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與《易經》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祥林閣風水

易經是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的統稱。周易是周代的易經。易即是變易變化之義。易經內講的乾1、兌2、離3、震4、巽5、坎6、艮7、坤8各卦及64卦都如三維立體具有6個平面的卦(模型)。 說白了乾卦“1=1^3“有三個看得見的面(陽爻、太陽爻、少陽爻)與三個看不見的面(陰爻、太陰爻、少陰爻)的正方體1立方。 兌卦2=1^3+1^3=2x1x1即(1+1)x1x1的長方體2立方。 說白了兌卦2也有三個看得見的面(陽爻、太陽爻、少陽爻)與三個看不見的面(陰爻、太陰爻、少陰爻)。

坤卦8=2^3=2x2x2的正方體8立方。 說白了坤卦8也有三個看得見的面(陽爻、太陽爻、少陽爻)與三個看不見的面(陰爻、太陰爻、少陰爻)。

64卦=4^3=4x4x4的正方體64立方。 說白了64卦都有三個看得見的面(陽爻、太陽爻、少陽爻,故有192個陽爻)與三個看不見的面(陰爻、太陰爻、少陰爻,故有192個陰爻)。

卦如物,物如卦,有前後上下左右六個面(爻),有方位,有象數,有太極(圓球體),揭示天地事物自然哲學原理奧秘,包羅萬象,博大精深。

在人類還未有任何數學文化符號的上古原始時期,伏羲觀天察地,發現大自然規律,一畫開天畫出了陰陽六爻為乾卦一的正方體圖及轉化成球體的陰陽太極圖。又畫出了“兩乾之和“的陰陽六爻為兌卦二的長方體圖及轉化成球體的陰陽太極圖。……,及畫出了“八乾之和“的陰陽六爻為坤卦八的正方體圖及轉化成球體的陰陽太極圖。伏羲是人類最的哲學家數學家。

其實“乾卦“就如世界通用規範的“三維正方體一立方”,“乾卦六爻”就如世界通用規範的“三維正方體一立方中的六個二維平面的1正方形”。“太極“就是“圓球體“。乾三連就是稜長1稜寬1稜高1的。坤六斷就是稜長1+1稜寬1+1稜高1+1的。“卦有六爻,物有六面,事有六何要素“。“卦有方位,物有方位,事有方向“。 共勉。



ldk666666

說起《周易》與《易經》,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一回事,但具體說來《周易》與《易經》兩者還是有區別的。

何為易?易就是變化。《周易參同契》說:“日月為易,剛柔相當。”後漢鄭玄說:“易者日月也。”何為經?經的原意為織布機上的豎紗,又指義理、法則,典範的著作。《易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是中國最古老的占卜術原著。雖然是卜筮之書,但其內在的哲學思想和獨特的邏輯體系,卻構成了中國傳統的哲學和文化體系。易的起源,傳說遠古時期伏羲氏觀物取象始作八卦,顯示了宇宙本體及自然體象之功能,揭示了宇宙萬事萬物之原理。

易有三種,我國古代有《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這三個都是講陰陽變化的,所以叫作易。這個解釋看來是很合理的,也已經被歷代人所接受。《易經》是我國古代最古老的文獻之一,集合了這三個易在內,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連山易》是神農時代的易,為夏代人對易學的總結,據說是由神農氏所作。神農氏也稱連山氏,是古代傳說中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相傳伏羲氏所作的“易”,經過19代傳承之後到了神農氏,神農氏對易象的運用進行了推廣。《連山易》的八卦圖,稱為先天八卦圖,以艮卦為首,主要講陰陽卦的對峙,並運用陰陽消長的原理來解釋事物,以此為中醫奠定了基礎。

《歸藏易》是黃帝時代的易,為商代人對易學的總結,據說是黃帝所作。黃帝號軒轅氏,又號歸藏氏,傳說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易學的發展從神農氏經過8代傳承後傳到黃帝,黃帝別於連山重仰觀天法而主變,偏重俯察之地方而主藏,作《歸藏易》,以坤卦為首卦。《歸藏易》的八卦圖稱為中天八卦圖,講陰陽調和,以地包天,地氣上升,天氣下降,陽變陰合,乃能生生化化。《歸藏易》對後世影響很大,對於文字、音律、文、五行、干支、歷算、禮制等文化,特別是中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於歷史久遠世事滄桑,《連山易》和《歸藏易》早已失傳,最後只有《周易》流傳至今。

