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墓里面埋的是真的武松吗?

唐那人

在水浒传原著中,宋江率领梁山好汉大败方腊之后,108人只剩下了36个。

大军回到杭州后,众将都在六和寺内安歇。当天晚上,鲁智深听到钱塘江潮信后,突然顿悟,化身成佛,肉体圆寂死去了。

却说打虎英雄武松在梁山上并没有什么好朋友,而鲁智深就是其中之一,两个人从二龙山结义开始,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

在大战中,武松也失去了一只胳膊,目睹兄弟们一个个死去。他对功名利禄也失去了兴趣,把自己的毕生财产都捐给了六和寺,自己也出家当了和尚,其实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留下来陪伴鲁智深,这位他一生中的好兄弟。书中记载他活到了80岁才去世,在水浒传中,应该是比较长寿的,也是为数不多得以善终的。

现实生活中的武松墓,就在杭州西湖。位于北山街西泠桥畔,距知名的苏小小墓,仅有50米。

武松木有墓圈、墓碑,石牌坊和墓道四部分组成。木牌坊两侧的石柱上科的对面是有知名的左翼作家,冯骥才撰写: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一英公。大致上的意思就是说,不管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管是失意还是得意,武松都不愧是一条英雄好汉。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武松墓大约修建于1924年,1964年被平毁,2004年在原址上重建。

根据对杭州的地方志的整理和考察,我们发现这个武松墓里面的武松和水浒传里面写的武松并不是同一个人,但也是宋朝人,完全有可能是水浒传里武松的原型。

后来高权在政治斗争中失利,被人陷害,遭到罢官,武松同时也被免职。

接替高权的事,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跟他老爹一个德性,都不是什么好人。他在杭州欺男霸女,贪污腐化,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背地里称他蔡虎。

武松为了给高权报仇,也是为民除害,有决心干掉蔡鋆。

一天,他买到了一把宝刀,武松就带着宝刀藏在蔡府门口。当蔡鋆回府的时候,武松一跃而起,跳到他的面前,连刺数刀,蔡鋆当场毙命。

武松寡不敌众,被官兵擒获,后来在狱中死去。当地的人民为了感谢他的义举,把他站在西湖边,并立了一块石碑,上边题写道:宋义士武松之墓。


新知传习阁

武松墓位于杭州北山街西泠桥畔,离苏小小墓西边大约50米左右,面对的是湖光山色的西湖。

武松墓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墓圈、墓碑、石牌坊和墓道。


我曾到杭州游玩,特意去看过武松墓,武松墓牌坊两边的石柱上刻着的一副楹联“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一英公”。

你可能觉得奇怪吧,武松是山东阳谷县人氏,曾在景阳冈打过老虎,他的事迹大多发生在北方。醉打蒋门神,大闹蜈蚣岭等故事耳熟能详。

还别说,武松平方腊是在南方,梁山好汉得胜后,武松不愿和奸臣高俅,蔡京之流同朝为官,武松看破红尘,愤而在杭州六和塔出家,最后死后葬在六和塔旁边,和林冲、鲁智深的坟墓相伴。怎么西湖旁还有武松墓呢?


其实,杭州西湖旁的武松墓,不是打虎英雄武松的墓,那么这个武松墓又是怎样的来历呢?

武松,1055-1126年.曾在杭州打把势卖艺。后任杭州知府高权手下都头,因功升提辖。和当初鲁智深的官职一样。

后来武松的伯乐高权被罢官后,武松被赶出衙门。

继任的杭州知府是蔡鋆,蔡鋆是大奸臣蔡京之子,和他父亲一样是祸国殃民的主。背后百姓称之为“蔡虎”。可见是个惹人恨的贪官。

嫉恶如仇的武松,某日深夜,身怀利刃将其刺死。后被捕,死于狱中。

杭州百姓将其葬于西泠桥畔,题碑“宋义士武松之墓”(杭州武松墓)。

民国时,人们在杭州涌金门找到了疑似武松的骸骨。

据美术家姜丹书(字敬庐,号赤石道人,斋名丹枫红叶楼,江苏溧阳人)的一篇文章记载,其同年好友吴剑飞曾经见到武松棺椁:“吴剑飞九岁时(1894年),有一天走过杭州涌金门,正巧瞥见一具棺材被修城墙工人挖了出来。初以为此墓是空冢或衣冠冢。不料一经掘发,赫然有棺,而棺木已朽,从朽缝中窥见其骨亦颇长大,乃即壅复原状。”

综上所述,杭州武松墓确实埋的是宋代义士武松本人。


秉烛读春秋

我用三段内容回答这个问题:第一,小说里武松的结局,出家杭州。第二,历史上的武松,嫉恶如仇,葬于杭州。第三,今天的武松墓,旧地重建,聊寄情思。

第一,小说里武松的结局,出家杭州。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鲁智深在浙江六和寺听潮音坐化圆寂,修的正果;跟他一起的武松也看破红尘,原本武松就是一个野和尚,这下索性做了真和尚。小说原文:

所有鲁智深随身多余衣盗及朝廷赏赐金银并各官布施尽都纳入六和寺里常住公用。浑铁禅杖并皂布直裰亦留于寺中供养。当下宋江看视武松虽然不死已成废人。武松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武松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后至八十善终这是后话。

所以在小说中,武松的归宿是在杭州。

第二,历史上的真武松,嫉恶如仇,葬于杭州。

那么杭州现在的武松墓是纪念梁山好汉武松的么?

