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春秋戰國瞭解多少?

駐足小站看歷史

鄙人研究先秦諸子十餘載。對歷史研究不太精深。但儒家經典《春秋左氏傳》中,較為詳盡的記錄了春秋時期的歷史。於是,鄙人只對春秋時期的歷史瞭解尚可。

鄙人寫了十餘篇《左傳》札記,唯獨這篇能對春秋歷史,竹筒窺豹,可見一斑。

《春秋左氏傳》的經文作者是孔子,傳文作者是左丘明和儒家大師吳起。



《左傳》札記——無鄭不成春秋

《左傳》記載的歷史事件以魯國為主,兼顧諸侯和周王室。需要言明的是,以魯國為“主”是賓主之主,而非主次之主。主要體現為稱謂上:

天子及王后死曰崩,諸侯及夫人死曰薨,大夫死曰卒。故在《左傳·隱公二年》經文中,如是記載:“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但在《隱公三年》的經文,卻將諸侯之死謂之卒,降格至與魯國大夫相同之稱謂:“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隱公六年》經文記載:“鄭人來渝平。”不言“鄭人來魯渝平。”以及《桓公八年》:“秋,伐邾。”而不言“魯伐邾。”分別省略了賓語和主語“魯”字。 以上皆體現了魯為“第一人稱”,即《左傳》是以魯國為主,諸侯為賓的原則。

但在內容上,卻是以鄭、晉為主。 晉國是春秋之世的第一強國,稱霸長達130年。晉國成為《左傳》主角,名實相副。而作為二等強國的鄭,是憑什麼成為主角的呢? 鄭國能成為《左傳》主角的原因有:初有鄭莊公小霸,中有在夾縫之中頑強生存,後有鄭晉結盟和子產相鄭。這也與春秋之世幾個不同的列國形勢和格局相對應。下面就詳細解析。

一、鄭莊公的圖霸之夢

鄭莊公是春秋前期傑出的政治家。他平定公叔段之亂,戰勝周天子率領的諸侯聯軍。並且在數次戰爭中捍衛“正義”,可謂一代雄主。

1、鄭伯克段於鄢

在“鄭伯克段於焉”的傳文中,其運籌帷幄,成熟老辣就已經展現的淋漓盡致。 姜氏厭惡長子鄭莊公,偏愛幼子公叔段。姜氏請莊公為公叔段封虎牢關。莊公雖拒絕了這一請求。但母命難違,還是封公叔段於京。故公叔段又被稱為京城太叔。 祭仲曰:“先王之制,大都,不過三分之一。而京過百雉,國之害也。蔓草猶可不除,況君寵弟乎?”莊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說明其對母親和弟弟早有提防。 西鄙、北鄙屬公室直接管轄,公叔段使其同時聽命於己。所謂“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公子呂謂鄭莊公:“欲與太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莊公曰:“將自及。”可知莊公暗中已有動作。公叔段又獨吞二鄙,其野心已昭然若揭。 公叔段繕甲兵,聚卒乘,欲偷襲鄭都。夫人幫其打開城門,裡應外合。此處傳文曰:“公聞其期。”說明夫人姜氏的一舉一動,皆在莊公掌握之中。莊公即命子封率車二百乘伐京,京人叛公叔段。公叔段入於鄢,莊公伐之,太叔出奔共國。

在老謀深算的鄭莊公面前,公叔段簡直是跳樑小醜。不自知,更不知彼。尚未叛亂,麾下先叛己。這一方面是其不得人心,還有可能是莊公暗中操作。 平定叛亂後,鄭莊公將母親姜氏置於城穎,並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但又“即而悔之。”此四字,值得回味。鄭莊公後悔的不是自己不孝,更不是自己良心發現。而是後悔自己的不孝之名傳遍天下,被世人唾棄。幸虧有機智的穎考叔,使莊公即不違背誓言,又挽回了自己的孝子之名。

