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兩位發小前來要官,為何一個被砍頭一個卻高升?

謎教主

自古“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越是高級領導越喜歡被拍馬屁,要不然受到皇帝寵信的為啥全是拍馬屁的高手呢?什麼“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之類的話,千萬別當真,否則連死字都不知道怎麼寫的。

民間傳說朱元璋有兩個發小,哥仨都是窮光蛋,吃不飽穿不暖,只能給被給地主劉德家放牛,萬惡的地主劉德毫無人性,對三個小夥伴毫無憐憫,非打即罵。其他兩個小夥伴為了吃飯只能忍著,但朱元璋很有想法,他毅然投軍,反抗統治,最後成了大明開國皇帝。

兩個發小聽說當年的放牛娃發達了,喜出望外,決定跑到南京去討個官做,好歹咱們也一起放過牛,給咱倆一個“弼馬溫”做做,給皇帝養馬也行啊!

第一個發小跑去找朱元璋,見面就如同見了親人,滔滔不絕地講起了當初的患難故事:“你就是朱重八啊?還記得我不?我是小時候跟你一塊放牛的二蛋啊!咱們一塊偷人家胡豆,拿著一個罐子煮著吃,你還把罐子給打碎了還得連飯都沒吃飽……賞俺們一個官做吧!”

發小越說越帶勁,朱元璋的臉憋得就像豬肝一樣,越變越紅,最後還是沒憋住火,直接把他拖出去砍了,這位仁兄到死也沒明白皇帝大人為啥發這麼大火。

另一個發小也來了,一上來就山呼萬歲,開口就把朱元璋一頓猛誇,說朱元璋當年就是一副帝王相,自己早看出來他不是凡人,這個人同樣提到了倆人偷別人胡豆的事情,但他是這麼說的:“想當年微臣隨駕掃蕩廬州府,打破罐洲城,湯元帥在逃,拿住豆將軍……”

別人不知所云,但朱元璋知道他說的是啥意思,所謂“掃蕩廬州府”是說偷別人東西,“打破罐洲城”是說把罐子打碎了,“湯元帥在逃”是說湯全都灑了,“拿住豆將軍”是說還好胡豆在。同樣一件事,他說的就特別有幽默感和親切感,把老朱拍的舒舒服服。

就這樣,這個發小還沒開口討官做,朱元璋就大手一揮,賞給他一個肥差。


狄飛驚

情商高的人真能升官發財,如魚得水,情商低往往討不了好,一不小心還會丟了性命。朱元璋兩個發小來要官,一個砍頭一個高升都是情商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窮苦出身,完全屬於“草根逆襲”。小時候吃不飽飯是常有的事兒,當然為了生存會不得不做些糗事。後來朱元璋幾經周折,經過十幾年的血雨戰爭,才終於建立了明朝。

當了皇帝后,少不了兒時好友,家鄉父老來找他。朱元璋通常都會顧及舊情義,給來訪者或財物,或適合其工作的崗位,很少讓其空手而歸的。

不過有一個很例外,不僅工作沒討到,還被砍了頭。這到底是什麼回事呢?

還原當時場景。有一天,這個發小從老家來找朱元璋,得到下人稟報,朱元璋放下手中正在批的奏章,非常高興地去見這位發小,並陪他吃飯。

在吃飯時,這位發小侃侃而談,一時性起,不僅喊朱元璋小時候的外號,還講了他小時候的糗事。

其中一件事是說朱元璋小時候在給地主家放牛時,由於太餓,趁著放牛間隙烤了洋芋吃,由於緊張還擔心被抓,吃時狼吞虎嚥,沒想給噎住了,是這位發小找來水救了他。

發小一個勁兒地說個沒完,朱元璋臉都氣黑了,在場還有那麼多大臣,這叫已貴為皇帝的他情何以堪,於是一怒之下將這個發小殺了。

另外一個發小來找朱元璋時,朱元璋同樣是好酒好菜熱情款待。這位發小很會來事,只說朱元璋天生聰明,就是幹大事的。


現在立的功勞不小,簡直可以和以前的堯舜禹相提並論,是一代明君等等。說得朱元璋心裡熱呼呼的,也有助於在臣子們面前樹立威望。朱元璋一高興就將這個發小安排到御林軍,後來一路高升。

相傳這兩個發小,一個叫阿傻,一個叫小瓜。一看這個名字就捉弄人,一個傻不啦嘰的,不會說話,根本沒有情商,自然就被砍頭了。另一個瓜熟蒂落,還是有點城府和心計的,能做到什麼時機說什麼話。步步高昇也就在必然了。

