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和印度為何成為世仇?

愛影視壇

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國之間的矛盾和仇恨由來已久,銘蘇先生簡單給大家分析一下:

印巴分治,獨立建國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為英屬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由於印巴分治,按照宗教信仰的不同分成信仰印度教的印度和信仰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

克什米爾,印巴紛爭根源

在印巴分治時,印度各土邦是按照自願的原則選擇加入印度還是巴基斯坦,結果是大部分邦加入了印度,而少部分邦加入了巴基斯坦。然而有的土邦卻猶豫不決是加入印度還是巴基斯坦,這個土邦就是克什米爾。克什米爾成為印巴戰爭的導火索,從此以後,印度就沒有消停過。

三次大戰,仇恨加深

印度和巴基斯坦自1947年印巴分治建國以來紛爭不斷,先後進行了三次大的戰爭。第一次是1947年雙方爭奪克什米爾控制權,結果是印度佔領了爭議地區的60%,巴基斯坦佔領了爭議地區的40%;第二次是在1965年,雙方由哨所級爭奪發展到戰役級對抗,結局是雙方在國際斡旋下實現停火撤軍;第三次發生於I971年,印度支持當時的東巴基斯坦獨立並派兵佔領了東巴基斯坦,結局是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獨立成立孟加拉國。除上述戰爭外,印巴之間的小規模零星衝突幾十年間從未斷絕。

戰爭往往不是解決紛爭的最好方式,戰爭會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導致仇恨的加深。印巴三次大戰之後所結下的仇恨短時間內難以消除。而巴基斯坦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被印度肢解為兩個國家,成為現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對於這樣的恥辱,巴基斯坦肯定難以接受。

所以,印巴如果不放下過去的仇恨,那麼兩國必將長期對抗下去。放下過去,心存善念,和平解決過去遺留下來的爭端,這才是化解印巴仇恨最好的方式。


銘蘇先生

總的來說,印巴現狀的形成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殖民統治,獨立前印度被殖民了三百多年,暴力的不計後果的資源掠奪造成了印度的貧困,貧困導致了民族間的衝突和裂痕。

第二,英國殖民者分而治之的的陰謀,作為殖民統治者,殖民地的繁榮富強從來不是首先考慮的問題,他只考慮維持現狀,能夠讓他順利完成掠奪就好,因此分而治之是最好的策略(想想清末列強也曾有把中國分成若干份的構想)。


第三,印度內部缺少一個像毛一樣的強勢的,能夠擔當起民族獨立重任的領袖,甘地是比較著名,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也比較文明,沒有軍隊,不訴諸武力。結果呢?大一統的印度四分五裂,而且至今內亂不斷,直接影響到了他的經濟發展。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來是一個國家,位於亞洲南部,與中國、緬甸、阿富汗、伊朗等國相鄰,長期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按照蒙巴頓方案分治,分別成立印度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印巴之間衝突不斷的是克什米爾問題,克什米爾問題從二戰後開始直到今天任然不能解決。

一,蒙巴頓方案和印巴分治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來都是英國殖民地(英屬印度),英屬印度中後期由於英國的殖民統治,印度的上層社會普遍接受英國的西方化教育及西方政治影響。在此背景下1885年印度人成立了第一個政黨“國民大會黨”(或稱國大黨),並於1892年頒佈印度議會法,建立地方自治機關和地方行政區,選舉範圍擴大到印度人。1906年成立了由穆斯林組成的“全印度穆斯林聯盟”(或稱穆斯林聯盟)。但由於政治鬥爭的影響同時作為穆斯林領袖的真納於1920年脫離國大黨。1931年穆斯林省份各省首字母組成了單詞“巴基斯坦”作為穆斯林地區的統一稱呼。


在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期間,印度人民反殖民統治的鬥爭從未間斷。印度民族運動領袖、在印度被尊稱為“聖雄”的甘地,1920年倡導對英國殖民政府“不合作運動”;接著,印度國大黨通過了甘地的“不合作運動”方案。甘地又提出“非暴力抵抗”的口號,並一直成為國大黨的指導思想。

二戰後,英國國力在戰爭中嚴重受損,失去了其大國的地位。加之非殖民化運動的興起,英國最大的殖民地英屬印度的解體已經不可避免。 然而在當時的印度,以印度教徒為主的多數派和伊斯蘭教徒為主的少數派之間的對立日益激化,強烈主張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的分離。

