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導彈的飛行速度和打擊精度怎麼樣?

感動一句話

洲際彈道導彈(ICBM)是一種超遠程彈道導彈,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

美國試射的“和平衛士”圖中八條亮線為同一導彈釋放出的八個彈頭

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後可以區分成下列三個飛行階段:

推進加速階段——從火箭發動機點火開始,飛行時間3-5分鐘不等,燃料燃燒完的速度通常為4公里/秒

中途階段(亞軌道飛行階段)——本階段約25分鍾,期間洲際彈道導彈主要在大氣層外沿著橢圓軌道作亞軌道飛行,軌道的遠地點距地面約1200公里,橢圓軌道的半長軸長度為0.5~1倍地球半徑,飛行軌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接近大圓線。

再入大氣層階段,從距地面100公里開始計算,飛行時間約2分鍾,撞擊地面時的速度可高達7公里/秒(早期的洲際彈道導彈小於1公里/秒)。

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

世界上試射成功的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是蘇聯的Р-7,北約代號SS-6“警棍”。準確度(CEP)約為5公里。R-7長34米,直徑3.02米,重280噸。R-7為單級液體燃料單彈頭導彈,由於燃料加註等問題使得其並沒有實際戰鬥能力。其主要作用為航天運載工具,曾將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送入太空。R-7的侷限性將蘇聯推向快速發展的第二代導彈,這將成為更可行的武器系統。到1968年,R-7被逐步退出軍事服役。

網上流傳的東風-41型洲際導彈

以中國的東風-41型洲際導彈為例。

東風-41型洲際彈道導彈(DF-41,北約代號CSS-X-10)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研製的一種三級固體燃料機動型洲際彈道導彈,可攜帶大約10枚分導式多彈頭,最大射程14000公里(最新改進型15000公里),超過美國LGM-30民兵導彈的13000公里。據信最高速度可達25馬赫,圓周偏差率100~200米,從中國大陸發射幾乎可以打擊地球上任何一個目標。

到目前為止,關於東風-41型洲際彈道導彈的任何信息,都處於高度保密狀態,所有媒體的信息來源都基本出於估測和軍事發燒友在網上曬的照片。


鼎盛軍事

洲際導彈,從硬性指標來劃分,是指最遠射程要超過八千公里的彈道導彈。如此的超長射程,已經使洲際導彈超出了戰術武器的範疇,它們是一個國家實力的象徵之一,構建了安全體系的一部分,具有戰略威懾力。

洲際彈道導彈為了能做到覆蓋超過八千公里以外的目標,它在飛行階段的早期就要如同火箭一般要垂直地面向上飛到很高的位置,甚至一度飛出大氣圈,到這時它就會改變方向朝著預定的目標衝去,由於洲際導彈的彈頭重量很大,所以在向地面俯衝去的時候,受重力的影響,飛行的速度會越來越大,在擊中目標的時候,速度已經提升到了音速的好幾十倍。

隨著導航等功能的電子設備技術不斷提高,洲際導彈的精準度也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現在在使用中的很多洲際導彈的誤差少則數十米,至多幾百米。但是洲際導彈裝載的彈頭往往不是常規炸彈,核武器才是洲際導彈所攜帶的,這些威力巨大的炸彈落下去,顯然,偏差幾百米是不足以說道的,因為即便是一顆當量很小的核彈頭都能覆蓋超過這一偏差度的範圍。


紫龍防務觀察

"洲際導彈"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跨大洲實施軍事打擊的彈道導彈!先不論其速度和打擊精度,光是射程就是現有各類導彈中的魁首!因為目前各國各型洲際導彈在性能上還是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想了解洲際導彈的速度和精度,我們很有必要拿出一個實際的例子,此處不妨以俄羅斯的SS-18"撒旦"洲際彈道導彈為例!

