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 人文始祖太昊伏羲画八卦圣地

画卦台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画八卦之圣地,它坐落在城北一里的龙湖中,台高两米,广阔十余亩,四面环水,景色宜人。在这里,曾经升起了中华文明的第一道曙光。

淮阳城四面环水,万亩城湖烟波浩淼。在城东北一里处的湖面上突兀着一座土丘,上面亭栏溢彩,古柏苍翠。这里就是太昊伏羲氏始画八卦的地方,故名画卦台,亦称八卦坛。 画卦台,亦名八卦台,又曰八卦坛。清《一统志》称揲蓍坛,位于县城北一里龙湖中,台呈龟形,高2米,面积6600平方米,四面环水,为古陈州‘七台八景’之一,名曰‘蔡池秋月’。196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周口 人文始祖太昊伏羲画八卦圣地

淮阳古称宛丘,是太昊伏羲氏建都之地,画卦台则是“伏羲于蔡水得白龟八卦之坛”。台高六七尺,台基大约10亩,环台皆水,惟西南边有一条小道可行人。台上庙宇建于何时已失考,经过历史风雨的剥蚀,如今,作为古陈州七台八景之一的画卦台上的庙宇已不存在,只有那棵传为伏羲栽的八卦柏依然挺立如故,伏羲封其为八卦柏。

画卦台所以有名,是因为伏羲用一条长横线代表“阳”,两条短线代表“阴”,进而组合图画出的乾、坤、兑、巽、震、坎、离、艮八卦图,一转一动,阴阳消长,变化无穷。八卦之外又可组成六十四卦,再加上六爻的变化,自然界诸多事物的变化规律即可推测出来。八卦中确实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八卦这部“无 字天书”,正在自然科学的各个探索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天生神物呈嘉瑞,地泄无机兆圣明”,素有伏羲恩师之说的白龟,也终于耐不住寂寞,于2003年9月13日上午10时,背负先天八卦图再现于世,从而使千古传说得以印证。

河南周口 人文始祖太昊伏羲画八卦圣地

八卦柏

八卦柏当地人称歪柏树,据考证,此柏已有千年的历史,从四面八方不同角度看,此柏向不同方向倾斜,奇妙无穷,令人叹为观止。为古陈州标志性景物之一。

白龟池

画卦台前有一池,叫“白龟池”。相传伏羲氏于蔡水得白龟,凿池养之。白龟池与湖水相连,风光秀丽,有“蔡池秋月”之美称。1984年8月16日,一只白龟再现,为东关王大娃所获,体重650克,腹、背呈乳白色,龟甲高隆,甲上图案13块,甲周图案24块,眼似珍珠四肢有鳞,尾巴较长,为稀世白龟。经专家鉴定,龟龄250余岁,使“白龟献瑞”这一古老传说得以印证。

白龟石雕

这只石雕的白龟就是按照白龟放大一百倍的比例雕刻的。这只白龟是雌性,重650克,年龄是250岁左右,背部乳白色,腹部纯白色。它的结构是:背中甲是五块,表示五行;由此而外左四右四共八块,表示八卦;左右连接背中上下两块共十块,表示十天干;背中余三块,表示三才;周边左十二,右十二,共二十四块,表示二十四节气;腹部有十二块,表示十二地支;背部、腹部再加上四肢与尾首,共六十四块,表示六十四卦,这一系列奇特的数字均与阴阳八卦之数暗合,因此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

传说伏羲根据八卦治理天下,使人们变得既聪明又勇敢,八卦的原理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分到六十四为止。目前,我国医学界运用八卦的原理攻破了不少疑难杂症。电子计算机也是根据八卦的二进制原理制成的。总之,八卦这部无字天书正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人们对伏羲这座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八卦台怀有浓厚的兴趣。

河南周口 人文始祖太昊伏羲画八卦圣地

另一块汉白玉龟,是1997年深圳企业形象协会会长、美籍华人贺懋华先生观看白龟之后捐赠的。八卦亭

这里原来修了一个八卦亭,八卦亭天花顶上描绘的是先天八卦太极图。奇怪的是,1994年夏天,一场龙卷风把整个上盖旋到了龙湖之中,易学人士解释说,这是把天机公开出来了,太昊伏羲氏唯恐再触怒了上帝,就一阵旋风把亭台拆掉了。

伏羲画卦台,相传中央是伏羲八卦亭,上悬伏羲先天八卦,八卦亭有石龟两只,各有一青石碑。一书“开物成雾”,一书“先天精蕴”。伏羲八卦亭前侧有一方青石算盘。青石算盘散布算盘子。看上去,既象河图,又象洛书。但是细细一看,他既不是河图,又不是洛书。多少年来没有人能够揭开其中的奥妙。“石算盘”是伏羲画卦时的通灵之物,蕴涵的天机又是我们所能够理解的呢。

伏羲八卦亭旁有一棵古柏。人们称为“八卦柏”。八卦柏南看南歪,北看北歪。相传是伏羲画卦泄了天机,害怕天帝知道了搜出八卦来。于是将八卦埋在画卦台中央,为了便于查找,又从台东南角拔了一棵柏树重新栽上,作为记号。就这样左一脚,右一脚的夯实土。结果成了现在的南看南歪,北看北歪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