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墓前的61个“守灵人”为何都没有首级?

李勇材

在武则天和李治的乾陵内,有61个石像,诡异的是,它们都没有头。李治死的时候,当年有邻国的许多首领都来吊唁,武则天看了之后非常感动,就把这61国首领雕像放在这里,为李治守灵。当时的各国都极力巴结唐朝,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这求之不得。



但是,据说在明末的时候,有一邻国使臣来访问,参观了乾陵后发现自己的祖先居然在这里守灵。他非常气愤,但又无法发作。于是天黑后去附近破坏庄稼,天亮后告诉村民,是石像成精了,导致农田被毁。吃瓜村民真信了,于是一起去把石像砸了。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盗墓贼把石像的头砸下来,运出国给卖了。这两种说法都有点传说的味道,毕竟石像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而这种说法最为靠谱,那就是地震破坏说。明朝时期,乾陵附近曾发生过8级地震,导致死伤无数,由于这些石像本来就不太坚固,而细细的脖子又是最脆弱的地方,所以很容易就断了,再加上不止是这些石像,就连石鸟,石兽也有断裂现象。而且,后来有人从周围的农田里曾发现过这些石像的头颅,因此,地震破坏的可能性大一些。


历史密探

在陕西咸阳市乾县的梁山上,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对皇帝夫妻俩——唐高宗李治和他媳妇儿武则天大帝的合葬墓——乾陵就坐落于此。

这里最早是唐高宗李治生前选取的帝陵,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李显把武则天也于此合葬。可能是构建太过结实,也有可能是二圣发威,总之乾陵也是截至目前唯一没有被盗墓贼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

唐末黄巢起义时曾经出动40万大军,在这里挖了四五十米深,也没有挖出墓道,五代十国的时候,后梁崇州节度使温韬也发动军队钻探乾陵,同样因为建造的太牢固而无从下手。

1960年在此放炮炸石的却炸出了意外惊喜,露出了墓道口,为此还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郭沫若也几次申请,最后总理批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终于保住了乾陵。

除了名震古今、引发众说纷纭的“无字碑”,碑后的61个无头蕃臣石像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他们的头究竟到哪儿去了?

这些石像现存61个,皆是胡人装饰,穿戴各异,高度与真人相仿,可是都齐刷刷的没有了头部。

乾陵蕃臣像也叫“宾王像”,最初的数量应该是64个,每尊石像的背后都刻有主人的姓名和来历,现今官衔姓名可考的只剩有36人,这还是在历经各朝的考据基础之上流传下来的,有吐谷浑、吐蕃、突厥、安北、北庭、安西等民族或都护府,都是小国国主(城主、酋长、首领)兼唐朝政府任命的将军职位。这些头头脑脑被立成石像,忠心耿耿的护佑着阴世的二帝,充分显示着唐代国力之盛、国威之猛。

到了北宋时,蕃臣像只剩下了61尊,且“姓名漫灭”,多有损坏;到了明朝中期,已经东倒西歪,多已无头;到了晚清之际,干脆就“头部全部丢失”了。

头部为什么被砸掉,民间有如下几种流传:

一、地震说,此说指出明代中期关中大地震毁坏了石像头部。

二、走私说,此说指出是洋人把它们撬走的。

三、某石像主人后代破坏说,此说认为是某个石像主人的后代对先祖被摆放在这里难以接受,设计把它们脑袋全敲掉了。

以上三种说法各有一点道理,但仔细推敲,地震破坏度似乎不会那样高,明代中期洋人走私中国文物还没有那么泛滥,哪家主人后代破坏你家先祖那一个也就是了——所以都不应成为主要理由。

还有专家们分析指出,在破坏最为严重的那个阶段——辽、金、元时期,陕西恰是这些少数民族的管辖范围,少数民族统治者不难从石像里找出他们的很多先祖形象,气急败坏之下,很可能不注重民族团结,下了黑手。

不是专家的我也可以分析指出,在辽、金、元统治时期,下黑手的动机岂止唯独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当汉族热血青年面对这些胡人面孔的石头脑袋时,虽然不敢触碰胡人朝廷的高压电线,敲掉几个石头脑袋大概还是不太费力且能得到一些心理愉悦感的。


