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家庭养猪,未来农村散养户该怎么办?

毛竹养猪

我们这边并没有直接叫停,像我们的邻居就在老房屋里改造的养猪场,去年也被来查过,但只是给出了要求,对猪粪便要集中处理,不再允许随便排放而已。

因此,现在会很容易看到下面这样的猪粪集中处理简易池。由于上班时间紧,没有靠近拍摄,有时间给拍个清晰的。



未来,养猪户联合规模化或种养结合或是趋势!

1、养猪农户股份合作社模式

现在养猪越来越不挣钱,小规模养猪条件也越来越高,像采购各类环保设施就是不小的投入,这对于小规模农户是承担不起的。

或许,可以通过附近养猪农户联合入股方式,共同经营规模化发展,才会在未来获得新的持续发展,也可以降低个体的成本负担,获得更好的收益,即使不挣钱,也会减少不少的损失!



记得在《大学生村官》电视剧还是什么乡村剧中,就是这样的合作方式,交给合作社。

2、种养结合:养猪与种植相结合!

要知道,猪粪是农业生产绝好的肥料,而以前农村人总结的传统经验俗语就有“粮多猪多,猪多粪多,粪多粮多”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由于猪粪分解慢,一般做基肥,一头猪的粪便大概可以增产200斤左右的粮食。


龙百晓生

首先,国家不是叫停家庭养猪,而是叫停那些没有粪便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家庭小养殖场,而且这个力度只有在水网密集的地区力度才比较大,而在非水网密集区,力度还是比较小的,笔者的家乡有自己的亲戚也在养猪,也是小规模的家庭养殖。因此国家的本意不是叫停家庭养猪,而是确实要环境质量,这也是许多人的需求,许多养殖户肆意的排放污水粪便,严重影响了村庄地下水和生活环境,许多人是敢怒不敢言,其实关停这些,对那些不是养猪户的,那真是拍手称快。话说回来现在国家在扶贫,养猪扶贫也是一个重要产业扶贫手段,因此在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国家还是鼓励养殖的。脱贫才是大事。

我们从近2年的环保整治可以看到,南方水网密集区的养殖主体及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而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大型养殖集团纷纷在这些地区上马养殖量上百万头的养殖规模。其中一部分是自己工厂化养殖,还有一部分就是由本地农户代养,这也是未来留给散户的最后的养殖模式,因为我们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看,大型养殖集团的生产量占到总产量的7、8成,散户很少或者基本退出这个市场,或者就是与大型集团合作。因为养殖这个东西,趋势就是这样,所以国内这些巨头都在纷纷抢市场。占到这个坑,以后就会有饭吃,因此,逼迫散户要么退出这个市场,要么与它合作,否则大型集团竞争起来打起仗,散户可吃不消,最终也会被淘汰出这个市场。

所以,除了环保叫停,未来集团化的趋势也在逼迫散户要么退出,要么跟着我来玩。


布瑞克农业数据

从国家发布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各地相继出台的畜禽养殖搬迁禁养政策来看,并不是叫停家庭养殖(猪、牛、羊、禽类等),其本意是加大农村环保的整治,做到生态养殖,且对于需要进行搬迁和禁养的养殖户需要给予合理的经济赔偿,并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制定能够达到环保要求的养殖计划,毕竟在对于农村不少养殖户来说,养殖查岗就是家庭经济来源的命脉,一家子都靠它养活。

但是,部分地区在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却“会错了意”,认为既然是环保拆迁,那就是无偿拆迁,不仅没有给到合理的拆迁补偿,还实施“一刀切”的禁养政策,也就给普遍群众造成了“叫停家庭养猪”的错觉,对于这种做法,国家是不支持的,并加大了纪检督察,各地区群众可以举报。

诚然一刀切下来,简单,省事,但是搞环保也要立足在民生的基础上,不然“环保风暴”过后,我们见到的究竟是预想中的蓝天,还是不断积累的民怨?这谁也说不清楚。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对于农村散养户来说,确实是一道坎,以前在养殖选址上如果不妥当,属于“禁养区”,或者由于不注重污染废弃物的处理,给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的,确实是需要拆迁或者禁养的,今后为了加强养猪抗风险能力,可以尝试下往以下方向发展:

