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提拔的近侍,英美嘴里的名将,隆美尔为何遭德军将领轻视?

蔚子Dudu

1944年10月14日,两名希特勒麾下的将军,来到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家中。在与两位不速之客一番密谈后,隆美尔登上他们的卡车。10几分钟,卡车开到一处寂静小树林,隆美尔吞下了两位将军交给他的毒药。



埃尔温.隆美尔,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德国英雄,因卷入刺杀希特勒的密谋,在希特勒逼迫下,同时也为了保护自己妻子和儿子 服毒自杀,时年53岁。

号称“帝国之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世界赫赫有名的军事家,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之一。他的一生就是二战德国的写照,闪电一般崛起,流星一般陨落。

隆美尔性格坚毅,内向腼腆,不吸烟喝酒,私生活严谨,标准的军人。由于他高尚的品德,英国人为了破坏隆美尔的名誉,造谣他有一个私生女。以降低他高高在上的战神形象。


希特勒是提拔发现隆美尔的伯乐,隆美尔非常尊重他。同时隆美尔也绝不唯命是从,曾多次拒绝执行希特勒命令。希特勒曾经命令隆美尔处决非洲军团俘获的同盟国政治犯,隆美尔却置之不理,这批政治犯才有了一线生机。隆美尔以他崇高的职业军人素质,获得了对手的尊重。他也是唯一一个得到敌对双方认可的德国人物。

隆美尔热爱自己的祖国,不同于德国遍布的狂热纳粹主义分子,他有着冷静的头脑。德国非洲军团在突尼斯失败后,他就向希特勒提出,建议德国有条件投降。因此激怒了希特勒,希特勒铁青着脸大喊:“记住,谁都不要和我谈论和平。”隆美尔从此被希特勒疏远。


盟军诺曼底登陆后,隆美尔清楚意思到西线战场已失败,于是企图劝说希特勒议和,好全力抵抗苏联对德国的进攻,希特勒再次大发雷霆。

隆美尔意识到自己已不可能说服希特勒,在盟军攻进法国后,他曾经设想除掉希特勒,然后开放西线战场,最大限度挽救德国。虽然如此,此次刺杀希特勒,他却并不知情。一位参与刺杀行动的军官,为了保命,把隆美尔拉了进来。刺杀者其实是希望行动成功后,因为隆美尔在盟国中的巨大声望,由他来掌权,收拾残局。可惜一代战神,死非其所。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高度评价隆美尔:“你是个冷静狡猾的敌人,一位伟大的将军。”

相反的是,隆美尔由于性格内向孤傲,颇不受德国将领喜欢。因为看不起友军意大利,意大利人也不喜欢他。这也是人之常情吧,谁也不可能受到所有人爱戴。不过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人,隆美尔还是值得尊重。


沧海历史春秋

东线战场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隆美尔都未曾踏入过东线战场。苏德战争是纳粹德国最主要的战略方向,实际上也决定着二战走向和第三帝国的命运,由于苏联恶劣的自然环境与气候,苏联红军的庞大与顽强,苏德两军高强度的钢铁对抗,使东线战场成为最艰苦也最考验德军将领能力和意志的地方。



甚至于纳粹德国惩罚国内或驻西欧的违纪官兵,也有一条就是“送往东线作战”,可以说是九死一生。而纳粹德国若干名将如古德里安、曼施坦因、莫德尔等无不曾在东线浴血奋战,并经常以少胜多取得辉煌战果,没有指挥过东线作战的高级将领,如同没有上过大学的工程师一般,是要被同行鄙视的。

隆美尔恰好缺乏这一资历,德军将领普遍认为,通过1940的法国战役,证明英国陆军是不堪一击的,与顽强的苏联红军不可同日而语,也就是说,北非战场是他们当中大多数随便抬抬腿就可以扫平的地方,希特勒为了宣传刻意捧红隆美尔,自然让荣誉感较强的普鲁士军官团所不爽。



火箭提升也是隆美尔遭忌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隆美尔在法国战役期间不过指挥一个号称“魔鬼之师”的第七装甲师,军衔是少将。到达北非战场后,为了方便指挥意大利军队,隆美尔的军衔一年一升,到1943年攻克“托布鲁克”被晋升为陆军元帅时,不过三年光景。比如法国战役就是装甲军长、隆美尔上级的克莱斯彻,此时仍然顶着上将军衔在东线苦战,而非洲军团至多是个小型集团军的规模,其它德军将领如何能服?

