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無海但曾有座海校,當時山西唯一國家重點大學

太原無海但曾有座海校,當時山西唯一國家重點大學

太原無海但曾有座海校,當時山西唯一國家重點大學

太原無海但曾有座海校,當時山西唯一國家重點大學

陸軍磚 網絡資料圖

(孫嘉聰)近日,有網友拿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拆遷大營盤、南內環街改造時保存的“陸軍磚”,使人們的思緒從現在和平年達驀然回到解放戰爭年達和文革中後期,一段流金歲歲,一段滄桑往事。

老軍營、大營盤,這是帶有濃郁戰爭色彩的地名。距明朝成化年間的《山西通志》記載:“老軍營堡,在太原府城南五里。周圍一里九十步,南、北兩門,景泰初,巡撫都御史朱鑑令居民築。”也就是說,作為太原八十年代以後首批大規模舊城改造連片開發的安置地區,老軍營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近600年的歷史。600年來,它從未更名,一直擔負著保衛太原城的艱鉅任務。

太原無海但曾有座海校,當時山西唯一國家重點大學
太原無海但曾有座海校,當時山西唯一國家重點大學

當然,在1948年間,老軍營地區成為國民政府對抗人民軍隊的工具,與之並存的就是一街之隔的大營盤以及逐漸向南展開的二營盤、三營盤。太原三面環山,唯有南面一馬平川門戶大開,因此無論是日本人還是閻錫山,都對南面防線苦心經營,甚至派以重兵把守,比如日本人的軍官宿舍,不是在太原城內,而是在現在幷州路金港大廈旁,與營盤之間的距離很近。因此在太原地名中,以老軍營、大營盤附近的地名最具有戰爭色彩。所謂的陸軍磚,則是閻錫山當時修建戰爭工事所用,現在存世已經不多了。

太原無海但曾有座海校,當時山西唯一國家重點大學

老太原人一定記著,在八十年代初期,在幷州路沿線,還有很多解放戰爭時期閻錫山修建的碉堡存留,但後來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這些碉堡逐漸被拆除了。而與碉堡平行並立的一條飛機跑道和一座建築就開始被人們懷念。這就是後來在全國赫赫有名的“海校”。

太原無海但曾有座海校,當時山西唯一國家重點大學

慎思樓

太原無海但曾有座海校,當時山西唯一國家重點大學

行知樓 當時為海校主教學樓 攝於1992年,圖片來源航天航空港

海校坐落在幷州路中段,南內環街以北,目前被太原師範學院佔用。海校並非官方名稱,而是太原人對其特有的親切稱謂。海校的全稱是太原海軍通信學校,成立於1974年,由武漢第二海校(後來的海軍工程大學)以及海軍通訊學校、遼寧錦州海軍通訊學校等組成的第二海校第四大隊為基礎成立的全日制學校,學制三年。1979年3月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高級電子工程專科學校,具備了招收本科學生的資質,成為當時山西唯一一所國家重點大學。1986年6月,海軍高級電子工程專科學校更名為海軍電子工程學院。

太原無海但曾有座海校,當時山西唯一國家重點大學

太原海校的選址就是大營盤閻錫山時期的軍營,是其上世紀二十年代修建,抗日戰爭期間,被日本人佔用,解放戰爭時期遺留的臨時飛機跑道還存在。

太原無海但曾有座海校,當時山西唯一國家重點大學

五星閃爍的辦公樓

太原無海但曾有座海校,當時山西唯一國家重點大學

關於太原成立海校的原因,據一些內部人士猜測,主要是針對當時中蘇交惡的現狀,一方面山西作為戰略要地,有責任有義務開辦海校,另一方面山西又是能源和軍工基地,可以為海軍提供強有力的後勤保障。據曾經在海校學習的一些學生回憶,海校與汾西機械廠聯繫密切,因為該廠“可能出產魚雷”。而搬遷的原因也基於此,中蘇關係正常化後,畢竟南京離海更近一些。

太原無海但曾有座海校,當時山西唯一國家重點大學

海軍工程大學太原留守處牌子

1989年10月,海校整體遷往南京浦口,從建校到搬走,從此海校與山西徹底告別。海校在太原度過了整整十五年時光。太原人再也不會在街頭隨處可見戴著海軍帽、脖子後面兩根飄逸帶子的帥氣海軍了。但太原人很懷念他,依然把現在的太原師範學院親切地叫做海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