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個朋友,少一條路。

多一個朋友,少一條路。

▼ 文/三虎 圖/月神之箭

朋友多了幻覺多。

幻覺多了就像王朔小說中的情景:

小瘦子在大街上叫囂,誰敢惹我?

大漢上前說,我敢惹你!

小瘦子就摟著大漢繼續叫囂,誰敢惹咱倆?

……

朋友多了,你就可能把朋友的當成你的了,感覺可以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可是,一朝夢醒,心碎一地——朋友的還是朋友的,你的就是你的,包括你欠的債,長的青春痘。

老話總是誤導我們,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歸根到底卻得靠自己。

其實,朋友不是用來“靠”的,朋友是用來真誠結交的。

如果交往就想著要“靠”,終歸還是靠不住。

多一個朋友,少一條路。

一個哥們的公司今年大有起色。

他的體會就是,閉門謝客,破釜沉舟,低如塵埃,埋頭苦幹。

過去一個大老爺們,卻整得像朵交際花,到處結交朋友。

參加各種論壇、路演、訓練營、頭腦風暴、私董會、圓桌會議、早茶夜酒,什麼花式都用上了,希望交上更多的朋友。

可是,想好的合縱聯橫,資源整合一直沒有。

痛定思痛,他終於想明白,自己沒什麼價值,交一百個朋友,人家也不知怎麼幫你。

於是引刀自宮,退群退會退圈子,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拼命做產品。

閉關一年,抬頭看天,雲開日出,許多合作都順理成章了。

這哥們的感言,過去我們老想整合資源,想的都是佔對方的便宜。

老想著四兩撥千金斤,隔山打牛,結果是隔山打空氣

砍柴的與放羊的,是可以合作,但好歹你得有羊與柴啊。

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囤積所謂“人脈”,不如把大把時間去工作中磨與悟。

組織心理學家亞當•格蘭特舉過自己親身經歷的案例。

他曾經給一位敬仰的企業家發過電子郵件,但沒有得到回覆。

幾個月後,企業家突然聯繫了格蘭特,而且他根本不記得格蘭特曾經試圖聯繫過他。

他說,他聽了格蘭特的演講,並提出想要和格蘭特見面——現在他有了證據,知道格蘭特可以帶來增值。

這次經歷讓格蘭特明白了一個道理:

認識誰或者得到誰的聯繫方式本身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讓別人注意到你。

人脈不需要你成為人脈交際的專家,只需要你自己成為一個專家。

當你自己成為某個領域的真正專家時,你的人脈自然也就建立了。

好運氣不是追求來的,是吸引來的,好的人脈也是如此。

多一個朋友,少一條路。

朋友多了給你安全感,其實也是一個幻像。

電影《教父》中,教父到處寄放友情,關鍵時刻零存整取。

現實生活中,你四處寄情,有時候卻血本無歸。

有調查表明,你幫助過的人,需要時不一定會幫助你。

反而是以前給你提供過幫助的人,許多仍然願意繼續給你提供幫助。

多個朋友多條路,可是哪來這麼多的朋友啊。

重要的不是你接觸、認識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真正認可你、在乎你。

結識正確的人對一個人的成長或成功明顯有益,但這個正確的人在多大程度認可你、願意幫助你,甚至甘願為你承擔風險,這都取決於你自己在一瞬間呈現出的價值籌碼。

在我們這個時代,你只要有價值,不是朋友也可以與你合作,達到共贏。

我們生活的是全球化的社會,而不是熟人社會的小圈子裡,弱關係有時還比強關係理牢固更簡明。

吳伯凡先生曾聊到過“知遇之恩”與“相見恨晚”,充分說明了真正的朋友,不分早晚。

吳伯凡說,中國人總講“知遇之恩”,“知遇”者,“知”在前,“遇”在後,只有相知才能有真正的相遇,只有“遇”,沒有“知”,等於沒有遇。“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不相知即是無緣,這是人際關係中最為重要的,卻也是我們常常忽略的。

吳伯凡還這樣說“相見恨晚”,真正的相見都是恨晚的,不恨晚的相見不如不見。

在彼此相見之前,兩個人都做了很多事後看來彷彿是為這次見面而做的準備工作,這種無意中的準備,就是在彼此不知曉的情況下各自修行,各自積累與對方的緣分,所以在相遇的那一刻,便會產生“相見恨晚”的感慨。

與其四處尋找朋友,不如修煉好自己,自然就會吸引來真正的朋友。

多一個朋友,少一條路。

今天見大伽,明天見大牛。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朋友圈秀成一朵花。

朋友圈裡深藏功與名,笑而不語,無睱他顧,悶聲發大財做大事。

我們在看一些成功故事,總愛強調這樣的橋段:某人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另外一個人物,從此他的職業生涯或者創業歷程便獲得了奇蹟般的改變。

和所有的成功故事一樣,這樣的內容不一定可以普適:即便這個故事的所有細節都是真的,但成功是小概率的事件。

現實的情況是,大量的人費盡心機結識了一些人,但是最終也一事無成。

我們之所以沒有聽到這樣的事,是因為所有這些人都沒有成功,自然就沒有寫成功故事的價值,自然你也就不知道小蜜蜂們的種徒勞。

多個朋友多條路,走的路多了,就沒有了路。

只有一條路可走時,才可能是出路。

背水才能一戰,絕處才能逢生。

飯要自己吃,路要自己走。

多一個朋友,少一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