1946年,由英國派出的內閣使團與印度各派政治勢力討論印度的自治事宜並提出了聯邦制下自治(或獨立)的構想。該方案在同年7月6日被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接受,但7月7日以尼赫魯為首的國大黨單方面撕毀協議要求重新談判。這導致了穆斯林聯盟退出建立統一印度的計劃轉而尋求建立一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該協議的撕毀直接導致了印巴分治期間的第一次大屠殺。

二,印巴衝突

1.雷德克里夫線

按照宗教信仰劃分國家的方式看似公平,其實暗藏隱患。首先,巴基斯坦被分割成了東西兩部分,國土分別在印度的兩側,而且東西兩側的旁遮普地區和孟加拉地區也要按照上述建國原則重新進行分割。為了保證絕對公平,保證劃界人不帶有傾向性,劃界工作由一位倫敦律師西里爾·雷德克里夫在總督府閉門近兩個月,在幾乎沒有任何資料的情況下,在一張並不太準確的地圖上完成(期間未與任何印度人交流),因此這條分界線(分離獨立後即是兩國的國境)被稱為雷德克里夫線。這條分界線直到獨立當天才公佈。孟加拉地區的劃分接近1905年的孟加拉分割令,旁遮普地區由於過去並未進行過分割,發生了大規模的混亂。

在這兩個地區,居住在印度教徒地區的伊斯蘭教徒逃亡伊斯蘭教徒地區,與之相反,伊斯蘭教地區的的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逃往印度教徒地區,其中不少都是強制遷移因而淪為難民。難民大多集中在德里、孟買、加爾各答、卡拉奇、拉合爾、達卡等兩國的大都市。在這些大都市因此產生了巨大的貧民窟,兩國產生了巨大的都市貧困階級,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在短時間內的大規模人口流動引發了大混亂,特別是在旁遮普地區,兩教徒之間發生了難以計數的衝突和暴動、屠殺以及報復。據理查德·西蒙茲的研究,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計,也有至少50萬人在衝突中喪生,一千二百萬人無家可歸。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狂熱的印度民族主義者在德里暗殺,提倡非暴力的甘地因而自己也在暴力中犧牲。


2,克什米爾問題

蒙巴頓方案將英屬印度分成印度,巴基斯坦和若干土邦。克什米爾是最大的土邦之一。

克什米爾是“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的簡稱,位於印度、巴基斯坦、中國、阿富汗之間,面積約為19萬平方公里。1947年6月,英國最後一任駐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了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的“蒙巴頓方案”。 根據“蒙巴頓方案”的規定,印度教徒居多數的地區劃歸印度,穆斯林佔多數的地區歸屬巴基斯坦。但對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卻規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決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獨立。克什米爾情況很特殊,它處於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地理因素”的考慮在這裡不起作用。而克什米爾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將近80%卻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數決定原則,應該歸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決定原則,顯然印度會被優先考慮。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

之後,印巴之間爆發了三次戰爭。1948年到1949年的第一次印巴戰爭的結果是,印度控制了克什米爾地區大約2/3的土地與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1/3的土地與1/4人口。這次停火奠定了後來雙方對克什米爾控制的範圍。另外,按照聯合國的決議,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最終必須由公民投票來決定。但是,雙方後來在是否舉行、如何舉行公民投票的問題上始終無法取得統一意見。通過一步步的行動,印度到六十年代初期已經完全接管了克什米爾。

1966年1月,第二次印巴戰爭之後,雙方簽署了《塔什干宣言》。宣言聲稱雙方將恢復兩國間的正常關係,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但是在關鍵的克什米爾問題上,《宣言》僅僅表明雙方都陳述了各自的立場。至於公民投票、軍事人員的活動範圍等關鍵問題均未提及。

1971年-1972年的第三次印巴衝突後簽署了《西姆拉協議》,要求雙方舉行雙邊會晤最終解決克什米爾問題。

為了解決克什米爾問題,印巴兩國領導人和部長級官員數次舉行會談,但一直沒能達成協議。1989年後,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不斷髮生交火,兩國均蒙受巨大損失。

綜上所述,造成印巴世仇的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殖民統治,獨立前印度被殖民了三百多年,暴力的不計後果的資源掠奪造成了印度的貧困,貧困導致了民族間的衝突和裂痕。二是,英國殖民者分而治之的的陰謀,作為殖民統治者,殖民地的繁榮富強從來不是首先考慮的問題,他只考慮維持現狀,能夠讓他順利完成掠奪就好,因此分而治之是最好的策略(想想清末列強也曾有把中國分成若干份的構想)。第三,印度內部缺少一個像毛一樣的強勢的,能夠擔當起民族獨立重任的領袖,甘地是比較著名,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也比較文明,沒有軍隊,不訴諸武力。結果呢?大一統的印度四分五裂,而且至今內亂不斷,直接影響到了他的經濟發展。