小傻與小瓜的故事也驗證了現在職場這樣一句話“會送的不如會說的,會說的不如會捧的”。

以史為鏡,從他們截然不同的結果中,我們在職場交往中要注意到以下幾點:

1、無論關係遠近,無論親疏,說話都要注意場合,每個人都有面子,只有給足別人面子,自己才有機會;

2、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學會尊重,交往時注意有禮有節,不卑不亢,更不能忘乎所以。

3、學會察言觀色,當上司不高興不厭煩了,就不要喋喋不休了,懂得適可而止。

4、學會表揚,學會讚美,明白對方心思,適時捧場。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某一天,朱元璋正在批閱奏章,太監老王覲見朱元璋說:有個鄉下人,說是陛下的發小,叫小傻,想拜見皇上。朱元璋聽罷,高興的站了起來,笑著連連說,快請,快請。

原來朱元璋從造反到成功稱帝,期間用了將近十幾年,現在的發小和自己都是中年人了,好多年沒見面了,說實話,還真有點思念的意思,畢竟,皇帝也是人吧。

話說小傻大咧咧的走進了皇宮,大老遠就嚷嚷著叫道:朱老八,還不出來迎我?朱元璋聽後有點不悅,但覺得發小大老遠來了,也沒在意。

兩個從小光屁股玩大的小夥伴,相互問候了各自以後的一些情況後,朱元璋問了一些家鄉的情況,兩個人不知不覺的談起了一些小時的往事。

小傻突然問朱元璋,重八,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烤紅薯吃嗎?那時你家裡窮的揭不開鍋,缸裡無有隔夜米,鍋裡沒有當天飯。你又長的高大,飯量特別大。

有一次,你可能好幾天沒吃飯了,咱哥仨剛烤好的紅薯,你一把搶過了兩個紅薯,三下五除二就吞了一個,也許吃的太快了,第二個一口就咬了多半個,一口氣沒緩過來,噎得你直翻白眼。不是我拍前胸,錘後背。你早噎死了,最後還是小瓜拿來水,才讓在喉嚨裡的紅薯吞了下去。

小夥伴還在不停的說,但朱元璋卻面無表情,一臉憤怒,突然就下令把他這個小夥伴拉出去砍了。

可憐的小傻,本來想找重八討個官噹噹,這回可好,到閻王爺那報到去了。

過了一段時間,小瓜來找朱元璋來了,小瓜可比小傻聰明,見到朱元璋後,極力的稱讚朱元璋是一代明主,功高堯舜禹,謀勝諸葛亮,拳打華南虎,腳踢鑽山豹,斬白蛇,誅蒼龍……。

小瓜一些場面話,說得朱元璋笑的合不攏嘴,博得皇帝的歡心,小瓜這次賺大發了,這個發小不僅沒有被殺頭,反而是加官進爵,被朱元璋調入皇宮禁衛軍,掌管整個皇宮的安全保衛工作。小瓜從此飛黃騰達了。

同樣是發小,為什麼兩個人的命運如此截然不同呢?說到底就是,小傻不看眉眼高低,朱元璋還是原來的那個朱重八嗎?揭老朱的老底,說老朱的糗事,小傻這不是自己找死嗎?

你看人家小瓜,馬屁拍的啪啪山響,高帽帶了一頂又一頂,皇帝高興,小瓜得實惠。


百祿德安心食材

關於對“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兩位發小前來要官,為何一個被砍頭一個卻高升”的答題

朱元璋出身於最底層的窮苦農民階級,從小就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從來沒有能夠吃飽飯的時候。小時候的最大心願就是能夠天天吃飽飯。青年時期,父母和大哥在幾天內相繼死於瘟疫,朱元璋連料理後事的錢都沒有,只能草草安葬。

雖說英雄不怕論出身,但小時候命運多舛的生活經歷太悲慘,所以長大後,特別是當了皇帝后,他不願意再提起小時候的舊事,他想離過去的生活越遠越好,可能晚上做夢都害怕夢到挨凍受餓的場景。

朱元璋是一個重感情的人,至少給我們的外部印象是這樣的。他也念同鄉之誼,舊友之情。如果有同鄉之人找到他,他都會好酒好肉招待著;想升官發財的,如果可能都儘量安排。用誰不是用呢?反正天下所有的烏紗帽都是他老朱家的,想給誰就給誰唄。但他心裡想:家鄉來的都是客,我都會好好招待你們。但你們說點好聽的話不行嗎?既讓我在天下人心目中搏個好名聲——成功不忘鄉親,真是一個古往今來少有的好皇帝啊!同時,你們也能夠實現個人的目的,甚至賞你們功名利祿也不為過。即便你們不會說好話,那你們就一句話都不說,走時也會黃金白銀讓你們拿。但來的人千萬別提起我朱八小時候受窮捱餓的糗事,否則我就和你們急。

