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看琅琊榜才發現林燮必須死為什麼?

翱翔九天葉

梁帝登上皇位和譽王謀反,應該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梁帝究竟是怎樣登上皇位的,電視劇中並沒有具體的展現,但從梁帝與夏江的對話中我們多多少少可以看出端倪,過程至少是不光彩的。這其中,夏江,林燮,謝玉等一眾老人功不可沒。

與夏江、謝玉不同,林燮手握七萬精兵,加上功名累累,在將士心中威望極高。即使沒有林燮,梁帝也統領不了七萬赤焰戰士,功高震主是每一個在位帝王的大忌。梁帝曾回憶,林燮常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見靠不光彩手段登位的梁帝,是非常忌憚有人用這樣的手段從他手裡奪走皇位的。即使林燮從沒有過奪帝的心思,但在梁帝這裡,已經對他構成威脅了。這是梁帝對林燮的一忌。

第二,宸妃是梁帝最寵愛的女人,祁王貴為太子,林燮身為宸妃的哥哥,自然而然的與太子走得很近。再加上祁王賢良,每一次對朝廷的改良,都能得到一眾大臣的擁護,包括林燮。久而久之,大臣們什麼事都擁護太子,反而把正主樑帝忽視了。這樣長久下去,恐怕等不到梁帝西歸,就會有大臣出面彈劾梁帝下臺了。亦或是有一天,只要太子一聲令下,林燮舉兵造反,梁帝恐怕也是毫無招架之力。

兒子優秀做父親的應該高興,可在權勢面前,骨肉關係不堪一擊,梁帝選擇了皇位。夏江送來的一封林燮造反的密信,為梁帝送來了及時雨,為了以防後患,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對自己的親生兒子下了狠手,血洗了七萬赤焰軍。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從靜妃對梅石楠的念念不忘,我們略可以看出,林帥其實是個清高之人。這樣的一個人,在梁帝面前,肯定也會有“出言不遜”的時候,這在犯忌心極重的梁帝眼中,是為不尊。

也許,林燮只是如言侯一般,整天沉迷於追求“長生不老”,不問朝政,也許結局會好一些吧。


八卦氣象臺

這部劇倒回去看,答案就一清二楚了。林燮的死,祁王的死,七萬赤焰軍的死,可以說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皇權,但具體是什麼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53集的時候,梁帝在梅長蘇面前細數林燮祁王的過錯的時候就說的很明白。梁帝說:林燮他自以為功高蓋主,總說什麼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朕派去的人,他一概旁置,只重用祁王的人。而祁王,在府輕談狂論,百官上奏言必稱祁王之意,祁王也總說天下天下。

林燮是朝中重臣,手中握有重兵,聲名赫赫,功高蓋主的同時,又和祁王走的太近,當時梁帝尚在壯年,卻彷彿被架空了一般,他和祁王在認知上也是有差異的,他覺得皇權是他自己一個人的, 天下是他自己的,而林燮和祁王的態度,卻讓他覺得自己跟個傀儡似的,天下成了他們的天下,如果梁帝對權力沒有那麼看重,那麼當初他就不會謀反,如果當初他對權力沒有那麼痴迷,他也就不會那麼害怕忌憚別人用同樣的方式搶了自己的江山。

(2)、正是因為皇權第一,所以在梁帝一上任的時候,他就採取了特殊措施,也就是分開言家和林家,阻止他們兩家的結盟結親家,言家是文官,林家是武官,一旦結合,那麼林燮就相當於把朝廷上的文武兩大板塊都抓在手裡了,怎麼能讓梁帝不忌憚呢?可梁帝沒想到的是,他阻止的了一個,阻止不了兩個,林家跟言家結親家不成,反倒跟雲南的穆王府成了親家,穆王府鎮守南境,實力威望都大,南境有穆王府十萬大軍,北境有七萬赤焰軍,這兩家的結合,也就把梁帝的蕭家朝廷捏在手心裡了,怎麼能讓梁帝安心呢,只怕他是芒刺在背,難以成眠吧。

(3)、林燮本身已經是國舅爺了,不僅跟祁王走得近,他的兒子林殊和靖王還跟親兄弟似的,兩個皇子都掌握在手,又有一個天才少年,金陵城中無人可比的天才少年,可以說,軍權,皇子,智囊團,林燮都擁有了,只要他想反,根本就沒有人能夠阻擋,梁帝到時候什麼都不是。他唯一還能牢牢握在手中的,只有懸鏡司,僅有懸鏡司而已,可祁王居然建議要裁撤懸鏡司,這不是在老虎頭上抓蝨子嗎?

(4)、梁帝上位的手段並不光明,也是通過謀反,發動戰爭而來,這期間除了言侯爺的支持,林燮的扶持,還少不了滑族的玲瓏公主的幫助,而且,這手段必然是玲瓏公主最清楚的,所以梁帝上位後急著把玲瓏公主和滑族滅掉,而滅掉滑族,依靠的就是林燮的赤焰軍大肆屠戮,玲瓏公主臨死前給譽王寫的信說出了一切真相,而當年,滑族的璇璣公主僥倖存活,也等於是把大梁朝廷置於一個不穩定的環境中,林燮畢竟是滅滑族的直接兇手,璇璣公主對林燮等人一個也不會放過,有這麼一個滑族璇璣公主,就像有一個不穩定的炸彈,隨時會爆炸,一旦爆炸,林燮和他的赤焰軍也是保不住的。而璇璣公主有攪亂大梁朝廷的志願和心智能力,祁王也是引起大梁朝廷內亂的由頭,同樣也是保不住的。