由此想到了一個問題,甘地曾經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結果印度四分五裂,至今戰亂不堪。戈爾巴喬夫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不久蘇聯解體,經濟一潰千里。美國一戰伊拉克,再戰阿富汗,導致兩地現在仍然民不聊生,奧巴馬卻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中國也有某些人分別諾貝爾和平獎,他們對世界和平有何貢獻?


呆弟42005191

在印度獨立之前,巴基斯坦本來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因為這個地區的人和其他地區的印度人產生了宗教衝突,所以他們就從印度獨立出來了❕


而後兩國為了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爆發了三次戰爭,印度還妄想顛覆巴基斯坦政權,因為中國對巴基斯坦的堅決支持才作罷❕

(印巴戰爭)


(印巴衝突)

到現在,雙方仍圍繞克什米爾問題爭論不休,就和中印邊境問題一樣,一旦中國或巴基斯坦有一方和印度為此開戰,另一方絕不會坐視不管❕

所以說,他們之間的衝突既有宗教衝突,又有領土爭端,也可以算是世仇了❕



四都火雞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問題,其實就是個個歷史問題。具體的樓上的已經回答的很具體了。

反正就是方方面面的勢利為了各自利益。苦的是百姓。

我上次去巴基斯坦 去印巴邊境看了場降旗儀式,。也是歷史的一種延續

下面用圖片帶大家去看看那震撼的現場

嘹亮激昂的歌聲在周圍圍繞,人們揮舞著手中的國旗。

氣氛,那麼的熱烈,彷彿置身於大型體育場的球賽現場。你的心,隨著巴基斯坦人們的歌聲一起激昂。

這就是我在巴基斯坦經歷的最好玩的一件事,就是在瓦卡邊境口岸觀看那場邊境的降旗儀式。

降旗儀式在每天的傍晚舉行,但有時間可以儘量早點到。應為儀式正式開始前的前奏活動一樣精彩,一樣激動。

靠近邊境,沿途的檢查還是頗為嚴格,但看到中國人給個微笑迅速通過。

儀式開始前,身穿綠色國旗服裝的巴基斯坦人揮舞著巨大的旗杆來回跑動,四周人聲鼎沸,場內巨大的音響放著巴基斯坦的國歌,調動著觀眾的情緒

看臺分男女各一邊,我們到的時候,看臺已經基本坐滿,但中國人還是給了優待,直接給了內場最前面的座位。

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來,兩國每天日落時分都會在瓦卡邊境口岸舉行閉關降旗儀式。這樣頗具特色的降旗儀式逐漸成為具有表演性質的旅遊項目,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前往觀賞。

儀式開始前,身穿黑色儀仗軍服的巴基斯坦儀仗兵整裝待發。這些儀仗服亮麗威武,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頭飾,如怒放的雞冠花一般

旗儀式在雙方嘹亮的號聲中開始,雙方各有一隊身高在1.85米以上的儀仗兵,共同邁著整齊的步伐走進觀眾視野。兩隊的排頭兵幾乎在同一時間甩頭,大吼一聲,踏著高抬腿步伐,顯得非常誇張,氣勢洶洶地向對方的國門“衝”過去,到了邊界線旁,一個猛的大力跺腳,突然剎住。雙方都鼓足了勁要把對方的氣勢壓下去,從而將“對抗”表演一次次推向高潮,直到降旗儀式完成。

士兵們行走飛快,手臂前後擺動差不多到水平的位置,步子也邁的特大,然後嘎然停住,開始跺著向前走,踢起可比肩的正步,靴子狠狠砸向地面,像雄雞一樣腦晃動袋,前胸一起一伏,怒目圓睜,雙手握拳,一副要衝過去和印度人打群架的樣子,看得大家不禁啞然失笑。更有士兵叉腳叉腰,昂首挺胸,宛如中國京劇的武生亮相,贏得看臺上掌聲和笑聲一片。而對面印度士兵顯然也在做著同樣的表演,這些動作虛張聲勢地顯現著雙方故意呈現的敵對狀態。