但就有一位老鄉兼發小非得捋他朱八的虎鬚。來找朱元璋時,朱皇帝也非常高興和重視,連著急批閱的奏摺都放下了,馬上安排最好的飯食。但這位老鄉太不識時務,偏要提起他們小時候受窮的事,連他朱八偷吃生土豆時被噎住,這位老鄉喂他一口水的老黃曆都翻了出來。朱元璋乃九五之尊,哪受得了這樣的氣,頓時下令給推出去斬了。

別一位老鄉兼發小就比較會作人。當然他來皇宮時受到的待遇都是一致的,老朱也是放下著急批閱的奏摺,安排頂好的飯食,噓寒問暖。見面時這位同鄉卻決口不提舊事,就說他朱八如何如何英明神武,那真是蓋過三皇五帝,連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得靠邊站。朱元璋那聽得心花怒放,感覺就是一個字:爽!明明知道這就是赤裸裸的吹捧、拍馬屁,但他就是高興,一高興發小提什麼要求,都全部給予滿足。後來這位發小得以升官加爵,進入御林軍任要職。

朱元璋對兩位同鄉截然不同的兩種做法本就是人之常情,特別是在封建社會更是常態。這給我們一個啟示:做人還要講點為人處事的小技巧。就是要識時務,雖然不提倡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但也儘量不要說別人不願意聽的話。說些大家都能夠接受的話,這本來就是你好我好、相得益彰的好事,還有什麼理由不這樣做呢?


奮鬥是幸福的410

接下來我們要開始講一個故事。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出身貧苦,家裡不知道多少代的貧農,反正知道的都是貧農。元朝末年,實在沒辦法的朱元璋參加了起義軍造反。

經過十幾年的血雨紛爭,朱元璋終於建立了明朝,隨後推翻明朝。

由於朱元璋是農民出身,打下江山後,不免有家鄉的父老鄉親前來求見他,希望可以給安排一個鐵飯碗,朱元璋也是人,總有感情,雖然不能每個人都給官,但都會賞賜一些金銀珠寶。

某一天,又有一個兒時的夥伴從老家跋山涉水來找他。此時的朱元璋正在批閱奏摺,經過太監稟報後,朱元璋十分高興,放下手中的奏摺,趕緊召見了他。

這位小夥伴向朱元璋介紹了家鄉的近況,感嘆世間的變化,說著說著,就談到了小時候的事。

“皇上,你還記得嗎?想當年,我們都替田主老財放牛。有一天,在蘆葦蕩裡把偷來的豆子放在瓦罐裡煮。豆子還沒煮好我們都開搶,衝破了罐子豆子和唐撒了一地,你搶的最歡,不當心紅草葉子卡住了你的喉嚨,最後照舊我出的留意,用青菜葉子讓你吞下去,這才救了你的小命……”

又或者是這個版本“皇上,你還記得嗎,想當年我們替地主放牛,看到地主家種的土豆熟了,便趁著放牛的間隙,跑去地裡挖了幾個土豆偷偷烤著吃,因為怕地主會發現,所以還沒熟的時候就狼吞虎嚥的吃,結果噎到了,最後還是我拿來水,才讓在喉嚨裡的土豆吞了下去。”

小夥伴還在不停的說,但朱元璋卻面無表情,突然一臉憤怒地道:“哪來的亂民膽敢冒充朕的發小,來人,拉出去砍了!”

過了一段時間,又有一個同村小夥伴來找他,朱元璋同樣是好吃好喝的款待,這個發小也談到了當年的事,極力稱讚朱元璋開創了一個新時代,說朱元璋的功績比肩堯舜禹等一些場面話,說得朱元璋是笑呵呵的。這個發小不僅沒有被殺頭,反而是加官進爵,從此輝煌騰達。

關於這個故事,還有一個秦末版本的,主角陳勝。

陳勝當年過苦日子時,曾向窮哥們許下一個肥諾,這就是有名的“苟富貴,勿相忘”,然而當他稱了王,這句話就被他拋到九霄雲外了。

早先和陳勝一起給地主種田的一個同鄉聽說他做了王,特意從登封陽城老家來陳縣找他,敲了半天門也沒人搭理。直到陳勝外出,攔路呼喊其小名,才被召見,一起乘車回宮。因為是陳勝的故友,所以進進出出比較隨便,有時也不免講講陳勝在家鄉的一些舊事。不久有人對陳勝說:"您的客人愚昧無知,專門胡說八道,有損於您的威嚴。"陳勝便十分羞惱,竟然把"妄言"的夥伴殺了。

