稍大点的患儿,一定让其用温盐水在饭后或睡觉前后漱口;对于1~2 岁的患儿, 家属用摄子夹着消毒纱布或棉花蘸温盐水擦洗口腔, 勤喂水也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皮肤护理

剪短患儿指甲, 避免抓破皮肤。脱皮时勿用手撕扯, 可用消毒铰剪修剪, 以防传染。可用温水清洗皮肤来缓解痒感, 禁用肥皂水、酒精擦拭皮肤。必要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衣裤应宽松, 不能穿化纤或绒布内衣裤, 以防加重痒感。床褥应保持清洁、干燥、松软、平整。

预防并发症

注意观察血压变化,有无眼睑浮肿、尿量减少及血尿等。每周送尿常规检查两次。

目前,猩红热尚无疫苗可预防。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至关重要!

1.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2.勤洗手、不随地吐痰,避免共用餐具和毛巾等物品;

3.正确打喷嚏姿势是:不对人、用手肘掩面;

4.居家和学校教室清洁、空气流通,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5.让孩子保持充足睡眠、均衡膳食、提高抵抗力;

6.接触猩红热患者后,严密观察7天,有症状及早就医。


猩红热是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少数患者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损害。


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此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

家长可严密观察儿童,注意学校的疫情,若学校有此病患儿,应每日给孩子进行晨间体温检查。疾病流行期间,应避免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家里勤开窗通风,勤晒被,做好家庭消毒工作,多锻炼。


公共卫生科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