雖然SS-18"撒旦"研發於前蘇聯時期,但它仍是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大、體積最大的現役洲際彈道導彈。我們來看一組數據,直觀的感受一下它的體積和威力:SS-18"撒旦"直徑3米,全高32.6米,起飛重量高達209.6噸,最高可攜帶TNT當量2500萬噸的核彈頭,這個威力等同於1600多個廣島原子彈的總和!

至於SS-18"撒旦"的打擊精度,根據俄羅斯提供的數據顯示:後續研製的IV型SS-18"撒旦"的打擊精度已經達到了350米以內,而同一時期的美國"民兵-3"型的打擊精度則在370米以外。而在速度方面,我們通常將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的彈道導彈統稱為洲際導彈,俄羅斯的SS-18"撒旦"最大射程可達16000公里!因為其採用的是兩級液體火箭發動機推進,所以它的速度可達7.9公里/秒。

通過以上內容,你是否對洲際導彈的打擊精度和速度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呢?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洲際彈道導彈末端打擊速度可以達到20馬赫以上(也就是20倍音速),打擊精度可以達到幾十米的圓概率誤差!相對於洲際彈道導彈動輒上百萬噸TNT當量的威力來說,偏差百八十米完全不會影響打擊效果。
洲際彈道導彈分導彈頭末端打擊如同利劍刺破夜空!

洲際彈道導彈,顧名思義就是以“彈道”軌跡飛行並實現遠程打擊的導彈,其飛行過程主要包括上升段、大氣層外飛行段、再入大氣層階段以及末端修正段等。以美國“和平衛士”洲際彈道導彈為例,其最大射程達11000公里,可攜帶10-12枚W-87核彈頭,威力超過33萬噸TNT當量,圓概率誤差約為90米。


發射中的“和平衛士”洲際彈道導彈
洲際彈道導彈上的分導核彈頭

按照“和平衛士”彈道導彈11000公里的射程,從發射到擊中目標總時間不到30分鐘(上升段速度較慢)!在如此短的時間的時間內可實現對全球絕大多數重要戰略目標的打擊,目前除了洲際彈道導彈外沒有第二種武器可以做到!
冒著生命危險拍攝核彈頭末端打擊軌跡!(也表明對打擊精度的自信)


洲際彈道導彈是“國之重器”、是大國的象徵!


威吶解析

洲際彈道導彈的飛行速度可以說是同類制導武器中飛行最快的,以美國的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為例,其最高20馬赫的飛行速度,幾乎已經接近第一宇宙速度,而據說更快的撒旦洲際彈道導彈則可以達到30馬赫的大氣層外飛行速度。洲際彈道導彈載體研製基本是大型運載火箭,所以飛行速度快其實也並不奇怪。傳說中的東風-17彈道導彈據稱也是從運載火箭的技術轉移而來,這意味著,東風-17洲際彈道導彈則可能因此會具有一定的高宇宙速度和高負荷。 但是,由於洲際彈道導彈飛行速度過快,周圍環境變化過快,所以洲際彈道導彈的CEP精度一直都不是非常高,早期的洲際彈道導彈的CEP精度偏差甚至達到了驚人的幾公里以上,雖然,在上個世紀80年代,潘興2型彈道導彈的精度已經達到了10米的CEP。但是,也僅僅因為潘興導彈是近地戰術導彈,才能有如此的精度。目前,大型洲際彈道導彈的精度還是在幾百米左右的範圍上下浮動。

但是,對於裝備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而言,是否精確命中目標明顯已經不重要了,甚至幾十公里的CEP精度都是可以接受的,以百萬噸級的核彈頭為例,341平方公里的直接殺傷範圍,明顯已經並不需要所謂的精度來輔助核彈精確殺傷目標。更強大的沙皇炸彈,更是可以接受100公里以上的CEP精度差距。目前的洲際彈道導彈相對於飛行速度和妲己精度,更多是比追求分彈頭能力,和末端機動突防能力,很明顯,更多可以命中的核彈頭對於戰略打擊而言,是更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