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购促销花样多,市民消费时要擦亮眼睛

在商场购物消费,不少消费者遇到过这样的促销活动:当购物金额到达一定数额后,可以凭购物小票或者是会员积分以低价买到换购商品,诱人的价格令这些商品看起来物超所值,吸引消费者纷纷“剁手”买买买。那么,这些所谓的换购促销商品真的如同商家宣传得那样“优惠”与“超值”吗?

吴兴区消保委日前接到市民赵先生的投诉,他声称在湖州某连锁精品店内花费5元换购了一瓶“水之润”保湿洁颜乳,但回到家中发现该护肤品已经过期。经过消保委调解,该连锁店对赵先生进行了道歉和赔偿。

消保委调查发现,无论是超市、商场还是一些连锁店,为了拉动人气经常推出换购活动。商家提供这样的消费方式,一般都是打着“实惠”的旗号,看起来是让出了不少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首先,“换购活动”经常与消费者玩“数字游戏”,一般要求消费者购物或者会员积分达到一定数额才可以。在店中售货员花式推销下,店内促销海报的诱惑下,很多消费者往往为了“凑”到优惠而刻意提高消费金额,这无疑增加了商家的销售量,但消费者过后冷静下来才发现自己可能冲动消费购买了其实根本不需要的商品。其次,虽然有个别换购的商品确实存在一定优惠,但不少换购商品并未标明原价,原价多少全凭经营者一句话,一些商品即使标明原价,经对比发现并无优惠。再次,参与“换购活动”的商品可能是商家滞销的产品或者是临近保质期的产品,稍有不慎,就如同前文提到的赵先生那样,换购到了过期的产品。

对此,吴兴区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对于换购商品等促销活动需理性对待。有的商家在换购促销宣传中不加提示,任意解释换购条件或取消消费者换购资格等,造成消费者利益受损,消费者要注意保留商家的宣传材料、购物凭证等,事后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如果消费者确实需要换购,不妨在换购前先关注下换购的商品,看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商品,特别要留意换购商品的品牌、价格、型号等,通过网上搜价、实体店比价等方式,尽量避免落入商家的陷阱。

消费提醒

消费者对于换购商品等促销活动需理性对待。有的商家在换购促销宣传中不加提示,任意解释换购条件或取消消费者换购资格等,造成消费者利益受损,消费者要注意保留商家的宣传材料、购物凭证等,事后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