《周易》是周代人對易學的總結,是周文王、周公、孔子所作。《周易》分《古經》和《易傳》兩部分,《古經》是本文,由卦辭和爻辭組成,《古經》六十四卦卦辭,為周文王被囚羑里時所作,卦爻辭後來為周公所作。闡釋《古經》的《易傳》,由“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等十篇文章組成,為孔子及其後學弟子所作。文王所畫的八卦圖,稱為後天八卦圖,首卦為乾。後天八卦圖講流行,形容如水之流動,用以表示陰陽卦之間相互依存。《易傳》是打開《周易古經》的金鑰匙,他以陰陽辯證的哲學觀念闡釋《周易》,使《周易》上升到更廣闊的哲學領域。

《易經》原是上古卜筮之著述,在商末周初之際,經過周文王的整理,將其引入了“天人之際”的學術領域。八卦、六十四卦是占卜用的,但卦中包含著哲學思想,體現出一種樸素的唯物論觀點。500年後經過孔子及其後學弟子傳述,他的哲學蘊涵才被揭示出來,為眾人所知曉。又經過歷代眾多學者的研究,使《周易》成為中華文化的最高典籍。易學揭示天地自然及社會發展變化之規律,對儒、道、墨和諸子百家的思想發生了極大的影響。易學就像一個萬花筒,其博大精神的原理在各門學科都得到廣泛運用,如天文、地理、文學、藝術、哲學、曆法、數理、生物、音樂及軍事、醫學、武術、氣功等方面都與《周易》有著比較密切的聯繫。


每天精彩無限

“周易”是我們古人(公元前七千年到四千年間)對宇宙空間和地理萬象自然界發現發生的種種現象的觀察和思考而形成的一本“書”。由於那個遠古時代,文字還沒有創造十分豐富的情況下,古人只好用“簡單”的圖案和“卦”的形式來表達對他們想法和對每一個現象而以“記號”。

我們今天看到的“周易”原始圖都是後人傳下來的,而真正的(伏羲)傳說中的“周易”書是沒有的!就是有了我們也看不懂。伏羲(周文王)把古人的口傳或者其他方法智慧的發現彙集一起成為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大概的原始“周易”圖的基本。今天為什麼我們叫“周易”為“易經”?是因為“周易”流傳到春秋戰國時代,老子,孔子就是誕生在那個時代,後來才有老子讀“周易”有感而寫就的一部重要的解釋“周易”中的自然哲學思想觀:道,,,,道中道,,,,。“道德經”,再有孔子把自己對“周易”的解讀,認知和認識於感悟擴大發展了“周易”的思想範圍,所以後人把周易統作為“易經”。孔子也就是靠這樣的學習發展成為了他自己的整套思想,我們把孔子的思想定為“儒學”。

道家儒家的精髓思想都啟發於“周易”,所以“周易”是我們人類世界第一部全面反應我們人類社會的文明歷史的起源和自然哲學思想中所有人性自然走向文明的開始!

今天人類所有的思想無論多麼複雜都離脫不了“周易”為我們“設定”的條件和框框😂“周易”的偉大就在這裡!中國文化的偉大就在這裡!博大精深就在“周易”。

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及相對論在“周易”中已經全面呈現了!


大提琴心聲

《周易》和《易經》究竟是什麼關係呢?