所以,重看琅琊榜,會發現,林燮的死,祁王的死,真的不能全怪梁帝,梁帝是決絕狠心,但所有的這一切,並不是梁帝一個人就能造成的。


兮言小姐

林燮必須死,他沒有造反,但他有造反的能力。林燮為所有帝王不容,他手握重兵,不聽號令,唯聽命於太子,有聯姻雲南穆府,他若同太子舉事可以說如探囊取物。

題主提到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這裡一般指開國將軍。林燮不一樣,梁帝也不是開國皇帝。林燮在梁帝登上皇位之初還是很受倚重的,只不過後來確實威脅到了皇權,不知道收斂,算是咎由自取。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見太平。很多人說,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我個人覺得是不正確的不是真正或者不是全部的原因。如果出現一次我們可以說是君王人品不好,刻薄寡恩,但是歷史上不同時期不同君王一次次出現殺功臣是不是有著更深層次而又相同的原因呢?這種事一般出現在開國之初。為什麼會出現呢,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開國了,就要論功行賞,將士們一個個仗著有點功勞就獅子大開口,說是天下都是我們打下來的要點待遇怎麼了。功臣要點待遇本身也沒錯,但是經歷戰爭後的國家百廢待興拿什麼給有功勞的將士。不但沒錢給,還得裁軍。因為戰爭的需要軍隊人數發展很快,軍隊數量龐大。現在太平了國家不需要也沒錢去養這麼多的軍隊。很多人就說了,戰爭時期那麼苦都養得起現在太平了怎麼反而養不起了。第一,戰爭時期將士們只要能吃飽,對於待遇也沒過多的要求。第二,因為戰爭老百姓覺得苦一點也是沒辦法,現在太平了也想過好日子了,如果再養那麼多的兵勢必加重老百姓的負擔。那樣老百姓就不幹了就會造反。這裡可能有人會問,怕百姓造反就不怕軍隊造反。安民才能長久,失去民心的軍隊危害要小於百姓。第三,要建設。因為戰爭,經濟荒廢,百姓苦不堪言,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溫飽,可謂百廢待興。

別的將士待遇給不了,但是帝王的衛隊待遇又必須給,畢竟皇帝要依靠他們。這就造成了不均,使得矛盾更加激化。

待遇給不了還得拿掉人家的飯碗,誰都想不通,想不通怎麼辦,那就造反。他們就會找有代表性的將軍來帶領他們取代皇帝,條件就是給他們想要的待遇。這些將軍就成了威脅皇權的力量。殺了他們,才能鎮住軍隊,才能不使國家陷入戰爭。


秦時張子房

自古就有狡兔死,走狗烹。當一個人的權利到了威脅皇權的時候,那麼他離死期也不遠了。皇帝最忌諱的是什麼,就是怕有人奪走了他的皇位,他為了皇位就可以殺死任何人,那怕是他的兒子――祁王,更何況林帥,一個文武兼備的人才,於王朝有大功的人。一個人的功勞越大,皇帝都不知道再獎勵他什麼的時候就怕他想要自己的皇位,所以皇帝就會對他起殺心。

這樣的例子在梁帝之前是有前車之鑑的,所以他也是一直提防著,儘管他也知道林帥的忠心,但林帥早已經具備了只要他想反,他就隨時可以反的地步。臥榻之旁,怎麼能容忍他人鼾睡!!

再說林帥也犯了一個大忌,和儲君走的太近,自己的老婆是公主,太子和他走的太近了,當太子還不是皇帝就掌握了一定勢力的時候,在皇帝面前是不允許的。他不可能讓玄武門門之變再次上演啊,再加上林帥還打算和南沐王府的人聯姻,到那時梁國基本全部的兵馬都將聽命於祁王和林帥,那置皇帝於何地呢?

梁王本身又是對權利及其不放心的,未雨綢繆,他不得不殺林帥


一個磊磊

從作品結構來說,作品的主線是雪冤,所以確定晚輩林殊為主角,那麼同樣優秀和正面角色的林燮和祈王就只能作為林殊出場並展開劇情的鋪墊,讓林殊的一切動機合情合理。試想,林帥和祈王不死,劇情如何發展?從劇情本身來說,梁王因得臣心得民心而後謀反得到的皇位,那是他心裡最大的忌諱,而林帥不僅知道而且在那段不光彩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言侯都說那是我們扶他坐上皇位的,梁王每次見他心裡是什麼感覺?梁王一直提醒廢太子說你是太子,得有太子的威嚴,其實映射的是他雖已成王,在舊人面前,總覺得腰桿不那麼硬。若不是國家內憂外患,怕是林帥活不到林殊十七歲。同時,在梁王不得不讓林帥活著的這些年裡,林帥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林殊的優秀,林家對祈王的支持等等,已經讓梁王忍無可忍,尚為壯年的梁王怕會有同樣的報應,也對沒有舊人的皇帝生活充滿期待。當時的朝局中,能同時除去林帥和祈王的機會本就不多,他怎會放過?


素簡日記

功高蓋主還不是最可怕的。

可怕的是握著兵權的林帥,和太子關係還很好,不論是朝堂或江湖都有穩固的勢力,還知道梁帝登基的秘密。

雖然林帥並沒有作反,但如梗在喉的梁帝又受到了奸臣蠱惑,只可惜了林帥和七萬赤焰忠魂。


單挑小霸王

首先林帥功高鎮主,手底下又有全國最精銳的赤焰軍,並且只服林帥。其次林帥要的那個世界是梁王給不了的,沒有哪個帝王會輕易放下手中的權利。再次林帥鋒芒太大,卻不懂得隱藏,這是帝王所不能容忍的。然而最主要的是林帥的存在,使得一卻不能被梁帝掌握,這是任何帝王所不能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