“元首内侍”的出身,也让德军高级将领普遍反感隆美尔,尤其是将升迁过快与元首内侍联系在一起,更是被人诟病的话题。隆美尔曾经担任希特勒总理府警卫营长,深得希特勒信任,甚至未经培训直接被派往总参谋部任职,之后又空降为装甲师长,职场上称为“领导身边的人”,表面上可以被尊敬,背后一定是轻蔑。



作为一个战术天才,以及所指挥的“非洲军团”兵力规模,其实隆美尔晋升上将或大将(一级上将)已经足够了,陆军元帅确实有些名不符实,英美为掩饰自己无能对于隆美尔的吹嘘,会让众多德军将领心里呐喊:

鸟毛,你来哈尔科夫试试。


度度狼gg

美英嘴里的名将

埃尔温·隆美尔,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与曼施坦因与古德里安并称为二战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是希特勒手下得力干将,是纳粹德国的刽子手。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被法国称为“幽灵师团”,他因此获得骑士勋章。

丘吉尔曾在一次演讲中讲道:“尽管我们在战争中互相厮杀,但请允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德军将领为何轻视隆美尔

隆美尔的传记作家雷米对《图书报》说:“他一生的悲剧是:1、当英军袭击阿拉曼时,他不在非洲;2、当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他在家庆祝妻子的生日;3、当7月20日刺杀希特勒时,他躺在战地医院里。”

我觉得无非雷米说的三件事。

1、英军袭击阿拉曼

曼战役,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破灭了德国进军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的计划,进军中东、占领中东、把中东当作后勤补给的梦想破灭,导致北非战场失利,轴心国进行战略转移,退出北非,当时他不在非洲,没有亲自组织战斗(干什么去了不知道)。

2、诺曼底登陆

1944年,苏联攻入波兰,强渡尼斯河,逼近柏林,盟军诺曼底成功登陆。这一系列的行动,使德国被东西夹击,深陷囹圄,失败的结局已经无法挽回。而当时,隆美尔不在前线,只因为给妻子国生日。

3、“7.20”事件

“7.20”事件发生,隆美尔不在前线,恰巧参与的军官有的是他的属下,而且要是此次行刺成功,那么他们将有一个“新的领袖”,是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当时盖世太保的一份调查文件上写道:‘隆美尔与密谋者之间过从甚密,这与我接到的另一些、更为恶劣的报告完全一致。’

这几次重要事件的发生,直接导致了战场失利和国内动荡,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奔走的草原狼

隆美尔不受同僚待见不是很正常么?不论是出身,个性还是作为,同僚能忍他那简直脾气不是一般好了好么?



首先是隆美尔的出身和资历,首先他不是传统容克军事贵族出身,而是出身小资产阶级,其父是斯瓦比亚一个校长,其次,他从来没有在总参待过,也从来没有受过相应的参谋培训,你要在二战前和二战初期的德国陆军中出头,这两者非常重要,即使你没有贵族出身,也需要有总参服务的履历,接受过相关的参谋教育和训练。比如曼施坦因就是二者兼备,古德里安虽然不是贵族但是出身军人家庭,而且一战期间在总参见习过,而莫德尔虽然不是贵族或军人家庭出身,但是一战期间曾经在总参见习,所以也算是容克-总参系统的自己人,但是隆美尔两者都没有,而且指挥和参谋履历也并不好看,除了在一战时期担任连排长之外,只在间战期当过两年营长,其他时间要不就在军校担任教官,要不就在希特勒青年团负责军训之类,再就是给希特勒当卫队长,从营级主官到师级主官之间没有担任过任何级别的参谋或者主官的职务,而因为和希特勒的私人关系飞黄腾达,这种资历如何服众?而且这种资历上的缺失对隆美尔本人日后的指挥影响也非常大,他那种完全无视后勤的做法很大程度上跟教育和履历缺失有关。

