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散》为什么叫广陵散?

布拉格之冬180304215

《广陵散》是一首古琴曲,它的命名说法不一。比较公认的是指:流行于广陵地区的民间音乐。“广陵”治所在今天的江苏扬州,“散”是先秦时期就已经广泛流行的民间音乐。

《广陵散》非常传奇,是因为它和两个人有关,一个是先秦著名刺客聂政,一个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

聂政的事迹有许多版本,在流传过程中多次“变形”。至迟在东汉时,“聂政刺韩王”的传说又形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版本,聂政的形象也随之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形”。

在据传为东汉蔡邕所编的古琴曲集《琴操》中,详细记述了这个已经高度变形的“聂政刺韩王”故事。

(武梁祠画像,聂政刺韩王)


在这个故事中,聂政的父亲——一位铸剑师,受命为韩王铸剑,结果误了期限,被韩王所杀,而聂政则成了遗腹子。长大后,聂政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死因,遂发誓复仇。第一次去行刺韩王,未能成功,于是聂政遁入山中。他遇到了一位仙人,仙人教会了他鼓琴。聂政打算以此为契机,借口为韩王鼓琴,伺机行刺。

为了不被人认出,聂政“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七年之后,聂政学成下山,再赴韩都。路上他遇到自己的妻子,差点被认出来,于是聂政又返回山中,敲掉牙齿,又练琴三年,方才负琴下山。到了韩都,聂政故意在闹市之中鼓琴,他的琴艺可能非常好,以致“观者成行,马牛止听”。消息很快传到韩王耳中,这个喜好音乐的国王立即派人请聂政入宫鼓琴。

韩王不知道,这面目丑陋的琴师是为夺命而来,琴身之内早已暗藏利刃。当曼妙的乐音响起,韩王陷入陶醉之中时,琴声却戛然而止,聂政取刀刺死了韩王……

大仇得报,聂政因担心连累其母,遂自剥面皮,毁裂身体,自杀身亡。

这个与《史记·刺客列传》所载大异其趣的故事曾在民间广为流传,只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它与一首著名的古琴曲《广陵散》联系了起来。此曲的内容虽然说法不一,但因其谱中有“取韩”“投剑”等小标题,所以历来多被认为表达的内容正是“聂政刺韩王”。

关于《广陵散》的来历,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女士在《古琴》一书中述及,“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在洛阳以西的某处夜宿时,遇到了一个鬼魂,并与之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所谈内容与古琴和音乐理论有关。在这次交谈的最后时刻,鬼魂弹奏了一曲《广陵散》,并且传授给了嵇康,但同时也要求嵇康绝不可传于他人。

(《琴操》所载《聂政刺韩王曲》)


公元262年,40岁的嵇康因卷入官司,被处以极刑。传说在东市行刑之前,嵇康拿出古琴弹奏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不知是嵇康违背了对鬼魂的承诺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广陵散》最终并没有烟消云散,它诡异地传承了下来——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广陵散》琴谱不见踪迹,但在明代朱权所编的《神奇秘谱》中,却又神奇地出现。朱权声称,《广陵散》“世有二本,今予所取者,隋宫中所收之谱”,此谱自“唐亡流落于民间有年,至宋高宗建炎间,复入广御府,经九百三十七年。予以此谱为正,故取之”。

现存《广陵散》,是由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18971967)整理、打谱、复原的,共计四十五段,每段都有一个小标题,包含了聂政短暂人生中的各个重要片断:取韩、含志、沉名、微行……全曲慷慨、激昂,充溢着浓厚的英雄气和悲剧意味。

《广陵散》据说是中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具有戈矛杀伐之气的乐曲,故而不受统治者喜欢。宋代学者朱熹曾评论说:“其曲最不和平,有臣凌君之意。”

朱熹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来评价《广陵散》的,所以他认为《广陵散》违背君臣之道,不够和谐。但在底层小民看来,这隐含杀气的古曲却成了反抗暴政的象征。


兰阇读书

广陵是古代扬州,散是操、引乐曲的意思

广陵散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广陵一代的乐曲

广陵散又名《刺韩》《止息》

是古代很宏大的叙事曲,内容讲的是春秋四大刺客聂政刺韩的故事

春秋末期韩国大臣严仲子与丞相韩傀(侠累)产生仇隙,严仲子打算刺杀韩傀,但是因韩傀位高权重不好近身,便请了聂政相助

聂政乃市井之辈,身怀绝技又忠肝义胆,严仲子花重金与之交往,但聂政因老母要奉养拒绝了他,三年后老母去世,聂政找到严仲子要报知遇之恩,便手提利剑闯入相府杀了韩傀,为了不连累姐姐,自己挖眼削鼻毁容自杀

侠累被杀,韩国打乱,韩王将聂政尸首挂在街头,重金悬赏寻找线索,聂政的姐姐知道毁容尸体是自己弟弟,伏尸痛哭,说:“为了避免株连我,竟然自破面相。我不能因为怕死,使聂政的声名无以流传后世啊