儀式結束的時候,雙方還是會微笑握手。


拍照的阿步

巴基斯坦和印度之所以成為世仇,這與巴基斯坦為什麼一定要從獨立後的英屬印度殖民地分離出去實際上是一個問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在於歷史,因為他們分別繼承了該地區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此前的千年歷史仇恨。

伊斯蘭教主要是通過阿拉伯、突厥、波斯、莫臥兒、阿富汗等一千多年不斷聖戰入侵而傳入印度次大陸的,德里蘇丹國、莫臥兒王朝等外來征服者王朝呈現嚴格的等級歧視壓迫,穆斯林全方位歧視壓迫非穆斯林,阿拉伯、波斯、突厥、阿富汗征服者後裔歧視向他們皈依入教的南亞本土被征服種族後裔,統治者大量聘用外籍穆斯林為官而排擠作為多數族群的本土印度教徒,……這種等級歧視到了這種地步,在英國人征服印度之前,莫臥兒宮廷精英寧可主動勾結招徠波斯王納迪爾沙(

Nadir Shah)、阿富汗杜蘭尼帝國艾哈邁德沙等穆斯林君主入侵,把恆河平原淹沒在血海之中,也不願看到馬拉地人等印度本土民族政權上升。英國人征服印度之後,穆斯林與印度教徒、錫克人之間的矛盾也超過與英國人之間的矛盾,所以才在印度獨立運動中早早就制定了單獨建立穆斯林國家的目標。

如此千年歷史,決定了英國撤出、分治後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不可能不是世仇,1947年印巴分治期間爆發血腥的教派衝突,50100萬人被殺,1400萬人在暴力威脅下逃難遷徙,印巴兩國迄今仍視對方為最大死敵,實屬不可避免。在《大象之殤——從印度低烈度內戰看新興市場發展道路之爭》一書第四章和《現代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不是對“美國壓迫”的反應》一文中,我對上述歷史作過比較詳細的描述分析。



同時,也由於巴基斯坦從一開始就是以宗教立國,決定了這個最初的世俗國家不可避免地滑向伊斯蘭化(儘管巴基斯坦國父真納希望建立一個世俗國家),從而與印度越發敵對;進而決定了巴基斯坦不可避免內部教派林立、武鬥不休且沒有底線,東巴基斯坦因此分離成為獨立的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統治者也不得不飲鴆止渴將敵視印度作為凝聚自己這個國家的力量。如果印巴兩國不是依託宗教分治立國,那還有可能結束過去,開闢未來。


梅新育

自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獨立以來,兩國圍繞克什米爾地區的衝突便綿延不絕,迄今已經有70餘年。兩國因克什米爾衝突,已經儼然成為世仇,並且兩國對彼此的敵視和仇恨日益根深蒂固,難解難分。迄今為止,印巴兩國已經因克什米爾爭端發生了3次大規模衝突。第一次是1947-1949年印巴戰爭。印巴分治後,克什米爾地區的統治者選擇加入印度,第一次印巴戰爭隨即爆發。此後,印度控制了2/3的克什米爾地區,而巴基斯坦控制了餘下的1/3的克什米爾地區。其中,印度所控制的查謨-克什米爾邦(state of Jammu and Kashmir)裡超過60%的人口為穆斯林,並不願意受印度管轄,這為其後幾十年印巴圍繞克爾米爾的衝突埋下了矛盾的種子。已經有7萬人死於查謨-克什米爾邦穆斯林民眾的反叛和印度軍隊的鎮壓。印巴兩國在1965年、1972年和1999年先後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了大規模武裝衝突。

自1947年以來,相比巴基斯坦,印度因克什米爾爭端而主動挑起的印巴衝突更多一些。並且隨著印度國力的提升,其愈來愈對巴基斯坦表現出挑釁和好鬥的姿態。2003年印巴兩國達成停火協議,但其後雙方頻繁發生交火。自1990年至2017年3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邊界共發生了69820次交火事件,造成14000名平民,5000名印度軍人和22000名巴基斯坦軍人傷亡。2016年,印度曾有382次違反停火協議向巴基斯坦開火。在2017年印度公然挑釁之姿態尤甚。在去年的1-9月,印度便有超過600次違反停火協議向巴基斯坦開火。

201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的衝突大有升級之勢。自1月17日以來,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經連續數天猛烈交火,各有傷亡。此次印巴交火是首先由印度軍方挑起的,導致巴基斯坦2名平民女性死亡。有媒體甚至稱近來的印巴衝突為“第三次世界大戰”。


