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何用无头人守陵?

藏嬌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也是

唐朝18座帝王陵中唯一没有被盗的一座。但是奇怪的是,乾陵有61尊无头石人像,成了一个巨大的谜团。

研究人员从这61尊石像的服饰研究发现,这些石像所表现的,是当时的外族使臣,所以又称为“六十一蕃臣像”

那他们为什么都没有头呢?是不是原来就没有?从残存石像来看,原来应该是有头的,只是后来被外力所破坏的。

那么是怎么破坏的呢?主要有三种说法,我来分析一下。

第一种说法,被当地百姓所破坏。

说是明朝的时候,有个外国使节到乾陵游玩,忽然看到自己祖先的石像,正站在这里守陵。这个外国使节非常生气,想要破坏这个石像,又害怕引起附近百姓的不满。于是他趁着夜晚践踏乾陵附近的庄稼,然后放出谣言,说是乾陵石像糟蹋庄稼,必须砍掉石像脑袋才行。

附近百姓于是误听谣言,把石像的头都砍了下来。

这个说法很有民间传说的意味,实际上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明朝真有外国使节看到这个,是不敢耍小手段破坏乾陵的,因为一旦被发现,就是外交事件了,他不一定承担的起这责任。

第二点,就算这个外国使节有这个胆量,直接趁着夜深人静,带几个人把自己祖先的石像砸了就行了。砸完就走,怎么会怕附近百姓有意见?总比践踏庄稼被发现的风险小吧。

第三点,就算真的想借老百姓之手毁掉石像,为什么只砍掉脑袋?看着自己的祖先被砍掉脑袋站在那里,心里就满意了?

第二种说法,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破坏的。

这种说法认为,八国联军侵华时,来到了乾陵,看到这一堆外国使臣守陵,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侮辱,所以破坏了这些石像。

这种说法就更不值得反驳了,因为乾陵在陕西,八国联军没来过乾陵,所以没机会破坏石像。

第三种说法,明朝大地震破坏了这些石像。

据研究,明嘉靖年间,陕西华县一代曾经发生强烈的地震,震级达到8—11级,乾陵距离华县有100多公里,很可能受到了大地震的影响。

因为石材和工艺的问题,石像倒地时颈部发生断裂,才出现了61尊石像无头的现象。

个人认为,这个应该是目前为止,最为合理的解释了。


七追风

汉朝之后,中国经历了漫长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动荡,民不聊生,到经过隋朝的短暂安定之后又有各路反王揭竿而起,最终由李氏统一天下,并由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盛世。但由于其子唐高宗暗弱,最终成就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死后以皇后之礼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但让人奇怪的是,如今看到的乾陵中武则天守墓的石像中竟然大多没有头,这看起来有些慎人。到底武则天是做错了什么才会被后人有这样安排?

原来这些石像是宾王像,它们大都是照着盛唐时期从四面八方来朝拜的各族、各国君王们的样子雕刻的。贞观时期,唐朝国力鼎盛,唐朝是方圆各国严重的圣朝而唐太宗李世民也被誉为天可汗,可见唐朝的强盛。唐高宗死后,为了展示万国来朝的景象,武则天就让工匠按照来朝的各国贵宾的样子刻了许多石像。

但现在所发现的有六十一尊石像没有头,确实是匪夷所思,古往今来大家猜测不断。有的说是清朝时,有外国人到了这里看到了石像竟然是自己祖先,就想敲碎这些头像的头,但这样又担心惊动官府,所以就破坏庄稼嫁祸给石像,所以百姓就把石像敲碎了。另一种说法是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陕西省的渭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级地震,当时造成了大约83万人死亡。再加上明朝曾有人在游览乾陵时写过“赤马剥落离倒旁”的诗句,以此来推测,石像毁于明朝是有可能的。


另外,八国联军这个说法就不说了,因为当年八国联军根本就没有到这里。对于乾陵无头案,古往今来猜疑不断,一直是一大迷案!


小赵话古今

武则天死后和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乾陵。位于陕西西安市西北乾县城郊的梁山上。陵墓规模宏大,而且还有许多巨大的石刻群雕。其中最为神秘的就是无字碑。和61尊无头的石像。关于为何石像没有头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被明朝的百姓砍掉

在明末的时候,有个外国人到乾陵游玩,发现自己的祖先在哪为唐朝皇帝守陵,觉得有辱国家。想自己毁了石像又怕引起当地百姓和政府不满,便煽动当地百姓毁了石像!

第二种,被地震毁掉

明嘉靖34年,也就是公元1555年1月23日,陕西华县一带发生强烈地震,震级达到8至10级,华县距乾陵只有100多公里,属于震中地带,乾陵也因此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使得石像受损。

第三种,被八国联军所毁

在八国联军侵华时,见到乾陵前守陵的外国使臣,感到十分屈辱,于是把石像的头砍掉。但这种说话毫无根据,当年八国联军并没有到乾陵来,也就没有八国联军毁石像这一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