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家常的面食有哪些?

用户手机336529

山西是面食的王国,位于晋北地区的忻州同样也有很多特色面食。先来说一些比较家常的面食,大家最常见的面食有刀削面、莜面窝窝和手擀面。而且这些面食都能够根据个人口味来搭配一些臊子,比如西红柿臊子面、酸菜牛肉面和羊肉臊子等等。除了这些大家熟悉的面食以外,忻州地区比较常见的面食还有焖面、荞面河捞。这两种面食我个人也非常喜欢吃,下面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焖面


焖面的吃法其实跟烩菜有些类似,既有菜的同时还有面食。焖面一般都是用铁锅来做的,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搭配各种菜品在铁锅中翻炒之后,把压好的面条放入菜的顶端开始大火焖煮。当然如果家里没有铁锅的话,也可以用电饭锅来代替铁锅来做焖面。忻州焖面当中最常见的菜品一般有土豆、豆角和猪肉等,各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爱好搭配一些菜品。

荞面河捞

荞面河捞一般在忻定地区比较常见,特别是在定襄当地的荞面河捞最为出名。当然在忻州的话,利民街上也有很多卖荞面河捞的老字号饭馆。荞面非常有营养的一种杂粮作物,大家来忻州后记得要品尝一下正宗的荞面河捞。


忻州身边事

忻州有“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有“天下第一关”的雁门关,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江西这个“面食王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壹周君不止一次的去过忻州,也知道大名鼎鼎的神池月饼,是当地乃至整个山西最有名气的小吃。不过最近一次去到忻州,吃到了疤饼和碗托这两样忻州特色面食,令壹周君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可以说,它们就是壹周君心目中忻州的美食IP👌

疤饼是忻州繁峙县的特产,至于饼上疤痕的由来,是因为放在炉子里凸凹不平的小石子上烤熟的缘故。

当然啦,现在制作疤饼已经不用小石子了,店家大多会用特制的瓷砂。白面要用上鸡蛋和白糖,然后被擀成直径半尺左右的薄饼。烤制之前,先在平底锅里铺一层瓷砂,再放一层饼,用慢火烤熟,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饼烤熟后变得“崩脆”。

当地人吃疤饼的风俗是孩子做满月时的贺礼,这种松脆酥香又好消化的饼子,非常适合新生儿的妈妈们食用。

在旧时,当地的善男信女到五台山拜佛时,也必须要买疤饼、吃疤饼才算是虔诚。

保德碗托则是忻州保德县的特产。所谓“碗托”,就是把将荞麦面和成团,再化成糊盛于碗内,上笼蒸熟晾凉,就做出了一个与碗的形状差不多的“托”来。

正宗的保德碗托一是要用荞麦面,二是要“去粗去黑”,只留下白细的面,这叫做“上荞面”。

碗托一般都是冷食,吃的时候佐以醋和蒜调制的汤,用小刀把碗饦划成菱形小块,用牙签扎着吃,吃完碗饦,喝尽蘸汤,余味无穷。

如果是蒸熟后吃,就需要拌一些肉酱,用勺子舀着吃,口感有点像吃老豆腐。

壹周君最后再推荐一个——五台砍三刀,其实就是用玉米面和黄米面混合的面团,发酵后加入红糖,放入油锅中炸制,再上笼蒸煮而成的。

因为在炸的时候,为了使油渗入,就要在面团上砍上三刀,所以叫“砍三刀”。

砍三刀是忻州五台山地区过年过节期间的日常小吃,入口绵甜,油香四溢,当地人也叫它为“油布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