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GDP那么高,为什么很少看到美国制造?

在路上157801529

GDP是什么?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单就GDP这个概念而言,它就不只是和制造业挂钩。如果把GDP实力和美国制造等同,显然有些片面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制造”一词,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制造就是把原材料加工成使用的产品或将原材料加工成器物。单从字理解,制造业就是原材料、劳动力、资源的集合体。在实际生产中,制造业又可分为高端制造业和低端制造业,高端制造业拥有高技术壁垒和高附加值,低端制造业则完全相反。发达国家本身人力成本高,低端制造业不符合资本市场化需求,更倾向于将低附加值的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再从工业的发展阶段看,我国尚处于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阶段,而美国已经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按照学术的定义,后工业化是指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超过工业和农业。其特征是,经济以服务性经济为主;专业和技术人员在社会占有相当的比例;知识经济成为社会的中轴;运用新的智力技术来进行决策。

\t虽然我们很少看到美国制造,但是美国制造业强国和科技霸主的地位仍然没有人质疑。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1734亿美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953亿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5219亿美元。即便美国的第二产业占比已经相当低了,但仍居于全球第二。从制造业集中度来说,美国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导弹、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领域。这也正印证了前面的表述,这些美国制造业的产品并非我们日常生活直接使用的消费品,自然也就感觉很少看到美国制造了。

最后,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来围观一下美国的科技霸主地位。数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美国共诞生了30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总量高居榜首其远远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这些诺奖得主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成就卓著。在世界上最好的前200所大学中,美国占比37.5%。在全球十大顶尖科技公司中,美国独占8家,可以说全球绝大多数应用科技都离不开硅谷的支持。虽然很少看不到美国制造,但其实美国制造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每日经济新闻

首先要做几点解释:

第一、美国是全球GDP较高,但却不是最高的国家。正如我在前几天的评论中所说,美国的长处和优势在于把高GDP和国家能力紧紧捆绑在一起,这就在相当程度上把那些富而不强的国家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第二、美国在制造业方面,虽然依然雄居世界前列,但是美国的制造业却并非全球第一,而且有日渐外流和衰退之势。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第二期要竭力倡导制造业回流。

美国制造业之所以会出现衰退,某种程度与最近几十年美国的立国之本发生变化有一定的关系。最近几十年美国的国家发展重点,逐渐偏向科技和金融立国,在制造业方面的资源投入相对减少,因此美国原有的一些发达产业,比如汽车产业开始日渐衰落;而在科技与金融方面,美国却扎扎实实地走在了世界前列。

因此才有了上面问题中提出的疑问: 为什么美国GDP那么高,而美国制造却非世界一流?

美国的这一国家定位发生的变化,与欧洲另一个大国 - 德国相比形成了截然反差。众所周知,德国的经济立国之本是制造业。这么多年来,无论外界形势发生何种变化,德国的这一定位始终没有改变。2015年,德国提出了工业4.0,其最终目标也是以现代科技来推动和提升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因此人们看到,在今天的世界,”德国制造”依然是一个靓丽的品牌。

究竟是科技和金融立国,还是制造业立国?这是美国与德国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两者各有优劣。但从我本人的立场以及从中国未来应该发展的方向而言,我更倾向于德国模式。这倒并非因为我对德国情有独钟,而是因为制造业的强盛确实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而科技和金融这是辅助这一立国之本的两翼。这个道理我想大家都会同意。


邱震海

需要强调两点。第一,美国经济已经是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不再是最大产业。第二,美国的制造业技术依然世界领先,尤其是高端制造业。


美国是全球第二大制造业国家

2017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93906亿美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34亿美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953亿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5219亿美元。三次产业的比重为0.9:19.1:80.0。其中制造业增加值22443亿美元,占GDP比重为11.6%。可见,美国已经是后工业化阶段,工业不再是经济的主导产业,以商业、信息产业和金融业为代表的服务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虽然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只占了GDP的11.6%,但依然高达22443亿美元。从规模上看,依然是全球第二大制造业国家,仅次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中国2017年制造业增加值为35947亿美元,高出美国60.2%,是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

美国制造业集中在高端行业

之所以很少看到美国制造的产品,主要原因是美国制造业很少生产供一般消费者直接使用的产品。他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附加值高和科技含量高的高端制造业,比如集成电路(高通、英特尔)、航空发动机(通用)、火箭、导弹、医疗器械、药品等产品。这些产品不再直接供消费者使用,因此一般人很少看到MADE IN USA。

