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章办事还是钻规则漏洞?池忠国案撬动中国足球最敏感神经

究竟是2000万还是1个亿?究竟是按流程办事的正常转会,还是钻了规则漏洞?近来中国足坛闹得沸沸扬扬的“池忠国转会案”,不仅将上海申鑫、延边富德和北京国安三家涉案俱乐部卷入其中,也让整个中国足坛紧绷起神经。不管最终中国足协会对“池忠国案”做出如何判决,可以肯定的是,这在中国足坛绝非特例事件,随后足协出台的管控政策会越来越严,越来越细,让那些心存侥幸的人根本没有可乘之机。


照章办事还是钻规则漏洞?池忠国案撬动中国足球最敏感神经事情的起因要从2014赛季延边从中甲降级说起,当时合约期满的池忠国,以自由身加盟上海申鑫,而随着2015赛季申鑫降入中甲,而幸运留在中甲的延边希望将池忠国召回,申鑫最终以1300万人民币的价格将他转让给延边。在敲定这一转会时,申鑫在合同中增加了优先选择权条款和二次转会分成协议,即如果未来池忠国再从延边转会到其他俱乐部,申鑫将得到30%的转会费分成。

2017赛季结束后,池忠国从延边转会加盟国安,转会费对外宣称2000万人民币,申鑫只能拿到600万,但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申鑫俱乐部总经理秦蘋揭开了老底——池忠国明确地告诉他,自己的转会费是1亿。根据球员二次转会分成协议,申鑫应所得3000万,而且如果这2000万虚构转会费被查出来,这一份额将提高到50%,所以申鑫要求国安延边支付5000万的费用。

照章办事还是钻规则漏洞?池忠国案撬动中国足球最敏感神经值得一的是,足协年初在公示池忠国转会费时,正是2000万,这也是在今年国内球员转会时的一个标准,几乎所有内援都是这个价格,但是依照去年杨善平8000万的身价,今年邓涵文、池忠国、韦世豪等人身价才2000万,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这件事一旦被查实,国安不但要支付申鑫费用,还要继续给足协缴纳调节费,更要因为虚构转会费,面临着扣除10个联赛积分的重罚。

本来,申鑫的申诉从3月份就开始了,5月10日足协仲裁委员会第一次开庭,但因为没有传唤到池忠国到现场作证,当庭没有开出结果。几方约定24日重新开庭进行二次仲裁,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仲裁结果依然会很难出台,即使出台也很难对外公布。

照章办事还是钻规则漏洞?池忠国案撬动中国足球最敏感神经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一期中国国家队正在南京集训备战26日与缅甸的热身赛,虽然池忠国首次入选国足令人兴奋,但陷入转会纠纷中的他在训练中表情始终严肃沉闷,显然场外的纷争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他的竞技状态。

“池忠国案”的棘手和复杂程度,的确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因为往小里说要,俱乐部需要保护自身的切身利益;往大里说,这又牵扯到足协的新政是不是能充分落实,再往大里说,就是中国足球改革还有没有希望。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任何转会交易的背后,其实球员更多是弱势的一方。作为当今中国足坛能力和态度都很突出的中生代球员,池忠国无论在俱乐部还是在国足,都本该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只是希望他不会最终成为各方角力的牺牲品。如今,球员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当初制定游戏规则的中国足协,是不是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