睿恪煦

就兩國關係而言,印巴矛盾歷史淵源不長。因為1947年才有這倆個國家出現。而在那之前,英屬印度的控制範圍相當大,整個次大陸幾乎都在其治下。

回溯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女王榮光已經失去了對於印度的有效控制。至於印度獨立前的鬥爭,不細說了。但是在鬥爭過程中,有兩隻最為主要的力量。一個是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倡導者,甘地影響下的國大黨(甘地並非政治領袖,時任國大黨的主席是尼赫魯);另外一隻就是穆斯林民族聯盟,在真納的率領下。1945年,新工黨上臺,克萊門特指認蒙巴頓為總督,決定於1947年8月15日完成權力交接。才有了後來一系列的談判,也就是如何建國。 甘地自己也說,他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未能說服他的朋友真納。按照宗教來劃分國家確實是蒙巴頓實施的,但是這當中其實混雜著黨派鬥爭和權力的漩渦。

“按照宗教”來劃分,這本身就是產生矛盾的源頭。所以有印度人也曾經批評甘地,說如果英國多統治兩年,也許印巴問題不會存在。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衝突由來已久,從九世紀穆斯林進入印度開始,圍繞信仰的思想衝突和暴力衝突不斷。這是積怨已久的一次大爆發。於是,在建國的那一天。東西巴基斯坦和印度漫長的邊境線上是大量難民分別向屬於自己宗教的一國湧去。在首都德里,開國總理尼赫魯也不得不在開國第一天走向街頭勸戒人民停止暴力攻擊。宗教衝突,是最根本的由來。往後的發展,就混雜著政治等許多因素了。


不再說永遠

英軍將領Claude Auchinleck曾說過,如果沒有印度軍團,英國是無法挺過一戰與二戰的。但是英屬印度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是巴基斯坦和印度成為世仇的起源。

自英屬印度被英國徹底殖民化後,英國軍隊所有最艱苦的作戰都有印度軍團的身影。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東亞戰場的唯一一次戰役:青島攻防戰中,英日聯軍攻打青島德軍。

1914年英日聯軍攻打青島德軍

英日聯軍的英軍主力實際上是印度軍團。

在一戰馬恩河戰役中,印度軍團也是主力。當時尚屬英國殖民地的印度派大量軍隊參加歐洲、地中海以及中東的戰役,至少74187名印度士兵戰死。

1917年,在耶路撒冷作戰的印度炮兵

在一戰的中東戰場,印度軍團又是和德軍對抗的主力。

印度軍團參加了在東非以及西線對抗德軍的戰役,在第一次伊普爾戰役中,Khudadad Khan還成為第一位獲得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的印度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英軍印度軍團

印度軍團還被派往埃及、加利波利半島,在美索不達米亞,至少70萬印度士兵參加了對抗奧斯曼帝國的戰爭。

正因為印度軍團如此為英國效力,英國答應一戰後給印度自治的承諾。

由於英國殖民當局在一戰後食言,因此印度本土高層把希望是押注在日本方面的亞細亞運動

1938年,印度國大黨領袖甘地與錢德拉·鮑斯。

在印度本土,印度國大黨則搞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爭取獨立。

英國殖民當局則有意識地挑起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徒的矛盾,來消耗印度本土內部的資源。

1939年9月2日,英國對德國宣戰,英國的印度總督單方面宣佈印度是交戰國,此舉激怒了印度人。

太平洋戰爭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發生,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侵佔東南亞。

此時的印度國大黨傾向於日德等軸心國的,印度國大黨1942年8月8日最終做出“英國撤出印度”的一個決議,以此作為印度參戰的條件。英國拒絕了這個決議,馬上導致了普遍的公開騷亂。

日本佔領了東南亞之後,日本想趁勢打進印度,取代英國。

印度此時處於幾乎毫無防禦的狀態。

日本軍隊以迅猛之勢控制了安達曼、尼科巴群島,蜂擁來到印緬國境,甚至將要席捲印度洋。在日軍這種威勢之下,印度官民大為不安,一時陷於混亂。

從緬甸方面赤手空拳潰退下來的幾十萬英、印、中軍隊和難民湧入印度,更增加了混亂和不安。

在這種形勢刺激下,印度人民在主張對於英國戰爭不合作的國大黨領導下開展起來的反英獨立運動,加深了形勢的危急。

日本早就指望以迫使重慶屈服、英國脫離戰鬥來做為結束戰爭的開端,因而印度東部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具有誘惑力的對象。