历来现实

刚刚看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来一件事情,大家都知道埃及最著名的金字塔就是胡夫金字塔,因为这是世界上现存的最高最大的金字塔,这个金字塔位于吉萨,而当初的吉萨金字塔,就是胡夫为首的三大金字塔的原型,但是这个金字塔已经不存在了,原因就是当地的土著居民,因为自家。建房子需要石材,因此选择拆了这座金字塔,然后这座金字塔便不复存在了。

事实上,关于武则天的这一些守魂人,历史上面是有名有姓,而且还是有头的,并且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刻有相应的名字,还有所处的爵位官职,但是现如今无一例外全部没有脑袋了。

关于这件事情上有这么几个说法,第一个因为关中发生过大地震,所以这些头颅遭到损毁,但是这一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如果发生地震的话。不可能全部都破坏掉,而且只破坏头颅,所以这个说法并不成立。只能够说当初确实因为地震损失过一些石像。

第二个说法就是后来游牧民族南下入侵到中原的时候,当地的人民看着这些胡人打扮的识相,感觉不顺眼,因此选择把这些头给砍下来,但是这一条理由显然也不成立,为什么?如果说真的是恨到那种对于这些少数民族恨之入骨的地步的话,那么不仅仅脑袋会被砍走包括石像本身也会被彻底的敲毁,因为仔细观察图片的话我们发现这些人他穿着的衣装服饰也都是少数民族的样子来设计,同时,也否决掉了。另外一个说法就是游牧民族来到这个地方,看见自己的祖先被人放在这个地方感觉不舒服,然后把这些头颅给砍了。这样的话,不仅是对于祖先的不尊重,而且服饰在那儿摆着,你应该连同这些石像本身一起敲个粉碎,这样才能够完全抹掉你的祖先被人奴役的历史,很显然,在立武则天墓前的这些石像。并没有遭到完全性的破坏,所以这两条说法,可以说也有点不成立,或者说站不住脚。

再有就是第四种说法,说武则天这些头像呢?是由于当时的洋人,也就是外国人来到武则天墓前把这些头颅给敲下来带走了,存在的这种可能性,但是可能性不高,至少不会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什么?我们看看整个这些雕像,所以演化的历史。

到了宋朝差不多。宋朝初期的时候,这个时候这些雕像就已经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而且少了三个,我估计这三个还有这些雕像上面本身所附属的名字应该是被入侵的少数民族属于他们那一个部族的人给抹掉了,又或者是因为大地震,出现了雕像的损坏,导致一部分雕像遗失。

到了明朝中期,大部分的雕像的头颅已经不见了,这个时候我们得说此时此刻有外国人过来收集这些头颅吗?肯定没有这些头颅,肯定是因为其他的原因,遗失掉了。

到了清朝末年确定了,这个时候所有的头颅都不见了,此时此刻,我可以确定的就是,如果说这个时候还剩下来一两个头颅没有带走的话,那么应该是被外国人,过来把一部分的头颅给拿走了,等于就是说原本就只剩下那一两个了,最后被外国人全部扫到干净了就全部就没头了。

那么有人就会问我了,说这个时候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情?大部分的头颅消失了,或者说这些投入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我当时看了这个问题,然后又去看《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我突然想到的,当时在关中地区种植的是各种各样的谷物,要处理这些刚刚收割上来的谷物,需要用到一项特殊的工具,这就是石碾子,或者说的通俗一点儿就是磨盘,将一个叫为圆形的石头中间凿穿,然后套上一个木棍,前面有一条牲口拖着走,这样的话,所过之地都会碾压一次,这样的话,收获上的谷物,将会得到第一次粗旷式的处理。

所以我的想法就是这个时候遗留在武则天墓碑前面的这些守卫的雕像,他的头是不是被当时的居民给取下来作为石碾子用,毕竟这玩意儿太方便了,而且这个材料也太好了!也只有这样的需求,才能够导致这些雕像用掉了一部分,但是却还留有一小部分,而且只是脑袋被拿走了,身体却留了下来。

当然,以上纯属个人猜测,漩涡鸣人yy


漩涡鸣人yy

乾陵可以说是一个很传奇的地方了,这个陵墓是中国唯一一座两个皇帝的合葬墓。里面葬着两个皇帝,分别是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


