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殖民地——纳粹在南美的顽强续命

纳粹下士的“帝国梦想”

这个“纳粹国家”被称为“尊严殖民地”,它被披露出来,是缘于德国导演佛罗瑞·加仑伯格执导拍摄的电影《尊严殖民地》,该影片于前几年在德国公映;随后德国政府不得不承认此事,并为此道歉;德国解密档案显示,“尊严殖民地”位于智利马乌莱大区利纳雷斯省帕拉尔市东南35公里处,这个所谓的“国家”不仅有“元首”和统治体系,还有各种武器。

尊严殖民地——纳粹在南美的顽强续命

创建这个神秘“国家”的人名叫保罗·舍弗尔,他的“国家”存在了长达30多年。1921年12月4日,舍弗尔出生于德国西部城镇特罗斯多夫。舍弗尔12岁那年,希特勒成为纳粹德国元首,舍弗尔幻想自己未来也能成为像希特勒那样的枭雄,于是很早就加入希特勒青年团。在孩提时代,舍弗尔曾因事故导致一只眼睛失明,不得不换上玻璃假眼。1939年二战爆发,舍弗尔原本想参加德国陆军,但因一只眼睛失明,陆军没有接纳他。于是,他只好以卫生员身份加入德国空军。相关档案显示,他从未当上过军官,直至二战末期也只是下士军衔。战后,舍弗尔开了一家儿童福利院。1959年,他创建自称是“慈善组织”的私人机构,同年他被西德政府控告性虐待两名儿童,在面临被捕的情况下,他带着追随者逃离西德。

统治手法与希特勒如出一辙

尊严殖民地——纳粹在南美的顽强续命

“尊严殖民地”的大门。智利南部的这块偏远之地是智利独裁者皮诺切特折磨政治犯的代理场所

随着威信逐渐树立,舍弗尔开始把“尊严殖民地”转变成一个事实上的“纳粹国家”,他用铁丝网把“国土”围起来,“国内”建造瞭望塔和探照灯。舍弗尔还创建了一个奇怪的专制体制,为了使他的“国民”同外部世界的接触最小化,他下令将各个家庭隔离开来,父母不能同子女说话,甚至连自己的兄弟姐妹是谁也不知道。“国家”禁止未经准许的男女恋爱或结婚。为了控制民众,舍弗尔及其追随者还囤积了大量武器。智利警方后来在“尊严殖民地”及周边地带发现非法武器仓库,仓库内有机枪、自动步枪、火箭发射器、手榴弹,甚至还有主战坦克。

尊严殖民地——纳粹在南美的顽强续命

美国中情局和西蒙·维森塔尔中心(国际犹太人人权组织)提供的证据表明,二战期间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死亡天使”约瑟夫·门格勒曾为舍弗尔的“国家”服务。舍弗尔的下属还包括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伞兵部队上尉格哈德·马丁斯,1943年他曾参与过解救墨索里尼的行动。值得一提的是,像希特勒一样,舍弗尔指定了“国家”继承人哈特穆特·霍普,在这个“纳粹国”全盛时期,其面积有137平方公里(相当于欧洲国家列支敦士登的大小,面积超过圣马力诺等国)、人口大约300人(其中包括德国人和智利人)。

在舍弗尔的高压统治下,不断有人出逃。首个出逃的“反对派人士”是沃尔夫冈·穆勒,1966年,穆勒“叛逃”至西德,他首次揭露了该“纳粹国”内发生的暴行,随后他获得西德公民权并在一家报社工作,此后他一直积极呼吁国际社会关注这个“袖珍国”。1967年,穆勒解救出另一名“国民”海因茨·库恩,后者证实了穆勒的证词,并提供了更多内幕。据一些叛逃者披露,智利境内的这个“纳粹国”盛行个人崇拜,“元首”舍弗尔拥有最高权力,“国民”不能离开“国家”,电视、电话和日历本也被禁止使用。“国民”必须身穿巴伐利亚农民服装在田间劳作,并唱德国民歌。殴打和折磨是常见的惩罚方式,舍弗尔坚信只有纪律才能充实心灵。

尊严殖民地——纳粹在南美的顽强续命

被洗脑的居民

“千秋帝国”覆灭

1973年9月11日,智利爆发军事政变,陆军总司令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上台执政。舍弗尔同皮诺切特政权一拍即合,主动要求联合遏制“GC主义蔓延”。在皮诺切特统治时期(1973年-1990年),舍弗尔的“纳粹国”成为一个特殊酷刑中心,还用来关押政治犯。据统计,当年在智利有超过1100名失踪者,其中大多被押往舍弗尔的“纳粹国”,很多人在那里遭受拷打,甚至被杀。

尊严殖民地——纳粹在南美的顽强续命

皮诺切特

尊严殖民地——纳粹在南美的顽强续命

1990年,智利在经过17年独裁统治后回归民主,舍弗尔的“千秋帝国”开始瓦解。1997年5月20日,舍弗尔潜逃,这个“纳粹国”在存在36年后正式宣告灭亡。2005年3月10日,舍弗尔在潜逃将近8年后在阿根廷境内被捕,被智利政府判处入狱20年。2010年4月24日,舍弗尔去世。他的追随者也陆续受到审判。

尊严殖民地——纳粹在南美的顽强续命

舍弗尔被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