1.加入养殖合作社;

2.改善养殖条件,搞特种养殖;

3.傍大户,参与“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以上3种都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散户经营弊端的方式,也是符合国家支持政策的经营模式,在环保处理和补贴申请上都比较占优势,各位养殖散户可作参考,并到当地农业部门或者畜牧管理部门做详细咨询。


土地论坛

你说的没错,现在国家对于环保督查的力度非常大,而猪肉养殖确实一个高污染的行业,家住养猪场附近的朋友对此深有体会,我就有这样的经历。

所以,处于环保要求和促进养猪产业长久发展,各地叫停家庭养猪也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不仅如此,现在新建养猪场的审批和备案非常麻烦,不仅对规模和硬件要求较为严格,在环保措施方面同样不能马虎!

环境保护、养殖效益不冲突!

但即便如此,笔者还是以为,环境保护和养殖效益本身并不冲突!

换位思考一下,居住在违规养猪场附近的居民肯定也会对养殖场造成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痛恶欲绝,就像我当年那样!所以,让违规的养猪场停工或者迁移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希望环保部门在工作期间对待养殖户们更加耐心,更有人情味。

也希望养殖户能够认清目前的环保督现状,积极配合整改,还一个绿水青山。

望周知!让自己的亲属、朋友了解。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03.27


粮油市场报

过去农村家庭养猪是很常见的事,家里的剩菜剩饭吃不了就喂猪吃,猪粪尿也不乱排放,收集到一起当农家肥用,但过去家庭养猪的规模都不大,所以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随着中小型猪场的数量大幅增加,农村的环境承载能力也受到了威胁。

为了发展绿色农业,地方上划分了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禁养区,在居民集中的地方往往会叫停家庭养猪,所以散养户要根据当地的相关政策做出调整。

若是允许养殖,也要做好粪污处理相关的排污工作,可以建设厌氧发酵池或通过固液分离将粪污资源利用起来。当然粪污处理环节会导致养殖成本的增加,过去的小规模散养模式不利于长期发展,加上猪价的波动,散养户的盈利空间将会大幅缩减。

散养户退出市场后,势必给国内的生猪产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像温氏、新希望之类的养殖企业会把握机会强势扩张,有经验或技术的养殖户可以加盟有实力养殖企业继续从事养猪行业。这样养殖企业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养殖户提供劳动力,两者互利合作。

总之在环保政策的趋紧下,散养户要有风险意识,要么挂靠大船发展,要么抱团发展,除了对技术、管理有一定要求外,规模化、环境友好化也是对未来养猪业的必然要求。

【大乡】专注农业、农村、农民,承载您的乡土、乡村和乡情,欢迎关注!

大乡

家庭猪场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养猪散户,这一部分的养殖场被关停或者拆迁后散养户以后的生计问题确实值得大家关注。

从国家的角度去看,散养户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环境污染源,由于长期以来都没有一个相对合理科学廉价的粪便处理方式的出现,国家在以保护环境为初衷和主要目的前提下,扶持规模化养殖,关闭小规模养殖是必然之势。

这也是在进一步的推动中国农业整体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从养殖户的角度去思考,农村散养户长期以养猪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国家让不符合环保规定和要求的散养场要关停整改,从养殖户的角度而言,他们肯定是希望既能够继续从事该领域的工作,同时也能够达到政府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但是投入的成本,整改的幅度过大,是不是也有可能与散养户的实际整改需要变更的成本存在出入;再直白一点就是说,国家现在设定的整改方案是不是和规模化养殖企业更加的匹配。如果是这样,也就是没有给予我们的散养户任何的选择余地和空间。

