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家庭養豬,未來農村散養戶該怎麼辦?

毛竹養豬

我們這邊並沒有直接叫停,像我們的鄰居就在老房屋裡改造的養豬場,去年也被來查過,但只是給出了要求,對豬糞便要集中處理,不再允許隨便排放而已。

因此,現在會很容易看到下面這樣的豬糞集中處理簡易池。由於上班時間緊,沒有靠近拍攝,有時間給拍個清晰的。



未來,養豬戶聯合規模化或種養結合或是趨勢!

1、養豬農戶股份合作社模式

現在養豬越來越不掙錢,小規模養豬條件也越來越高,像採購各類環保設施就是不小的投入,這對於小規模農戶是承擔不起的。

或許,可以通過附近養豬農戶聯合入股方式,共同經營規模化發展,才會在未來獲得新的持續發展,也可以降低個體的成本負擔,獲得更好的收益,即使不掙錢,也會減少不少的損失!



記得在《大學生村官》電視劇還是什麼鄉村劇中,就是這樣的合作方式,交給合作社。

2、種養結合:養豬與種植相結合!

要知道,豬糞是農業生產絕好的肥料,而以前農村人總結的傳統經驗俗語就有“糧多豬多,豬多糞多,糞多糧多”的良性循環生態農業發展模式。



由於豬糞分解慢,一般做基肥,一頭豬的糞便大概可以增產200斤左右的糧食。


龍百曉生

首先,國家不是叫停家庭養豬,而是叫停那些沒有糞便及汙水處理設施的家庭小養殖場,而且這個力度只有在水網密集的地區力度才比較大,而在非水網密集區,力度還是比較小的,筆者的家鄉有自己的親戚也在養豬,也是小規模的家庭養殖。因此國家的本意不是叫停家庭養豬,而是確實要環境質量,這也是許多人的需求,許多養殖戶肆意的排放汙水糞便,嚴重影響了村莊地下水和生活環境,許多人是敢怒不敢言,其實關停這些,對那些不是養豬戶的,那真是拍手稱快。話說回來現在國家在扶貧,養豬扶貧也是一個重要產業扶貧手段,因此在貧困地區的貧困戶,國家還是鼓勵養殖的。脫貧才是大事。

我們從近2年的環保整治可以看到,南方水網密集區的養殖主體及生豬存欄量大幅下降,而西南地區、東北地區,大型養殖集團紛紛在這些地區上馬養殖量上百萬頭的養殖規模。其中一部分是自己工廠化養殖,還有一部分就是由本地農戶代養,這也是未來留給散戶的最後的養殖模式,因為我們從美國等發達國家來看,大型養殖集團的生產量佔到總產量的7、8成,散戶很少或者基本退出這個市場,或者就是與大型集團合作。因為養殖這個東西,趨勢就是這樣,所以國內這些巨頭都在紛紛搶市場。佔到這個坑,以後就會有飯吃,因此,逼迫散戶要麼退出這個市場,要麼與它合作,否則大型集團競爭起來打起仗,散戶可吃不消,最終也會被淘汰出這個市場。

所以,除了環保叫停,未來集團化的趨勢也在逼迫散戶要麼退出,要麼跟著我來玩。


布瑞克農業數據

從國家發佈的《“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及各地相繼出臺的畜禽養殖搬遷禁養政策來看,並不是叫停家庭養殖(豬、牛、羊、禽類等),其本意是加大農村環保的整治,做到生態養殖,且對於需要進行搬遷和禁養的養殖戶需要給予合理的經濟賠償,並儘可能地幫助他們制定能夠達到環保要求的養殖計劃,畢竟在對於農村不少養殖戶來說,養殖查崗就是家庭經濟來源的命脈,一家子都靠它養活。

但是,部分地區在執行這一政策的過程中,卻“會錯了意”,認為既然是環保拆遷,那就是無償拆遷,不僅沒有給到合理的拆遷補償,還實施“一刀切”的禁養政策,也就給普遍群眾造成了“叫停家庭養豬”的錯覺,對於這種做法,國家是不支持的,並加大了紀檢督察,各地區群眾可以舉報。

