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高铁之后中国又获一张世界名片

如果说21世纪有什么中国制造是被全世界认可的,那么高铁绝对是值得一提的。

如果说21世纪中国的第二张名片会是什么,毫无疑问,它属于华龙一号——我国研发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让中国摆脱了石油美元的枷锁,还铸造了中国新能源行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强如核电占比高达75%的法国,也在积极寻找与中国核电能源合作的道路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继高铁之后中国又获一张世界名片

中国高铁已经被20个国家承认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但中国核电还在路上,中国也在大力积极推广核电能这张“名片”,目前中广核已经成功与罗马尼亚,英国电厂监利合作关系,南非,巴西等国的项目也在积极开展中国。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泰国,印尼,土耳其也在积极的主动寻求合作,表示对“华龙一号”有强烈的兴趣。

继高铁之后中国又获一张世界名片

中国首个使用华龙一号的示范性核电项目。

根据可靠数据显示,2016年核电在中国总体电力供应中占比2%,预计在20年后这个比例会上升到4%。按照中国的总体用电来算,仅仅在2030年,中国的核电发电量就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核电国家。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日前在伦敦会议就发表言论:目前全国有1/3的核电机组都位于中国,中国也是唯一能再核电量上超越美国的国家。

继高铁之后中国又获一张世界名片

不要看着中国目前的核能发展迅速,但中间的过程却是一点都不轻松。

中国的核电发展从改革开放后80年代才开始发展,而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经是世界范围内核能的领导者了,日本的核能技术也是世界一流。

但是反观现在,特朗普在去年废除了“清洁能源计划”,亲自阻止了包括核电在内的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及投资,导致美国核能产业一落千丈,前景黯淡。日本由于福岛核泄漏事件也大幅度缩减了核电计划。

中国再次期间努力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跨越的发展之路,国外的核能凉了,但是中国核电却热了,中国正在建设的19个商业反应堆中包括了两个世界最大的反应堆,预计十年内还将建成世界上首座用于发电的“人造太阳”。

继高铁之后中国又获一张世界名片

国际能源署署长提赫·比罗尔十分看好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宣称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令人瞩目”的能源技术变革。随着煤炭和石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日益枯竭,中国很有可能在下一场“能源变革”中起带头作用,也将成为我们这代人最重大的投资机会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