乾陵有两个奇异的景观,一个是武则天立的无字碑,另一个就是61无头守卫了。不过无字碑在经过了那么多朝的更迭后已经不是无字了,上面刻上了许多后人给的评价,至于61无头守卫就显得非常神秘了。在这里我们先讲一个传说吧。


61无头守卫的原型据说是各国的首领们,当时都来参加了唐高宗的葬礼,武则天为了纪念就将这些首领们刻成雕像给唐高宗守灵,一个外国的王子听说了这件事,觉得很没有面子,自己的父亲虽不比唐高宗,但怎么着也是一国首领,在这守灵像什么话,于是便过来将雕像的头割下来带回国,临走时看到其他的首领也觉得不舒服,便派人晚上践踏农民的田地,然后将泥涂抹在雕像的下面。第二天早上农民们发现这事,觉得是雕像作怪于是把雕像的头全都割了。

而那个王子回国后发现他父亲已经死了,头被人割了,一问日期正是自己割雕像头的那一天。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神话故事,听听也就算了。


接下来就说说为何这些守卫都没有头吧。 要知道这些守卫刚开始都是有头的,这个没有问题,何故头都断了呢,我想可能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地震,明朝嘉靖年间发生的关中大地震,震级高达八级,死伤无数,而这些守卫肯定也遭到了地震的波及,这些石刻雕像脖子较全身比较细,再加上脖子位置比较高,受到摇晃更加剧烈,很容易就从脖子处断裂,我想这些守卫的头可能都是这么短的。

第二,可能就和盗墓贼有关了,在清末民国年间外国侵略也带来了很多国外的盗墓贼,而这些雕像大多雕刻细腻,艺术价值极高,也有可能有一部分被盗墓贼带走流向国外。

总的来看,其实这些东西本身都是有其根据的,但经过时间的洗礼,真相逐渐被掩盖,越加使它变得扑朔迷离。


痴人妄言

乾陵(武则天陵墓)朱雀门外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石像,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甚为壮观。遗憾的是,这些石像都没有了头颅。

关于这61尊石像,他们的原型是唐朝贞观年间,归顺唐朝的61位蕃王,所以这些石像又叫“蕃像”、“宾王像”。唐中宗为了弘扬先帝的功勋荣耀,雕刻了这61尊石像

有一点可以肯定,直到明朝,这些石像都完好无损!明朝刘伯温《乾陵》曾记载:蕃王俨侍立层层,天马排行势欲腾。那么为什么后来石像脑袋都没有了呢?关于此事,主要有以下3种解释。

一、盗墓贼说。明末清初时,大量西方盗墓贼横行,倒卖文物,瞄上了乾陵。乾陵的石像因个头太大,未能得手。盗墓贼索性砍掉了石像的脑袋,偷到国外倒卖。

不过这个说法后来存在很多疑点,因为考古学者后来在乾陵附近的农田,发现了几个石人的头颅。

二、外臣摧毁说。明末清初时,有一个外国使节到乾陵游玩,无意中发现自己的祖先在为乾陵守陵,感到奇耻大辱。

他们想到一个计策,就是每天晚上到附近庄稼地里践踏粮食,然后第二天散播谣言,说是石像成精啦。村民们信以为真,砍掉了石像的脑袋。

三、地震说。考古学家考证,自然灾害给这些石像带来灾难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考察发现,

断头的并不只是石人,而且还有石马和石鸵鸟。

因为这些石像的材质不是很结实,加上每个部位的材质和硬度都不同,以及石料中有一些石瑕,所以石像受损的时候,脆弱的头部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

在明朝嘉靖年间,在陕西华县一带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震级高达8.0级。这场地震致使80多万人死亡,而乾陵距离华县仅有100多公里,是最容易受到地震危害的。

在1906年,日本一位考古学者足立喜六到乾陵考察时发现,仍有20余尊石像倒在地上,进一步印证地震说法。

所以说,武则天陵墓前61尊没有脑袋的石像,不是什么阴谋论,也不存在什么阴兵作乱的事。反而61尊蕃王石像,更加证实了当年唐朝的强大!


