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到底該不該用抗生素?怎麼用才合理?

逍遙麻麻

家長對於“濫用抗生素”有警惕心理是非常正常的,但也要注意不要談抗生素色變,覺得“抗生素猛如虎”。

我們都知道,抗生素是抑制和殺滅細菌用的藥物,不能殺滅病毒,只有較嚴重細菌感染才可應用。

正常狀態下,我們人體是與細菌和諧共生的,但一旦細菌到了不該出現的部位時,人的身體就會做出反應。吞噬細胞開始吞噬細菌,人體的免疫系統也開始工作。

如果這是某一種細菌的第一次入侵,那麼免疫系統的記憶細胞就會先記住這個細菌,然後再由抗體或淋巴因子去消滅細菌。

這個過程至少需3天,而這也是為什麼建議3天之內,病情不太重的話,不著急看醫生的原因,也是為了給人自身的免疫系統一個啟動和工作的過程。

一旦這個過程順利完成了,當同樣的細菌第二次入侵時,免疫系統就能很快啟動和工作起來。

因此,抗生素應該是人體免疫系統工作過程中,能力不足時才藉助的外力。

也就是說,孩子生病後不著急用藥,先觀察2~3天,如果精神狀態、症狀都不太好,就要帶孩子儘快就醫。而且,

只有確定是細菌感染的情況下,才需要考慮使用抗生素。

而所謂“濫用抗生素”,就是說在人體免疫系統還沒啟動的情況下,就先使用了抗生素。這種情況下,看起來病很快就好了,但其實,本該激發起的人體自身免疫過程反而沒有出現,那麼下次細菌入侵,免疫系統就仍然不能迅速反應。

長此以往,人的免疫系統就始終得不到鍛鍊。這也是為什麼越是習慣用藥物控制病情的孩子,越容易得病。

另外,一旦確定需要用抗生素,就要遵醫囑用滿療程。

這是因為要保證細菌是被徹底殺死了,而不是變成休眠狀態。休眠狀態的細菌,容易在清醒後變成耐藥菌,這些耐藥菌,將會對這種抗生素免疫。

體內的耐藥細菌越來越多,有效的抗生素就越來越少。而一旦細菌能夠耐受所有抗生素,就會變成超級細菌,讓人束手無策。

綜上,針對面對此類問題的家長,建議如下:

  1. 孩子不舒服,先觀察一下(精神狀態、症狀);

  2. 如果需要服用抗生素,就要遵醫囑用滿療程。


崔玉濤育學園

臨床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

寶貝一發燒,趕快就把消炎藥(抗生素)給寶貝吃上了,因為上次發燒就吃的這種抗生素。家長覺得發燒是因為有炎症,有炎症就要吃消炎藥。尤其姥姥奶奶更容易這樣做。

兒科臨床最常見的疾病就是上呼吸道感染

而抗生素只對細菌引起的炎症有效,對病毒感染是無效的

發達國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佔到所有藥品的10%左右,而我國約佔30%

抗生素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不要自己盲目購買使用

此問題由媽咪寶貝專家顧問團為您解答


媽咪寶貝傳媒

而我們平時的感冒90%都是病毒感染,通常情況下,在感冒初期的3-5天內,若單純為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流清鼻涕、打噴嚏、咳嗽、嗓子疼等,是不需要應用抗菌藥的,抗菌藥物其實並不對症。多喝熱水,充分休息,服用含有抗過敏、解熱鎮痛藥、止咳作用成份的藥物,可減輕症狀。

再如,細菌引起的化膿性扁桃體炎,服用解熱鎮痛的消炎藥如對乙酰氨基酚來退熱和緩解全身疼痛不適,可謂治標;而服用抗菌藥才能治本。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生活中常會用到的口服抗菌藥:

1、阿莫西林:常用於細菌性咽炎、氣管炎、皮膚軟組織感染等。但青黴素過敏者禁用。

2、頭孢菌素:頭孢拉定、頭孢克洛常用於細菌性咽炎、氣管炎、泌尿道感染、

皮膚軟組織感染等,頭孢地尼用於部分輕中度的支氣管炎、肺炎、泌尿感染、膽囊炎等。頭孢類藥物過敏者慎用。

3、阿奇黴素:多用於呼吸道感染,尤其還常用於兒童支原體感染。

4、左氧氟沙星:常用於呼吸道、泌尿道、胃腸道細菌等感染。也對支原體等不典型的呼吸道病原體有效。但因對軟骨發育有影響,故而18歲以下人群不宜應用。

使用抗菌藥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抗菌藥在使用2-3次之後才能達到臨床效果;

第二,抗菌藥的使用需按照醫囑,要麼不用,一旦使用就要用足劑量。如果療程或是劑量不足,都可能會導致細菌的耐藥性。

第三,聯合用藥時應該注意配伍禁忌,即在服用抗菌藥物同時,如果還服用其他藥物,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切忌自作主張。


中醫育兒

常見適合用抗生素的情況:1.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表現為外耳道流膿;2.鼻竇炎,表現為流膿性鼻涕;3.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4.細菌性感冒高燒,體溫超過39.5℃)持續增長1~2天不退或有高熱驚厥者;5.細菌性肺炎。


陸妍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