誠然一刀切下來,簡單,省事,但是搞環保也要立足在民生的基礎上,不然“環保風暴”過後,我們見到的究竟是預想中的藍天,還是不斷積累的民怨?這誰也說不清楚。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對於農村散養戶來說,確實是一道坎,以前在養殖選址上如果不妥當,屬於“禁養區”,或者由於不注重汙染廢棄物的處理,給周圍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的,確實是需要拆遷或者禁養的,今後為了加強養豬抗風險能力,可以嘗試下往以下方向發展:

1.加入養殖合作社;

2.改善養殖條件,搞特種養殖;

3.傍大戶,參與“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

以上3種都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規避散戶經營弊端的方式,也是符合國家支持政策的經營模式,在環保處理和補貼申請上都比較佔優勢,各位養殖散戶可作參考,併到當地農業部門或者畜牧管理部門做詳細諮詢。


土地論壇

你說的沒錯,現在國家對於環保督查的力度非常大,而豬肉養殖確實一個高汙染的行業,家住養豬場附近的朋友對此深有體會,我就有這樣的經歷。

所以,處於環保要求和促進養豬產業長久發展,各地叫停家庭養豬也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不僅如此,現在新建養豬場的審批和備案非常麻煩,不僅對規模和硬件要求較為嚴格,在環保措施方面同樣不能馬虎!

環境保護、養殖效益不衝突!

但即便如此,筆者還是以為,環境保護和養殖效益本身並不衝突!

換位思考一下,居住在違規養豬場附近的居民肯定也會對養殖場造成的空氣汙染和水汙染痛惡欲絕,就像我當年那樣!所以,讓違規的養豬場停工或者遷移是符合絕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

希望環保部門在工作期間對待養殖戶們更加耐心,更有人情味。

也希望養殖戶能夠認清目前的環保督現狀,積極配合整改,還一個綠水青山。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3.27


糧油市場報

過去農村家庭養豬是很常見的事,家裡的剩菜剩飯吃不了就餵豬吃,豬糞尿也不亂排放,收集到一起當農家肥用,但過去家庭養豬的規模都不大,所以對環境的影響也較小。隨著中小型豬場的數量大幅增加,農村的環境承載能力也受到了威脅。

為了發展綠色農業,地方上劃分了養殖區、限制養殖區和禁養區,在居民集中的地方往往會叫停家庭養豬,所以散養戶要根據當地的相關政策做出調整。

若是允許養殖,也要做好糞汙處理相關的排汙工作,可以建設厭氧發酵池或通過固液分離將糞汙資源利用起來。當然糞汙處理環節會導致養殖成本的增加,過去的小規模散養模式不利於長期發展,加上豬價的波動,散養戶的盈利空間將會大幅縮減。

散養戶退出市場後,勢必給國內的生豬產量帶來一定的影響,像溫氏、新希望之類的養殖企業會把握機會強勢擴張,有經驗或技術的養殖戶可以加盟有實力養殖企業繼續從事養豬行業。這樣養殖企業提供場地和資金支持,養殖戶提供勞動力,兩者互利合作。

總之在環保政策的趨緊下,散養戶要有風險意識,要麼掛靠大船發展,要麼抱團發展,除了對技術、管理有一定要求外,規模化、環境友好化也是對未來養豬業的必然要求。

【大鄉】專注農業、農村、農民,承載您的鄉土、鄉村和鄉情,歡迎關注!

大鄉

家庭豬場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養豬散戶,這一部分的養殖場被關停或者拆遷後散養戶以後的生計問題確實值得大家關注。

從國家的角度去看,散養戶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便確實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環境汙染源,由於長期以來都沒有一個相對合理科學廉價的糞便處理方式的出現,國家在以保護環境為初衷和主要目的前提下,扶持規模化養殖,關閉小規模養殖是必然之勢。

這也是在進一步的推動中國農業整體向規模化方向發展。

從養殖戶的角度去思考,農村散養戶長期以養豬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國家讓不符合環保規定和要求的散養場要關停整改,從養殖戶的角度而言,他們肯定是希望既能夠繼續從事該領域的工作,同時也能夠達到政府管理部門的相關要求,但是投入的成本,整改的幅度過大,是不是也有可能與散養戶的實際整改需要變更的成本存在出入;再直白一點就是說,國家現在設定的整改方案是不是和規模化養殖企業更加的匹配。如果是這樣,也就是沒有給予我們的散養戶任何的選擇餘地和空間。