值得一提的是,土豆,大約在16世紀也就是明朝中期傳入中國,朱元璋,生於1328年,崩於1398年。相比起來,陳勝的故事還被載入了《史記》呢。

對於這種故事,我不多做評論,反正各位仁人義士可以根據它發現多種職場規則,給初入職場的人們提提意見也是好的嘛。


平沙趣說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苦,幼年時父母便死於貧苦。自己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為了活命只得四處乞討,最後甚至做了和尚,但在他25時出現了人生轉折點。時值元朝末年,各路群雄風起雲湧,這年朱元璋在發小湯和的引薦下投身於郭子興的起義隊伍中,後憑藉自己過人的膽識和極高的軍事天賦,很快便在元末的亂世中發展壯大。公元1368年朱元璋,朱元璋在掃平諸雄、北逐蒙元、天下已定的情況下在應天(今南京)稱帝,而此時,僅距自己投軍之時相隔短短十五年的光景。


明太祖朱元璋

據說,在朱元璋稱帝后,有發小上京求見這個當今天子、昔日窘態百出的發小,想著念著昔日情意,肯定富貴在即。果不其然,朱元璋在得知後便在宮中接見。發小在侍衛引進大殿之後,因太祖居於大殿之上,離得又遠看不清楚,便徑直朝於大殿之上的天子坐處疾走,急被殿中侍衛按倒在地。

金鑾殿

誰知這人在起身之後朝朱元璋大喊:“朱重八(朱元璋小名),你當皇帝可真威風啊,你還記得我嗎?”太祖直視未語,這人便繼續叫喊到:咱們可是光屁股長大的,以前你經常做了錯事,可是我幫你頂著捱打的。記著一次你餓的發慌,偷了別人家的豆子拿個破瓦罐來煮,豆子沒熟呢你都搶著吃,把瓦罐都弄爛了,最後吃得太急,豆子噎在喉嚨裡,還是我想辦法把豆子弄出來的,你忘了沒有……話音未落,太祖便大喝一聲:

“哪裡來的狂徒,竟敢欺君犯上,拉出去砍了。”

左右侍衛聽令火速上前,不等這人反應過來便按住拖出殿外將御令執行了。

其實歷史何其相似。當年陳勝吳廣起義稱王后,曾經一起受僱耕地的一個朋友到陳勝那裡去,見殿屋帷帳,便說:“夥頤!涉之為王沉沉者!”意思就是你陳勝當上王了就是氣派啊!後來此人出入宮廷越發隨便,逢人便講一些陳勝王之前的糗事,後有人進言:“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意思就是這人愚昧無知,狂言亂語,太有損你的威嚴了,於是陳勝就把這人給殺了。


陳勝吳廣起義

其實這兩個人本可以憑藉以前的關係奔個富貴,但他們實在都太愚昧,太無知,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為尊者諱。當年的放牛娃與僱農已經身居殿堂之上,朱元璋更是已尊位於天子,你殿堂之上直呼名諱、粗聲粗氣的盡抖有損天子威嚴的昨日舊事,此種無知,懷柔不可,責罰亦不可,不殺之難絕日後難堪。


俄羅斯的小木屋

關於這兩個發小對朱元璋說的話的具體內容在這裡我就不復述了,反正就是有個發小當真面揭短;另外一個發小是大誇朱元璋。

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這口氣朱元璋在投身義軍之後未免是爭的太大了,從社會最底層爬到了九五至尊的高位,也難怪朱元璋成為了後世勵志的傳奇人物。

正所謂“人要臉,樹要皮”,朱元璋貧苦出生而一躍成為帝王,如今是身價百倍,君臨天下,自然是氣象萬千,威嚴日隆,為君者給人都是高高在上,神秘而令人敬畏的。正如那句“帝王一怒,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可見帝王的霸氣。

可是那位本來想某官的發小,卻當面揭短,說了朱元璋不少少時的糗事,這等於是在打臉明太祖,是將明太祖日積月累而建立的威嚴踐踏,人都是要面子的,何況一個經歷過生死喋血的鐵腕強權的開國之君?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竟然你說了不該說的話,令朱元璋顏面大損,那結果只能是用命來撫慰老朱的雷霆震怒。

另外一位發小,拐著彎的誇讚朱元璋,大讚其英明,這雖然對於如今權勢第一的明太祖而言只不過是錦上添花,但是卻也冥冥中在說其能取得如此成就是早就有先見的事情,朱元璋有面子,自然高興,咱甭管這位發小說的真話假話,人都是喜歡聽奉承話的,即使是九五至尊。