《左傳》傳文雖多,但藝術成就最高者,首推此篇。

2、霸業破滅

魯隱公五年,宋人取邾田,邾人告於鄭,鄭莊公以王師伐宋。之後,莊公數次朝覲周天子。宋公不朝覲周天子。莊公以王命討之。 魯隱公九年,北狄侵鄭,鄭莊公與公子突、大夫祝聃大敗北狄。 魯隱公十年,鄭伯會齊侯、魯公大敗宋師,取宋郜地、防地。鄭伯將宋二地歸於魯國。不久,宋國會同衛師、蔡師再次反撲,侵入戴地。莊公圍而克之,俘獲三國之師。

次年,鄭伯會齊侯、魯公伐許,入其都,許莊公奔衛。齊侯以許國讓魯公,隱公辭而不受。便將許國土地贈與鄭國,莊公曰:寡人有弟,而不能和協。焉敢受許。於是使許國大夫居之。 鄭莊公先將攻佔宋國兩地贈於魯國,然後又辭許地。這體現了其不計眼前蠅頭小利,以提高鄭國在諸侯中的威信和號召力,欲以圖霸天下的雄心。

由於周、鄭的矛盾愈演愈烈。周桓王終於罷黜了鄭莊公周王卿士之職,莊公無法參與周室朝政。鄭伯遷怒於周王,不再朝覲。於是,周王以諸侯之師伐鄭,鄭伯御之於長葛,王師大敗,鄭大夫祝聃射中王肩。祝聃欲追擊周王,鄭伯止之,稱諸侯怎敢欺凌天子! 此戰雙方沒有真正的贏家,周桓王顏面盡失暫且不提。鄭國雖然獲勝,但卻是鄭國的轉折點,鄭國原本有希望成為一等強國,但卻因在戰爭中射傷周天子,至使其威信大大降低,鄭國也永遠失去號令諸侯,圖霸天下的能力。

此後的齊桓公、晉文公都吸取了鄭莊公的教訓,每次大捷之後,皆獻俘於周,並朝覲天子。在大會諸侯之時,周王室有時也會派卿士赴會。

由此可知,鄭莊公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代雄主。但在圖霸之路上,卻是個失敗者。他缺少像管仲一樣知大勢的賢能之臣,故不知“尊王攘夷”之重要。也缺少一位的具有雄辯之才的外交家,以化解與周王室的矛盾,以及協調與諸侯的關係。 大敗周王率領的諸侯聯軍後,鄭國依然表現出小霸風範。

桓公六年,北狄大舉伐齊,齊求救於鄭。鄭太子忽率師救齊,斬獲北狄大良、少良二帥(相當於匈奴之左賢王、右賢王),甲首三百,以獻於齊。齊國贈予諸侯食物時,魯國以周制,而未以軍功定次序。而將鄭國排在了後面。太子忽怒,四年後,鄭會合齊、衛伐魯。

此事需作簡略解析:一是春秋中前期的戰爭傷亡極小。鄭救齊伐狄之戰,戰果之大,實為罕見。二是鄭大敗北狄後,並未獻捷於周,而是獻捷於齊。三是諸侯救齊,鄭國立下首功之後。又與魯國結怨。大敗北狄之後,反而削弱了鄭國的號召力。諸侯不但沒有親附,反而與鄭國離心離德。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後來的晉國,每次勝仗之後,就更具有號召力。諸侯更加親附。 此後公子忽(昭公)與公子突(厲公)爭君位。若鄭昭公即位,鄭魯為敵。若昭公即位,魯鄭則是同盟。昭公與厲公的王位爭奪,其實諸侯角力的集中體現。 至此,鄭國的圖霸之夢徹底破滅。春秋及鄭國也進入了一個全新了歷史時期。

二、在夾縫中求存

鄭莊公圖霸之夢破滅後,齊、晉、楚陸續崛起,春秋史上也上演了一幕“凡有氣血,必有爭心”的諸侯爭霸。 在管仲輔佐之下,齊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併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管仲去世後,齊國便失去了號令諸侯能力。甚至在魯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齊國伐魯,魯國擊退齊師。不久衛國伐齊。年終之際,魯僖公以楚師伐齊,取谷地。此時,齊國不但威信盡失,還被各個諸侯輪番狂揍。 齊國失去霸權後,至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在齊、晉、楚三強中,楚國稍稍佔優勢。但沒有真正的霸主。