艳艳色彩幽默间

在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陕西渭北山地巍峨陡峭的群山中,矗立着很多古代汉唐帝王的陵墓,其中最为著名就是被称作乾陵的皇家陵园,它是唐高祖李治与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

乾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乾县的城郊的梁山上,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设计的也及其讲究。四周分东西南北建有:青龙门,白虎门,朱雀门,玄武门等四门。门前摆放着石狮昂首挺胸,气势威武。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朱雀门门外两侧分布的120多尊石群雕刻 ,恭敬整齐的排列在陵前。石群雕刻有神秘的无字牌和石人石狮像,其中最为神秘的就是那61准没有脑袋的石像。


那么问题来了,乾陵里面为何会有没有脑袋的61个石像守护在武则天的墓前呢?

这个问题确实让人匪夷所思。首先我们就乾陵这61尊无头人的穿着来分析,这些石人身高大小几乎和真人差不多。基本上都是身着左衽武士袍,衽就是衣襟,历史上我国中原一代大多是右衽,只有少数民族的服装是左衽的,右衽左衽也分汉人和胡人。因此从服装来看这些石像不仅有游历民族,而且还有西域一带的少数民族。
姿态有着袍服束腰的,也有翻领紫袖的,都是双双并立的,两手前拱姿态极为恭敬,仿佛在这里列队迎候皇帝一样。后人也把这61尊石像定性为“外国使者”,被人们习惯的称为“六十一蕃像”。


在中国历史上用“外国使者”守陵这也是空前绝后的事。关于头像无头的原因人们是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被人砍掉的,还有人说是有一年地震,这些石像材质不好脑袋被震坏了,另外还有一种说发说当年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被破坏的,总之是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武则天墓前的这61尊无头“蕃像”也成了千古之谜。


任驰赢天下

武则天墓,又名乾陵,史记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墓,唐代历史的十八陵墓之_。

依梁山而建,位于西安西北方向60公里的粱山主峰,距陕西咸阳市乾县县城北方6公里,自唐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儿,贞观649年即位至683年止,称之为永徽之政。百姓安居乐业,有贞观之治之遗风!唐代最大的版图由此而生。

东起朝鲜半岛《高丽,高句丽》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至贝加尔湖,南延伸到越南,开疆拓土,盛唐之风。

历时23年建成的乾陵,公元684年李治入葬到公元706年武则天入葬加盖,依照长安城规制建设,陵园周长80里,建筑面积100多平方公里,堪称世界第九大奇迹,以山为陵,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建设于一座圆锥形石灰质山峰上,是陕西地区的唐代陵墓基本上保存完整的一座,墓穴的最北峰南麓穿山开凿而成,蔚为壮观,三峰耸立,最高山峰为陵墓地的主体!可以居高临下,俯视京城长安!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东西南北四门拱卫!石刻,华表,翼马,石马,翁仲,石狮,石碑《无字碑》是一代女皇为自己立的功高德天,难以用言辞表达,惟留后人评价的自有帝王将相唯一的一尊无字碑!

依山而建,也体现了大唐盛世的唐代文化与技术水平和雄厚的国力,至于乾陵地面建筑及地下墓穴的设计,施工,构想,实施都蕴含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至于61尊无头人像雕刻,是唐高宗李治葬礼来参加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的使臣石刻像。为什么无头,历史至今无一统一口径,众说纷扰,不一而足,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一统一认识及说法!




黄宽huang55308

武则天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传奇性的政治色彩,做为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为何守墓石俑都没有头,我用自己的观点来分析一下:

第一、唐朝离我们现在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沧海桑田对于历史有太多的埋没和毁坏,一座陵墓除了盗墓者前来破坏,还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毁坏。解放后考古学家对于武则天陵墓进行了学术性的研究,发现那些守墓的石人石兽并不是单纯的石制品,而且制作的过程中还掺除石料以外的材质,一千多年的风吹雨淋所造成的损毁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有可能是自然原因造成了无头石人

第二、唐朝以后经历了宋、元、明、清、清未后期政府的腐朽造成了大批文物遭到殖民者的抢夺和掳掠。那个时期对于历史文物的空前毁坏是不可估量的,所以第二个可能出现的原因就是文物贩子的破坏所造成的。

第三、 武则天为了登上帝位,她的一生可谓是在刀光剑影剑影中度过的。这条血淋淋的道路上她的敌人也是数不胜数。武则天死曾立无字碑,这也一种对于自己一生作为的写照。所以无论是她的政敌还是对她不瞒的唐人,在她死后对她进行一种报复导致了陵墓遭到破坏。这是第三种可能,