投其所好,說話講究場合,講究智慧,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咱多抬高別人,多誇誇別人,這也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禍從嘴出自古有之,說好了同樣能夠飛上枝頭變鳳凰。這門藝術的兩個極端已經在朱元璋和其兩個發小之間的故事而展露無遺。


歷史風雲天下

上面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朱元璋的發小小傻和小瓜身上的,小傻比較傻,見到朱元璋當皇帝了就想弄個官噹噹,當見到朱元璋時,小傻突然問朱元璋,重八,朱元璋的小名,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烤紅薯吃嗎?那時你家裡窮的揭不開鍋,缸裡無有隔夜米,鍋裡沒有當天飯。你又長的高大,飯量特別大。有一次,你可能好幾天沒吃飯了,咱哥仨剛烤好的紅薯,你一把搶過了兩個紅薯,三下五除二就吞了一個,也許吃的太快了,第二個一口就咬了多半個,一口氣沒緩過來,噎得你直翻白眼。不是我拍前胸,錘後背。你早噎死了,最後還是小瓜拿來水,才讓在喉嚨裡的紅薯吞了下去。此時朱元璋卻面無表情,一臉憤怒,然後下令把小傻處決了。過了一段時間,小瓜來找朱元璋來了,小瓜可比小傻聰明,見到朱元璋後,極力的稱讚朱元璋是一代明主,功高堯舜禹,謀勝諸葛亮,拳打華南虎,腳踢鑽山豹,斬白蛇,誅蒼龍……。小瓜一些話,說得朱元璋笑的合不攏嘴,博得皇帝的歡心,小瓜被加官進爵,被朱元璋調入皇宮禁衛軍,掌管整個皇宮的安全保衛工作。小瓜從此飛黃騰達了。小傻沒能根據實際情況而審時度勢,完成了悲劇的結果。小瓜懂得抓住時機,一舉成名。由此可見說話的技巧往往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同樣一句話巧妙的說出來效果卻會截然不同。


飛翔的烏龜2019

大家好,我就是上不知天文,下不曉地理的么么龍。


這個故事我倒是也聽過,對於其真偽性,抱有懷疑。不過,這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這兩個人說的話值得我們思考。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真正的草根皇帝,靠農民起義發家,一路從要飯乞丐慢慢成長為一代帝王,戎馬征戰大半生,堪稱歷史上最不可思議的窮小子逆襲。

等到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他小時候的發小就來找他要官。不過,第一個發小卻是有點傻,他竟然對著朱元璋說了一些他小時候的糗事,這讓朱元璋格外難堪。不光如此,那個發小一點都沒注意到朱元璋臉色的變化,朱元璋何等人物,大怒之下,下令處死了這個發小。


第二個發小就比較聰明。他來到之後,對朱元璋講了一些誇讚他功德的話,而且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和朱元璋的身份,沒有太過放肆。朱元璋高興之下,就賞了他一個官職,讓他得享富貴。


通過以上的故事,我們不難看出。同樣的交情,當地位發生改變之後,話就要換著說了。

當大家都困苦的時候,那沒什麼好說的,有什麼說什麼。但是當其中一個人富貴,尤其是大富大貴,你若有求於他,就要學會“說話”了。在中國,有時候說什麼比做什麼更加重要。


比較通俗來說,就是要學會拍馬屁。有句話說得好,“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這話雖然不太文雅,但是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么么龍



這個故事是小時候聽過的,咱們先來簡要的介紹一下劇情,然後再分析分析原因。

俗話說得好“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都知道朱元璋是貧苦人家出身,早年結識的都是一群窮哥們,自打朱元璋功成名就後自然會有一些曾經的窮哥們找他去要富貴。

有一天,皇帝在和大臣們開會呢,突然一個小公公疾步走進了會議廳,告訴皇帝說有個朱總您以前的發小求見,既然是這樣那就讓他進來吧朱元璋威風的說道。結果那個發小趾高氣昂大搖大擺的進了宮。進了CEO會議廳後,是出盡了洋相,還把朱元璋陳年的不羈之事抖落了出來,朱元璋一臉憤怒就下令把這個人拉出砍了。

再有一天,又一個好哥們來求見朱元璋,結果見了老朱後異常的興奮與感動,誇讚當今天下國泰民安皇帝英明,各種漂亮的話滔滔不絕,朱元璋當然很得意啊,就封他個官。

同樣是求富貴,第二個人比第一個人高明在哪呢?中國人歷來講究“為尊者諱”無論是以前出身再多麼低微只要是身居高位就應該被重新定義,不應該去揭人家的短去標榜自己,這也是處理人際關係中的基本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