隆美尔既不是贵族,也没有总参资历,连参谋教育都没接受过,在按部就班接受各种培训和提升的其他德军将领眼里就是个佞幸之辈

1934年隆美尔抱上了希特勒的大腿,从此获得火箭提升。


其次隆美尔的个性也注定他很难和同僚相处,隆美尔个性非常跋扈,除了希特勒目无余子,在担任希特勒警卫指挥官时在入侵波兰期间曾经像教训孙子一样教训希特勒的亲信,纳粹党实权人物,纳粹党办公厅主任兼希特勒私人秘书马丁.鲍曼——仅仅是元首卫队指挥官就跋扈到这个地步,他对同僚的态度也可见一斑。法国战役期间作为希特勒的宠臣和戈培尔重点宣传对象大出风头,令其友邻部队非常不爽(何况他还借身份长期霸占友邻师的部队给自己刷战绩,别人能高兴才有鬼了)。阿拉斯反击他号称打退了英法军5个师反击(其实他的正面只有英军旅级部队),直接引爆了前线德军各级和陆军总部之间有关装甲部队暂停进攻的大撕逼,最终导致了希特勒24日确定暂停进攻的命令,这场闹下装甲部队军师长们能看他顺眼才有鬼了。等到了北非,非洲军也好,非洲装甲集团军也好,各军师长跟他都不对付,除了参谋长阿尔弗雷德.高斯之外几乎没人能很好跟他共事,即使是唯一能跟他配合无间的高斯中将,最后也因为隆美尔老婆一句话被隆美尔撵走——这种人倒是好老公,问题是好同事好上司么?

希特勒在波兰战役期间,隆美尔在希特勒左手,马丁鲍曼在希特勒右手边,马丁鲍曼长期担任希特勒私人秘书参与机要,是纳粹党排名非常靠前的实权人物,而隆美尔因为鲍曼在波兰竟敢违背自己作为希特勒警卫队司令的命令把鲍曼训得像孙子

阿尔弗雷德.高斯将军(右一)是同僚中唯一能跟隆美尔融洽相处的,在北非隆美尔不在司令部时往往代替隆美尔指挥全局,但是因为两人夫人之间的龃龉被隆美尔老婆一句话赶跑了。

再说隆美尔的作为,别的将领看的顺眼他才有鬼,派他去北非是为了帮意大利人稳定战线,他的任务是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拖住尽可能多的盟军,然而这货到了北非就像脱缰野马,一路把补给线拉出两千几百公里,最后搞到支持北非三个德军师的卡车运力比支持东线四个装甲集群都多(意大利军队是靠自己的卡车运输队支持,而且还动不动会被隆美尔征用)——一堆人说什么希特勒不重视北非战场,问题是隆美尔各师得到的平均坦克数量和卡车运力,东线各装甲师那是做梦都拿不到的好么?海量的资源被拿到北非这个次要战场去给隆美尔刷战果当元帅,你让东线泥泞里拼死拼活挣命的那批将领怎么想?在北非隆美尔喜欢一头扎到前线团营去,根本不呆在指挥所,这你让军师长们怎么想?总司令跑到前线越级指挥团和营,这还要我们这些军师长来做什么?而后方统筹指挥全都扔给了参谋长高斯将军——我甚至怀疑,隆美尔在北非那些战役,究竟有多少是他全面指挥的,多少实际上是高斯将军在替他指挥!要知道隆美尔没事就坐着指挥车在前线到处乱跑,由于无线电不可靠动辄失联,司令部的所有事务实际上都是高斯在处理。

隆美尔在北非喜欢坐着指挥车在前线乱跑,越级插手一线指挥,跟手下军师长们搞得很不愉快,反而司令部指挥全局的工作全部甩给了参谋长高斯将军,我都怀疑他那些战役真正的全局指挥者到底是谁


北非作战每一件武器每一点物资都需要从欧洲运过去,而且绝大多数物资需要从的黎波里港上岸然后再用卡车运往前线,坦克也需要自己摩托行军去往前线,隆美尔把战线拉到阿拉曼的结果就是北非消耗的运输能力比关键性的东线战场还要恐怖——海量资源投入的作用不过是给隆美尔刷战绩提升,这让东线将领们如何能服气


DDG的老船坞

隆美尔遭到轻视的原因有两点:

1、虽然身为陆军元帅,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资历。隆美尔既不是传统的容克贵族,也没有在总参谋部任职的经验,而德军高级将领绝大部分都出自这两个方面,所以在他们眼里隆美尔的上位完全是得益于希特勒对他的赏识,而不是隆美尔的能力和战功。


隆美尔在作战中经常喜欢到战场上到处巡视,对于一线的作战直接下达命令,而这一工作原本是属于前线指挥官的,而不是身为司令的隆美尔。德军总参谋部的传统便是不过多的毫无下属指挥官的具体指挥,以充分发扬前线指挥官的能动性,而隆美尔的做法同总参谋部的传统相背。

