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德”是什么意思

现代汉语里讲的“德”,指的是一个人的言行符合社会所规定的理想化行为标准的程度。但是,这和“德”这一概念的本义相去甚远。老子讲的“德”和我们今天讲的“道德”完全是两回事。在《道德经》中,“道”和“德”是分开的两个概念。道是道,德是德。

由于语言在历史中不断演化,我们要小心避开望文生义的陷阱,尽量在古文的语境下理解“德”的本义。因此,要探讨“德”的本义,必须回归《道德经》。

从字形学出发。如果我们查询字源的话,可以发现,“德”这个字又三个意象组成:左边的双人旁指的是行走,部首的上半部分是一个眼睛和分岔路,下半部分是心。总体看来,“德”字表达了一个人行走在路上,用眼睛观察,用心思考的意象。

道德经的“德”是什么意思

“德”和“道”有着很微妙的异同。“德”和“道”一样,无法言说,只能心领神会。然而,“道”是没有行为主体的,所谓“道法自然”。而“德”是有行为主体的,因为“德”是偏旁是双人旁,它的行为主体是“人”。个人认为,如果“道”指的是一切事物最本源、最一般的规律的话,“德”指的就是人观察、领悟、配合“道”的方法论。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德”是指“观察”、“配合”,这是与“改造”、“控制”的概念完全不同。改造、控制是一种“能”,是主动的,而“德”是一种“玄”,是被动的。


  • 集体层面的“德”

古人的讲的“以德治国”,指的是统治者“配合”人民社稷。这和我们今天的理解完全不同的。我们今天讲的“以德治国”,是指通过不成文的社会风俗或树立道德标准,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但从《道德经》看来,用社会风俗和道德标准治国属于“仁义礼智信”,已经脱离了“德”的范围了。正所谓:“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老子认为“仁义礼智信”作为统治社会的手段,不仅比“德”低等,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源头。

当一个统治者开始树立道德楷模时,他实际上是在要求人民配合君主。但是,一个社会只要少数人能符合君主树立的楷模,大多数人不能。如此以来,社会就会产生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不平等、竞争、混乱由此而生。

  • 人自身层面的“德”

这里的“德”指的还是人领悟自身、社会和自然的运行规律,以配合它们运作。所谓“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指有修为的人有一种深厚的能力,叫作“德”,使得他得以领悟并配合(载)人事物的运行。

所谓一个人有“厚德”,就是他不抗拒外界,不把自我与外界对立。正所谓:“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赤子就是婴儿,而婴儿有几个特点使其有“厚德”:首先,婴儿没有接受教育,因此没有自我,也没有主客体的概念,世界在婴儿眼里是不分你我,浑然一体的;其次,婴儿是柔弱的,无法抵抗外界对他的影响,但也恰恰是因为他对外物没有威胁,毒蛇猛兽才不侵害他。“德”要求一个人像婴儿一样,对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无所抗拒,对周遭的人没有分别心。


我们如今践行“德”的做法,大抵都是不对头的。当我们把“德”理解成“道德规范”的时候,我们以为,只要压抑自我、强迫自己遵守既定的社会规范,我们就能成功。但事实恰恰相反。有“德”的人,他对待一切以德,包括自己:他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道”,即自己的需要、性格、身体状况、行为规律、社会地位等客观条件;他也知道怎么让自己的主观意志配合自己的客观条件,使自己获得最好的发展。

所以,有德之人也是自私的:他理解自我,而不刻意控制自我。但正因为他放下了刻意的自我控制,他获得了“道”的加持。正所谓: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经的“德”是什么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