未來怎麼辦,要麼跟著國家政策整改,要麼就是不再養殖,從事其它行業領域的工作,或者將地區性的散養戶集中起來一起發展規模化養殖


愛農幫

( 1 )家庭豬場與農戶副業養豬不同,是獨立的養殖性產業,他們不是為了肥田而養豬,而是用以換取儘可能多的贏利,如果養豬贏利少,不合算,他們就會少養豬,以至不養豬。對養豬者來說,養豬成本越低贏利越多,成本越高贏利越少,成本和贏利是成反比的。

( 2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養豬者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於是,經營管理問題更為突出、在這種情形下,誰經營得好,誰就能適應市場需要,取得更多的贏利,生產規模日益加大,在市場站穩腳步,不易被淘汰。 ( 3 )通過成本核算,經營者能不斷考核自己的經營成果,發現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科學依據,提出今後發展養豬的最佳方案,促進養豬發展,提高經濟效益。


豬病通課堂

關於環保與豬場關停的關係,@布瑞克農業數據已經講解的很明晰了。

而我想從產量、消費量、價格方面再延伸一下。

這是去年豬價不斷攀升時,我自己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所做的一個生豬產量與消費量五年對比的表格。

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五年來生豬產量與消費量的兩條曲線是緊密略有滯後的關係,事實上如果我們把這兩條曲線拉長,比如拉到以半年為時間軸,則產量與消費量之間的對應滯後性會更加明顯。

那麼,這說明了什麼?

消費量增加,市場發出“要豬、要豬”的信號,然後信息傳遞到生產端,而在散戶過多的情況下,散戶多便導致信息傳遞冗雜多,便會導致一窩蜂上一窩蜂下,便會導致豬肉價格劇烈波動,也就出現了豬週期,

對任何市場而言,信息的及時與透明都很重要,將生豬養殖信息細化,有利於養殖企業之間把握市場趨勢,比如假如得知仔豬存量普遍過高的信息,那麼可以安排不同的出欄時間以錯開生豬供應高峰期,過多的散戶,將導致信息難以及時統計和傳導,市場信息以訛傳訛,網絡消息層出不窮真假難辨,官方消息難判效果。

另外,從養殖生豬的成本構成來考量,其中飼料佔了七成,疫苗獸藥、人工場地水電等合計佔約三成,而對於年出欄500頭以下的養殖散戶來說,無論是對飼料等生產資料的議價能力,還是對先進技術的採納能力,都因受限於資本和規模實力而難以承擔。


戴西南

過去人們認為。農民從庭院養豬不僅中獲取一定的經濟收益,還可補充大中型豬場養豬生產的不足,為我國人民提供大量質優、價廉的豬肉產品,滿足我國人民不斷提高的物質生活的需要。

環保是全民所關注的問題,養殖戶必須正視養豬業所存在的環保問題,在未來,不只是養豬業,可以說任何一個行業,如果處理不好生產與環保的關係,是難以為繼的。只有找到一條生態路,養豬業才能更加健康的發展。

要想繼續從事養豬也不是不可以,出路還是有的。

走特色家庭農場之路。種養綜合型家庭農場致富。不讓在自家院落裡和居民區附近養豬了,完全可以選擇家庭農場的路子。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明確指出,要加快家庭農場的發展步伐,走種養結合生態之路,這樣既能提高養豬質量,也解決了糞便的汙染問題。

養雞+種菜+摘草莓:農場面積:200畝地 經營品種:3萬隻雞+草莓 年收益:上百萬元 經營思路:用有機化肥,種養綜合。創辦的家庭農場一年收入上百萬。自種草莓,第二年賺錢。 蔬菜和草莓,施的是現成的有機肥——每天,3萬隻雞排出大量糞便與爛菜葉混合,在沼氣池裡發酵成沼液,可以讓190畝地吃個夠,還有多餘的雞糞出售。如果光施複合肥,190畝地一年至少要花肥料成本二十萬。有雞糞做主肥,每年只用買三四萬塊錢復合肥搭配一下,不僅節約十六七萬成本,還是正宗農家有機肥,讓菜和草莓長得好。食堂和二級批發商也願意買農場的菜。近兩年,家庭農場年收入都在70萬至100萬元之間。

