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青銅器那麼多,銅是怎麼來的?

江海祥哥

根據工具材質的不同,古代文明可以分成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

中國的青銅時代可以說是同期世界各文明的翹楚,大約起於商,終於秦,而更以春秋戰國時期為代表。

正因為這段時期,是中國文化的濫觴,中國對於這段歷史的關注度也遠高於其他時期,受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影響,先秦的歷史僅限於少數留存的典籍,如《春秋》及司馬遷後來編修的《史記》,如此少之又少的資料,如何喚起我們對自己文明未知部分的探索呢?

那便是各種出土的青銅器,因為精美、特殊、詭異等,我們對青銅器的好奇加上青銅器幾乎件件是孤品的現狀,使得我們有一個先入印象:青銅器數量真多?

而事實上,現存以及可預期的古代青銅器總數所需要的銅、鉛原料並不會太多,或許一兩個山頭就夠了(數量最多的應該是兵器?)。

(銅的原料:孔雀石,即鹼式碳酸銅)

根據《周禮·地官》的記載:“人掌金玉錫石之地”,在周代甚至更早,當時的官家已經對青銅、玉石等關鍵物資的原料設置了專管部門和人員,如此說來,他們自然是掌握了原始礦坑的開採技術並形成了系統的開採、冶煉制度
《詩經·魯頌》也有提到:“憬彼淮夷,來獻其琛,元龜象齒,大賂南金。”除了自己冶煉青銅外,也可以通過進貢的方式收穫外來的青銅。

如果是自己開採,那麼銅礦來自哪裡?

根據目前已經發現的資料,湖北大冶銅綠山便是一處規模宏大的銅礦:已經發掘的有西周(約公元前9世紀)至西漢末(公元1世紀)的採礦井、巷360多條(個),古代冶銅爐7座。

在遺址的地表上,還散落著約40萬噸古代鍊銅渣,隨同出土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也有上千件,其中包含大型銅斧、銅錛、石鑽、木鏟、木耙、木槌、銅鑄、鐵鋤、鐵鏨、船形木鬥和轆轤等。

僅僅這一座礦山,就足以提供大半個中國在春秋戰國乃至漢代的銅耗量了,更何況還有一些同等規模暫未被發現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