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便利店是否值得投资?

付化东

个人认为京东便利店的投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这里指的投资当然就是普通百姓的加盟了。京东总裁在介绍京东便利店的计划时,明确表示希望能大范围铺张,这是看中了二三线城市和小镇的消费能力与消费习惯的不断升级。

为什么说是看中了二三线城市和小镇的消费升级呢?实际上现在大部分的项目都是相同趋势,也就说明其实是市场趋势所指。就如这个便利店,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我们走两步都能看到全时、物美、711、罗森等等,还有许多个人的便利店,这是因为人们生活习惯的需求。当然这并不是说京东便利店不会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开,绝对是也会按大规模来铺张的,但是如果要达到百万便利店的计划,则不可放过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像刚才说到的便利店还是在一线城市比较多,二三线城市比较少见,如果京东只开在一线城市,面临的是与许多已有品牌竞争,虽然未必竞争不过,但是成本自然会花费更多,既然二三线城市还未饱和,那为何不去占据市场呢?

更重要的一点是,京东便利店有着京东这一电商平台和强势品牌作为背书,在品牌宣传推广上自然是非常占据优势,在消费者心中也已有很好的品牌印象,在此基础之下,京东便利店的发展前景当然是不容小觑。

另外,京东总裁表示鼓励大家来参与京东加盟,在外打工者回到自己的城市,有些来自二三线城市,有些来自小县城小城镇和乡村,都可以来加盟,并且加盟成本较低,还有京东金融加持,这一系列带来的利益是,在宏观层面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城乡发展,相信也会获得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


变革家

我认为京东便利店还是值得投资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京东品牌的价值。BATJ的京东在中国可是家喻户晓,比传统的便利店7-seven,美宜佳等都要出名,风头一时无法比拟。这是品牌的附加价值。而且京东商城的网上口碑也增值不少。

二、进货渠道优异。京东便利店的货无疑来自于京东商城。京东商城的品种丰富,货源直接,价格公道。这些优势已经把传统的秒掉几条街。

三、京东的大数据支持。这个大数据支持也是主要优势,京东商城的大数据也是成功的典范。从数据上能给便利店提供好的意见,如何铺货等。

四、京东快递的快速。京东快递的快是有目共睹的,当便利店需要补货时,京东快递会发挥快的作用。

投资有风险,请君要谨慎!


镁客网

昨日开车,偶尔打开经济广播电台,听到刘强东介绍“京东便利店”计划,目标是全国的城镇,每隔300米就要有一个京东便利店。现在每天都能接到50000个加盟申请,每天开张1000家,每家月保底盈利8000元。今天恰好看到这个问答,不免啰嗦几句。

我认为投资要慎重,钱不是那么好挣的。理由如下:

一、便利店因投资小、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不大,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充斥大街小巷,大部分的生意都不太景气,只是勉强维持。京东在以每300米一个的密度增加进来,竞争压力可想而知,每月8000元的保底可以说绝大部分达不到。

二、京东以品牌背书,统一装潢、统一标识,收取质保金,肯定要统一配货,质量有保障的同时,供货价格不会低,这样就失去了价格优势。现有的便利店基本上都是做街坊、邻居的生意,不排除个别店主利欲熏心、鼠目寸光售卖假货,绝大部分亦是诚信经营、童叟无欺,生意并不见得多好。

三、京东的互联网思维、管理有一定的优势;但传统便利店经过了许多年的探索、磨砺,也各自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管理、经营方法。所以在管理上只能说各具特色。

四、线上靠引流,线下靠积累。现在经济下行,高房价、高赋税制约了人们的消费,高租金、高费用助推了物价。钱不好挣,更不经花,投资须谨慎,世间没有一蹴而就的好事。


北大屠夫陆步轩

4月12日,在重庆举行的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京东CEO刘强东表示:两年前京东提出“京东便利店”计划,截止到上个月,京东每周在中国新开的京东便利店是1000家。京东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每天要新开1000家京东便利店。

他还透露:目前京东的自营零售综合费用率不到10%。此外,京东还在输出自己的供应链能力。除此之外,还要保证质量——不卖假货。

就东哥一系列的演讲内容,还是能读出很多干货的。接下来,我就为大家客观的分析一下,京东,到底值不值得投?


1、京东的供应链体系是否有价值的?

