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176名创客成功“孵化”后“出壳”

沧州176名创客成功“孵化”后“出壳”

成功率达到七成,176名创客成功“孵化”

从初次创业的手忙脚乱,到如今创业初具规模,李孝龙感到自己很幸运,“有了成熟的创业想法,但资金和经验不足。在创业孵化园里,这些难题都迎刃而解了。”

李孝龙是我市首批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的一员。今年5月,他从孵化基地成功“孵化”。像他一样,共有176名创业者陆续从我市四家孵化园中成功“出壳”。

2015年5月,由市人社局、市财政局批准的沧州亚创创业孵化基地、百星创业孵化基地、金梦圆创业孵化基地、双引擎创业孵化基地相继成立。四家基地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引导和扶持广大青年创业,最终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帮扶目标。企业入驻“孵化”期间,基地提供了创业资金、创业培训、公共服务等各项优惠政策。三年期满后,所有入驻孵化的企业“出壳”。

贷款、补贴支持,创客迈出创业第一步

对于创业者来说,有了合适的创业项目,如何解决启动资金,是他们首要面对的问题。孵化基地通过政策扶持,帮他们迈出了第一步,李孝龙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

“我研制成功‘瘊净抑菌粉’后,需要批量生产投入市场试水。这就要求引进原材料、设计制作药品包装、找代工厂……”李孝龙说,当时资金难以筹措,导致产品很难在市场推广。后来,他入驻了亚创创业孵化基地,这些问题很快解决。

“我向基地提供了自己的征信证明、就业创业证、营业执照和担保人信息等手续。”李孝龙说,因为符合创业担保政策,他申请到了10万元贷款,基地及时帮忙跑办成功。“根据预算,贷款一部分用于产品包装设计,一部分用于代工厂生产。第一批近千盒产品投入到药店售卖,很快就销售一空。”李孝龙感慨道,10万元解决了创业初期亟需的资金问题,让自己的创业梦得以实现。

在百星创业孵化基地的张志红和李孝龙有着同样的感触。对于从事电商行业的她而言,创业补贴解决了初期的资金缺口问题。因为满足毕业五年内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且为初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这一条件,张志红享受了一次性5000元的创业补贴,同时还享受到连续三年全额的养老、医疗等社保补贴。

技术、人才帮扶,破解企业成长难题

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对象多为初次创业人群,除了创业想法和启动资金,技术支持非常关键。为此,各家孵化基地定期举办创业讲座、帮扶大讲堂等培训活动,教授大家相关技能,这让创业者们受益匪浅。

“老师会为我们讲解市场需求和政策变化,以及一些实用销售技巧。”张志红说,通过培训,她了解了淘宝店铺的开店流程以及店铺经营方式,并根据学到的知识,逐步摸索出淘宝销售的高峰期和低谷期,根据季节性、需求人群等因素适时调整产品,优化店铺界面,制定营销方案。

在举办各种培训的同时,孵化基地还多次参加招聘会,积极为入驻企业引进人才。“我们公司有20名员工就是基地帮忙招募的,他们有的熟悉用电维护,有的掌握销售技巧,来到公司很快就能适应岗位,为企业创造了良好效益。”已从双引擎孵化基地成功“孵化”的企业家张广,创业项目“光伏发电”发展迅猛,去年营业额达到了1200万元。

“管家式”服务,让创业者无后顾之忧

亚创创业孵化基地的工作人员杨建伟算了一笔账,“按照10平方米的标准租用写字楼的办公室,且租金包含物业费、水电费,创业者三年要花费5万元。”他说,在孵化基地,这些费用都相应减免。“除了可以为创业者提供10平方米到5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孵化基地还每年补贴水电费用400元,而且通讯、网络等设施一应俱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