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地,没有爸妈的饭菜,没有催人的唠叨

春节假期结束了。告别爸妈,踏上远行的列车,又要开始那段早已经周而复始的生活了,那个地方再熟悉,依旧无法承载自己。所有装在行李箱里的眷恋,统统变成了心上的萦绕,久久不能散去。离家千里,每年这不到7天的假期,是从毕业后与爸妈,最长的交集。归家路途遥远,还是会带着满心欢喜。因为知道,家里会有人骄纵你的小脾气,不会给你无端的委屈,不会把所有的难题摊到你面前,不会斤斤计较关于你的得失,不会让你生气到半夜捂着被子流眼泪。

在异地,没有爸妈的饭菜,没有催人的唠叨

他们总会笑笑的看你,重复着和你视频聊天时说的那些话,自己一切都好,让你不要挂心。可视频里看不清的是他们日益加深的皱纹,和那早已经不能掩盖的黑白相交头发。你是他们眼中永远的孩子,他们却不能做你期望里永远年轻的父母。“老”成了岁月里很残忍的字眼,警醒着自己,那些曾包裹着自己所有幼稚的怀抱,渐渐会变得松弛,直到自己完全失去。

在异地,没有爸妈的饭菜,没有催人的唠叨

身边的很多同事,总是会抱怨自己回家被催婚,或是问及工作薪资的恐惧。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有着同样的烦恼,可每当看到回家后桌子上满满都是自己爱吃的东西,水果点心,零食饭菜,他们再没了小时候对自己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的管束 。会着急的把你喜欢吃的饭菜替你夹到碗里,会帮你拆开从小他们觉得是垃圾食品的小吃。

在异地,没有爸妈的饭菜,没有催人的唠叨

总是在这时候他们也爱问你,关于恋爱,结婚,升职加薪的问题,可如果你能够摒弃烦躁会看到他们虽然嘴上说着你老大不小的话,手里却始终一直拿着你最爱吃的东西。你也许就会明白:他们没有那么胡搅蛮缠,只是想要把眼前能想到的最好的都给你,所以那些话也不过是他们的藏在心底的关心,并不知道那是你心头的逆鳞。于是,所有的不能容忍都变得没有了意义,因为那总是强调不想被干涉的自由人生,有一半是为他们堆砌起来的。论及失去,我更愿意换种方法去珍惜,至少可以不让他们伤心。

在异地,没有爸妈的饭菜,没有催人的唠叨

同是外漂泊的朋友说:“走的越远越久,他乡会成为故乡,故乡却成了远方。”可那个“故乡”不会有站在门口翘首以盼的亲人,不会有归家后早已晒的温暖的被子,不会有离开时满满的零食和人还未到就已接到问安电话的焦急。小时候,乡愁是春节回家,长大了,乡愁是一家团聚。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又要开始上班了,记得快快长大,也要记得常常问候爸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