否!杭州武松墓纪念的是历史上真实的好汉武松,也可以说是打虎英雄武松的真实原型。在历史上,北宋年间在杭州真的出了一个为民除害的壮士武松,据说在《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中都记载了他的事迹,可惜我没有查到原始的资料。只有民国时期的《杭州全书》中有“宋义士武松墓”的条目:

《水浒传》所载之武松、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被知州高权所见,悦其艺、招之为部头,逐渐以功擢提辖,后高去职,武以辞事随之。未几,蔡京子鋆继任知州、籍父势蹂躏杭民,上峰不能言,松 独怒形于色,挟刀俟诸途,狙杀之,卒以众寡不敌,被捕死狱中杭民感其德,乃集资营葬于西泠桥畔。”

这位武松原本是个江湖艺人,在摆摊卖艺的时候,因为武艺高强,被知州高权赏识,在高权手下做了提辖,可惜没多久高权丢了官,武松随后也失了业。新任的杭州知府蔡鋆是太师蔡京之子,因为欺压百姓而被称为“蔡虎”。由此看来,把坏官员成为老虎,也是一个有传统的事情。武松毕竟骨子里面是以为江湖人士,有一颗侠义的心,居然揣着一把尖刀,蹲守在蔡鋆必经之路上,出其不意将其狙杀,民间称之为“武松打虎”。所以

武松打虎的原始涵义,是杀了一个坏官恶霸。

后来武松寡不敌众被官兵活捉,受重刑惨死于狱中。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武松打死“京虎”蔡鋆的故事迅速在民间流传,也被人添油加醋改头换面,到了《大宋宣和遗事》中,已经有一篇专写武松的话本《武行者》。说明在元朝,武松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民间英雄!《水浒传》中武松的故事,也是从这些民间传说加工而来,所以说,水浒中的武松,既是虚构,也有真实的原型为依托,并非空穴来风。

第三,今天的武松墓,属于原地重建,聊寄情思耳。

现址武松墓位于西泠桥畔,修于1924年,1964年被平毁,现在的墓园是根据老照片依原样重建的。并且请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撰写了一幅楹联

“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一英公”

总结重点:历史上的确有一位英雄武松,西湖武松墓原本是为了纪念这位真英雄。武松打虎,原本打的是一位恶霸官僚。


铁锤历史

武松墓里面埋的本就是武松本人,奈何造化弄尸,最后不知去向,其实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武松墓是重新修建的,模样是一致的,但是棺木里却没了武松的尸骨,有的只是“印章、光盘、书法作品以及《普庵咒经》经卷”。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我们不妨看看这其中的前因后果。

一:《水浒传》《金瓶梅》里都有队武松的描述,但都夸大了,不乏艺术加工,增加情节渲染氛围而已,但是历史上确实是有武松这么个人,史书记载,武松在江湖上卖艺,偶然的一次机会被杭州知府高权看中,认为武松体型威猛,功夫了得,便让他做了提辖,后来高权得罪了权贵,连累武松。紧接着新来的知府是个贪官,专门欺压百姓,鱼肉乡里,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蔡虎”,武松仗义看不惯,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个“蔡虎”弄死了,所以我们看到的“武松打虎”就是由这件事演变而来的,可这件事却导致了武松惨死在牢狱之中,后百姓因为对武松的仗义之举,便把武松葬在了杭州西泠桥畔,墓碑上写着“宋义士武松之墓”!

二:看到这里大家心里肯定想,好歹死后能长眠于地,上面我也说了造化弄尸,1894年时,有人偶然看到了武松墓被修建城墙的人挖到,棺木被抬了出来,打开后从朽缝中窥见其骨亦颇长大,乃即壅复原状。这应该是武松棺木第一次被打开,好在当时上海滩流氓大亨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三人出资,又把武松墓在原来的墓址上重建了。

三:到了1964年,“拆墓运动”兴起,不仅武松墓被挖,还有秋瑾等人的墓也被挖掘,当时他们把这些人的尸骨分开装到骨瓮,最后被送到鸡笼山的乱坟堆中安葬,在到了2004年,要挖掘杭州的历史文化,此时很多的游客和学者都要求重建武松墓,于是国家下令重建,依葫芦画瓢,做的和之前的武松墓一模一样,但唯一不同的就是棺木里装的已经不再是武松,而是我开头所提到的那些物件,里面也详细记载了武松的事迹以及坟墓的情况。

但是此时的武松应该还在“鸡笼山的乱坟堆”里安眠,希望不再受是人打扰!