聂政刺韩在当时是很有影响力的政治事件,晋﹑楚﹑齐、卫等国人皆赞赏聂政的士为知己死的精神,以及聂荣“绝险千里,使聂政名扬天下的刚烈”

据考证,广陵散在汉末时已经流行即《聂政刺韩王》这首曲子,司马氏把持曹魏政权时,曹魏大臣总共策划了三次起义,第一次是王陵起义被司马懿平定,第二次毋丘俭起义被司马师平定,第三次诸葛诞起义被司马昭平定,这三次的起义地点都在寿春,而寿春当时是属于扬州所辖,这三个人当时的职务都是扬州牧。

《聂政刺韩王》象征着王陵等人对司马氏父子的反抗,所以把刺韩称之为广陵散

内容参见《悬崖边的名士——魏晋政治与风流》一书


不愿透露姓氏的于先森



广陵散是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名曲,具有丰厚的文化意蕴。《太平广记》:“嵇康灯下弹琴……乃弹《广陵散》……”《晋书嵇康传》:“康尝游乎洛西……因索琴弹之,而为《广陵散》……”《永乐琴书集成》:“嵇中散神情高迈……唯《广陵散》绝伦……”白居易《六贴》、刘敬殊《异苑》、《幽冥录》、《东坡志林》等书籍都有记载。

广陵散取材于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的故事。其形成与汉代复仇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广陵散流传于秦汉之时的广陵,也就是隋代至今的扬州。广陵散名气极大,源自魏晋名士嵇康,其在《琴赋》中描述道:“若次其曲所引宜,则《广陵》、《止息》……”广陵散蕴含悲剧之美,激昂慷慨,充满杀伐之气,采取了与传统含蓄隐晦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广陵散早已成为了风流、高洁、知音、秘传的代名词,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谢灵运:“凄凄明月吹,恻恻广陵散。”庾信:“广陵余故曲,山阳有旧邻。”李白:“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李商隐:“枉教紫凤无栖处,斫作秋琴弹广陵。”贺铸:“商歌弹,依稀广陵清散,低眉叹,危弦未断,肠先断。”苏辙:“嵇老清弹怨广陵,隋家水调继哀音。”……

广陵散后世受到尊崇,影响力不断发扬光大,广陵散为广陵增色,广陵为广陵散添彩。金庸《笑傲江湖》——曲洋、刘正风的绝响,还有梁羽生的《广陵剑》都与此相关。扬州史上因为不屈抵抗而屡遭屠城,广陵散体现了江淮儿女、中华民族的热血,不畏强权,挑战暴政,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英雄精神。


扬州梦

《广陵散》的名称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和曹魏时的淮南三叛有关,王凌、母丘俭、文钦和诸葛诞先后在寿春起兵,后被司马懿父子镇压。寿春是淮南和扬州的治所,四人官职也都与扬州有关——文钦是扬州刺史,其他三人为都督扬州军事,而扬州古称广陵,嵇康因四人“咸散败于广陵,故名其曲为广陵散”。此说出自《太平广记》转引的《卢氏杂说》,《卢氏杂说》则是以唐朝音律家韩皋的口吻说的。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引用了此说,但对广陵散的“散”字提出了异议,考证“散”为曲名,跟梅花三弄的“弄”一样,所以才有“广陵之名散”、“广陵之清散”的提法。这也是广陵散名称的另一种解释,即风行于广陵一带的琴曲。沈括虽然认定“散”为曲名,但也并不排除嵇康有“借此名以谏讽时事”的深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散”是个谐音梗。

我认为第一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广陵散是嵇康根据古曲《聂政刺韩曲》改编的,他为什么改名字?又为何与“广陵”挂钩?此中或有深意。钟会曾诬陷嵇康想帮毌丘俭谋反,似乎也验证了此说的正确。

关于广陵散的曲调,《梦溪笔谈》转引《国史补》中的一个故事可作参考。说某人在看一副弹琴图画时断言弹的是广陵散,原因是“广陵散中有数声,他曲皆无”,亦即广陵散中有几个声调是其他曲子里没有的。这几个与众不同的调调“如泼攦声之类”。“泼”有泼水的意思,“攦”有击打之意,“泼攦声”大概类似用力击水的声音。

在《新唐书》韩皋传中,韩皋解释广陵散时说“其音主商”,是以“商”音为基调的——《太平广记》转引《冥音录》中也说该曲为“正商调”。“商”是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的“商”,大约相当于7音符中的“2”。韩皋说商为“金声”,蕴含金属铿锵之调,又说“商为秋,秋者天将摇落肃杀”,则还兼具秋风凄凉之感。除“商”音外,该曲还“缓其商弦,以宫同音”。“商”音转慢接近于“宫”调,又催生新的感受。韩皋最后用10个字概括了广陵散的内核,即“哀愤、躁蹙、憯痛、迫胁之音”。呈现的是一种糟糕、无助的悲凉痛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