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石钟山记》讲了什么?

欧阳茜茜

《石钟山记》写在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五年夏天,词人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在的河南临汝)团练副使,因此赴任的路上顺便送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去做县尉,刚好途径湖州,湖州石钟山的名气蜚然一时,于是便借机游览了一番石钟山,还进行了仔细的实地考察,来辨一辨“石钟山”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也就有了这篇千古佳作。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文章开篇以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为引,提出“石钟山”名字的由来,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搏”发出钟一样的声音所以会叫“石钟山”。而紧接着作者又举了唐代李渤的考证,李渤亲身来到此处,落实了郦道元的说法。至此,作者写出自己的看法:“余尤疑之”,因为“水石相搏”而有声的石头哪里都有,偏生只有这座山以“钟”为名,肯定还有其他原因。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文章第二段是全文的主要部分,详细记录了自己对“石钟山”之名由来的实地考察过程。作者白天看到山上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敲打发出声响,待到了晚上,专门和儿子坐船到断壁下,看到巨大山石倾斜耸立,老鹰听到人声受惊飞起,在云间发出叫喊,还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大笑的声音,附近的人说这是鹳鹤。

而刚要离去的作者,却突然被巨大的声音拉回视角,这巨声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往下看去,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细流涌进里面,水波激荡所以才会发出这种声音。后来船回到两山之间时,有块大石正对着水道中间,中空且有许多窟窿,夜风将水波吹进去又流出来,便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和方才噌吰的声音应和相成。——所谓“石钟山”,具体就是这么一回事。

文章最后,体会到了“石钟山”名字的意蕴,作者开始深思。凡事都不能听到什么便相信什么,没有亲眼见到不可妄下论断。清高的士大夫不会有半夜停船于此的经历,所以不会知道山名的由来;而当地的渔夫虽然能获知这名字的由来,却不识字不能把这件事写下来,所以这个问题一直存到现在。郦道元其实已经获知了真相,可惜他写得不详尽,后人无法从他笔下得知;唐人李渤,就更加浅薄了。

全文笔力曲折,语言灵动,极为吸引人。对任何事情都应深入实际、认真考察,不能尽信人言。明代大才子杨慎在《三苏文范》卷十四中评点这篇文章时言“通篇讨山水之幽胜,而中较李渤、寺僧、郦元之简陋,又辨出周景王、魏庄子之钟音。其转折处,以人之疑起己之疑,至见中流大石,始释己之疑,故此记遂为绝调”,认为《石钟山记》是一篇佳作“绝调”。可以说,不仅从文学艺术上,还是科学实证上,这篇文章都有深刻的价值供我们阅读、体味、学习。


历史有妖气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雄浑,散文飘逸,他的文字一股子豪情、洒脱、恣意,行过千里之遥,看过万千风景,体味千滋百味,人生如梦,生命如歌,自是情怀关不住。分享一篇他的山水小品《石钟山记》①,细品其思想境界。

【原文】如下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③,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④,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空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⑤;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⑥。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窳,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错之声⑧,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鎝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入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⑧。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① 石钟山:位于江西省溉口县,西临鄱阳湖。当地有上、下两个石钟山。窾②《水经》:是一部专门记载江河源流的地理书。当为三国人所著,作者未详。今本《水经》没有苏轼所引的这句话。窾③彭蠡(lǐ里):即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

② 函胡,形容声音浑厚。

③ 枹(fú扶):鼓槌。腾:扬播。

④ 齐安:黄州的古称。今湖北省黄州市。适:往,赴,临汝: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

⑤ 磔(zhé哲)磔:形容凶猛鸟的叫声。

⑥ 蹭(chènɡ撑)吰(hōng宏):沉重而宏亮的声音。

⑦ 窾(kuǎn款)坎:击物声。镗(tánɡ堂)鎝(tà榻):钟鼓齐鸣声。

⑧ 陋者:知识浅薄的人。考:击。



【品读】

百闻不如一见,亲身经历或实地考察乃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苏东坡这篇《石钟山记》正好印证了这种求实精神。

此小品作于元丰七年(1084年)夏天,东坡先生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途中。家有喜事,扫荡阴霾,兴致极好,平添逸趣,因而文章多了一份放松的探究意味。

全文分三个层次对石钟山进行了现场考证。首层点出名字由来,对郦道元和李渤提出的两种说法,提出“人常疑之”和“余尤疑之”的质疑、思考、推断,认为“水石相搏”存疑颇多,难以让人信服,一句“固笑而不信”启开了探访求真的具体行动。求证过程,作者选在了月明之夜,此时万籁寂静,干扰尤少,结果最分明吧。以此小细节,从中可以窥探出东坡先生求真务实、严谨科学的态度。乘小舟,临绝壁,见“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石头,听“云霄间”鹘鸟“磔磔”惊叫,还有“山谷中”近似老翁咳笑的怪声,一派阴森凄厉泠洌的感觉,不禁让人毛骨悚然。作者通过这种气氛的渲染,更加凸显了探访的不易,烘托出自然条件艰巨。正当“无功而返”时,忽闻“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得“舟人大恐”,引发“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原来造成“噌吰”的真相就在于此。身临其境的感悟,身体力行的查探,为力批“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埋下伏笔。收稍处,作者“一笑”“一叹”,整个场景升华到得真相求真理后的愉悦感中,以及对前人“简”和“陋考察态度的真切惋惜。

不臆断,不盲从,不乱传,人世间事事如此。

全文寓说理于记叙之中,写景也绘声绘色,给人以亲临其境之感,是善于把形象描写和理性分析融合起来,而又重在说理的佳作。语言峭洁,笔意轻灵,文情酣畅。



苏轼不但有文艺的情怀,而且有科学的探究精神,感性与理性的情感交融,让他的诗文词拥有长长久久的生命力。

我是作家江晓英,一起回到古代的山水中傲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