日本對印度的政治工作,開戰初期就展開了。以此為基礎,1942年8月22日,日本製定了有關對印度政策的具體計劃。

日本製定對印度政策的主要目標是支援和激發印度人的反英獨立運動,通過通過這種運動使英國在政略戰略兩方面部陷入無法利用印度進行戰爭的窘境,使它早日屈服。

日本歷史學者服部卓四郎在《大東亞戰爭全史》中寫道:


“正當緬甸戰局日趨危急的時候,由於欽德拉·鮑斯在新加坡出面指揮獨立運動,使印度局勢隨之發生了激烈變化。僑居在南方各地的數百萬印度人歡聲雷動,獨立鬥爭的浪潮大有席捲全印之勢。”

1943年10月21日,錢德拉·鮑斯宣佈成立“自由印度臨時政府”

錢德拉·鮑斯宣佈成立“自由印度臨時政府”後,來到新加坡,以4萬名印度戰俘士兵為基本志願者,組建了9萬人的印度國民軍。

1943年底,錢德拉·鮑斯率領印度國民軍到達仰光,準備在日本軍隊的協助下,從緬甸進入印度。

1944年, 在錢德拉·鮑斯的指揮下, 共有3個師計有9萬人的印度國民軍協同緬甸前線的日軍攻入印度。1944年3月19日在曼尼普爾邦升起了自由印度的國旗。

印度國民軍協同緬甸前線的日軍攻入印度

服部卓四郎 在《大東亞戰爭全史》中寫道:

由於“烏”號作戰的性質特殊,在緬甸戰場上出現了與印度國民軍聯合作戰的新課題,即由印度國民軍司令部、印度國民軍第1師及若干特殊任務部隊參加這次作戰。

緬甸方面軍司令部根據同自由印度臨時政府之間的協議,決定將其第1師主力(約7千人)劃歸第15軍司令官指揮。

協議規定,在“烏”號作戰中佔領的印度領土的行政管理,完全交由自由印度臨時政府的解放地區行政委員掌握。

在英帕爾,日軍的兩個師團及印度國民軍已對英帕爾英軍形成南北合圍之勢,英印第17師和英印第20師兩個不滿員師眼看就會覆沒,英東南亞軍總司令蒙巴頓勳爵立即向美國人求助,請求美軍幫助空運部隊。

美方很快同意了英方的請求,從3月下旬開始把用於喜馬拉雅山“駝峰”運輸線的45架“達科他”式運輸機借給蒙巴頓使用。

“達科他”式運輸機

這45架運輸機滿載著第5英印師及全部槍炮,以及美軍指揮下的中國遠征軍火速增援英帕爾。

中國軍,無論是編制、裝備,還是戰術、訓練,都完全改變了面貌。儘管第56聯隊奮勇猛攻,敵軍圓形陣地在熾密的火力網和空軍的支援下不僅毫不動搖,而我軍的損失卻不斷增加。

——摘自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

本來錢德拉·鮑斯指望3個師9萬人的印度國民軍,可以用印度人不打印度人的口號,在日軍強大的軍事攻勢下,輕取英印軍。

服部卓四郎 在《大東亞戰爭全史》中寫道:

4月以來,印度國民軍第1師在山本支隊的戰線參加戰鬥,這時在支隊的南翼與敵對峙,抵擋著敵軍的反擊。

英帕爾之戰

沒想到,在得到充足軍火補給,對日軍本就滿腔仇恨的中國遠征軍火速增援後,英帕爾的盟軍的戰鬥力突然爆表:

敵軍約3千名、坦克百餘輛、汽車千餘臺霎時間陷入我軍包圍之中,眼看奇襲就要成功。

可是,被包圍的敵軍以其優勢的火炮和坦克構成一個圓桶形陣勢,利用熾密的自動武器和火焰噴射器封閉了陣地間的空隙,而且在其絕對優勢的空軍力量毫不間斷的支援和空投補給之下,構成了鐵桶一般的防壁。

這種仰仗空投補給的新戰術,竟使日軍瞪目結舌。

僅有少數山炮的第55師團,奮力反覆猛攻,結果徒使我軍損失激增。

——摘自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

英帕爾之戰日軍被迫撤退,印度國民軍損失慘重,錢德拉·鮑斯的自由印度之夢就此破滅。


二戰結束前,由於中國遠征軍的境外作戰,以及事實上遠征軍是盟國最大的在東南亞的軍事力量,盟國是以北緯16度線作為日軍向中國軍隊投降分界線,並默許中國軍隊對北緯16度線以北的東南亞地區的實際控制權的。