目前,京东在致力于打造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向供应链要效益,而不是合作伙伴间相互抢钱。

也就是说,京东将不再像从前的货物搬运工一样,把A商品运到B店再卖给C客户,而是选择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将商品整理统一化,类似现在的屈臣氏(他们会卖自己的商品),而品牌便利店的商品质量会得到保障,中间商减少,就意味着顾客能花更少的钱拿到更好地商品。

因此,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作为直销方式,是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的,对顾客和卖家都有,重要的是,需要足够多的合作商。

2、京东便利店赚钱吗?

通常消费者是在急需的状况下去便利店购买产品和服务的,具体到用户的体验场景可能就是要立刻或者在十几分钟内享受到。

因此,在短时间内获取顾客需求同时满足消费者心理估价值是有很大的难度的,现在很多便利店门面不大但是五脏俱全,譬如7-11。

但是京东的优势在于线上电商模式做得已经很成熟了,并且有大量的数据做支撑,能够迅速把握消费者消费习惯甚至把握消费趋势。



因此,当京东线上结合线下理论成功以后,将会把商品价格做得更“透明”,久而久之,消费群体甚至可能发生断层式的区别。

最后,再客观的说一句:


虽然京东有线上经验、数据分析能力、资金支配能力以及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即使京东能送货上门,但是相对传统的县城中的便利店而言,京东还是缺乏数据优势和管理优势的。


走进县城乃至农村确实让人振奋、喜悦,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较低层消费者的实际消费需求,有太多人,宁愿买便宜的假货,也不愿意买价格低的真货。


创业投资家

八斗君认为值得投资!

两年前,京东提出了“京东便利店”计划,去年又提出百万便利店计划,截止到上个月,京东每周在中国新开的京东便利店是1000家。

刘强东表示:目标是在今年年底,我们每天要新开1000家京东便利店,所有的便利店几乎都是加盟的。有无数的年轻人,无数在外的打工者看到我们这个消息非常振奋,我们每天能接到5万个申请,基本上都是在外面打工的劳动者,回到自己的乡村,镇上,回到自己的小县城,我们的目标是每300米有一个京东的便利店,有京东的品牌,有京东的商品,里面没有假货,质量得到保证,有京东精准的供应链,还有京东金融给他提供贷款,他只需要花很少的钱找到一个有人流的门脸就可以开京东便利店,大概每个月收入可以超过8000块钱。



八斗君以为, 最重要的是,加盟的京东便利店商品全部为京东商品,质量有保证,同时还有京东的供应链提供支持。

据八斗君了解,整个供应链,整个零售部分,京东的自营零售综合费用率不到10%,而这是什么概念? 目前全世界能够做到综合费用率10%的只有少数两三家公司,其中一个是美国的Costco,它的费用率不到10%,它用11-12%的毛利率就可以实现很好的利润。而大部分的零售商在中国、在全世界都要20%以上才可以盈利,也就是成本大概在15%到20%之间。 供应链效率用什么衡量? 库存周转天数 今天京东光在中国就管理了超过500个物流中心,在库的产品数量接近500万种,而我们传统的零售商一般来说是管理15万种SKU。500万种SKU的管理难度跟15万种不是30倍的差距,而可能是300倍的差距,它不是线性增加,而是几何指数的增加。 简单来说就是物美价廉,高速高效!


八斗君

便利店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两大电商的宣扬下,似乎成了新鲜事物,因为被插上了电商的羽翼。最终还是要回到本质上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本质都是产品,互联网仅是一种购物方法,一种手段,一种购物体验。所以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产品上来。至于是否选择京东或者阿里,就要看自己的需求了。品牌效应对经营确实有很强的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便利店模式和外卖平台不同,外卖平台是销售渠道,所有的店铺都加入外卖平台,自己不加入,就比同行竞争对手少了一条销售渠道,势必对销售有影响。京东和阿里便利更偏重于品牌,而不是销售渠道。毕竟便利店主打的经营范围是周边。并非说他品牌大就一定做不过他,关键要看产品和服务,也就是剩余价值。对于便利店而言,网络不是万能的,差异化、人性化,在人们更注重服务、产品多样化的今天尤为显得重要。


熊猫快讯


山农生态圈

如果让无段之极鹏哥哥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值得也不值得投资。为什么不是一个肯定的结果呢?

我不否认京东便利店的线下运营模式成功的可能性,但前提是必须依据人口密度、环境因素等综合考量进行合理布局才可行。反之,如果遍地开花的结果是不那么乐观的,甚至我还有丝丝担忧!



