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何時會坐、會爬、會走、會說話?媽媽要知道!

最近有的寶媽在後臺留言問道,為什麼我的寶寶四個月了還不會趴,抬頭?為什麼我家妞妞,半歲了還不會坐?多大的寶寶會爬呀?

我家的寶寶一歲四個月了,為啥還不會牙牙學語呢?等等這樣的問題,今天我為各位孕育寶寶路上的寶媽們一起學習,解答疑惑!

孩子何時會坐、會爬、會走、會說話?媽媽要知道!

孩子的生長髮育遵循一定規律

1. 由上至下:大動作發育。

大動作:區別於精細動作,涉及胳膊、腿、足部肌肉或全身的較大幅度的動作,大動作的發育主要隨脊柱的發育而發展,頸椎-抬頭、胸腰椎-坐,等到會走時脊柱的活動基本固定下來了。

2. 由近至遠、由粗到細:精細運動。

精細運動:精細運動可以說是四肢、手部運動,以手部動作為主,例如捏、拿、轉等,涉及小關節的靈活度,越是小的東西對孩子的要求越是高,例如把積木放到杯子裡、把綠豆放到玻璃瓶裡,就是不同的精細程度要求。

3. 由簡單至複雜:語言發育

由低級至高級:思維發育

語言和思維都是比較抽象的人類所特有的能力,所以相對動作發育而言對孩子的要求就更高一些。

語言和思維的發育是密不可分的:語言的出現從發音發聲到會咿咿呀呀有,再到說1個字→2個字→字數逐漸增加,先出現名詞、疊詞(例如飯飯、手手腳腳)→動詞(沒、拿、要、吃)→形容詞、介詞,簡單詞到複雜的詞和句子。

總的來說,孩子的發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孩子何時會坐、會爬、會走、會說話?媽媽要知道!

孩子何時會坐、會爬、會走、會說話?媽媽要知道!

孩子何時會坐、會爬、會走、會說話?媽媽要知道!

孩子何時會坐、會爬、會走、會說話?媽媽要知道!

孩子何時會坐、會爬、會走、會說話?媽媽要知道!

孩子何時會坐、會爬、會走、會說話?媽媽要知道!

孩子何時會坐、會爬、會走、會說話?媽媽要知道!

孩子何時會坐、會爬、會走、會說話?媽媽要知道!

孩子何時會坐、會爬、會走、會說話?媽媽要知道!

孩子何時會坐、會爬、會走、會說話?媽媽要知道!

孩子何時會坐、會爬、會走、會說話?媽媽要知道!

  • 12月內:咿呀學語,積累理解的字詞。發單音節、重複單音節咿呀咿呀→自語 、模仿聲音、開始學話。

  • 1-2歲:認識爸爸媽媽、兒童最初表達的50個詞語(媽媽、爸爸、爺爺、奶奶、阿婆、嗚嗚、姐姐、雞、魚、寶寶、汪汪、吃、貓、拿、蛋、鴨、狗、球、咦、手、腳、燈、阿公、哥哥、弟弟、糖、妹妹、飯、鞋子、鳥、喵喵、不要、眼睛、耳朵、月亮、肉、餅乾、嘎嘎、電視、菜、阿姨、大、娃娃、我、門、要、謝謝、衣服、褲子、叔叔)、短語 。

  • 2-3歲:3字以上短語、簡單句、兒歌 。

  • 4-6歲:自言自語、說話流利。

有些家長自己小的時候開口比較晚,加之目前家庭中的語言種類也較多,例如有的家庭說普通話和一種方言,有的家庭說3種方言,又或者有的家庭說2種語系(中文和英語等),還有可能是現在父母親工作繁忙沒有足夠的時間對孩子進行陪伴和玩耍……

以上各種原因都會造成孩子出現開口晚,說話少等問題——沒有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的話,等到3、4歲將要進入幼兒園學習時,部分孩子仍不會說話,或說的還很少時,這些孩子可能就已經錯失了重要的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

    孩子何時會坐、會爬、會走、會說話?媽媽要知道!

    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的生活壓力也逐步增大,伴隨著也處處存在著更多的學習機會。若是孩子可以及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情緒,那我想他所能得到的機會也一定更多!

    所以在18個月(即1-2歲期間)左右的語言爆發期,請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培養其對語言、語音的敏感度和注意力,及時發現、尋找開口晚,講話少的原因,對於孩子是最好的“贏在起跑線”的方法。

    孩子的發育成長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作為家長,既不能過於急躁,也不能太忽視,按照一定的規律去觀察孩子,能夠找到適合他的節奏和方法去幫助他發展,孩子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