首先要說的是,《周易》是一本占卜書,在當時還有一些其他的占卜書,比如《周禮·春官·大卜》所說的《連山》、《歸藏》,以及不見於今本《周易》的一些語句。內容除了卜辭之外,還涉及一些商代、周初的古史內容。過去一般認為《周易》的畫卦作者是伏羲,重卦的作者是神農,卦辭、爻辭的作者是周文王,但是這些說法都並不可靠。伏羲、神農虛無縹緲且不論,就是《晉·卦辭》說“康侯用錫馬蕃庶”,衛康叔分封也在周文王之後。

除了《周易》外,還有《周易大傳》。如果說《周易》的內容是經,《周易大傳》的內容就是傳。《周易大傳》包括《彖傳》《象傳》等“十翼”,《十翼》過去說是孔子寫的,但也不可靠,其創作年代可能一直從戰國延續到漢初。是對《周易》解釋補充的作品,但除了《彖傳》《象傳》以外,其他幾章合於經文的並不多。

《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說,東漢的鄭玄把《彖傳》、《象傳》、《文言》等篇附錄於經文之後,而把《繫辭》以下四篇附錄在全部經文之後,這樣一來《易經》和《周易大傳》就合為一體了。《漢書·藝文志·注》說是西漢的費直,可備一說。總之今天的《周易》或者《易經》實際上是包括了《周易大傳》的。那麼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原始的《周易》(《易》的“經”部分)沒有包含《易傳》,而今天的《周易》(《易經》)就包括了《易傳》。

感謝閱讀!


林屋公子

沒有區別

《周易》又稱《易》,也就是《易經》,是儒家經典,六經之一。

易有稱是“簡易”的意思,有的說“變異”的意思。《周易》:有人說是周朝卜算之法。也有說是周遍之易,萬事萬物的普遍法則。

非要說區別就是《易經》多了一個《十翼》

傳說伏羲演化八卦,周文王將八卦推演至六十四卦。周文王被紂王囚禁在羑里

(音:有裡)。周文王姬昌受盡侮辱。紂王殺害姬昌長子做成肉餅和肉粥逼著他吃掉。囚禁七年裡他推演六十四卦並給每一卦作出註解,稱為彖(音:tuan)辭並解釋每一爻的含義,稱爻辭(音:搖)。現在很多人認為其實這些是周朝所有卜算官員的共同傑作。彖辭、爻辭加上後來孔子寫的《十翼》就是整個《易經》。


紅雨說歷史

謝謝!關於這兩者之間的區別還是有一點點的。

按照古人的說法,《易經》應該包含有3本書,分別是:《連山》、《歸藏》和《周易》,不過很遺憾,前2本書已經遺失,目前我們可以看到的只剩下《周易》這本書,所以我們今天所說的《易經》指的是《周易》,但是真正意義上的《易經》是包含《周易》的。

《周易》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時候,他研究《易經》所作的結論。我們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都是從文王著作了這本《周易》以後,開始發展下來的。所以諸子百家之說,都淵源於這本書,都淵源於《易經》所畫的這幾個卦。

但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周易》又分為兩部分:

(1)一部分相傳是周文王演《周易》,也就是《周易》古經部分64卦,每一卦有一句卦辭和6句爻辭,前面兩卦又分別多出一句爻辭,總共450句話,這是《周易》最早原本的面貌。

(2)另一部分是孔子時代,相傳是孔子重新解讀《周易》古經並做了《易傳》。孔子作為聖人,後來科舉考試就把孔子做的《易傳》也當做經典來考試。所以《易傳》與《周易》古經的位置就平等了,這也就給我們今天很多人解讀《周易》帶來了很大的分歧的客觀原因。

所以,今天我們不管是對待《周易》,還是《易經》,儘量尊重作者的本意去解讀比較好,也就是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裡去解讀。在這裡不做過多分析,不過重點說明一點,在在那個還是天命觀的是時代裡,宗法等級制度深嚴,人言甚微,必須打著天的旗號,君主們,有權勢的人才會老老實實的,這樣就自然地派生出那種話語權的等級制度。所以《周易》是一種諷諫的大智慧,借天的權威來言說自己的政治觀念,這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工具。因此,這才是《周易》本書作者的本意。

相信通過以上的基本知識的瞭解後,我們對《周易》和《易經》的本質區別也就心中有數了。

謝謝!