魯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晉楚城濮之戰,楚師敗績。晉文公大會諸侯於踐土,成為繼齊桓公之後的第二個霸主。在此後晉國稱霸的130年裡,不斷受到楚國的挑戰。原來的三強爭霸逐漸演變為兩強之爭。 在晉、楚爭霸過程中,鄭國居於大國之間,而從於強令。不得不採用“與其來者可也”的外交戰略,在大國夾縫中頑強的生存。

其實,早在宋楚弘水之戰時,似乎已經揭示了鄭國被列強徵伐的命運。宋襄公為了與楚國爭霸,攻打與楚結盟的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援。楚國援軍在弘水大敗宋軍。

城濮之戰前,鄭文公曾派援軍支援楚國。楚國戰敗後,鄭國便背楚親晉,參加了踐土會盟。大捷之後,晉文公獻俘於周王,天子派使者冊封晉侯為霸主,賦予其“敬服王命,以綏四國”的權力。 諸侯中只有陳、蔡等三流小國親楚。

由於鄭國處於大國之間,地理位置極具戰略意義。楚國只有征服了鄭國,才真正有資格與晉爭霸。此後晉楚不斷在鄭用兵。不斷的重複拉鋸“楚子伐鄭,諸侯救鄭”,“諸侯伐鄭,楚子救鄭。”此類的文字看的讀者眼睛發酸都,連讀者都受不了,不斷被攻伐的鄭國可想而知。 僅在魯宣公時期的短短十年內,晉國五次加兵於鄭,楚國七次伐鄭。有時一年之內鄭國遭受數次晉楚交相攻伐。

魯宣公十一年,即公元前598年,楚子再次伐鄭,鄭公子去疾(子良)提出了“與其來者可也”的外交策略。即誰來伐我,我就歸順誰。

於是,鄭楚結盟。鄭在於楚結盟的同時,也事晉國。 次年,楚子伐鄭,揭開了邲之戰的序幕。楚國圍鄭三月,而克之。鄭襄公脫去上衣,表示願認罪服罰。鄭國派賢大夫子良入楚為人質。鄭楚結盟。 鄭國賢大夫子良,被公認為是卿大夫中的第一聖人。

晉國救鄭,至黃河。聞得鄭楚已經結盟。便大舉伐鄭。於是爆發了春秋中期一場著名的戰役,晉楚邲之戰。楚國君臣同仇敵愾,而晉國大夫卻意見不一,最終晉師敗績。這是晉楚大規模爭霸戰中,楚國唯一的勝仗。 雖獲得晉楚爭霸戰的勝利,但親楚的只有鄭、陳、蔡少數諸侯。為了成為真正霸主,楚國於魯宣公十五年,大舉伐宋,圍宋九月。宋都易子而食。宋國無奈,只好派華元入楚為人質,並與楚國結盟。宋楚結盟後,諸侯紛紛背晉親楚。楚莊王也成為春秋之時的第三位霸主。

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楚國稱霸的時間是從邲之戰勝利開始,到鄢陵之戰失敗結束。其實不然,未過五年,以宋為代表的諸侯又紛紛親晉。魯成公五年,晉會合魯、宋、衛、曹伐鄭。鄭晉結盟。楚子伐鄭。諸侯救鄭……又一番拉鋸戰在鄭國上演。 由於晉國在鞍之戰中戰勝齊國,齊國事晉。魯成公七年,楚國伐鄭之時,齊國會合晉侯、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鄭。

鄢陵之戰前,晉國主持了一次大規模會盟,不但有宋、衛、鄭、魯四個二等強國參加,亦有齊國參加。鄭國還討伐楚,取新石。

由上可知,在鄢陵之戰前,楚國已經失去了霸主地位。楚國稱霸的時間並非史學界公認十幾年,而是僅有短短的三五年。 楚國為了重振霸權,將汝陰之田割讓給鄭國,請求與鄭結盟。當年,晉楚鄢陵之戰爆發,晉軍大敗楚、鄭之師。楚王被射中一目,鄭伯險些被俘。 鄢陵之戰剛結束,諸侯伐鄭,鄭國夜襲諸侯,大敗宋、齊、衛師。一向隨風倒的鄭國並未在楚國大敗後立即背楚親晉。鄭國君臣認為,楚國割地予我,楚王為救鄭而失去一目。若背楚親晉,則是背信棄義之舉。