东京CE0刘强东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成功型企业家,他的思维超前,决策和运营技巧或是并不为我等所理解。但我总认为“到2018年底前争取每天新开1000家东京便利店”“目标是每300米有一家东京便利店”这样的战略布局有那么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的味道!



当然喽,“或许梦想会现实呢!更何況“争取”和“目标”也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或者期望值,即战略方向。“豪言壮语总能激起斗志”,“百万京东便利店”即将向我们涌来,购物方便又实惠是一件利民的好事。

梦想总是好的,万一实现了呢……京东的物流速度我还是很欣赏的。也许在当下这样一个高速发展时代经常出现一些“袭转”、“颠覆”这样的词汇也很是正常!


三湘播报

4月12日,刘强东在2018年中国“互联网+”数字峰会上透露,截至2018年3月,京东每周新开便利店1000家,每天接到5万个申请。他计划到年底每天开1000家,未来目标是每300米开一个京东便利店。


那么,京东便利店是否值得投资呢?

1、加盟模式

京东便利店采用的是加盟模式。店主报名加盟,京东审核资质,确定合作后双方签订合同,再由京东对店主进行培训。以上四个环节完成之后,店主便可以装修营业。虽说是加盟模式,但店主不需要向京东支付任何盟费费、管理费、培训费。唯一收取的“质保金”,是为了约束和规范店主的销售行为。

店主成本上,还是比较低的,相比于其他语言加盟费以及品牌和配货角度,显然京东具有较大优势,值得投资。

2、便利店定位

与近几年来其他多在一二线城市布局的便利店不同,京东便利店更多的是瞄准了农村市场。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对外宣布,京东5年内将在全国开设超过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

农村有着巨大的市场,关键是如何打开的问题。农村电商等正风生水起,马云以及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计划也已规划多年,而京东也是来抢占市场的,占了再说,养着再说。从农村市场角度,也是可以投资的。


3、京东便利店的优势

看看刘强东的原话:“我们两年前提出“京东便利店”计划,截止到上个月,京东每周在中国新开的京东便利店是1000家,我们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我们每天要新开1000家京东便利店,所有的便利店几乎都是加盟的。有无数的年轻人,无数在外的打工者看到我们这个消息非常振奋,我们每天能接到5万个申请,基本上都是在外面打工的劳动者,回到自己的乡村、镇上,回到自己的小县城,我们的目标是每300米有一个京东的便利店,有京东的品牌,有京东的商品,里面没有假货,质量得到保证,有京东精准的供应链,还有京东金融给他提供贷款,他只需要花很少的钱找到一个有人流的门脸就可以开京东便利店,大概每个月收入可以超过8000块钱。”


京东的品牌优势,质量保证,供应链,京东金融贷款等是它的集中优势,也是京东便利店能快速开启和运营的砝码,其开店成本相对低廉,背后支持力度也是较大竞争力,具备投资的前提。

可能的问题和顾虑假想

首先,便利程度或许过于密集

据有关分析,按区县为行政单位,京东要平均在每个区县开设大约三百多家便利店,按照人均来算,每一1300人便有一个京东便利店,这样的便利店密度已经远远超过日本京东。


其次,进货外的其他支持系统貌似暂没有优势


此外,线下的竞争和管理问题

很多一二线城市便利店逐步饱和,并且占据良好地理优势。而众多竞争者不排除抢占农村市场。此外,京东线上经验丰富,但线下管理经验并不多,能否形成线下体系化管理以及效果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观望。


郭一鸣

京东的京东便利点,淘宝的村淘。其目的还是为了占市场。刘强东表示便利店一月盈利八千,这需要很多因素,并不是你开一家就保证你一月八千。一千两千也很正常。便利店不只是进进京东的货,赚个差价。这仅是店面的一个收入来源,人流量低的社区或者街道这项收入微乎其微。就是一个小卖部想想能赚多少?

一个京东便利店的作用涵盖了阿里巴巴的三大块:村淘、菜鸟驿站、阿里城市合伙人!我觉着这是京东便利店直接性目的。至于刘强东指出的包括贷款和村淘指出的卖彩票这些附属价值很难期待的!

盈利点还是等同于淘宝的三大模块!自己进货零售,发展周边超市进货业务拿提成点,发展消费者下单到京东便利店等同于菜鸟驿站。这三项是便利店的综合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