自由小小影

《周易》的周有兩層意思,一為周普,二為周朝,周朝的意思說明其與夏商時代區別開來,《周禮•春官》記載“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周普的意思是周易本身包括天地人中所有的變化,這體現了周普的意思,正如《繫辭傳》言“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東漢鄭玄在其《易贊》言:易有三易,曰簡易,曰不易,曰變化。平常我們主要取其變化的意思,因此《周易》就是周朝關於天地變化的書,以陰陽符號的卦畫和語言文辭兩種形式展示在文本當中。


《周易》從其內容看,有卦畫的生成排列,有文字的組成表述。

從文字看,可以分為《易經》和《易傳》兩部分,共計三百八十六條爻辭,六十四條卦辭。據太史公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這是推演的結果便是我們當前看到的周易六十四卦。孔子後來作‘十翼’使得周易由原來的卜筮之書向道德哲學之書進行了轉變,這主要體現在《象傳》中。從卦畫上看,六十四卦由八卦相疊而成,而八卦則是由陰陽符號三條所組成,之所以三條一方面,古人認為這分別象徵著天地人。

另外一方面,陰陽爻的遞變在上中下三次變化後,數字可以達到一種完滿。因此《繫辭傳》才講,“太極生兩儀(陰陽),兩儀生四象(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四象生八卦。”八卦分別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分別代表著天,地,雷,風,水,火,山,澤。《易傳》被稱為“十翼”,包括《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大象傳》,《小象傳》,《彖傳》(上下),《繫辭傳》(上下),共十種。所以被稱作“十翼”。


《易經》泛指古代講變化的經書,其內涵比較大,從出土文獻看,目前帶有占卜性質的除了《易傳》外的所有資料都可稱為易經。主要特點是經文和卦畫,不包括易傳(指孔子所作“十翼”)。因此他倆的本質區別是概念的包含從屬關係。


安意如

我們今天所用《易經》就是以前的《周易》。易經裡面有三個分支,一種叫《連山易》,一種叫《歸藏易》,還有一種就是我們手上用的《周易》總稱之為“三易”。《周易》是周文王在羑里坐牢時,他研究易經後所作的結論。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都是由此延續發展下來了。

《連山易》是神農時代的易所畫的八卦位置(方位圖)和易經的八卦位置是完全不同的。黃帝時代的易是《歸藏易》。《連山易》以艮卦開始《歸藏易》坤卦開始到了《周易》又是從乾卦開始,這是三易的不同之處。

有人說《歸藏易》和《連山易》是不是失傳了?其實這種易經在民間一直秘密地保留了下來。江湖術士的看相算命,《道藏》裡面的一些東西,古時的堪輿學等。

易經具有普世價值。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也是群經之首。隨著現代社會對傳統文化的迴歸熱潮,易經也普遍地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人們常常把易經的易理當做重點來學習,易經的理也很重要但不要困在裡面,否則很難走出來,有人學的真好但卻不會用。真正起用的是易經的實用性法則。易經的理、數、象稱為三要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數和象。易經當中的八卦圖、分宮卦象次序、京房十六卦變、十二闢卦以及六十四卦中的方圓圖是實用性法則的重點。古代的一些秀才,如果被困在了深山老林,用手掐指一算便可以找到突圍的方向。這就是使用了易經中的六十四卦中的方圓圖。易經的法則,用在哪個地方都是對的,都能夠說得通。


網絡時代BB哥

“周易”與“易經”的本質區別是,一個是先天八卦,一個是後天八卦。

後天八卦是先天八卦演變而來,用法是不一樣的,先天八卦是後天八卦的運用。這些都是用五行生剋原理揭示的。

象現在的命相,中醫,風水,占卜,都是用後天八卦。

先天八卦是天地四節環境定位的,天動地靜,萬物上下一陽一陰,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原理就是伏羲的河圖洛書。這就是易經。

後天八卦把純陰純陽,按日月生落變為陰陽相交,產生孕育了萬物。這就是周易。

關注“中華漢字文化”,感悟人生智慧真諦。弘揚國學文化,珍惜友誼,共同發展!


易軒緣

《周易》和《易經》是一回事嗎?