於是在此後的數年裡,鄭國與楚國成為短暫的鐵盟。 次年,晉侯率諸侯兩次伐鄭。楚子救鄭。魯成公十八年,楚子與鄭伯兩次伐宋。其目的並不是為了征服宋國,而是為了緩解鄭國被攻伐的壓力。

晉厲公被弒後,悼公即位。晉悼公是晉國第一明君,在晉國君臣的共同努力下,使晉國的國力達到鼎盛。楚國再也無力與晉國爭霸。在加上鄭成公去世後,鄭楚鐵盟瓦解。鄭國逐漸捨棄“與其來者可也”的的外交戰略,轉而背楚親晉。這是鄭國外交戰略的又一個轉折點。與之相對應,春秋之世也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格局。

三、鄭晉鐵盟與晉國獨霸

鄭成公去世後,鄭楚短暫的鐵盟也雖之瓦解。鄭國繼續祭起“與其來者可也”的大旗,隨風而倒。鄭國又不斷被晉楚兩國攻伐。

魯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針對當時的列國形勢,鄭國大夫開始重新分析當前的列國形勢,並調整鄭國的外交戰略:“不從晉,國幾亡。楚弱於晉,但晉不竭力於鄭。若晉致死於鄭,楚將避之。” 在鄭國君臣謀劃之際,宋國向戎侵鄭,大獲全勝。子展把握天賜良機,率鄭師大舉伐宋。不出鄭國群臣預料。晉、齊、宋、衛等諸侯大舉伐鄭,鄭與晉國結盟。楚國無力與諸侯抗衡,便向秦國求援。楚、秦聯合伐鄭。鄭與楚結盟後,便立即伐宋,以故意激怒晉國。

於是,晉國率諸侯的全部兵力伐鄭。鄭國派大夫出使楚國,並稱若楚不救鄭,鄭國將與晉結盟,今後將無法侍奉楚。 此時晉國的國力達到巔峰期,政治清明,君明臣忠。諸侯親附。故此次伐鄭所集結的兵力,當為春秋時期歷次戰爭之最。楚國自知無法與之抗衡,只得聽之任之。 鄭國以厚禮賄賂晉國,鄭晉鐵盟形成。鄭國群臣謀劃的“晉師致死於我,楚弗敢敵”終於成功。這標誌著春秋時期的格局由晉楚爭雄進入了晉國獨霸。 晉悼公更是在八年之內,九合諸侯,晉國無論是綜合國力,還是威信及號召力,都到遠遠超過桓公之齊國、文公之晉國和莊王之楚國。

四、子產相鄭與弭兵大會

魯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鄭國爆發戌辰之亂,鄭國卿大夫子駟、子國、子耳被殺,鄭伯被劫。子產聞亂後,命鄭人嚴守城門,封閉府庫,完善守備。率兵車十七乘與子嶠一起平叛。盡誅叛賊。在發生叛亂時,年少的子產處變不驚,從容應對。 叛亂平定後,子孔當國,即立盟書。有不與盟者,子孔欲誅之。子產止之曰:“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合二難以安國,危之道也。”於是焚燬盟書,鄭而後定。通過子產焚書,其始大局,靈活,知進退可見一斑。 鄭國執政子孔專權,子展、子西攻而殺之,分其室。

於是,子展當國,子西聽政,子產被立為卿。 此時,鄭晉鐵盟已成,親附晉國的不但有鄭、魯、宋、衛四個二等強國,還有一等強國齊。此外還有十幾個三流小國。而親附楚的僅有陳、蔡、許。楚國雖無力與晉國爭霸,依然不斷伐鄭。因“晉師致死於鄭”,楚已無法對鄭構成威脅。

