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七下西洋下,取回的寶物都去了哪兒?

郑和七下西洋下,取回的宝物都去了哪儿?

明梁莊王出土文物

歷時近三十年,往來三十餘國,鄭和七下西洋從事的海外貿易,成果無疑是驚人的。鄭和取回的寶物,大概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先看一筆收入賬。明王世貞(1526-1590)《弇山堂別集》載:“其次則內官監太監鄭和,以永樂四年率師二萬七千人駕海舶齋敕諭金帛行饋西洋,瑣裡,暹羅等三十餘國皆隨使入朝,所奉獻及互市採取未名之寶以鉅萬計。”

“鉅萬”,極多的意思。古代文人,喜歡用形容詞,不習慣用數量詞,記物如此,涉及人命的記錄也是這樣。張獻忠在四川殺人,《明史》記載是“殺男女六萬萬有奇。”“六萬萬”就是“六億”,全國也沒有這麼多人。沒辦法,古代的文風問題。

郑和七下西洋下,取回的宝物都去了哪儿?

明梁莊王出土文物

再看一筆支出賬。明嚴從簡《殊域周咨錄》載:“(劉)大夏在旁對曰:三保(鄭和)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於國家何益!”

“數十萬”,支出明顯太小。劉大夏時任車駕郎中,無法掌握鄭和取寶的總體情況,他說的“數十萬”只是下洋官兵的糧秣費用,應該是相當準確的。

王士性(1547—1598)《廣志繹》的記載,則更具體一些:“國初,府庫充溢,三寶鄭太監下西洋,齎銀七百餘萬,費十載,尚餘百餘萬歸。”

郑和七下西洋下,取回的宝物都去了哪儿?

雲錦

“賞賚”與“白送”,是兩個不同的概論。白送是有去無回,賞賚即賜賚貿易,是禮尚往來,對方回贈的款物一般與之相等,或者略少。預算七百餘萬,結餘百餘萬,賞賚總額即六百萬兩白銀,可以視作鄭和西洋寶物的價值,但只是一部分。

鄭和西洋取寶的另一種方式,是雙方直接互市。這種互市貿易,在交易遵循的是等價交換,回到大明則升值數倍,其中蘇木達到了五十倍。如果鄭和西洋取寶活動中,互市貿易與賜賚貿易額大體相當,西洋寶物的總價值應該超過一千萬兩白銀。可惜,這個數額無法統計,只能向王世貞前輩學習,用“鉅萬”一詞予以形容。

郑和七下西洋下,取回的宝物都去了哪儿?

明梁莊王出土文物金盂

價值“鉅萬”的西洋寶物,最終都去哪兒了呢?這個問題相當複雜,算法的不同,自然得出絕然不同的結論。

反對鄭和下西洋的代表人物是“二夏”:劉大夏認為寶物再多於國家無益,夏原吉認為寶物奢靡於國家有害。就“財政專業”而言,夏原吉是戶部尚書,屬於內行;劉大夏是兵部郎中,屬於外行。常理上講,應該夏原吉正確。事實上,劉大夏是正確的。

正確的原因,是西洋寶物進了“內庫”,而不是“國庫”。後世疑議鄭和下西洋的諸多文人,立論的依據就在這裡。

明朝的內庫與國庫有什麼區別呢?看看明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故事就知道了。

朱厚照通常被視為荒誕不經,其實這位皇帝很有個性,最大的缺點是生活奢靡。皇帝擁有天下,但天下的錢並不是他的。國家的公務支出乃出自國庫,由戶部管理;皇帝的生活支出只出自內庫,由太監管理。正德皇帝是個偉大的“剁手”,也就成了缺錢的皇帝,弄得該買衣服時竟找不到錢。

郑和七下西洋下,取回的宝物都去了哪儿?