我们以集成电路市场为例,全球三大芯片生产商有分别是英特尔、三星电子、高通。其中有两家位于美国,合计市场占有率约20%。

消费者使用的产品中也可以看到很过美国产品,如美国汽车(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等)、苹果手机、戴尔电脑、惠普打印机。


红谷新视界

是GDP,不是GDB。

世界上的产业非常多,但美国人口毕竟有限,只有三亿,美国又是唯一的超级大国,自然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环保、来钱快的产业,如金融、信息、娱乐,而将那些污染大、辛苦、利润微薄的产业(如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国家。

所以,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就逐渐开始了产业转移,本国“去工业化”,由此催生了日本、四小龙、东南亚及中国的经济腾飞。

现在,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基本只剩下高科技产业和军工了,之所以留下它们,因为前者利润高,后者则事关国家安全和美国霸权。

国际上,产业层次大概分为几种:

第一层,信息业,代表国为美国(谁让人家是超级大国);

第二层,金融业,代表国为英国(前任世界霸主,与美国关系非同一般);

第三层,装备制造业,代表国为德国;

第四层,高端产品制造业,代表国为日本;(可怜还有人在争论德日两国谁更发达,产业层次德国都比日本高一级。)

第五层,低端产品制造业。

第六层,能源原材料提供者。

不单是美国,产业升级,将落后产业向外转移是正常的经济规律。

例如英国,英国曾是“世界工厂”,单是汽车行业就有许多赫赫有名的品牌,而随着“去工业化”,劳斯莱斯现在归宝马,宾利归大众,捷豹路虎归印度塔塔,罗孚MG归上汽……英国本土几乎已经完全放弃制造业了,相对应的,伦敦却超过纽约,成为了世界第一的金融中心。

香港、新加坡也是靠制造业起家的,而现在却靠金融、服务行业为支柱。

中国的特殊性在于,中国太大、人口太多了,导致中国在向高端产业扩张的同时,低端产业也没有放弃。原本在国际间进行的产业转移,在中国却从城市向农村、东部向西部,在一个国家内部进行了转移。(知道原本有多少发展中国家等着承接中国淘汰的产业吗?只是中国让他们失望了,呵呵。)

同时,由于中国规模大,积累下来的相对数不大,但绝对数却很高,使得可以有资本发展高端产业。

08年的金融危机,让世界突然醒悟,没有实体经济做支撑,虚拟经济也无法做的长久,所以美国又提出“制造业回流”。只是,毕竟离开的太久,进行的不算顺利,例如,奥巴马就问过乔布斯,能否把苹果的生产线搬回美国?乔布斯说,理论上可以,但需要足够的工程师,在美国招满足够数量,需要半年,而在中国,只要一周。

现在,美国希望以信息化与自动化来重整美国制造业,中国又提出工业2025。未来谁能胜出,还有待观察。


雁去无痕ty

我们很多人其实没有注意到美国制造的产品而已。可以这样说,中国人只要手上有个手机的,都有美国制造,只是美国制造不会是一件衬衣,也不会是一只锅子,这些东西美国不生产。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gdp的构成是不一样的,美国的GDP的构成是他的高科技和服务业。所以美国来讲,他们挂在口上的嘴上的,总是军事装备、芯片、设计、知识产权、服务、金融。如果说,就我们每个人个人来说,手里的那个手机。就是,美国造,不管它是华为手机也好,小米手机呀,他的新片,用不用沟通的,都有美国的知识产权在里面。那个系统,不管是用苹果的也好,安卓的也好,也是美国的知识产权。所以全中国,是超过10亿人,在使用美国产品,只是这种产品,不适宜,外观上你能看得到的形式存在着。应该说我们,一直在消费美国产品。

而你看中国的热词榜,里面有什么,地价、房地产、房价、实业困境、出口、生产、加班。中国,生产的很多产品,其实,他不是,中国投资工厂生产的。销往美国的苹果产品。苹果公司只是提供了一个设计,并且在亚洲采购的芯片配件等,让台湾的组装厂,在中国地上面,请中国人来做。类似苹果这样的生产模式的,美国工厂,在中国,也是相当多的。还有,很多大型的小型的中国公司,采购美国的元器件,在中国组装生产,再出口到国外,其实中间的附加价值是很低的,主要是在帮美国人销售美国制造的产品,或者是销售美国的知识产权。

