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搶著幹活!

文:劉老師

點擊右上角“+關注”本號,長期分享合夥人、薪酬績效、利潤提升的專業知識!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搶著幹活!

導讀:

最近有個老闆和我說了他的煩惱,他說他們公司員工整體工作氛圍不好,積極性不高,人效低,經常發現有員工上班偷懶玩手機、打遊戲等等。

我問:員工工作很閒嗎?

他說:哪有啊,公司事情很多的,但是要盯著他們才行,踢一腳才動一下!

就連新來的員工,待過一段時間也變得也跟老員工一樣,拿著工資不幹活。

氣得我我想把他們解僱了,但一時又招不到合適的人,怎麼辦?

我問,你公司採用什麼薪酬模式?他說,有些崗位是固定工資,銷售和管理層就是底薪+提成。

我說,你公司的薪酬機制不改變,就是把現在這些人全換了也沒用,你缺的不是人才,是合理的分配機制!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搶著幹活!

員工進入公司打工,最大的目的就是賺錢,或者將來能夠掙很多錢,如果他工作一段時間後發現,我在這裡再努力也賺不到錢,那麼,真正有上進心的人才都會離開,而留下的都是一群混日子的人。

所以員工會有什麼狀態,取決於企業創造的文化氛圍和薪酬機制!

為什麼傳統的薪酬機制會讓優秀的人才離開,混日子的人留下?

1.固定工資

  • 員工的工作結果與工資沒有任何的關係,那麼工作的執行也完全依靠員工的責任感

  • 一旦公司內部有一個人覺得工資低,公司吝嗇,那麼這種想法很容易在全公司擴散,從而造成一種消極工作的氛圍

  • 做的多的員工跟做的少的員工拿的一樣,那麼做的多的員工一定會心裡不平衡,這樣只有兩種結果:要麼跟做的少的員工一樣混日子,要麼離職

  • 在物價不斷上漲的大環境下,老闆必須加薪,但是加薪之後並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只有增加企業成本

2.底薪+提成

  • 員工關注的只有營業額,至於費用成本這些與公司利益相關的其他因素,員工不會關心

  • 只有少部分員工拿到的薪資是比較高的,大部分員工拿到的薪資較低

  • 一旦在其他地方底薪或者是提成點稍微高那麼一點,員工就很容易離職

  • 如果大環境下業績一般,那麼公司內部工作氛圍就會萎靡不振,員工很容易喪失信心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搶著幹活!

那麼,怎樣設計薪酬模式才能激發員工的鬥志,讓他為自己拼命地幹?同時還不增加企業的成本?

1、給員工更多的持續增加收入的渠道和機會。

2、員工拿的工資,取決於他創造的結果。

3、將員工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企業利潤越高,員工工資越高。

給大家分享一種體現企業和員工共贏的薪酬模式,大家可以結合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採用!

它就是《量化薪酬模式》和【薪酬全績效模式】

PPV量化薪酬模式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搶著幹活!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搶著幹活!

某企業配送專員的PPV薪酬設計

PPV模式打破了固定薪酬帶來的束縛!讓二線員工也能多勞多得,為付出的價值而收穫更多薪酬!既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解放了老闆,讓老闆可以將精力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附學習視頻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搶著幹活!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適用於管理層,一線崗位——企業管理者通過增加產值、價值的方式,實現為自己加薪。由於加薪但不增加企業成本,倍受中小企業推崇。

即通過對員工創造的結果和價值進行量化,與員工所得的報酬進行深度掛鉤,強調以“結果”和“價值”換取報酬為導向的企業文化和薪酬全績效模式。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搶著幹活!

KSF:實現利益趨同、思維統一。

一方面讓員工有安全感和收入保障,薪酬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幫助老闆留住優秀人才,低成本高回報。

一句話:讓員工加薪,讓企業增利!

薪酬全績效的6大好處

1、凝聚核心員工:越是優秀的員工越喜歡績效,越是低效能員工越是抵制績效;

2、激活潛能員工:只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做的更好就獎勵,激發員工潛能;

3、降低經營風險:薪酬與績效高度掛鉤,大大降低企業人力成本投入風險;

4、確保投入產出:與員工分享增值,增量的錢,確保投入與產出成正比;

5、共建多贏模式:激發全員增收降本,與員工分享增收和增效的錢;

6、實現利潤倍增:通過事業合夥人多贏激勵模式凝聚核心員工,薪酬全績效模式激活潛能員工,全員增收降本,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的同時,確保企業投入產出比,實現企業經營利潤倍增的目標。

二、基於增量所創造的分錢激勵模式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搶著幹活!

KSF的分錢與共贏模式

一、分誰的錢

1、市場的錢;2、浪費的錢;3、新價值點的錢;4、超值的錢;5、高效的錢。

二、憑什麼分錢

1、員工創造了更高價值;2、人效提高了,資源充分利用了;3、做出了超出原來的價值、產值;4、做出做更好更多的事情。

三、如何分錢才有意義

尋求平衡點,比過去做得更好

原則1:只要做得比過去好,超越 標準就可以分錢

原則2:企業願意為粘合度、匹配度高的指標付費

原則3:①平衡線思維:

員工收入增加、企業利潤增長

給員工一份加薪計劃,給企業一套改善企業的的方案;

②平行線思維:

平行向上、可持續良性增長

員工利益與企業利益高度粘合,實現目標一致趨同


KSF與KPI的區別

KSF將員工的薪酬同價值進行全面的融合,讓員工不再為老闆打工,而是為自己而做。

KSF能快速使員工由管理者變為經營者,和老闆的思維、利益實現高度統一,從而快效的推動企業利潤增長。

KSF在員工收入增加、企業利潤增長之間找到平衡點,實現員工和老闆的共贏。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搶著幹活!

以某門店店長薪酬為例: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搶著幹活!

第一步,崗位價值分析

列出與門店店長相關的6-8個指標,這些指標直接關係到公司的利益。

例如營業收入、利潤額、人創營業額、培訓員工等等。

第二步,將薪酬與崗位價值相融合

根據指標的重要性設定相應的權重。比如,店長最重要的指標就是營業收入,那就給營業收入高的權重。

第三步,根據歷史數據選定平衡點

平衡點意味著員工和企業利益的平衡點,超過平衡點員工即可獲得加薪,企業可以獲得比過去更高的利潤。

第四步,測算,得出具體加薪方案

在平衡點的基礎上,該店店長:

1. 營業收入每增加5000元,獎勵100元,每減少5000元,少發50元;

2. 利潤額每多1000元,獎勵12元,每少500,少發6元;

3. 人創營業額,每多400,獎勵50,每少400,少發25元;

4. 培訓員工,每多培訓一個小時,獎勵50元,每少一個小時,少發25元。

5. ·····

KSF增值加薪法,對員工而言,給其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而言,員工拿的越多,意味著他做出了更好的結果,為企業創造了更高的價值,員工收入越高,企業效益越好!從而實現員工和企業的共贏!

附學習視頻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搶著幹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