種糧+養豬。農場面積:200畝農田、3畝豬場。經營思路:“種糧+養殖”的種養結合家庭農場模式。承包了200畝農田,還管理著佔地3畝的豬場,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家庭農場主。 豬場,養大約500頭豬,配有現代化的通風、降溫、糞尿收集利用設施。豬場的建設都由政府方面投資(各地情況有差異),飼養管理方式全進全出,每批次500頭,每年飼養2. 5批次,年出欄生豬在1300頭至1400頭。這種“種糧+養殖”的種養結合家庭農場,不僅一家人帶來了更多的收益,而且通過推行養豬糞尿還田利用,還讓一部分購買肥料的費用節省了,種田的成本也減少。

循環農業家庭農場致富:魚豬共生 農場面積:70畝 經營品種:魚、豬 經營思路:“魚豬共生”,循環利用。養殖場推行“飼料餵豬,豬糞養魚”的豬魚配套科學“立體”養殖,“魚豬共生”。魚豬共生,就是將水產養殖和生豬養殖通過科學的生態設計,達到協同共生。生豬的大量排洩物,排入水中後會產生微生物,鰱魚、鱅魚又以水中的微生物為食,“立體”養殖從而讓豬、魚、微生物三者之間達到一種和諧的生態平衡,這也屬於可持續循環型低碳養殖。農場投進十萬尾魚,在水邊建了十幾間豬舍,引進三元雜交良種母豬。整個養殖場的排汙設施請專家專門設計過,全部採取地下排汙,再加上工人打掃得勤,所以豬場衛生極佳。立體養殖一般能得到農業局的大力支持,爭取到了國家環保改建項目,建好300立方米的沼氣池,為小豬取暖提供了不竭的能源。通過滾雪團”式的發展,養殖場發展到年出欄3000多頭的規模,魚池產魚也由剛開始年產1000餘斤增長到150000餘斤。靠“立體”養殖大顯身手不僅讓自己家人的生活更上一層樓,還帶動了周邊養殖戶共同致富。

種養綜合型家庭農場和循環農業家庭農場致富:種菜+養豬+養魚 兩年還清60萬外債。農場面積:30畝經營品種:種菜+養豬+養魚,年收益:50萬元。經營思路:生態循環種植和養殖。 60萬元資金用於籌備家庭農場。30畝地,全部做成大棚種蔬菜。前兩年的收入加起來有50多萬元,大部分外債已還清。家庭農場主要是生態循環種植和養殖類的,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種菜、養豬和養魚。用村裡打豆腐的豆渣來餵豬,豬糞在池裡發酵,做成農家肥種菜,蔬菜的殘葉投入魚塘養魚。在養殖過程中不需要任何農藥,完全靠三者之間的自然循環,養殖和種植出來的自然是純天然,無汙染的蔬菜、魚豬,這種有機產品的市場價格也比一般的要貴很多,更能為養殖戶們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總結家庭農場致富之道。特色決定競爭力,找準特色定位。針對當地的農業資源,選擇最適合自己發展的種植業或者畜牧業。專業決定成敗,管理者要找“內行”。充分利用好農業政策但不過分依賴補貼。最新的中央一號文件稱,要增加農業補貼資金規模,新增補貼要向主產區和優勢產區集中,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傾斜。有補貼可領的,要極力爭取,但同時必須提前規劃好農場未來長期盈利模式,不可過分依賴國家。

屋前養魚、屋後養雞、屋側養豬,家庭農場致富的手段太多,成農民增收致富新“引擎”。辦農場,農民有天然的優勢,土地流轉、用工比外來人員方便。家庭農場解決“誰來種地、誰來務農”的難題。這種養殖模式所帶來的不僅是巨大的經濟效益,他還有著重大的環保效益,符合國家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符合人民的切身利益。



 


逗秋雨

不是叫停家庭養豬,而是叫停那些沒有糞便及汙水處理設施的家庭小養殖場,而且這個力度只有在水網密集的地區力度才比較大,而在非水網密集區,力度還是比較小的,筆者的家鄉有自己的親戚也在養豬,也是小規模的家庭養殖。因此國家的本意不是叫停家庭養豬,而是確實要環境質量,這也是許多人的需求,許多養殖戶肆意的排放汙水糞便,嚴重影響了村莊地下水和生活環境,許多人是敢怒不敢言,其實關停這些,對那些不是養豬戶的,那真是拍手稱快。話說回來現在國家在扶貧,養豬扶貧也是一個重要產業扶貧手段,因此在貧困地區的貧困戶,國家還是鼓勵養殖的。脫貧才是大事。

\n

{!-- PGC_VIDEO:{"vid": "79839dd4287b449899226803ff4a616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