未来怎么办,要么跟着国家政策整改,要么就是不再养殖,从事其它行业领域的工作,或者将地区性的散养户集中起来一起发展规模化养殖


爱农帮

( 1 )家庭猪场与农户副业养猪不同,是独立的养殖性产业,他们不是为了肥田而养猪,而是用以换取尽可能多的赢利,如果养猪赢利少,不合算,他们就会少养猪,以至不养猪。对养猪者来说,养猪成本越低赢利越多,成本越高赢利越少,成本和赢利是成反比的。

(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养猪者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于是,经营管理问题更为突出、在这种情形下,谁经营得好,谁就能适应市场需要,取得更多的赢利,生产规模日益加大,在市场站稳脚步,不易被淘汰。 ( 3 )通过成本核算,经营者能不断考核自己的经营成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提出今后发展养猪的最佳方案,促进养猪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猪病通课堂

关于环保与猪场关停的关系,@布瑞克农业数据已经讲解的很明晰了。

而我想从产量、消费量、价格方面再延伸一下。

这是去年猪价不断攀升时,我自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所做的一个生猪产量与消费量五年对比的表格。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五年来生猪产量与消费量的两条曲线是紧密略有滞后的关系,事实上如果我们把这两条曲线拉长,比如拉到以半年为时间轴,则产量与消费量之间的对应滞后性会更加明显。

那么,这说明了什么?

消费量增加,市场发出“要猪、要猪”的信号,然后信息传递到生产端,而在散户过多的情况下,散户多便导致信息传递冗杂多,便会导致一窝蜂上一窝蜂下,便会导致猪肉价格剧烈波动,也就出现了猪周期,

对任何市场而言,信息的及时与透明都很重要,将生猪养殖信息细化,有利于养殖企业之间把握市场趋势,比如假如得知仔猪存量普遍过高的信息,那么可以安排不同的出栏时间以错开生猪供应高峰期,过多的散户,将导致信息难以及时统计和传导,市场信息以讹传讹,网络消息层出不穷真假难辨,官方消息难判效果。

另外,从养殖生猪的成本构成来考量,其中饲料占了七成,疫苗兽药、人工场地水电等合计占约三成,而对于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散户来说,无论是对饲料等生产资料的议价能力,还是对先进技术的采纳能力,都因受限于资本和规模实力而难以承担。


戴西南

过去人们认为。农民从庭院养猪不仅中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还可补充大中型猪场养猪生产的不足,为我国人民提供大量质优、价廉的猪肉产品,满足我国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的需要。

环保是全民所关注的问题,养殖户必须正视养猪业所存在的环保问题,在未来,不只是养猪业,可以说任何一个行业,如果处理不好生产与环保的关系,是难以为继的。只有找到一条生态路,养猪业才能更加健康的发展。

要想继续从事养猪也不是不可以,出路还是有的。

走特色家庭农场之路。种养综合型家庭农场致富。不让在自家院落里和居民区附近养猪了,完全可以选择家庭农场的路子。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家庭农场的发展步伐,走种养结合生态之路,这样既能提高养猪质量,也解决了粪便的污染问题。

养鸡+种菜+摘草莓:农场面积:200亩地 经营品种:3万只鸡+草莓 年收益:上百万元 经营思路:用有机化肥,种养综合。创办的家庭农场一年收入上百万。自种草莓,第二年赚钱。 蔬菜和草莓,施的是现成的有机肥——每天,3万只鸡排出大量粪便与烂菜叶混合,在沼气池里发酵成沼液,可以让190亩地吃个够,还有多余的鸡粪出售。如果光施复合肥,190亩地一年至少要花肥料成本二十万。有鸡粪做主肥,每年只用买三四万块钱复合肥搭配一下,不仅节约十六七万成本,还是正宗农家有机肥,让菜和草莓长得好。食堂和二级批发商也愿意买农场的菜。近两年,家庭农场年收入都在70万至100万元之间。

种粮+养猪。农场面积:200亩农田、3亩猪场。经营思路:“种粮+养殖”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模式。承包了200亩农田,还管理着占地3亩的猪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家庭农场主。 猪场,养大约500头猪,配有现代化的通风、降温、粪尿收集利用设施。猪场的建设都由政府方面投资(各地情况有差异),饲养管理方式全进全出,每批次500头,每年饲养2. 5批次,年出栏生猪在1300头至1400头。这种“种粮+养殖”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不仅一家人带来了更多的收益,而且通过推行养猪粪尿还田利用,还让一部分购买肥料的费用节省了,种田的成本也减少。