雲錦

正德元年(1506)九月,皇帝要添置龍衣,太監崔杲頭都大了——內庫沒錢。崔杲硬著頭皮去找到戶部韓文,要求追加“預算”,韓文一口回絕:這事不歸我管。

太監崔杲白跑了一趟,正德皇帝便請內閣出面協調。結果,三個內閣大臣眾口一辭:皇帝買衣服在國庫報銷,不符合制度。最終,正德皇帝好說歹說,戶部才同意將剩餘的鹽引(相當於有價證券)拿出一部分,讓太監跑到市場上變現。至於現鈔,還是不能給的。

吃了“制度”的虧,正德皇帝只好開店做生意,皇店名曰“寶源”“吉慶”等。一年下來,能賺八萬餘兩銀子。這些銀子,全部進入皇帝的內庫,皇帝想怎麼花就怎麼花,戶部管不著,皇帝也不用求戶部了。

鄭和下西洋掙回的寶物,是否也進入了內庫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永樂時期不是正德時期,西洋寶物並不歸永樂個人所有。

永樂帝國事花大手筆,卻不是朱厚照那樣的揮霍之主。《殊域周咨錄》載:有一次,永樂帝讓尚書蹇義書寫聖旨,蹇義不小心寫漏了一個字。永樂帝說:此紙難得,你就在旁邊加一個字吧!

更重要的是,明初與明中後期的國庫體系,完全是不一樣的,只有內庫,沒有所謂的“國庫”,內庫即是國庫。內庫共分十庫:

內承運庫,貯緞匹、金銀、寶玉、齒角、羽毛,戶部管理;

廣積庫,貯硫黃、硝石,工部管理;

甲字庫,貯布匹、顏料,戶部管理;

乙字庫,貯胖襖、戰鞋、軍士裘帽,兵部管理;

丙字庫,貯棉花、絲纊,戶部管理;

丁字庫,貯銅鐵、獸皮、蘇木,戶部管理;

戊字庫,貯甲仗,工部管理;

贓罰庫,貯沒官物,戶部管理;

廣惠庫,貯錢鈔,戶部管理;

廣盈庫,貯紵絲、紗羅、綾錦、絹,工部管理。

此外,還有貯各衙門管鑰亦貯錢鈔的天財庫,貯粳稻、熟米及上的供用庫等。

郑和七下西洋下,取回的宝物都去了哪儿?

明梁莊王出土文物金梵文種子字

永樂時期內庫(內承運庫),是一個以負責國家公共事務為主、皇室收支為輔的機構。直到正統元年(1436),內承運庫才由戶部管理改為太監管理,資金除必放京中武將俸祿外,剩下的作為皇帝御用財產。皇室費用,皇帝給人發獎金,都從這兒出。

鄭和下西洋帶回寶貝的去向,與永樂時期內承運庫的職能應該是一致的:西洋物品中相當多的一部分,變賣後用於國家公共事務;珍禽異獸自然充實皇家內苑,奇珍異寶也多成為御用。明定陵出土的一些器物,很可能就是鄭和下西洋帶回的寶物。在湖北梁莊王墓中,則確鑿地發現了鄭和帶回的西洋諸寶。

郑和七下西洋下,取回的宝物都去了哪儿?

定陵出土西洋珠寶

朱瞻垍(1411—1441),永樂帝之孫,永樂二十二年(1424)被冊封為梁王,宣德四年(1429)就藩安陸州(今湖北鍾祥),正統六年(1441)病逝,諡莊王。

梁莊王墓出土文物,計達5300餘件,用金量16公斤,用銀量13公斤,用玉量14公斤,各種鑲嵌寶石700餘顆,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金綠寶石等產地皆不在國內。墓中一塊金錠銘文曰:“永樂七年四月 日西洋等處買到,八成金壹錠伍拾兩重”,即為鄭和從西洋帶回。據稱這枚金壹及相關珠寶,為鄭和使團中的副使王景弘所進,但來自永樂帝或洪熙帝的賞賜可能性更大些。

郑和七下西洋下,取回的宝物都去了哪儿?

梁莊王墓出土金錠

歷盡千難萬險,鄭和遠涉重洋,取回的西洋寶物就這樣埋入了地下。劉大夏說鄭和下西洋“縱得奇寶而回,於國家何益”,不能不引起持續的共鳴。

但是,整個封建專制時代,除了開國帝王與末代帝王,又有幾個帝王躋身平民呢? 同是“反對派”的夏原吉,觀點與態度即比劉大夏更為客觀、理性:他每年“諫阻奢靡事百件”,既包括下西洋,甚至包括宮廷開支與藩王用度。

對鄭和來說,掙得奇寶而回,即是不辱使命。

郑和七下西洋下,取回的宝物都去了哪儿?

定陵出土西洋珠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