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德”是什麼意思

現代漢語裡講的“德”,指的是一個人的言行符合社會所規定的理想化行為標準的程度。但是,這和“德”這一概念的本義相去甚遠。老子講的“德”和我們今天講的“道德”完全是兩回事。在《道德經》中,“道”和“德”是分開的兩個概念。道是道,德是德。

由於語言在歷史中不斷演化,我們要小心避開望文生義的陷阱,儘量在古文的語境下理解“德”的本義。因此,要探討“德”的本義,必須迴歸《道德經》。

從字形學出發。如果我們查詢字源的話,可以發現,“德”這個字又三個意象組成:左邊的雙人旁指的是行走,部首的上半部分是一個眼睛和分岔路,下半部分是心。總體看來,“德”字表達了一個人行走在路上,用眼睛觀察,用心思考的意象。

道德經的“德”是什麼意思

“德”和“道”有著很微妙的異同。“德”和“道”一樣,無法言說,只能心領神會。然而,“道”是沒有行為主體的,所謂“道法自然”。而“德”是有行為主體的,因為“德”是偏旁是雙人旁,它的行為主體是“人”。個人認為,如果“道”指的是一切事物最本源、最一般的規律的話,“德”指的就是人觀察、領悟、配合“道”的方法論。這裡必須注意的是,“德”是指“觀察”、“配合”,這是與“改造”、“控制”的概念完全不同。改造、控制是一種“能”,是主動的,而“德”是一種“玄”,是被動的。


  • 集體層面的“德”

古人的講的“以德治國”,指的是統治者“配合”人民社稷。這和我們今天的理解完全不同的。我們今天講的“以德治國”,是指通過不成文的社會風俗或樹立道德標準,對人的行為進行規範。但從《道德經》看來,用社會風俗和道德標準治國屬於“仁義禮智信”,已經脫離了“德”的範圍了。正所謂:“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從這句話也可以看出,老子認為“仁義禮智信”作為統治社會的手段,不僅比“德”低等,更是導致社會混亂的源頭。

當一個統治者開始樹立道德楷模時,他實際上是在要求人民配合君主。但是,一個社會只要少數人能符合君主樹立的楷模,大多數人不能。如此以來,社會就會產生金字塔型的等級結構,不平等、競爭、混亂由此而生。

  • 人自身層面的“德”

這裡的“德”指的還是人領悟自身、社會和自然的運行規律,以配合它們運作。所謂“君子以厚德載物”,是指有修為的人有一種深厚的能力,叫作“德”,使得他得以領悟並配合(載)人事物的運行。

所謂一個人有“厚德”,就是他不抗拒外界,不把自我與外界對立。正所謂:“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摶。”赤子就是嬰兒,而嬰兒有幾個特點使其有“厚德”:首先,嬰兒沒有接受教育,因此沒有自我,也沒有主客體的概念,世界在嬰兒眼裡是不分你我,渾然一體的;其次,嬰兒是柔弱的,無法抵抗外界對他的影響,但也恰恰是因為他對外物沒有威脅,毒蛇猛獸才不侵害他。“德”要求一個人像嬰兒一樣,對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無所抗拒,對周遭的人沒有分別心。


我們如今踐行“德”的做法,大抵都是不對頭的。當我們把“德”理解成“道德規範”的時候,我們以為,只要壓抑自我、強迫自己遵守既定的社會規範,我們就能成功。但事實恰恰相反。有“德”的人,他對待一切以德,包括自己:他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道”,即自己的需要、性格、身體狀況、行為規律、社會地位等客觀條件;他也知道怎麼讓自己的主觀意志配合自己的客觀條件,使自己獲得最好的發展。

所以,有德之人也是自私的:他理解自我,而不刻意控制自我。但正因為他放下了刻意的自我控制,他獲得了“道”的加持。正所謂: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道德經的“德”是什麼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