中國遠征軍裝備的美製m4型坦克


英國顯然是不願中國佔便宜,因此日本戰敗投降後,緬甸獨立,法屬印度支那的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獨立。而唯獨更大的英屬印度沒有很快獨立。

顯然英國在用英屬印度下一盤更大的棋:1947年6月,英屬印度根據《蒙巴頓方案》實行分治。

根據“蒙巴頓方案”的規定,印度教徒居多數的地區劃歸印度,穆斯林佔多數的地區歸屬巴基斯坦。

但對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卻規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決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獨立。

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實際上就是英國特意給原英屬印度獨立時設置的雷區:

印巴分治後不久,雙方為爭奪克什米爾主權於1947年10月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即第一次印巴戰爭。

當時的巴基斯坦的領土劃分是英國特意給原英屬印度獨立時設置的另一個雷區:巴基斯坦被分成兩塊,東巴基斯坦(現孟加拉國)和西巴基斯坦(現巴基斯坦),當中隔著一個印度。

之後因孟加拉國獨立運動,印度與巴基斯坦又血戰一場......

更多內容請關注《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現在的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在1947年從英屬印度殖民地獨立出來的主權國家。18世紀中葉,英國殖民者征服統治南亞次大陸的莫臥兒帝國後,南亞次大陸大部分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為了實行有效統治,英國殖民者有意識地在當地各民族、教派和社會集團內部製造矛盾,甚至挑起仇恨。與此同時,在當地人民長期反抗英國殖民者的鬥爭中,同樣因為民族、宗教等問題先後形成了兩個政治組織——印度國民大會黨和穆斯林聯盟。兩者都致力於反對殖民主義,但是由於民族宗教矛盾在未來的新國家組成上卻持有截然不同的立場。前者主張建立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印度國家,後者主張在穆斯林佔多數的西北部和東部建立一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巴基斯坦。

蒙巴頓上任後,制定了關於移交權力的方案,稱“蒙巴頓方案”。規定:印度分為兩部分:印度教徒領導的印度政府和伊斯蘭教徒領導的巴基斯坦政府,兩個政府都將獲得英聯邦自治領的地位;原有的562個土邦可以自行決定加入以上兩個自治領的任何一個,也可以獨立,並與英國保持關係。1947年6月,英國倫敦和印度德里共同公佈該方案。7月,英國議會正式通過了《印度獨立法案》。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政府宣告成立。按照宗教信仰原則分為東西兩個部分,西巴面積80萬平方公里,人口2500萬,其中穆斯林800萬;東巴面積為14萬平方公里,人口4400萬,其中穆斯林3100萬。15日,印度宣告成立,面積297萬多平方公里,人口接近3億。

印巴成立解決了與殖民主義的矛盾,但是潛在的民族宗教矛盾卻因為分治卻迅速成為主要矛盾,並引發領土爭端,繼而引發衝突。

1947年10月下旬,雙方因為克什米爾歸屬問題引發第一次印巴戰爭,持續15個月之久,後來在聯合國安理會調解下挺火。克什米爾一分為二,3/5的土地面積和400萬人口歸印度,2/5的土地面積和100萬人口歸巴基斯坦。

然而這遠遠沒有解決雙方的矛盾,反而愈演愈烈。從1947年到1951年,有720萬伊斯蘭教徒拋家舍業從印度遷入巴基斯坦。另有870萬印度教徒從巴基斯坦遷入印度。期間又相互仇殺,數十萬人死於非命,仇恨的種子又深深埋入兩國人民心中,讓本來就尖銳的矛盾又雪上加霜。

60年代初,印巴雙方在國際環境的影響下因為領土問題再次引發衝突。這次是因為西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處南端約1.8平方公里的卡奇沼澤。印度在這裡勘探出有可觀的石油儲量,隨即派兵進駐。巴基斯坦自然毫不示弱,也與之爭鋒相對。雙方一度交火,後來在英國和美國調停下停火。但是好景不長,巴基斯坦認為印度軍隊不堪一擊,於是藉此機會收復克什米爾。第二次印巴戰爭就此爆發。從1965年8月31日至9月22日接受聯合國停火決議停火,雙方拼盡全力進行戰爭,從空中到地面,你來我往廝殺20天,都付出了巨大損失,卻未獲得任何實際利益。