就現代人一般的說法而言,或者說狹義的角度來看,《周易》就是《易經》,《易經》就是《周易》。

而如果正本清源,從歷史的淵源來說,《易經》之原點在伏羲的太極八卦,歷經上古時期(距今7000-4000年)3000的孕育;《易經》之發展在上古及中古時期(距今4000-2700年的夏商周三代)所產生出來的階段性集大成成果即“

三易”——《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

《周易》是《易經》的一部分,廣義的《易經》還包括伏羲的太極八卦,以及《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三易。《連山易》和《歸藏易》何人何時所作已不可考,在秦或東漢宮廷失火時已經流失,現在傳承下來的只有《周易》。

中國文明之火沒消亡是源於伏羲太極八卦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

餘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

太史公司馬遷

伏羲是一個修真者。7000年前,他通過調息導引、靜心淨心、抑識興元、至虛守靜,在入靜入定態觀看到了宇宙本體元氣,或稱真氣。而且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伏羲竟然能夠總結出天地萬物發展變化的統一性和普遍性規律,一畫開天、以一擬太極,創立先天八卦,開啟了華夏族群的原生文明。

為什麼說伏羲非常偉大呢?

因為中國人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守定故土、文明之火綿延相續7000多年的族群,而導致這一切的最大聚合力量就是伏羲創造的太極八卦——文明凝聚。

我們一般的思路侷限在文字記載是傳承文明的最好方式。有文字記載歷史為信史,文字記載之前只能是傳說。

而文字記載雖然能夠傳承文明,但文字系統太過複雜,古時候認識文字的人只限於極少數的貴族,一旦面臨異族亡國等巨大變局,文明很可能會因此而消亡。

世界4大文明古國除中國外中,其他都在被異族入侵的歷史變遷之中消亡了。它們都曾經達到了很高的文明程度,比方說,5000多年前,古巴比倫人已經有了楔形文字,古埃及人已經有了象形文字;4000多年前,古印度人都已經有了相當高水平的城市文明。但卻都在政治變局的情況下逃脫不了文明消亡的命運。

古巴比倫人5000多年前的楔形文字現在無人認識

文字系統的複雜性和難以傳承,我們可以甲骨文為例來說明。中國文字的傳承脈絡是很清晰的:商甲骨文—周金文春秋戰國大篆—秦小篆、隸書—漢楷書—魏晉草書、行書。可甲骨文研究了100多年,從16萬片甲骨之中發現了近5000個字,現在只認識了2500多個字。就國家的重視程度而言,甲骨文研究院與文化部同級,是一個正部級單位。

哲學的最高境界是大道至簡、執簡馭繁!相對於一個文字系統而言,伏羲太極八卦就簡單了。但太極八卦何以能夠盡覽物性、窮極天理、洞悉人事呢?是因為伏羲的太極八卦實質上蘊含著的是宇宙本體論的智慧。氣、道、陰陽、太極都在其中!

《周易》與《易經》的本質區別

伏羲的太極八卦是一個無字天書,《連山易》即《夏易》和《歸藏易》即《商易》也是無字天書。它們都沒有任何的文字說明,只是一個符號系統。

東漢學者桓譚在《新論正經》中說:“《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簡本)。《連山》藏於蘭臺,《歸藏》藏於太卜。”學術界一般認為是偽作。

周文王雕像

《周易》傳承自伏羲八卦、《連山易》和《歸藏易》,它們都是從宇宙本體元氣的角度來演繹事物的變化規律。就《周易》與《易經》的本質區別而言,一方面,前期的《易經》是無字天書,而《周易》則多了64卦的卦辭和384爻的爻辭的文字註解,另有孔子整理的《十翼》,又稱《易傳》;

另一方面,文王《周易》的卦辭和爻辭雖然是從占卜之用的角度出發的,但其中蘊含著哲學本體的智慧,也是老子道本體集大成之作《道德經》的重要源頭之一。

說《易經》是樸素的唯物論或辯證法,實乃是唯西方文化馬首是瞻,妄自菲薄、文化自虐和精神自我殖民的表現。《易經》是從道本體論的角度解讀宇宙之奧和人事要害的,道本體是心物一元、理氣一體的本體論。西方哲學對宇宙本體無解,唯物論是物質一元論,實乃是偽命題。辯證法屬於認識論,但卻沒有本體的承載。


文喜有話說 2018.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