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美大与滴滴互打的一些看法

关于新美大与滴滴互打的一些看法

1,新美大与滴滴在各自的主战场经过多年抗战消灭了众多敌人,树立了强大品牌,积累了庞大用户规模,沉淀了众多精英人才,获得了巨大资本支持,彼此的护城河都算挖的够深了。

2,互相进入对方领域,也是告诉BAT以及资本市场这两个领域的细分市场如其他网约车们啊其他出行生活们啊等未来还挺悬的,管你绑了大腿还是已经上市,从而双方估值还有很大往上走的空间,做出这样决策你也可以理解为是”市值管理”,新经济独角兽公司最有意思的是,企业做市值管理与挖护城河是同时在做的。专业说法是以时间换空间。

3,对方各自细分领域的小小对手的生存空间更小了,老大老二打架,老三老四这些可能就没了,同时整个市场的用户渗透的会更加深入,大家的用户服务延续得更深。

4,互相进入对方领域,刚好可以继续提升下服务水平,百姓老是吐槽也不好,同时也可以摆脱因为垄断被社会各层面的诟病,只要市场份额足够大交易量足够大本质还是垄断。

5,回想当年BAT互相进入各自核心领域,看着像是打架其实也挺好,虽然很多非主营的业务都是鸡肋服务(用户价值小)或者藏的深的服务(体验成本高),一起教育用户一起推动行业发展。最后各自也都过得挺好。

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才过剩的两家,垄断了一定时间了,确实也需要引入外敌再次提振下内部士气,不然官僚啊啥的内部效率很低。回想下当年3Q大战,两家公司内部空前团结,不要忽视员工们同仇敌与忾众志成城,这股主人翁精神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将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总结就是,持续看好,强者恒强。神仙打架,百姓欢乐。老大打架,小弟遭殃。市值管理,深挖城河。人才过剩,找点事干。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早期投资,适当出货。中期投资,不必恐慌。近期投资,可以持仓。二级市场,接盘等待(前提是原来每一轮估值合理)。

Ps,本分析与判决基于公开信息,个人本身互联网体验15年,互联网从业10年,金融科技创业6年,股权投资吃瓜群众3年,主要从用户体验与企业发展角度思考问题,对估值与投资不作评价,抛出一些思考(高德推出打车以及找单车服务你用吗?感觉身边人用的比例会是多少?需要怎样的代价你会用?直接用已安装的app是不是更高效?)。个人信仰新经济与坚信强者更强,本观点不构成直接投资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