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结婚还是再等等更好的……

婚恋中的权衡和比较可以比较明显的凸显当事人的三观和自己渴望从对方弥补的地方”,下面介绍一个真实的例子

最近小a来咨询,小a是上海本地人,教师,月工资1万多,1.61米,容貌白皙,但是不是特别漂亮,家庭条件一般,但是父母都有医保和退休工资,自己在二环有房,现在还贷。小b男方:上海本地派出所公务员,1.75米,140斤,月薪1.5+,父母因为生意亏本所以他要帮忙还债,为人踏实,让人安心,会健身减肥,会投资理财,我们在一起,基本都是听我的,他在上海郊区有房,但是和父母一起住,我的要求他基本都能满足,有存款30万,虽然让人安心,但是和他深入了解后,发现,他很乏味,而且分析问题不是很深刻,人的灵活性很差,我父母都见过他,都是说:“这人可以,人无完人”,

可是我呢?

我担心这种比我还差的条件能不能很好的给我安全感,很迷惘,难道就是他了?我现在也不小了,都32了,他也35了,可是没有让我有非他不嫁的感觉,心态不平衡,不甘心自己就非他不可了呢? 可是年龄摆在那里,大家都是不是还有很多时间去选择,我该怎么办?

我方分析:

现代人的婚恋观,可是说是情感基础上的动态价值波动平衡,大家都想找到比现有的自身条件优越或是自己所看重方向优越的异性,

选择结婚还是再等等更好的……

比如你是男方,你想找到容貌清新艳丽,身材玲珑有致、家庭富足的年龄二十左右的理想伴侣,性格开朗、温柔等;女方想找到:年龄相差6岁以内,经济条件优越、有能力、容貌俊朗,性格温和,有知识文化内涵,绅士幽默体贴,专一的男士。

可是,你如果是有这么好的条件的女孩或男子,相对应的可选择的范围就很广泛,因为拥有这样理想型的人是少数,举个例子比如:女孩理想的男方就是彭于晏,男方理想的就是赵丽颖,那么找这样的女孩或男孩做为伴侣,你自身如果是个普通人的话,你会不会觉得有一定的压力,也就是说,你把彭于晏这样的作为自己结婚的对象,那么起码你的容貌和身材及家庭条件肯定不是一般的范围,这样你才觉得你配的上他,否则你自己会觉得自己是高攀人家,毕竟别人的价值比较高;

选择结婚还是再等等更好的……

西北部婚恋观偏好

那就小a来说,她以现在自身的条件为标准,那么小b的条件没有小a好,因为小a有自己的住房(虽然贷款中),但是小a父母有房将来会给小a,小b的房子要和父母一起住,没有自己的房子,而且还要还债,仅有30w存款,估计筹备婚礼,添置些家具和装修就没了, 从小a的自述中,也正是因为小b的条件不是很高,所以就有了,“他的灵活性差,人很乏味等等”,如果换个角度,小b多金多房,再加上公务员的身份和收入,那么小a所担心的什么灵活性差,就变成了稳重;乏味就可以理解成踏实专一。换句话说,如果小b的条件优越于小a,那么以小a的条件也不见得能在小b的面前话语权很高,而且和小a 竞争的女孩子,那些条件不见得优于小a,但是容貌体型都姣好的靓丽女孩可能更加吸引小b。

选择结婚还是再等等更好的……

适婚男

也就是在外在条件的波动中,大家的心态都会随之波动,小a如果想找条件更好的,那么就要接受也许对方心眼灵的同时也不是很听小a的话,而且对于异性的吸引力更大,可能出轨的几率也大,不见得专一,而且小a也要牺牲时间成本,比如再有3年找不到合适的,小a的条件明显就降低了,甚至小b这样的男子都不想找这么大年纪的女子了,那么小a的价值就和小b的差距缩小了,所以小a的选择就是:要不就和小b一起共同打造更优越条件的平凡生活;要不就努力提高自己的价值,广泛地结交更多异性,从中遴选自己的伴侣,当然要增加时间成本的风险。

选择结婚还是再等等更好的……

南方各地婚恋观偏好

但是,想要自己在一段彼此的条件在一个波动中达到平衡,那么就要自己不只从眼前的状态和价值上考虑,要从长远角度和自身的特点角度,动态地分析是否能够在相对长久的时间,两个人会比较稳定地愉快的生活。如果你认为可以就认真交往;认为不行就即时说明,做到不耽误别人,同时也要留有余地,朋友你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