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訓:人的一生,要避免這6種後悔(經典)

俗話說,世上沒有後悔藥。

我們的一生,要儘量避免這6種後悔。

01

  • 官行私曲,失時悔。

曾國藩曾說,做官的人,“上場當念下場時”。

做官,上臺的時候,就要想到下臺的時候。

身在其位,就應當恪盡職守,對上忠誠,對下公允,和同僚友好配合。

若在位時一心只為謀取私利,且排除異己,到失去官位時,悔之晚矣。

我們都是普通人,雖不至於人人都有機會做官,但大都在職場之中,也有著成為管理者的機會。

無論是大企業的管理層,或是小單位的主管者,也都應行為正派,不為私利,不憑自己的好惡行事。

古訓:人的一生,要避免這6種後悔(經典)

02

  • 富不儉用,貧時悔。

元末明初,有個鉅富沈萬三,據說,富得連朱元璋都眼紅。

沈萬三富貴時,常在自家豪宅宴請達官貴人,滿是山珍海味,歌妓美酒。

後來卻因種種原因,巨大的家業從興盛急劇衰落,家財散盡。

曾國藩曾說,做人,要“盛時常做衰時想”。

這,便是“居安思危”的道理。

南懷瑾說,錢財不是固有和固定的,是無時無刻都在地下潛行的,今天歸你,明天不知在何方。

富裕之家,也可能淪落到一窮二白。

所以,在“有”的時候,就要想要“沒有”的時候。

生活節儉,不揮霍,就不至於家業敗落,不至於淪落到貧困、窘迫。

不獨是家業,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似乎也要“盛時常做衰時想”,當“常在有時思無時”。

古訓:人的一生,要避免這6種後悔(經典)

03

  • 藝不少學,過時悔。

京劇大師程硯秋,是民國四大名旦之一,造詣極高,更自成一格創立了程派,享有盛譽。

他六歲便拜師學功夫,完成了異常艱苦的基本功訓練。

十一歲登臺時,便立即在行內嶄露頭角。

為什麼有些人能年少成名,或年紀輕輕,便在某個行業有了一席之地;而我們卻可能在二三十歲時,為著混口飯吃、養家餬口而焦頭爛額?

那是因為,在我們荒廢時日,懵懵懂懂過日子,糊里糊塗到了二三十歲時,別人,已經學了整整二十年。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年少時沒學到能力,當要面對生存時,自然沒有謀生的本領。

這時就算把腸子悔青,也沒甚用處了。

人年紀越小時,記憶力、學習力越是卓越。

學過之後,可能一生都印在腦中。

老話說,“今時不學,後必悔之。”

古訓:人的一生,要避免這6種後悔(經典)

04

  • 見事不學,用時悔。

《論語·公治長》中,孔子問子貢,你和顏回誰更好?

子貢說,“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子貢答道,我哪裡敢和顏回比,顏回總能聞一而知十,我不過能聞一知二罷了。

孔子門下弟子眾多,十分喜歡顏回。

顏回之所以被孔子青眼有加,一是因為好學,二是能“聞一以知十”。

所謂“聞一知十”,便是能從一件事中悟到十件事。

人若能“舉一反三”就很難得,何況“舉一反十”。

顏回的這兩大優點,便是生活的最好態度。

老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

其實不獨“書”到用時方恨少,處世的智慧,做事的能力,也是同樣。

古訓:人的一生,要避免這6種後悔(經典)

05

  • 醉發狂言,醒時悔。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有個文臣,叫吳質。

他回京朝拜時,曹丕讓將軍們去他那裡喝酒。

誰知吳質喝多了,竟跟大將軍曹真吵起架來。

他大罵曹真,口出狂言,說“吞而不齧喉,咀汝不齧牙”。

意思大概是,你是個什麼東西,我吳質吞了你都不用張喉嚨,嚼了你都不用動牙齒。

曹真不是等閒人,是曹操的養子,曹丕的兄弟。

這一“醉發狂言”惹下的禍根。以致吳質死後,被朝廷諡為“醜侯”。

我們常說要少飲酒,不飲酒,為著什麼?

正是因為,酒,是個最讓人喪失理智的東西。

喝醉之後,人對自己的情緒毫無控制能力。

古訓:人的一生,要避免這6種後悔(經典)

06

  • 安不將息,病時悔。

蘇軾,別看他豪放,其實十分注意養生。

他在《東坡雜記》裡,記載了一個老僧,常年食用生薑延壽,自己也跟著學起來。

還有一篇提到,兒子用山芋做了一碗玉糝羮,他嘗過覺得“色香味奇絕”。

蘇軾很是推崇芋頭的食療價值,說久服能補肝胃,添精益髓。

除飲食外,他還十分注重生活習慣。

蘇軾的好友張鶚,曾求問他在養生上的秘笈。

蘇軾提筆寫道:“一曰無事以當貴,二曰早寢以當富,三曰安步以當車,四曰晚食以當肉。”

在生活中時時、處處保養身體,極為重要。

曾國藩為自己訂下的“修身十三課”中,便有一條是“保身”。

我們身邊有些朋友,可能某天忽然發現身體某處出現了問題。

其實,沒有什麼問題是“忽然”發生的。

若健康時不注意保養、休息,病來時就會如山倒,此時就追悔莫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