循环农业家庭农场致富:鱼猪共生 农场面积:70亩 经营品种:鱼、猪 经营思路:“鱼猪共生”,循环利用。养殖场推行“饲料喂猪,猪粪养鱼”的猪鱼配套科学“立体”养殖,“鱼猪共生”。鱼猪共生,就是将水产养殖和生猪养殖通过科学的生态设计,达到协同共生。生猪的大量排泄物,排入水中后会产生微生物,鲢鱼、鳙鱼又以水中的微生物为食,“立体”养殖从而让猪、鱼、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这也属于可持续循环型低碳养殖。农场投进十万尾鱼,在水边建了十几间猪舍,引进三元杂交良种母猪。整个养殖场的排污设施请专家专门设计过,全部采取地下排污,再加上工人打扫得勤,所以猪场卫生极佳。立体养殖一般能得到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争取到了国家环保改建项目,建好300立方米的沼气池,为小猪取暖提供了不竭的能源。通过滚雪团”式的发展,养殖场发展到年出栏3000多头的规模,鱼池产鱼也由刚开始年产1000余斤增长到150000余斤。靠“立体”养殖大显身手不仅让自己家人的生活更上一层楼,还带动了周边养殖户共同致富。

种养综合型家庭农场和循环农业家庭农场致富:种菜+养猪+养鱼 两年还清60万外债。农场面积:30亩经营品种:种菜+养猪+养鱼,年收益:50万元。经营思路:生态循环种植和养殖。 60万元资金用于筹备家庭农场。30亩地,全部做成大棚种蔬菜。前两年的收入加起来有50多万元,大部分外债已还清。家庭农场主要是生态循环种植和养殖类的,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种菜、养猪和养鱼。用村里打豆腐的豆渣来喂猪,猪粪在池里发酵,做成农家肥种菜,蔬菜的残叶投入鱼塘养鱼。在养殖过程中不需要任何农药,完全靠三者之间的自然循环,养殖和种植出来的自然是纯天然,无污染的蔬菜、鱼猪,这种有机产品的市场价格也比一般的要贵很多,更能为养殖户们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总结家庭农场致富之道。特色决定竞争力,找准特色定位。针对当地的农业资源,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种植业或者畜牧业。专业决定成败,管理者要找“内行”。充分利用好农业政策但不过分依赖补贴。最新的中央一号文件称,要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新增补贴要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有补贴可领的,要极力争取,但同时必须提前规划好农场未来长期盈利模式,不可过分依赖国家。

屋前养鱼、屋后养鸡、屋侧养猪,家庭农场致富的手段太多,成农民增收致富新“引擎”。办农场,农民有天然的优势,土地流转、用工比外来人员方便。家庭农场解决“谁来种地、谁来务农”的难题。这种养殖模式所带来的不仅是巨大的经济效益,他还有着重大的环保效益,符合国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人民的切身利益。



 


逗秋雨

不是叫停家庭养猪,而是叫停那些没有粪便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家庭小养殖场,而且这个力度只有在水网密集的地区力度才比较大,而在非水网密集区,力度还是比较小的,笔者的家乡有自己的亲戚也在养猪,也是小规模的家庭养殖。因此国家的本意不是叫停家庭养猪,而是确实要环境质量,这也是许多人的需求,许多养殖户肆意的排放污水粪便,严重影响了村庄地下水和生活环境,许多人是敢怒不敢言,其实关停这些,对那些不是养猪户的,那真是拍手称快。话说回来现在国家在扶贫,养猪扶贫也是一个重要产业扶贫手段,因此在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国家还是鼓励养殖的。脱贫才是大事。

\n

{!-- PGC_VIDEO:{"vid": "79839dd4287b449899226803ff4a616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