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16版“新葫蘆娃”爆紅的背後,民族剪紙動畫片的衰亡!

2016年7月份左右,16版“新葫蘆娃”正式登陸各大播放平臺,葫蘆七兄弟的人物形像,畫上了眼線,戴上了美瞳,整個變得奶油小氣、萌萌噠,當年的英武霸氣蕩然無存!

國風:16版“新葫蘆娃”爆紅的背後,民族剪紙動畫片的衰亡!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陪伴了你幾十年的86版“葫蘆娃”,其實是一部製作水準可以代表我國民族特色的“傳統剪紙動畫片”!

而16版“新葫蘆娃”風格突變的背後,恰恰表明了我國民族“傳統剪紙動畫片”的一個衰亡過程!

86年舊版葫蘆娃,人物的關節等處,有明顯的皮影與剪紙藝術相結合的特色,而新版葫蘆娃中,人物胳膊和腿部那明顯的關節接榫方式,全部都消失不見了!

國風:16版“新葫蘆娃”爆紅的背後,民族剪紙動畫片的衰亡!

而且,16版“新葫蘆娃”那萌萌噠的奶娃子形象,這似乎也暗含了近年來我國主流審美的變化。

我國從前崇尚的女性柔美,男性陽剛,正在逐漸被弱化,性別差異逐漸變得模糊化。女漢子、和偽娘正在逐漸改變我國性別文化!

國風:16版“新葫蘆娃”爆紅的背後,民族剪紙動畫片的衰亡!

之所以說16版“新葫蘆娃”代表了我國“傳統剪紙動畫片”的衰亡。

是因為,16版“新葫蘆娃”完全採用了日式動漫製作方式,摒棄了86版“葫蘆娃”獨具民族特色的“傳統剪紙動畫”製作形式,這不得不說是民族的遺憾!

國風:16版“新葫蘆娃”爆紅的背後,民族剪紙動畫片的衰亡!

如今,在這個二次元和3D動漫霸屏的年代,雖然也誕生了不少優秀的動漫作品,但是,在這蓬勃的生機背後,中國動畫卻越來越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目前的中國動畫,風格逐漸趨向日本,無論從畫風還是製作方法,完全與日本動漫相近,基本上,當你關掉漢語配音之後,你根本就無法分清自己看的是國漫還是日漫!

國風:16版“新葫蘆娃”爆紅的背後,民族剪紙動畫片的衰亡!

曾經,大約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特色動畫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但能與日漫比肩,基本在藝術性方面還有所超越。

當時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簡稱美影廠)為代表的國漫製作單位,甚至被日本動畫大師的宮崎駿視為心目中的聖地。

國風:16版“新葫蘆娃”爆紅的背後,民族剪紙動畫片的衰亡!

在中國特色動漫享譽世界的這段時期,同時,我國也誕生了大量優秀的剪紙動畫片,例如:《豬八戒吃西瓜》《漁童》《人參娃娃》《濟公斗蟋蟀》等。

以上這幾部“傳統剪紙動畫片”也都在國際上取得很多項藝術大獎。因此,“傳統剪紙動畫片”一度成為中國特色動畫片的代表。

國風:16版“新葫蘆娃”爆紅的背後,民族剪紙動畫片的衰亡!

“傳統剪紙動畫片”主要是借鑑我國民間皮影戲和剪紙藝術,將兩者高度融合之後,再大膽配合動畫製作原理,結合電影語言而產生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創新藝術形式。

不得不說,在當年那個連電視機都不普及的年代,老一輩藝術家的智慧真是令人欽佩,用幾張小小的紙片,就可以呈現出一部結構複雜的動畫電影,而且,剪紙動畫不僅不用像日漫那樣需要頻繁畫原畫,甚至也不用重複上色。

國風:16版“新葫蘆娃”爆紅的背後,民族剪紙動畫片的衰亡!

說起日漫,其實,從日漫發明之初,製作技術就一直使用的是大量繪畫,然後配合逐幀掃描的製作形式,單從製作工藝這個層面來講,日漫並沒有太多技術含量。

而“傳統剪紙動畫片”的創作方式卻非常獨特,他和日漫一張一張畫原畫,然後再填充幀的製作方式不同。

剪紙動畫在製作人物時,主要以平面鏤空這種剪紙形式,再結合皮影戲中用關節來控制動作的表現手法,從而製作出一個活靈活現的人物。

國風:16版“新葫蘆娃”爆紅的背後,民族剪紙動畫片的衰亡!

“傳統剪紙動畫片”背景製作的方法,則是採用不同距離的玻璃板,來實現分層布光,以達到前景、中景、後景的構成。

拍攝時,將紙偶及背景等放在玻璃板上逐格拍攝,最後把這些一格一格的膠片素材剪接在一起,通過連續快速放映形式一部動畫影片。

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1988年左右,“美影廠”出現大批人才流失,優秀的動畫製作人才紛紛跳槽到薪資更高的外企或合資動漫企業,使“美影廠”陷入被動,出現嚴重經濟滑坡。

國風:16版“新葫蘆娃”爆紅的背後,民族剪紙動畫片的衰亡!

在外資企業快餐文化的衝擊下,出現了新的市場規律,外資動畫企業更注重根據市場的需求製作動畫,因此,更容易取得理想的票房,動畫製作人員的工資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而“美影廠”,則依然堅持一部單片耗時一年之久的精雕細琢。完全不考慮市場需求和觀影檔期。

此時的“美影廠”製作的動畫片,更多的還是偏向藝術性,主要目的是為了用於對外文化交流,讓世界認識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動畫。

國風:16版“新葫蘆娃”爆紅的背後,民族剪紙動畫片的衰亡!

雖然,民族特色的中國動畫在世界上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傳統剪紙動畫片”卻在國內陷入了生存危機。

據當年“美影廠”的一名員工口述,他為美影廠工作一整年,才能比平時多收入800元人民幣。而為外資動畫企業工作一個月,只需要做些完全不用動腦的簡單活,就有5000元的收入。

國風:16版“新葫蘆娃”爆紅的背後,民族剪紙動畫片的衰亡!

因為,當時最高水平的動畫人員基本都集中在“美影廠”,所以,隨著“美影廠”大批動畫製作人才的流失,我國傳統動漫產業出現了人員結構嚴重斷層、經濟一度陷入困境,為了拯救“美影廠”經濟危機,“美影廠”不得不向市場做出妥協。

再加上“傳統剪紙動畫片”整個製作工藝複雜,耗時過長,投資巨大,因此,在美影廠被迫轉型的過程中,我國“傳統剪紙動畫片”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國風:16版“新葫蘆娃”爆紅的背後,民族剪紙動畫片的衰亡!

據86版“葫蘆娃”的製作者胡進慶老先生介紹,目前呈現在我們面前僅有13集的“葫蘆娃剪紙動畫片”,總時長加起來一個半小時左右的86版“葫蘆娃”,足足經歷了2年之久的製作時間,才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

試想,如今製作一個實際內容不足2個小時的動畫片需要多久?快餐文化橫行的今天,動漫產品也更注重娛樂化、快速化,因此,內容也越來越膚淺、越來越低俗,越來越為了博眼球而討好觀眾。

國風:16版“新葫蘆娃”爆紅的背後,民族剪紙動畫片的衰亡!

經典之所以能成為經典,除了它本身包含了創造者巨大的心血之外,還因為它有著獨特的,別人無法超越的民族特色。

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動漫作品的選擇餘地越來越多了,而86版“葫蘆娃”依然在很多動漫迷心目中屹立不倒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