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石鐘山記》講了什麼?

歐陽茜茜

《石鐘山記》寫在蘇軾被貶黃州後的第五年夏天,詞人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現在的河南臨汝)團練副使,因此赴任的路上順便送長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去做縣尉,剛好途徑湖州,湖州石鐘山的名氣蜚然一時,於是便藉機遊覽了一番石鐘山,還進行了仔細的實地考察,來辨一辨“石鐘山”這個名字到底是怎麼來的,也就有了這篇千古佳作。

“《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文章開篇以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注》為引,提出“石鐘山”名字的由來,酈道元認為是“水石相搏”發出鍾一樣的聲音所以會叫“石鐘山”。而緊接著作者又舉了唐代李渤的考證,李渤親身來到此處,落實了酈道元的說法。至此,作者寫出自己的看法:“餘尤疑之”,因為“水石相搏”而有聲的石頭哪裡都有,偏生只有這座山以“鍾”為名,肯定還有其他原因。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文章第二段是全文的主要部分,詳細記錄了自己對“石鐘山”之名由來的實地考察過程。作者白天看到山上廟裡的和尚讓小童拿著斧頭,在亂石中間敲打發出聲響,待到了晚上,專門和兒子坐船到斷壁下,看到巨大山石傾斜聳立,老鷹聽到人聲受驚飛起,在雲間發出叫喊,還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大笑的聲音,附近的人說這是鸛鶴。

而剛要離去的作者,卻突然被巨大的聲音拉回視角,這巨聲從水上發出,聲音洪亮像不斷地敲鐘擊鼓,往下看去,山下都是石穴和縫隙,細流湧進裡面,水波激盪所以才會發出這種聲音。後來船回到兩山之間時,有塊大石正對著水道中間,中空且有許多窟窿,夜風將水波吹進去又流出來,便發出窾坎鏜鞳的聲音,和方才噌吰的聲音應和相成。——所謂“石鐘山”,具體就是這麼一回事。

文章最後,體會到了“石鐘山”名字的意蘊,作者開始深思。凡事都不能聽到什麼便相信什麼,沒有親眼見到不可妄下論斷。清高的士大夫不會有半夜停船於此的經歷,所以不會知道山名的由來;而當地的漁夫雖然能獲知這名字的由來,卻不識字不能把這件事寫下來,所以這個問題一直存到現在。酈道元其實已經獲知了真相,可惜他寫得不詳盡,後人無法從他筆下得知;唐人李渤,就更加淺薄了。

全文筆力曲折,語言靈動,極為吸引人。對任何事情都應深入實際、認真考察,不能盡信人言。明代大才子楊慎在《三蘇文範》卷十四中評點這篇文章時言“通篇討山水之幽勝,而中較李渤、寺僧、酈元之簡陋,又辨出周景王、魏莊子之鐘音。其轉折處,以人之疑起己之疑,至見中流大石,始釋己之疑,故此記遂為絕調”,認為《石鐘山記》是一篇佳作“絕調”。可以說,不僅從文學藝術上,還是科學實證上,這篇文章都有深刻的價值供我們閱讀、體味、學習。


歷史有妖氣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詩詞雄渾,散文飄逸,他的文字一股子豪情、灑脫、恣意,行過千里之遙,看過萬千風景,體味千滋百味,人生如夢,生命如歌,自是情懷關不住。分享一篇他的山水小品《石鐘山記》①,細品其思想境界。

【原文】如下

《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③,餘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餘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④,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空空焉。餘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⑤;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⑥。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窳,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錯之聲⑧,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鎝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入不餘欺也!”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⑧。自以為得其實。餘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註釋】

① 石鐘山:位於江西省溉口縣,西臨鄱陽湖。當地有上、下兩個石鐘山。窾②《水經》:是一部專門記載江河源流的地理書。當為三國人所著,作者未詳。今本《水經》沒有蘇軾所引的這句話。窾③彭蠡(lǐ裡):即鄱陽湖,在江西省北部。

② 函胡,形容聲音渾厚。

③ 枹(fú扶):鼓槌。騰:揚播。

④ 齊安:黃州的古稱。今湖北省黃州市。適:往,赴,臨汝:汝州(今河南省臨汝縣)。

⑤ 磔(zhé哲)磔:形容兇猛鳥的叫聲。

⑥ 蹭(chènɡ撐)吰(hōng宏):沉重而宏亮的聲音。

⑦ 窾(kuǎn款)坎:擊物聲。鏜(tánɡ堂)鎝(tà榻):鐘鼓齊鳴聲。

⑧ 陋者:知識淺薄的人。考:擊。



【品讀】

百聞不如一見,親身經歷或實地考察乃一種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作風。蘇東坡這篇《石鐘山記》正好印證了這種求實精神。

此小品作於元豐七年(1084年)夏天,東坡先生送長子蘇邁赴任汝州的途中。家有喜事,掃蕩陰霾,興致極好,平添逸趣,因而文章多了一份放鬆的探究意味。

全文分三個層次對石鐘山進行了現場考證。首層點出名字由來,對酈道元和李渤提出的兩種說法,提出“人常疑之”和“餘尤疑之”的質疑、思考、推斷,認為“水石相搏”存疑頗多,難以讓人信服,一句“固笑而不信”啟開了探訪求真的具體行動。求證過程,作者選在了月明之夜,此時萬籟寂靜,干擾尤少,結果最分明吧。以此小細節,從中可以窺探出東坡先生求真務實、嚴謹科學的態度。乘小舟,臨絕壁,見“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石頭,聽“雲霄間”鶻鳥“磔磔”驚叫,還有“山谷中”近似老翁咳笑的怪聲,一派陰森淒厲泠洌的感覺,不禁讓人毛骨悚然。作者通過這種氣氛的渲染,更加凸顯了探訪的不易,烘托出自然條件艱鉅。正當“無功而返”時,忽聞“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使得“舟人大恐”,引發“徐而察之”,發現“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原來造成“噌吰”的真相就在於此。身臨其境的感悟,身體力行的查探,為力批“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埋下伏筆。收稍處,作者“一笑”“一嘆”,整個場景昇華到得真相求真理後的愉悅感中,以及對前人“簡”和“陋考察態度的真切惋惜。

不臆斷,不盲從,不亂傳,人世間事事如此。

全文寓說理於記敘之中,寫景也繪聲繪色,給人以親臨其境之感,是善於把形象描寫和理性分析融合起來,而又重在說理的佳作。語言峭潔,筆意輕靈,文情酣暢。



蘇軾不但有文藝的情懷,而且有科學的探究精神,感性與理性的情感交融,讓他的詩文詞擁有長長久久的生命力。

我是作家江曉英,一起回到古代的山水中傲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