在第二次印巴戰爭前,與克什米爾接壤的另一個大國——中國與印度因為領土爭端而爭鬥,中印關係緊張。而中巴關係卻走向升溫,同時,巴基斯坦盟國美國卻與印度關係升溫。到了70年代,中國與蘇聯交惡,而蘇聯趁美國在越南戰爭中自顧不暇,開始插手南亞次大陸,並於1971年公然支持印度發動第三次印巴戰爭。

當時巴基斯坦分為東巴和西巴,中間夾著印度,相距1600公里,交通極為不便。雙方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差異以及潛在的民族矛盾也因此尖銳起來。

巴基斯坦是多民族國家,東巴的孟加拉族人口占多數,佔總人口的56%。其次是西巴的旁遮普族,佔26%。然而巴基斯坦無論是政府還是軍隊,旁遮普族人都是佔絕大多數,孟加拉族連零頭都夠不上。因此,孟加拉族人認為自己受到了政治歧視。經濟上,西巴是經濟最富庶地區,東巴人民則極度貧困。加上巴基斯坦政府經濟政策的失衡,東巴上層開始建立自己的政黨——人民聯盟,開始逐步謀求脫離巴基斯坦而獨立。1971年3月25日,東巴發生兵變,雖然被很快被平息,但是鬥爭並沒有結束。很多信奉印度教的東巴人逃到了印度。印度於是趁著巴基斯坦內亂,在得到蘇聯的支持後,迅速挑起了戰爭。

這次戰爭相比前兩次規模更大,從1971年11月21日,印度發起攻擊開始,到12月16日印度單方面停火為止。巴基斯坦此戰損失慘重,東巴完全被肢解,成立新的孟加拉國,西巴也被印軍佔領3600平方公里的領土(後來印度撤軍),嚴重削弱了獨自對抗印度的能力。

此戰後,印巴雙方矛盾更深,居然在導彈和核武器方面展開軍備競賽,圍繞克什米爾歸屬、民族糾紛和宗教矛盾依然爭吵不休,雖然再沒有大規模戰爭,但是小規模衝突時有發生,一直持續至今。


世紀戰爭大揭秘

巴基斯坦也與印度發生摩擦,併產生實質交火,雙方均造成人員傷亡。

巴基斯坦與印度這兩個鄰國關係一直極其不穩定,似乎每天都有可能發生局部戰爭。


那麼這兩個國家緣何有如此強大的世仇呢?

首先說兩個國家的信仰上,巴基斯坦主要是穆斯林,而印度主要是印度教。

1757年後,巴基斯坦和印度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分治之”的政策使穆斯林與印度教徒之間衝突加劇。


二戰結束後,印度再次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獲得獨立。1947年6月,英國最後一任駐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了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省的“蒙巴頓方案”。



1947年6月,印巴根據《蒙巴頓方案》實行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獨立,成為英聯邦一個自治省,包括巴基斯坦東、西兩部分。

根據“蒙巴頓方案”的規定,印度教徒居多數的地區劃歸印度,穆斯林佔多數的地區歸屬巴基斯坦。

但對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卻規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決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獨立。


當時,克什米爾地區77%的人口為穆斯林,他們傾向加入巴基斯坦; 克什米爾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願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後又傾向加入印度。

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印巴分治後不久,雙方為爭奪克什米爾主權於1947年10月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即第一次印巴戰爭。

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聯合國印巴委員會先後通過關於克什米爾停火和公民投票的決議,印巴均表示接受。1949年1月雙方正式停火,7月劃定了停火線。克什米爾分為印控區和巴控區,印巴分別在各自控制區內建立了地方政府。

1953年8月,印巴兩國總理會談後發表聯合公報宣佈,克什米爾爭端應通過克什米爾公民投票來解決。然而,1965年6月,印巴圍繞克什米爾問題爆發第二次印巴戰爭。

1971年12月,在因東巴基斯坦(即後來的孟加拉國)脫離巴基斯坦而爆發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又佔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部分土地。

總體來說,英國在印巴兩國衝突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兩國主要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上多年解決不了。克什米爾地區人民多是穆斯林,人民傾向加入巴基斯坦,但是克什米爾的土邦王卻親近印度,印度也以此認為克什米爾應歸印度。

就像當年的溥儀,難道溥儀一個人親日,就可以代表整個東北的中國人將東北劃歸日本麼?這顯然是一個野心國家的不正當,不合法的入侵行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