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说说《进击的巨人》:巨人之力的现实意义,原罪与新生

为什么又写巨人?

本周备选可写的东西其实蛮多,比如押见修造的《漂流网咖》和《恶之花》,比如正在上映的电影《魔弦传说》,但《漂流网咖》因为距离上次看完已经蛮久了,所以可能还需要重温一下才能好好写作,《魔弦传说》是前天213推荐给我的电影,这部沉香救母式的故事,虽然看了觉得不虚此行,但是具体要写的话,只能从该电影使用的先进技术角度来说,但讲解技术本就不是我擅长的,所以也就放置着没有写。还有一个能写的是《希德尼亚的骑士》、《charlotte》,但是都是反映超能力或者机甲战斗的动漫,和我平时的写作视角不太搭调,或许以后会写吧,但不是本周。

而进击的巨人从第86话更新到第89话,这4话的内容完全产生了一个新的世界观,所以打算写一下自己对《巨人》这部作品的一些思考。

也来说说《进击的巨人》:巨人之力的现实意义,原罪与新生

世界观做了哪些改变

之前的巨人的世界观可以说被限制在了一个狭窄的墙内,世界观的最外围是那些迷之巨人们。

86话开篇的世界观变成了前85话的舞台都发生在一个庞大大陆的一个岛屿上,所有人都被实行了愚民政策,所有人在墙内过着家畜一般的生活。

这也是作者谏山创很早就埋下的伏笔,随着这部分故事的展开,巨人的舞台变得更大,能表现的东西更多,地下室里放置着世界的秘密,调查兵团的200人用生命和战斗取回的三本书,为读者们也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阿尔敏所言的世界的广阔,海水是蓝的,冰之国度,想要去看更广大的世界的,人类最原本野心,在新的世界观下就更得以发挥。

舞台更大了,设定更多了,然而,构思这一切的难度也变大了。

也来说说《进击的巨人》:巨人之力的现实意义,原罪与新生

与圣经的联想

新的故事世界观下,分为了埃尔迪亚人和马来人。

埃尔迪亚人在很早的时候与大地的恶魔签订过契约,将巨人的力量引入了人间。巨人成为了当时的战斗力,这个民族马上统治起了这片大陆。并执行民族的清洗政策,强制通婚等等。

在新故事的世界观里,埃尔迪亚人是恶魔的后裔,是只要输入了一些巨人的脊髓液就能变成巨人的怪物。后来马来人掌权了以后,将几乎所有埃尔迪亚人驱逐到乐园,王族用无脑巨人铸成城墙,将自己困守于此,执行愚民政策,让国民以为只有墙内才是安定的乐园。

圣经中类似的是,人类偷吃了智慧之果,就带上了原罪。在巨人之中变成了,与恶魔签订了契约,使得一类民族都带上了原罪。如果类比的话,从天而降的能力在神话故事中,是普罗米修斯带来的火种,而在巨人的世界观里,带来的是巨人之力。巨人之力还分解成了9大巨人之力,这里就变成了作者谏山创的架空创作了。但是在时代的逐渐发展过程中,科技的力量逐渐超越了巨人的力量,这反应了旧事物被新事物更迭取代的必然性。

作者在这样的一步步的构建中,逐渐合理的类比了历史的发展进程,虽然找不到特别好的现实中的事物来类比巨人之力,但是化石燃料、飞艇和轮机船舶还是找得到现实的影子的。

一直环绕着这几个问题,漫画中也经常有所提到

【错的是我还是这个世界?】

【我们的敌人究竟是?】

当艾伦得出了他们的敌人是整个世界的时候,发现问题又回到最初的根本,最初的时候他们与雷伊斯王斗,后来他们不得不与整个世界为敌。

有人会认为谏山创的作品中渗入了过多的日本右翼思潮,硬生生的解读的话,原罪就是战败后的宪法,流放的岛屿就是本州岛,向世界发起战争就是支持当年的法西斯行径。

但这么过度的解读,我觉得有些过于政治敏感了。一部漫画作品而已,就算二创有这类的思想,也不会借着这部作品表达的如此明显。中国的孩子们做多了语文的阅读理解题,总要分析个中心思想出来,但是过度解读不可取。

最好是仅仅以巨人的世界观来看,就好了。

也来说说《进击的巨人》:巨人之力的现实意义,原罪与新生

鸽笼一般的生活,冲破了鸽笼以后,发现鸽笼外的世界更为不友好和凶险,自己所斩杀的巨人其实都是埃尔迪亚的流放子民,斩杀的都是人类而已。这份本末倒置的认知,会让绝大多数人疯狂吧?

而后,会发现其实谏山创的构思功力也不错。从第一话【致2000年后的你】,到巨人只吃人,不吃其他东西,到巨人以男性样貌为主,到墙壁中的巨人,到恶魔的后裔与王族的能力等等,结合86话以后的剧情来看,其实基本都对上了。用更大的世界观来看,发现之前知道的线索真是管中窥豹,作者想好了整个故事的设定以后,一点点的吐给我们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但是从86话得到的,也仅仅是写在另一个民族-马来人的教科书里的内容,真实的历史可能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儿也说不定。

不管怎么说,巨人都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尤其对一个初出茅庐的作者更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