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工傷糾紛,單位拒絕賠償怎麼辦?

工傷職工受傷後,怎樣才能使受傷職工的合法權益得到最有效的保障呢?在工傷賠償中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把握好時間及時尋求法律幫助。

基本案情

2015年8月9日,陳某在一家玻璃工藝製品廠做開料工作,工作期間單位並沒有與陳某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依法為陳某購買社會保險。

發生工傷糾紛,單位拒絕賠償怎麼辦?

代理過程

我所的律師在接受陳某的委託後,通過詳細分析案件的情況和雙方的證據,科學合理制定辦案方案,勞動關係確認階段經歷了仲裁、一審,在確定勞動關係後,立即申請工傷認定及勞動能力鑑定,並積極提起勞動仲裁。仲裁不予受理,繼而我方提起一審,並將經營者列為被告,並且查封了經營者的房產確保執行,一審判決單位以及經營者應向當事人支付賠償金15萬餘元

工傷職工維權途徑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的,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天內向勞動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拒絕為受傷害職工申請工傷認定的,受傷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可以直接向勞動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注意必須在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提出。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工傷職工有哪些維權途徑?

發生工傷糾紛,單位拒絕賠償怎麼辦?

勞動仲裁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有關規定處理。

行政複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複議法》規定,對受理決定或認定決定不服的,自收到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上級行政機關提起行政複議。

行政訴訟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規定,對受理決定或認定不服的,自收到決定書之日起6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對工傷行政複議決定不服的,自收到訴訟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發生工傷糾紛,單位拒絕賠償怎麼辦?

律師點評

工傷後,勞動者若在用人單位不願意協商賠償事宜的情況下,最好的做法是立即諮詢專業律師的建議並委託律師介入處理。專業律師豐富的專業知識及靈活多變的辦案技巧,往往能夠為當事人爭取到理想結果。

另外,律師建議勞動者在入職時,不管用人單位怎樣,要提醒公司與自己簽訂勞動合同,也算是對自己的一種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