所以你看起来GDP在中国不是个小数目,但是实际上,和美国的gdp是不一样的。所以gdp的数字又有什么用呢?关键是GDP的含金量,它内含的利润,这就是一个国家的福利所在,人民的福利所在。


大舟财经观

要看到美国🇺🇸强大的基础实力。70多年前,二战时期美国有134艘航母,平均半个月制造一艘航母,就如下饺子。120年前美国的铁路就比我国现在的铁路多。美国现在靠钱💰赚钱。世界为美国打工。需要待中国🇨🇳崛起,改变美国剥削的局面。


梅花欢喜雨雪

最近去了趟美國, 觀察發現美國個人GDP那麼高, 基礎建設卻比歐洲或中國還差, 內心忽有所悟, 其實看GDP根本沒甚麼意義, 因為國家雖然很有錢, 但錢都在極少部分人的手中, 平均下來只得到爽, 電影電視劇或新聞雖然不是政府經營, 但事實都只是在營造大美國美好的一面而已, 就是全憑一張嘴啦! 這假象讓世界人才拚命往美國跑, 有人說至少美國很自由, 但美國治理百姓可是斯巴達式的, 之前facebook一則真實新聞, 2個黑人在星巴克坐著等朋友而沒點餐, 星巴克經理竟然報警把2個黑人抓了, 而且警長並不覺得自己有甚麼錯, 實在太誇張了! 實在不知道美國這國家到底好在哪裡? GDP 跟美國製造 實在是二回事, 只能說美國很有錢但不代表美國百姓很有錢, 因為百姓不怎麼有錢所以只能靠大中國維持生活了! 哈!


cjkuo1225

2017年美国的GDP总量为18万亿美元,依然是世界第一。

历史上,美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大到飞机、汽车,小到一瓶可乐、一罐午餐肉,都是美国制造。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制造业大量外移,产业空心化愈发严重。低端制造业如耐克运动鞋,已转移到中国或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中低端的IT设备转移到台湾或新加坡进行组装,如早期的苹果电脑都在新加披制造。汽车产业由于养老金成本高企,愈发不是德系、日系甚至后起的韩系车的对手,大量的美国产汽车滞销,日系车大行其道,仅1984年日本即向美国出口了230万辆汽车。

8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的重点愈发转移到金融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上,90年代新经济兴起,信息产业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软件和文化产品的出口成为主流,仅1996年美国软件和文化娱乐产品的出口即高达600亿美元。美国制造越来越由有形向无形转变。

特朗普上台以来,针对美国严重的产业空心化,大量失业人口聚居的“铁锈地带”,提出了“买美国货、雇美国人”的口号,吸引投资回流美国,提出再工业化的方针。日本丰田已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新建工厂,苹果部分高端笔记本的制造已迁回美国,而富士康亦打算在美国投资设厂。今后,美国制造可能进一步回归人们的视野。


史图行者

你看不到人家就不不存在?你只电视上看过特朗普没见过真人,难道人家就是动画做的?人家制造什么?一个中兴事件就卡你脖子了,手机芯片系统你造不了!第一个登月,,第一个探索冥王星的,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第一个造出隐形战机,第一个完成全球导航系统,光说一个波音客机还有人家制定的标准,你永远迈不过的坎,太多了,多读读书,别说这么幼稚的话,以为大街上要到处看到美国零食小吃人家才厉害


龙族镭射老板

我觉得有如下原因:

1.美国人的货币美元是世界货币,可以在全球买到任何它需要的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美国并不需要直接生产很多商品。它只要生产各国都争相储备的美元就可以了,这套制度运行了很多年。所以美国制造很少,因为它不需要制造大部分商品,拿美元从国外进口就可以了!

2.因为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凭借这一有利地位,美国可以享有巨额铸币税,他的经济总量就很大。

3.同样的商品,别国生产效率高,质量更高,成本更低,美国如果直接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不划算。所以美国干脆从国外进口,就不直接生产了。

4.各国需要美元作为外汇储备,就必须向美国输出商品,换取美元,这样美国就不需要自己直接生产那么费劲了!

5.美国主要从事高端制造业,低端的已经很少了,大部分转移到了国外,或者干脆让别国生产好了,它就只搞高端,比如波音飞机,武器,芯片等等。高端制造的利润更大,可以制约别国。比如这次中美贸易战,严重依赖美国提供芯片的中兴通讯就陷入了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