此時的鄭國不失時機的伐陳、許,以給楚國增加壓力。 此時,宋國賢大夫向戌與晉國大夫趙文子交好,又與楚國令尹私交甚篤。於是,向戌便奔走於諸侯,以撮合晉楚弭兵。 長期的晉楚爭霸使諸侯民疲國貧,鄭國更是首當其衝。晉楚若能弭兵,鄭國第一個舉雙手贊同;其他的小國也不用再被攻伐,無須再充當炮灰;楚國已無力挑戰晉國霸權,此時弭兵,晉楚成為共同的霸主。楚國不亦樂乎。 對弭兵唯一心不甘,情不願的是晉國,因楚完全無法撼動其霸主地位,卻與楚成為共同的盟主,豈不是虧大了。但韓宣子深知弭兵是諸侯共同的願望:“兵,民之殘也,財用之蠹,小國之災。”若晉國拒絕弭兵,必將離心離德。晉國必將孤立,諸侯們必將紛紛親楚。於是晉國順勢而為,贊同弭兵。 在弭兵前夕,諸侯混戰漸漸停止。向戌奔波與諸侯之間遊說,積極籌備弭兵大會。 此時的一則插曲,險些使向戌的努力功虧一簣:

因鄭國數次伐許,許靈公如楚,請楚伐鄭。由於楚已答應弭兵,故不願用兵於鄭。許靈公曰:“楚師不興,孤不歸也。”靈公最終死在楚國。靈公之死將楚國逼到絕路,楚王曰:“不伐鄭,何以對諸侯!”於是,大舉伐鄭。此時,若鄭國誓死抵抗,再求援於晉,晉楚必然爆發大戰。向戎的努力也將付之東流。在“晉楚將和,諸侯將平”的形勢下,子產建議鄭國堅壁清野,不與楚國交戰。楚師入南里,墮其城,俘獲九個鄭人,凱旋而歸。楚國挽回了顏面,並厚葬許靈公,也對許國有所交代。 鄭國依子產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指導思想。終於於次年,在宋國舉行弭兵大會。而諸侯弭兵,鄭國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弭兵大會後,各個諸侯基本上遵循了弭兵盟約,併為此後的中國帶來了約半個世紀的相對和平。鄭國也得以休養生息。 由於子產傑出的表現,鄭國執政大夫讓位於子產。子產在弭兵之世相鄭,和平、發展和外交成為鄭國的三大主題。子產便改革內政,發展經濟,慎修外交,捍衛鄭國利益。 子產相鄭時,傑出的事蹟不計其數,下面就簡略介紹具有代表性的幾例。

1、保護環境,愛護山林

是時鄭國大旱,子產便派屠擊、祝款、豎拊祭祀桑山。三人砍伐山木。子產曰:有事于山,育山林也。而斬其木,其罪大矣。於是,子產奪三人之官爵和封地。

2、鑄刑書

子產執政後,將刑法鑄與鼎上,並公諸於世。這是我國第一部成文法。在中國法制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其限制了貴族特權,減少了犯罪,使鄭國有法可依。但在當時,包括晉國大夫叔向在內的諸多賢能之士都極力反對,認為刑法嚴苛,稱子產不仁。

3、不毀鄉校


鄉校是先秦時期,人民休息和議政之所。子產執政時,鄭人常聚集鄉校,議論子產之政。然明建議毀掉鄉校。子產卻認為,鄉校是人民休息,議論政治之所,“民所善者,吾則行知;民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何以毀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不如吾聞而藥治之。” 仲尼曰:“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由此可知,無論是子產,還是孔子,都是反對專制獨裁,支持言論自由,支持人民批評和議論政治的。