2、战功的不足,在大多数在东线浴血奋战数年的德军高级将领而言,动辄数十万上百万的军队进行会战才会使指挥官或者更加宏观和战略性的经验,而隆美尔真正指挥作战的军队顶多算一个集团军的规模,相比于东线艰苦和复杂,他们并不认可隆美尔的实战经验和战功,觉得隆美尔的元帅之名徒有虚名。



同时隆美尔是一个敢于在任何情况下坚持己见的人,在西线的防御部署中,隆美尔坚持反对以龙德施泰特为首的东线将领的纵深布防的计划,认为应当将预备队部署于尽可能的靠近海岸线,以防止盟军的空军的阻碍。大部分德军将领认为隆美尔实战经验缺乏,无法认识到在东线采取纵深防御取得的巨大胜利的意义,所以进一步的“瞧不起”隆美尔,认为他的军事知识跟“门外汉”希特勒差不多而已。


小小狼王

纳粹德国三大名将:

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

曼施坦因尤其擅长战役谋划和组织,"因地制宜"这一套玩得十分厉害。古德里安则是德国""闪电战"的创始人,同时创建了德国装甲兵,在装甲作战上造诣颇深。隆美尔则拥有超凡的机动战战术,是二战时期最具天赋的战术专家。


在这三位名将中,前两位在德军中可谓是实至名归,得到大多数人的赞赏和崇拜,而偏偏这个隆美尔却没有得到这样的待遇,甚至被人轻视,这是为何呢?

一.没有上过东线战场的将军不是好将军

二战德国的东线战场,德国人和苏联人的绞肉机,在这个战场中苏联国内一半的年轻人都参与其中,而德国更是将90%的精锐部队投入其中作战,双方战斗已经不能用"惨烈"这两个字来形容了。所以东线战场成为了考验德军士兵和军官最好的地方,而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都曾在东线战场作战,并且取得过很多胜利。而隆美尔没有到东线战场作战,就等于没有浴过火的凤凰一样,不能得到部分人的认可。


二.有"借势"之嫌

隆美尔一开始是希特勒的"近侍",二战开始之前,他负责希特勒的警卫工作与希特勒形影不离。而且隆美尔一直视希特勒为"天上的太阳",照耀了德国原本黑暗的大地,所以对希特勒一直死心塌地。而希特勒对隆美尔更是十分信任与赞赏,所以有一段时间隆美尔的职位上升的地非常快,居然坐到了"元帅"这个位置,让很多人不服。

三.自身原因

毫无疑问,隆美尔有着超高的战争指挥艺术,是一员当之无愧的猛将。但是隆美尔打仗手法,和普鲁士德军"爱护士兵"这一传统大相径庭,常常会为了胜利而不顾部下的伤亡。仗着自己和希特勒的关系,甚至会抢夺友军的物资。战争中面对友军的支持与配合,隆美尔也从来不向上级提起,可谓忘恩负义。同时隆美尔常常独断专行,不听上级的指挥与命令。


实际上,隆美尔是有真水平的,毕竟是有着"沙漠之狐"和"帝国之鹰"称号的男人,还有不少人称他为"纳粹战神"。

我是和你一样爱好历史的"历史惊文",喜欢就关注我哟~

历史惊文

隆美尔的在德军将领中属于相对比较另类的,确实遭到了有些人的排挤,轻视,但是这些并未影响隆美尔的晋升,在希特勒眼里依然非常看重他。

隆美尔为什么受排挤,还得从他的出身说起。

首先,隆美尔并不是“容克贵族”出身,贵族军官的名字基本上都有“冯”标明自己的身份,这使得隆美尔在德军高级将领中有些另类,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隆美尔才获得了希特勒的青睐。

其次,隆美尔和希特勒的关系不一般,曾经做过希特勒的“侍卫”,而隆美尔担任的第七装甲师师长,也是希特勒专门为其组建的,师长职位也是

空降的。

最后,由于隆美尔的出色战绩,以及希特勒重用隆美尔,莫德尔等人对抗容克贵族把持的总参,所以那段时间隆美尔的升迁速度非常快,让很多人妒忌。

总体来说,隆美尔在指挥作战中确实有他独到的一面,但是和传统普鲁士厚重,大气的军事风格有些格格不入。


一点点历史

隆美尔确实有些能力,但绝非美英吹嘘那样!英国因为敦刻尔克惨败,美军也在北非巴顿去之前败得很惨。为了掩盖自己方面将领的无能,只能吹嘘敌军将领的神乎其神!然后美军英军打败了"强大的"隆美尔,更能体现美军代表巴顿和英军名将蒙哥马利的""伟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