羽评历史

西湖美景天下闻名,许多人死后都选择埋在这湖光山色之中。历史流传下来的比较著名的名人墓葬有林和靖、岳飞、于谦、张苍水、苏小小、秋瑾、徐锡麟等人;

武松墓里埋的这个武松是水浒传中最后在六和塔出家的武松吗?答案是否定的。

这个武松也是宋朝人,据《浙江通志》记载,武松是个常在涌金门一带卖艺的流浪汉,当时的杭州知府高权路径此处,看见武松武艺出众,于是便带他到府衙内寻了个差事给他,不久升任都头。后来又因功升为提辖,成为高权的心腹。

武松的后半生《临安县志》里记得较为清楚。说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而被罢官,武松也受牵连被赶出了衙门。继任杭州知府蔡鋆是京城太师蔡京之子。蔡鋆任职杭州知府之后,虐政殃民,杭州百姓怨声载道,背地里都称其为“蔡虎”。义士武松心中的公愤私仇越积越多,有一天,他怀揣利刃藏匿在蔡府前,等到蔡鋆的官轿回来时冲上前去揪住轿内的蔡鋆,旁边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武松已经将蔡鋆刺杀,民间称之为“武松打虎”。武松因寡不敌众被捕,不久后受重刑死于大牢之中。不久后,武松的尸体在西湖边上被发现。杭城百姓感其为当地除掉一虎,自发集资为其殓葬,造墓于西冷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自此以后,武松打死“京虎”蔡鋆之事一时间成了街头巷尾的热议,根据古籍《大宋宣和遗事》一书记载,其时已经有一篇专写武松的话本《武行者》。说明在元朝,“行者武松”已经作为书中人物传遍了千家万户。


民国时期的《杭州全书》中也有“宋义士武松墓”条目,曰:“《水浒传》所载之武松、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被知州高权所见,悦其艺、招之为部头,逐渐以功升提辖,后高去职,武以辞事随之。未几,蔡京子鋆继任知州、籍父势蹂躏杭民,上峰不能言,松独怒形于色,挟刀俟诸途,狙杀之,卒以众寡不敌,被捕死狱中杭民感其德,乃集资营葬于西冷桥畔。”

1942年,人们根据古籍记载在西冷桥边重修了武松墓以纪念义士武松,根据《上海老中医眼里的杜月笙》一书记载,是由上海滩黑道大佬黄锦荣、张啸林、杜月笙三人出资建造了墓碑。该书还称,西冷桥畔“武松墓”当年落款具名的,正是黄、张、杜三人。

历史风云变幻,人间转眼又是千年。人们怀念武松的义薄云天,更有有心者将其载入史书和民间文学以托名流传。义士武松到底是不是水浒传中的武松已经不再重要,人们记住的将永远是武松打虎的光辉形象。


延士声华似孟尝,有如东阁纳贤良。

武松雄猛千夫惧,柴进风流四海扬。

自信一身能杀虎,浪言三碗不过冈。

报兄诛嫂真奇特,赢得高名万古香。


趣说历史快乐生活,我是今日头条作者徒步说史;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


徒步说史

武松墓穴也有人惦记!真是什么东西都有人问,为什么非要关心一个死了几百年的武松呢!,武松只是个传说,干嘛要惦记他的墓穴里面埋的是不是真武松呢!难道不是真武松埋在里面吗?难道是武松打死了老虎,武松把自己的墓穴让给了老虎,难道是老虎埋在里面吗?



WSF22红心莲花

武松墓位于浙江杭州西泠桥畔,修于1924年,1964年被平毁,现在的墓园是根据老照片依原样重建的。武松墓里并无埋葬任何人的尸骨,也没有“陪葬”。然而虽然没有“陪葬”,却有“压胜物”,即一枚印章;一张光盘;一卷书法作品;一轴《普庵咒经》经卷。


长白山人参官方专营店

好汉


探险家219371469

这个武松不是水浒传里面的武松,或者说,水浒传里的武松是真实武松的神话版,这里埋的武松确实是个劫富济贫的江湖义士,只是被官府抓住后被处死,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他葬在西湖边上,水浒传只是借用了他的名字而已,至于打虎打蒋门神单手擒方腊,都是杜撰的!!!



念尘缘16395053

武松墓里当然是真武松了,但是武松的实际情况和水浒传的不太一样。施耐庵先生传记水浒时候武松的原型就是这个武松。打虎也不是什么真老虎,而是当时武松在杭州当都头时打的当地的官二代,那才是人中老虎,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武松打的是这个老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