4、拒絕韓起求玉環

晉國執政大夫韓宣子有一玉環,另一個在鄭國商人手中。韓起到鄭國聘問時,請求鄭伯幫助其得到玉環,被子產拒絕:“非官府之器也,寡君不知”。子太叔、子羽皆埋怨子產。認為韓起是晉國卿大夫,所求不多。子產之舉是“愛一玉環,而得罪於大國”。子產稱,自己並非有怠慢大國之心。弗與玉環,正是忠信之故。“君子非無賄之難,立而無令名之患。禮者,所以守其國,行其政令,以守其民也。大國之求,無禮以斥之。韓子奉命以使,求玉成貪,吾又失位,出一玉而獲二罪,將焉用之? 韓宣子的要求被子產拒絕後,仍不甘心。便找到商人,並從其手中買到玉環。商人曰:“必告君大夫。”韓起告與子產。子產得知後則稱,商人交易必須遵循自願的原則,政府不能強迫商人交易。並稱韓起之舉是得一玉環,而失信於諸侯。韓起最終將玉環退還給了商人。

事後,深明大義的韓宣子對子產萬分敬仰,並將自己的玉環和寶馬贈之。 在此事中,子產堅守原則,對大國無禮之求,堅決斥之。政府不奪民之財,不強迫商人交易。子產無愧於成為春秋之世,孔子最敬重的賢臣。

5、子產論寬政與猛政

子產將死。謂遊吉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輕而玩之,則多溺焉。”子產卒,遊吉為政,不忍猛而用寬。鄭人結夥為盜,禍亂鄭國。遊吉興兵攻焉,盡殺之。鄭盜少也。 仲尼曰:“善哉,寬政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子產卒,仲尼泣之曰:“古之遺愛也。”

由此可知,儒家並非輕視刑罰,而是反對後世法家的不教而誅,反對以刑罰作為捍衛君權,奴役人民的工具——夷族連坐,寧枉勿縱。而是提倡立法為民,司法獨立,疑罪從無,不罪無辜。

在“凡有血氣,必有爭心”的春秋時期,鄭國處於諸侯爭霸大漩渦的正中心。這使得列國形勢的變化,決定了鄭國的外交轉折。鄭國不同時期的外交戰略,也決定了當時的列國格局。

若將春秋之世比作太陽系,那鄭國則是太陽,其他諸侯則是太陽系中的行星和衛星。太陽系的行星皆圍繞太陽運行,諸侯爭霸皆圍繞鄭國展開。兩者唯一不同的是,太陽是恆星,而鄭國卻不是周王室,僅僅是個二等強國和三等伯爵諸侯。但鄭國卻在這大爭之世中,書寫出一幕幕不朽的傳奇。鄙人謂之,無鄭不成春秋。


楊朱學派

以歷史盛衰整齊對應的眼光看。

公元1840年到公元1911年末的晚清,對應中國古代的公元前1259年到公元前771年的殷商和西周時代。歷史並非是直線運動的,這段時間,中國落後於世界上最先進的中東地中海大區,承認這一點非常重要。但這種落後,並不可怕,因為,中國依然不失為人類發展的核心組成的地位。因為,這之前的農業革命時代,中國是領先世界的,這之後的世界中世紀時代,中國依然是領先,更進一步,未來世界的社會社會時代,中國又會再次領先。擁有這樣的世界發展地位,本身就是值得驕傲的。

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483年的春秋時代,對應公元1911年末到公元1953年中國的世界發展地位。

公元前483年到公元前221年的戰國時代,對應公元1953年到公元1991年末東方的世界發展地位。

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地位顯赫,西方世界也沒閒著,誕生了高度繁榮,影響深遠的希臘文明。甚至南亞地區,也不甘無所作為,南亞眾城邦思想也一時怒放。

那麼,公元1911年到公元1991年的西方世界,是否也是空前繁榮,影響深遠的呢?無疑這個時期,西方世界在各個方面都發生的空前的變化,並且影響深遠。

而這個時間,幾乎所有落後國家實現的自立和近代化,這一變化,也是空前的。

春秋戰國時代的整個人類,就是一次巨大頻繁的擲骰子的時代,它的結果就是為了創造世界唯一的未來整整一個新形態社會的領導者。當秦朝統一天下時,當東方旗幟鮮明的走社會社會市場經濟道路的時間。世界的未來就已經是註定的,人類發展方向的骰子也一時落定了


世界發展等比周期律


秦柳迎風\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