仇人为蓄意破坏

第四、武则天称帝后对他最不满意的就是当朝的贵族势力,还有周边一些大小国家。虽然这些不满都在她的雷霆手段下臣服了下来,但对她内心的不瞒确是一直存在的。据了解武则天守墓的那些石人是根据一些诸侯王的身份象征制作而成的。或许在制作的开始就不曾为他们安放头颅。这是第四个原因,武则天对于臣子的一种杀伐手段的象征


自由答人

1971年的秋天,陕西省乾县瓜婆岭村有两位村民正在地里干活,一位村民的锄头碰到了地里一块坚硬的东西。最初他们以为是埋在地里的石头,可是当他们挖开泥土时,发现泥土下并不是什么坚硬的石头,而是一颗雕刻精美的石刻头像。他们马上就想到了身后的那座神秘的帝王陵——乾陵!


这两位村民把石刻头像拿到县里的文管会,文管会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工作者第一眼看到这件石刻头像,顿时兴奋起来,因为他断定这件头像就是来自于乾陵中的61座无头石像。他们来到乾陵,在朱雀门的东边29尊无头石像,西边32尊无头石像。但是这61座石像为何会没有头部?这让乾陵添加了几分神秘色彩。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陵。据说是袁天罡和李淳风为他们选的墓址,无论是风水、还是位置都是一流的,事实证明乾陵被盗墓者惦记无数次,可就是没有人打开过,而现代人发现乾陵并没有盗洞的痕迹。乾陵也成为唐代18座帝王陵中唯一未遭盗的一座。


我们先来看看这61座无头石像都来自于哪里?

历史学家陈国灿先生研究表明61尊石人像应该叫61番臣像,他还找到了其中36人的名字,据说在宋朝时期,有人曾经把这些人的名称以及事迹都记录在石碑上,但是经过风吹雨打,这些石碑上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了。而这61座番臣像从身份来说应该是少数民族的首领以及唐朝官员。




那么他们为何会没有头部?

其一:清朝初期,有个外国使节的后代来到乾陵游玩,无意中发现他的祖先竟然在给大唐的皇帝守灵。这让他觉有失国格,有辱人格,可是又不能自己把他们拆了,于是每晚都去糟蹋庄稼,然后忽悠村民说是乾陵里的石像作怪,如果要保护庄家必须把他们的头敲碎,这样他们就不能成精了。当地农民觉得这话说的有道理,就一气之下把石像的脑袋都打碎了。


其二:这一说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同样看见乾陵前立有外国使臣的石像,觉得是对他们的侮辱,于是把这些石像的头全部砍了下来,这个说法不可靠,因为八国联军当时并没有到过乾陵。

其三:这是最有可能得,即明朝嘉靖年间那次震惊世界的大地震上,史料记载明嘉靖34年,陕西华县一带发生了强烈地震,震级达到8至11级,这次地震死亡人数有八十多万人,乾陵也难逃厄运。所以专家推测关中大地震是造成61番臣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是61番臣像,许多陵前石像石马毁坏的部分恰好也都是头部。因为这些人马雕刻像采用的石料除了石像颈部脆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石像的材质不够好,尤其是颈部石头受损时,最容易从这些地方开裂。



其四:明末清初的战乱导致石像被毁坏。


羽评历史

关于这个疑问众说纷纭,主要流传以下几点,

其一说因为是大地震引起的,在明朝嘉靖年间,陕西华县一带发生了强度8级以上的大地震,由于是子夜,人们熟睡中,所以死伤惨重,这就是有名的关中大地震,由于华县距离乾陵非常近,只有100多公里,属于震中地带,所以造成了毁灭性打击,陵中除了61臣像外,许多雕像也是断了头部,专家也认为这是主要原因。

其二说是在明朝末年,乾陵一带发生大面积瘟疫,百姓苦不堪言,认为是守陵的石像在作怪,于是就把石像砍掉了。

其三说明末清初时,大量西方人在中国探险,发现石像认为是无价之宝,贪心大起,但是石像目标太大,于是只好砍下头颅卖出去。

其四说当年八国联军进击中国时,看到这么多外国使臣恭敬的站在墓前,觉得是对他们的侮辱,勃然大怒,把石像砍掉了,但是没有事实依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